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程安排;课文难度;感性认识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4(A)—0060—01
语文课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教字断句,而且要让学生们在诵读课文的时候慢慢体会文字的跳动和文章的优美,让学生们在解析课文的时候细心体会思想的流动和世界的多彩。所以,面对一册书、一班学生,为师者切不可草草地开课。下面笔者将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进行层层剖析。
整体把握细做教案
首先,对全书的“色彩”、“声音”、“祖国在我心中”、“塞北江南”等十二个单元进行粗略的通读,然后从文体、主题、课文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考虑安排课程的先后顺序,不一定按课本原有的顺序进行授课。例如,可把现代诗《爱什么颜色》和古代七言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放在同一节课或者前后相临的两节课,并通过对这两种文体的对比让学生们明白现代诗与古代格律诗的区别与联系。其次,对全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章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学习主动性、学习科学性等方面作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动态的分类和归纳,从不同侧面了解每个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差异和素质,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开展有针对、有区别、有重点的提高。再次,对全学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阶段性的综合能力提高等作出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
意趣并举以文激思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通常一年级的课以识字造句为主要目的,而随着年级的增长,课文的难度相应增加,课文所包含的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等更加抽象的东西也在相应地增加,其识字断句的功能渐退其次,而以文启发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等功能则更凸显出来。所以一堂课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是开课要生动、有趣。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讲解沉闷单调,那么学生则会无心听讲、胡思乱想,因而教师应在开课时或讲一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或讲一件生活中的小趣事,或讲一些与作者相关的往事或趣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是要以文启智。说文解文是手段,以文激思、以思促学才是目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这个道理。比如,在讲《寓言二则》中的《掩耳盗铃》与《滥竽充数》两个故事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感到故事的好笑与好玩,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举例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自欺欺人的现象,更要让学生讨论文中所反映的哲理思想。
由浅入深求识寻知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第一位的,理性认识是第二位的,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反过来指导感性认识,使之达到新的理性认识阶段。这是“识”与“知”的辩证过程。所以对于每一位认识主体,只有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才能达到一定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这就决定了认识过程中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表到里的必然过程。懂得这个道理后,教师在课堂上自然会避免急于求成的想法和做法。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三点,常常用于教学中,效果甚佳。一是熟读或背熟课文。这是一条传统而又被大家熟知的教学方法,但它并不落后,是一条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一条正确的教学方法。对所有的散文,不论是叙事的还是议论的,笔者都要求学生熟读,掌握全部生字、词语;对于全部古体诗和部分现代诗,笔者则要求学生背熟。这是学生对课文感性认识必需的过程。二是讨论课文。这也是大家熟知的一条教学方法,讨论的范围和程度因师而异。但是不论如何讨论,这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过程。朱熹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这是对课文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过程。三是修改课文。这是一条创新的方法。让学生修改课文,不是说课文本身有多少毛病,而是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所谓最好的写法,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编辑:刘立英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4(A)—0060—01
语文课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教字断句,而且要让学生们在诵读课文的时候慢慢体会文字的跳动和文章的优美,让学生们在解析课文的时候细心体会思想的流动和世界的多彩。所以,面对一册书、一班学生,为师者切不可草草地开课。下面笔者将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进行层层剖析。
整体把握细做教案
首先,对全书的“色彩”、“声音”、“祖国在我心中”、“塞北江南”等十二个单元进行粗略的通读,然后从文体、主题、课文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考虑安排课程的先后顺序,不一定按课本原有的顺序进行授课。例如,可把现代诗《爱什么颜色》和古代七言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放在同一节课或者前后相临的两节课,并通过对这两种文体的对比让学生们明白现代诗与古代格律诗的区别与联系。其次,对全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章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学习主动性、学习科学性等方面作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动态的分类和归纳,从不同侧面了解每个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差异和素质,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开展有针对、有区别、有重点的提高。再次,对全学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阶段性的综合能力提高等作出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
意趣并举以文激思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通常一年级的课以识字造句为主要目的,而随着年级的增长,课文的难度相应增加,课文所包含的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等更加抽象的东西也在相应地增加,其识字断句的功能渐退其次,而以文启发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等功能则更凸显出来。所以一堂课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是开课要生动、有趣。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讲解沉闷单调,那么学生则会无心听讲、胡思乱想,因而教师应在开课时或讲一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或讲一件生活中的小趣事,或讲一些与作者相关的往事或趣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是要以文启智。说文解文是手段,以文激思、以思促学才是目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这个道理。比如,在讲《寓言二则》中的《掩耳盗铃》与《滥竽充数》两个故事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感到故事的好笑与好玩,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举例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自欺欺人的现象,更要让学生讨论文中所反映的哲理思想。
由浅入深求识寻知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第一位的,理性认识是第二位的,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反过来指导感性认识,使之达到新的理性认识阶段。这是“识”与“知”的辩证过程。所以对于每一位认识主体,只有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才能达到一定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这就决定了认识过程中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表到里的必然过程。懂得这个道理后,教师在课堂上自然会避免急于求成的想法和做法。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三点,常常用于教学中,效果甚佳。一是熟读或背熟课文。这是一条传统而又被大家熟知的教学方法,但它并不落后,是一条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一条正确的教学方法。对所有的散文,不论是叙事的还是议论的,笔者都要求学生熟读,掌握全部生字、词语;对于全部古体诗和部分现代诗,笔者则要求学生背熟。这是学生对课文感性认识必需的过程。二是讨论课文。这也是大家熟知的一条教学方法,讨论的范围和程度因师而异。但是不论如何讨论,这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过程。朱熹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这是对课文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过程。三是修改课文。这是一条创新的方法。让学生修改课文,不是说课文本身有多少毛病,而是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所谓最好的写法,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编辑:刘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