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次研究主要以云南省新平县老厂乡为例分析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详细内容为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以及措施,争取促使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资源;乡村;旅游
一、老厂乡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老厂乡是典型的山区民族乡,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彝家儿女热情好客、勤劳朴实、能歌善舞,民族文化氛围浓厚。目前,乡村旅游主要依托民族传统节日,例如,每年正月十六,老厂乡及附近乡镇的群众都会到哈科底梁子游玩,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徒步欣赏马缨花,跳乐、打陀螺,竹编工艺品展示、彝家汤锅美食等。到哈科底大山游玩的少数民族群众身穿彝族服饰,展示彝族服饰之美。农历五月初五,老厂的群众除了在家包粽子、制作彝家美食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穿上节日盛装到老厂乡哈科底大山顶上跳乐、游玩。整个山顶人山人海,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对唱山歌,十几或二十几个人就围成一个圈跳起彝族传统四弦舞、葫芦笙舞,一起度过欢乐的节日。
二、老厂乡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
老厂乡文化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①万亩竹海风光。老厂乡竹林种植面积已达4.8万余亩,因面积广袤,素有“风吹竹浪千万层,涛声悦耳百鸟鸣;山峦起伏群岭秀,终年不凋气宜人”的美称。进入竹海,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然环境优雅别致,水秀山青,云蒸霞蔚;山间溪流密布,泉水叮咚,林中休篁荫陨、鸟语花乡,美景天成。只要到过罗柴冲村的人,谁都不会忘记那些密密麻麻、遮天蔽日、与彝家相依相伴、日夜钟情地守护着田园、村庄的漫山遍野的青青竹林。广阔的竹林使罗柴冲村加工的竹笋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便以名扬四方,其中极品“金丝笋”更是成为贡品而出现在皇室贵族的饭桌上。“金丝笋”以其色泽鲜亮、金黄而著称,在上个世纪60年代,“金丝笋”曾经出口日本等国家。除了笋丝,竹子还可以制作竹筷、竹萝,竹筐,扁担,烟筒,烟斗。良好的生态不仅为群众创造了经济效益,也成就了餐桌上的一道道美味、如腌酸笋、甜笋煮土鸡、甜笋包火腿、笋丝炒韭菜、笋片煮猪脚,清水煮苦笋。不同的菜肴有不同的吃法和味道,也蕴含不同的含义。②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哈科底村委会属低纬度高寒山区,境内群山叠翠,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彝族圣山石蚌山位于哈科底梁子,远望这座大山,从山之色彩来看,源实、厚重、深黛里透着苍翠,像碧玉,更像翡翠,石蚌山因山上有两块形似蛤蟆的巨石而命名。哈科底大山上的马缨花树龄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每年三月初,马樱花争相开放,哈科底大山到处都是马樱花,一朵朵,一簇簇,红得耀眼,靓得醉人,随风摇曳,一阵阵花浪惹人醉。”满山都是火红一片的马樱花,让人流连忘返。
三、老厂乡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老厂乡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民俗文化旅游缺乏文化内涵,民俗文化旅游缺乏广度和深度,重点民族村寨民族风情特色及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没有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对游客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二是旅游资源分散,旅游基础设施滞后,乡内公路等级低,通达能力弱,可进入性差,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难度大;三是宣传经费有限,旅游产品“包装”、推介手段不足。旅游产品的品牌意识不强,文化底蕴挖掘不够,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衔接不到位,宣传途径狭窄;四是乡村旅游经济效益不明显,群众对发展旅游、树立旅游形象的观念和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人人是旅游形象和全民参与旅游,营造大旅游环境的意识;
