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营造和建设低碳校园生活,对低碳校园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营造低碳生活,建设低碳校园生活,对低碳校园建设具有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低碳;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6 — 0126 — 02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之一,这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当前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形势,推动预防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全国各个高校都融合在大力倡导低碳理念,积极营造低碳生活,努力建设低碳校园的活动氛围中。西南大学也积极参与其中。为了了解我校低碳校园建设的现状,我们将调查目标选定为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传统的纸质调查、网络邮件和小范围座谈交流的方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统计。这次我们发放100份调查问卷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收回96份;随机发放100份网络邮件,收回80份;进行几次小范围的座谈交流。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对西南大学的低碳校园建设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进一步加强校园低碳建设提出了对策。
1.低碳校园的含义
1.1低碳的定义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关于低碳的历程,最早出现在1997年。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急需世界各国协同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1.2低碳校园
低碳校园最直接的表述就是在校园生活中引入低碳理念,它包含了两方面:一方面,认识到倡导低碳生活就是倡导一种绿色生活方式,要求师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要低碳环保。并以实际行动走进低碳生活,使广大师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低碳为主题。另一方面;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和日常运营必须低碳环保、节约资源,保证校园污染少,耗能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西南大学低碳建设现状
西南大学作为国内高校,在低碳建设中长期得到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委的关怀,在低碳建设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例如学生的生活中存在很多浪费和高碳的行为,最常见的就是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纸张的浪费等等,这里我们分几个部分进行探讨。
2.1认知度和参与度尚有很大的空间
从调查数据结果中可以看出,我校很多同学对低碳的认知度还不够,例如,在回答:您对“低碳“一词了解吗?有56.1%的学生答案是“知道含义,但不了解内容”;33%答案是“知道,了解基本内容”;10.9%回答“根本不知道”。通过分析,发现持“根本不知道”大多数是大一新生。同时回答第二种答案的大多是大三和研一群体。当问知“您想经常参与低碳生活吗?”,有75%回答“想,但是做不到”,10%的回答“偶尔会”。通过以上答案,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很赞成低碳,但是很少能做到,这说明由于很多同学对低碳的意识不够,所以校园里高碳的行为依然广泛存在。
2.2校园相关技术支持不足以及观念落后
虽然,我们已经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很多年,而且当今的发展也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我们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种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同时受到资金限制和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存在耗能高、效率低的问题。此外,相当一部分高校师生的低碳观念还有待加强,因此高校应该制定相关低碳政策和规划,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到校园的低碳转型建设道路中来。我校也存在耗能高,利用率低等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很多自习室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室的空调也存在浪费的问题。
2.3出行方式的高碳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学生的上学放学以车代步。由于拥有摩托车的同学很多,尤其是上学放学期间,路上的学生摩托车,摩的,汽车很多,排放很多尾气,直接加重了校园的碳排放量。虽然上学和放学使用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也带来了方便,然而,学生适当的体育锻炼却是非常必要的,步行就是很好的体育锻炼。宿舍离教室不远的学生应该步行到教室,在学校附近住的学生和部分教师也应该步行到校园。在这方面,教师要起示范作用。
2.4生活上的浪费与高碳化
目前校园内的能源消耗不是个小数,节省能源消耗势在必行。我们日常使用的东西都和能源有关:我们学习要用到的电脑、台灯、播放器以及教室的空调、多媒体、饮水器,还有寝室的电风扇和热水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所必须的。我们不能离开它们,但是我们可以控制电器的使用时间,使用完了及时关闭:如减少电脑的待机时间;空调使用规定温度区域,这样一则降低成本,二则节省能源消耗。
3.低碳校园建设的运行
3.1学校在建设低碳校园中采取的措施
建设低碳校园不仅是和谐校园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高校作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源泉,它的和谐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和祖国的兴旺发达。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越来越引起国家教育部门和校党委的重视。当前,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加入构建和谐校园的行列中,就是要让学校成为培养人才资源的低碳源泉。
降低办学成本就是要开展低成本、高质量的改造项目,制定新的改造计划,广泛采用高节能环保技术。在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要积极借鉴国内各个高校的经验,吸取有利措施,弥补自己的不足。
3.2各社团组织在建设低碳校园中的运行方向
社团组织是校党委开展学生工作,落实学校方针政策的基本单位。在构建和谐校园、传递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个社团组织都有它的文化理念,如何使社团组织更好的传承“建设低碳校园,引进低碳生活”已成为各个高校关注的焦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的关注。社团组织在宣传建设低碳校园,树立低碳理念,引入低碳生活的同时,必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绿色文化氛围,以实际行动向全校师生发出低碳倡议。
