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愉悦的教学情境力创教学的和谐发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而愉悦的教学情境是唤起兴趣意识,激起兴趣之源的最好平台。和谐的教学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积极的去创建愉悦的教学情境。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注重教学语言的激励性,是营造愉悦教学情境克服情感障碍的法宝。激励性语言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激励学生最有效的语言,它常运用于大庭广众之中,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其中,表扬、鼓励、适当的批评,都是激励的有效手段。激励学生应抓住契机,根据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正确激励。学生初次接触化学时,心中既好奇又担忧,担忧自己能学好化学吗?化学好学吗?......鉴于学生的这种心态,我首先通过做一些趣味实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我趁机鼓励他们:化学对每位同学而言都是新的,只要大家做到三认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思考问题、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相信大家都能取得满意的成果。
  (二)变相激励。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这样那样原因,学生可能会重犯一些常见错误。在这种时候,若教师把过错全推到学生头上,往往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
  (三)书面语言激励。在作业和测试中,用书面的方式给学生指出学习问题之所在,通过对某个问题的分析,拟出解题方案和解题思路鼓励学生重做,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己的再次努力一定能攻克困难。
  二、科学把握教学环节,是营造愉悦教学情境活跃学生思维的主阵地。这里无论是哪个教学环节,无论使用直观教具与否,都应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所提问题的新颖性、层次性和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紧紧吸引住。科学把握教学环节,具体应体现在上好第一堂课和在每一节课上下功夫。
  (一)上好第一堂课。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节课很重要。要上好第一节课,必须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促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还得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目的和意义。我每次上第一节课,都要补充"清水变红与褪色""魔棒点灯"等趣味实验,引导学生观看一些有趣的封面彩图和书中插图,并介绍一些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生活小常识,使学生感到化学不但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使学生一开始就喜欢化学,知道学好的重要性,有学好化学的信心。
  (二)在每一节课上下功夫。上好绪言课只是一个开端,要使学生真正对化学保持浓厚的兴趣,还得在以后的每一节化学课的教学中下功夫。
  1.讲究引入新课。每节课要力求开好头,只有讲好开头的引言,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引入法,要么用实验,要么用小故事,要么开门见山......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语言要简明精练,富于趣味性和启发性。
  2.善于设置疑问,制造悬念,让学生在好奇中探索,积极地去生疑、质疑、释疑。如在讲燃烧这一节时,教师可做如下引导:火柴盒侧面涂有红磷,为啥不可涂白磷?还可展示一瓶白磷,并做如下引导:我手中这一瓶白磷是用水液封好了的,但我有办法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你们信不信?这些都是学生闻所未闻的,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是生动有趣的,化学就在我们的周围,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5.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氣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
  三、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实施愉悦教学的理想境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关键是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态度随和,语言幽默。态度随和,可亲可近方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
  (二)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教学中,教师如能选用一些学生熟悉,富有情趣的事例做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转微观为宏观,变深奥为简明。如在讲水的电解时,"负极产生氢气"(即负氢)就可利用其谐音:"父亲"来记。
  (三)趣味实验乐中知。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有极强的诱惑力,它不仅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想象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仅完成课本中演示实验还不够,还必须创造条件,改进、完善和补充一些实验,尽可能的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趣味性实验,使学生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实践证明,趣味实验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会使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心、鼓励、唤醒、鼓舞。"教师不关心热爱学生,或者学生对教师有反感,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筑起高高的心理屏障,这对教学相当不利。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必须从学生最敏感的问题入手,如不偏爱好生,不歧视学困生,对男女学生一视同仁等。另外在批评学生时还得讲究方式方法,注意言行不可粗暴,不要一棍子打倒一片。当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困难时,要热心帮助,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
  总而言之,社会在发展,科技在更新,教育教学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必须对教育教学不断摸索和探究,不断完善和提高,师生一道共同营造愉悦的教学情境,全面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因为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是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最终将落在他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我们面临的又是一群稚
期待了半年多的第34届墨尔本亚洲邮展,终于能让我完整地体验了一把。事先听说参加此次亚展的外国邮政机构不是很多,但是展览的级别和澳洲邮政提供的邮展特供,已经足以吸引全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我国人才发展需求演变而来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法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使单调刻板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增强学生的整体实践水平,同时凭借具体的项目资
【摘要】在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无不展示着语言文字运用的魅力,掌握语言规律,不但能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小学生运用语言规律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掌握学习本质,做新世纪健康合格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语言规律;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即听说读写活动,存在
“美术主题数字化研究”是基于数据库中积累的大量材料与文本分析技术在人文学科研究中的运用,以及语言学、知识考古和思想史“关键词”研究理论的综合运用而提出的一种艺术
摘要: 纺织新材料是近年来采用高技术工艺及设备制造生产出来的高技术纤维、高技术面料和高技术产业用纺织品。高技术纤维中包含新型合成纤维、特殊功能性纤维、保护环境类纤维和生物型新纤维。高技术纺织面料既要满足人类穿着的舒适性。又要具有高品质的外观和风格,悬垂性、颜色、可加工性等高档次的纺织品。高技术产业用纺织品是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等高性能纺织材料、复合材料或特殊功能性纺织品。  关键词:纺织;新材料;产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需要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这类课程进行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物理学科的认识.考虑到大学阶段的物理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日两国的交流也在不断加强,社会对于高素质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很多大学都设立了日语专业,主要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专业的日语人才.但是调查发现,由
油画由西方传入我国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当代中国油画研究特别是具象油画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借助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发文量、资源类型、研究热点、关键词等方面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