四、老厂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资源跟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①做好民族文化旅游示范村规划建设。老方寨小组距离老厂乡集镇1.5公里,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以上,是一个民族氛围浓厚的彝家山寨。当前,老方寨小组正在进行市级示范村建设,在项目建设前期已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结合地形和民族文化风俗打造民族村寨,建盖彝族风格民居,做好村庄道路硬化和绿化等。老方寨小组市级示范村建设好后,鼓励农户自办农家乐,通过彝族图腾、绘画、文字、四弦、生产生活工具等营造民族文化氛围,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身穿彝族服饰,充分展现彝族文化特色,打造老方寨民族文化旅游示范村。②实施乡村旅游发展品牌战略。以“竹海之乡”为旅游品牌切入口,重点发展罗柴冲生态旅游、乡村旅游。阳春三月,春雨蒙蒙,万物复苏,棵棵笋头相继探出小脑袋,饱饮甘露奋力生长。五六月份,笋儿竞相比高,一个劲儿地疯长,唯恐落后。此时,正是选择“金丝笋”原材料的好时節。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笋儿长得壮实、饱满,这样的竹笋是最先采用的对象,加工出来的笋丝肥嫩润口。六、七月份,正是采砍鲜笋的好时节。村民们收回鲜笋后就进行一系列的深加工。首先进行剥皮分流,对“金丝笋”“干笋片”和“酸笋”加工材料的预选。笋头鲜嫩的部分常为“干笋片”加工的上等料,再往下便是“酸笋”加工的好料子,其余的都可作为“金丝笋”加工的优质原材料。“金丝笋”的加工过程是一道又一道精细活。除了去皮,还要经历煮沸、冷却、推丝、压“干”去水、晒或烤干等复杂的工序,真可谓好料出深山,精工磨美味!来到罗柴冲,游客可以体验金丝笋制作过程。罗柴冲竹筷美名一时,热铁烙印“新平罗柴冲竹筷”具有悠久的历史。来到罗柴冲,游客还可以体验竹筷制作过程,享受腌酸笋、甜笋煮土鸡、甜笋包火腿、笋丝炒韭菜、笋片煮猪脚和清水煮苦笋等彝家特色美食。③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打造哈科底彝族文化保护区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以正月十六相约彝山哈科底和五月初五到哈科底大山过不一样的端午节日为依托,以千亩马缨花、石蚌山、石板上的村庄为景点,精心策划节日活动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通过办节活动和电视、网站、报刊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介,不断提高老厂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五、结束语
老厂乡具备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本文对老厂乡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以“民族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为发展思路,促进民族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老厂乡文化事务中心)
作者简介:高会新,1989年生,女,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必昆.民族文化乡村发展研究—以蒙自市乡村旅游文化为例.http://blog.sina.com.cn/wangbikun.
关键词:民族文化;资源;乡村;旅游
一、老厂乡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老厂乡是典型的山区民族乡,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彝家儿女热情好客、勤劳朴实、能歌善舞,民族文化氛围浓厚。目前,乡村旅游主要依托民族传统节日,例如,每年正月十六,老厂乡及附近乡镇的群众都会到哈科底梁子游玩,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徒步欣赏马缨花,跳乐、打陀螺,竹编工艺品展示、彝家汤锅美食等。到哈科底大山游玩的少数民族群众身穿彝族服饰,展示彝族服饰之美。农历五月初五,老厂的群众除了在家包粽子、制作彝家美食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穿上节日盛装到老厂乡哈科底大山顶上跳乐、游玩。整个山顶人山人海,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对唱山歌,十几或二十几个人就围成一个圈跳起彝族传统四弦舞、葫芦笙舞,一起度过欢乐的节日。
二、老厂乡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
老厂乡文化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①万亩竹海风光。老厂乡竹林种植面积已达4.8万余亩,因面积广袤,素有“风吹竹浪千万层,涛声悦耳百鸟鸣;山峦起伏群岭秀,终年不凋气宜人”的美称。进入竹海,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然环境优雅别致,水秀山青,云蒸霞蔚;山间溪流密布,泉水叮咚,林中休篁荫陨、鸟语花乡,美景天成。只要到过罗柴冲村的人,谁都不会忘记那些密密麻麻、遮天蔽日、与彝家相依相伴、日夜钟情地守护着田园、村庄的漫山遍野的青青竹林。广阔的竹林使罗柴冲村加工的竹笋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便以名扬四方,其中极品“金丝笋”更是成为贡品而出现在皇室贵族的饭桌上。“金丝笋”以其色泽鲜亮、金黄而著称,在上个世纪60年代,“金丝笋”曾经出口日本等国家。除了笋丝,竹子还可以制作竹筷、竹萝,竹筐,扁担,烟筒,烟斗。良好的生态不仅为群众创造了经济效益,也成就了餐桌上的一道道美味、如腌酸笋、甜笋煮土鸡、甜笋包火腿、笋丝炒韭菜、笋片煮猪脚,清水煮苦笋。不同的菜肴有不同的吃法和味道,也蕴含不同的含义。②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哈科底村委会属低纬度高寒山区,境内群山叠翠,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彝族圣山石蚌山位于哈科底梁子,远望这座大山,从山之色彩来看,源实、厚重、深黛里透着苍翠,像碧玉,更像翡翠,石蚌山因山上有两块形似蛤蟆的巨石而命名。哈科底大山上的马缨花树龄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每年三月初,马樱花争相开放,哈科底大山到处都是马樱花,一朵朵,一簇簇,红得耀眼,靓得醉人,随风摇曳,一阵阵花浪惹人醉。”满山都是火红一片的马樱花,让人流连忘返。
