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pingzh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降压治疗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急性期进行降压治疗,对照组未进行降压治疗,对两组的病死率、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Rankin评分及NIHSS评分进行判断。结果:Rankin及NIHSS评分: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好于对照组,其在治疗后Rankin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进行降压治疗效果较好,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 降压治疗 预后
  脑梗死通常是指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发生的脑组织缺血及坏死,本文主要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82例,经诊断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有关急性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39~70岁,平均52.3±3.1岁;收缩压180.4±10.5mmHg,舒张压97.2±8.1mmHg;其中11例伴有高血脂,8例伴有糖尿病史。对照组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41~72岁,平均53.1±3.3岁;收缩压179.8±10.1mmHg,舒张压98.1±8.3mmHg;其中13例伴有高血脂,7例伴有糖尿病史。经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及血压等方面基本一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和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均伴有高血压病史;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心脏、肝脏及肾脏等器质性疾病,对于患病后昏迷的患者或发病前已经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的患者。
  方法:①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未进行降压治疗,嘱咐所有患者注意休息,尽量减少运动,避免大规模的运动,对于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嘱咐其绝对卧床休息,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给予患者充足的氧气,饮食以流食为主。②观察组:观察组4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急性期进行降压治疗,给予患者甘露醇(25%),口服降压药(硝普钠),3次/日。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两组的血压、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观察。其中神经功能评分主要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根据“改良Rankin量表”。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对于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进行比较时,采用X2检验,对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比较时,采用两组间t检验进行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软件应用SPSS17.0进行分析。
  结 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有1例出现心梗、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2例急性脑梗复发,对照组治疗后有4例出现心梗、3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6例急性脑梗复发,观察组治疗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1例治疗后2例死亡,病死率4.87%,对照组41例治疗后6例死亡,病死率14.63%,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的Rankin及NIHSS评分基本一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Rankin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流梗阻而引起的,患者常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等[2],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与高血压具有紧密的关系,高血压时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3],同时,研究表明,当患者的处于高血压状态(收缩压160mmHg以上,舒张压90mmHg以下),患者的脑梗死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本文主要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高血压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损伤脑部血管,其能够直接作用于脑基底引起血管发生脂肪病变;对大血管的内皮细胞产生损伤,引起动脉血管壁发生粥样动脉硬 表1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总结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为哮喘的影响因素及发生率。方法:对58例毛细支气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21例发展成为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特应性体质、接触过敏原、家族过敏史、人工喂养,父母吸烟等因素的患儿哮喘发生率较高(P<0.05或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哮喘,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过敏原因素、个体特应性体质、环境因素等影响哮喘的发生。高危因
针对服装行业内OEM贴牌生产和自营品牌两种运作模式,本文通过对服装企业竞争力的分析,以及对中国服装行业需要名牌的讨论,提出了以贴牌生产为起点,向自营品牌迈进的中国服装企业
目的:了解阆中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潜在的危机个案进行评估和干预,探讨阆中市初中生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因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阆中市阆中中学初中2年级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