三、老厂乡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老厂乡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民俗文化旅游缺乏文化内涵,民俗文化旅游缺乏广度和深度,重点民族村寨民族风情特色及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没有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对游客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二是旅游资源分散,旅游基础设施滞后,乡内公路等级低,通达能力弱,可进入性差,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难度大;三是宣传经费有限,旅游产品“包装”、推介手段不足。旅游产品的品牌意识不强,文化底蕴挖掘不够,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衔接不到位,宣传途径狭窄;四是乡村旅游经济效益不明显,群众对发展旅游、树立旅游形象的观念和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人人是旅游形象和全民参与旅游,营造大旅游环境的意识;
四、老厂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资源跟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①做好民族文化旅游示范村规划建设。老方寨小组距离老厂乡集镇1.5公里,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以上,是一个民族氛围浓厚的彝家山寨。当前,老方寨小组正在进行市级示范村建设,在项目建设前期已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结合地形和民族文化风俗打造民族村寨,建盖彝族风格民居,做好村庄道路硬化和绿化等。老方寨小组市级示范村建设好后,鼓励农户自办农家乐,通过彝族图腾、绘画、文字、四弦、生产生活工具等营造民族文化氛围,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身穿彝族服饰,充分展现彝族文化特色,打造老方寨民族文化旅游示范村。②实施乡村旅游发展品牌战略。以“竹海之乡”为旅游品牌切入口,重点发展罗柴冲生态旅游、乡村旅游。阳春三月,春雨蒙蒙,万物复苏,棵棵笋头相继探出小脑袋,饱饮甘露奋力生长。五六月份,笋儿竞相比高,一个劲儿地疯长,唯恐落后。此时,正是选择“金丝笋”原材料的好时節。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笋儿长得壮实、饱满,这样的竹笋是最先采用的对象,加工出来的笋丝肥嫩润口。六、七月份,正是采砍鲜笋的好时节。村民们收回鲜笋后就进行一系列的深加工。首先进行剥皮分流,对“金丝笋”“干笋片”和“酸笋”加工材料的预选。笋头鲜嫩的部分常为“干笋片”加工的上等料,再往下便是“酸笋”加工的好料子,其余的都可作为“金丝笋”加工的优质原材料。“金丝笋”的加工过程是一道又一道精细活。除了去皮,还要经历煮沸、冷却、推丝、压“干”去水、晒或烤干等复杂的工序,真可谓好料出深山,精工磨美味!来到罗柴冲,游客可以体验金丝笋制作过程。罗柴冲竹筷美名一时,热铁烙印“新平罗柴冲竹筷”具有悠久的历史。来到罗柴冲,游客还可以体验竹筷制作过程,享受腌酸笋、甜笋煮土鸡、甜笋包火腿、笋丝炒韭菜、笋片煮猪脚和清水煮苦笋等彝家特色美食。③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打造哈科底彝族文化保护区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以正月十六相约彝山哈科底和五月初五到哈科底大山过不一样的端午节日为依托,以千亩马缨花、石蚌山、石板上的村庄为景点,精心策划节日活动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通过办节活动和电视、网站、报刊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介,不断提高老厂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五、结束语
老厂乡具备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本文对老厂乡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以“民族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为发展思路,促进民族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老厂乡文化事务中心)
作者简介:高会新,1989年生,女,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必昆.民族文化乡村发展研究—以蒙自市乡村旅游文化为例.http://blog.sina.com.cn/wangbik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