建设低碳校园不仅是我们的当前目标,更是我们追求的长远目标,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我们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使“建设低碳校园,感受低碳西大”的活动主题成为校园永久的旋律,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3.3大学生个人在建设低碳校园中应尽的责任
在建设低碳校园的活动中,学校是提倡发动者,社团是组织和策划者,个体是实践的落实者。任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校园就是广大师生。广大师生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建设和谐校园,必须通过这无数的个体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建设低碳校园就是需要每个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有了端正的态度,就需要我们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践行,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低碳校园建设出一份力。例如:白天在教室上课,少开电灯,尽量选择光线好的教室上自习,上完自习做到人走灯灭;注意课本的循环利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各个环节,一切从节约出发。出校门如果可以,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尽量少打的。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尽量少使用白色塑料袋,购物自带果篮。
4.建设低碳校园的现实意义
4.1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需要我们要有保护自然、提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以上说明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已经受到党和国家的格外重视。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在顺应构建和谐社会,倡导节约型社会的潮流中,应该发挥其优势,更好的配合国家将这一重大任务开展下去。
4.2提升教育内涵,创新办学特色
西南大学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点院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应当有所作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环境特色,真正体现:“学行天下,特立西南”独立风格,把学校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大学。因此作为西南大学的一份子,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构建和谐社会,校园先行;建设低碳校园,倡导低碳理念;营造低碳生活,提倡低碳消费”等指导方针。构建和谐校园,势必要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将“倡导低碳理念,低碳生活”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向学生展示有关低碳理念,这样才能在广大师生的思想上达成统一共识。降低碳生活引入教学各个环节中,势必会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内涵。让低碳成为全校都关心的问题,逐步形成人人讲低碳、事事讲低碳、时时讲低碳处处讲低碳、的良好风尚氛围。从而更能体现西南人文特色情怀,实现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3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培养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建设低碳校园并不是由政府、社会、企业或是普通百姓来单独承担主要责任,而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大学生必将成为未来的社会栋梁和改革先锋,在保护环境,建设和谐校园的问题上肩负着重大使命。构建低碳校园,倡导低碳生活,将低碳引入学生的生活中,使低碳成为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每个大学生,都会将建设低碳校园看成是一种树立责任意识,势必会在生活中躬身力行,积极响应,做一个低碳主义者。在低碳建设校园实践中,大学生应该多参加学校各类组织举办的低碳建设活动。在实践中慢慢体会,通过实践来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丰富自身的知识素养,实现知识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2010.
〔3〕熊焰. 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版,2010.
〔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色发展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樊纲.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7〕 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
〔8〕曾其.低碳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9〕周游,宇琦.你不可不知的低碳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责任编辑:孙文政〕
[关键词]低碳;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6 — 0126 — 02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之一,这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当前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形势,推动预防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全国各个高校都融合在大力倡导低碳理念,积极营造低碳生活,努力建设低碳校园的活动氛围中。西南大学也积极参与其中。为了了解我校低碳校园建设的现状,我们将调查目标选定为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传统的纸质调查、网络邮件和小范围座谈交流的方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统计。这次我们发放100份调查问卷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收回96份;随机发放100份网络邮件,收回80份;进行几次小范围的座谈交流。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对西南大学的低碳校园建设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进一步加强校园低碳建设提出了对策。
1.低碳校园的含义
1.1低碳的定义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关于低碳的历程,最早出现在1997年。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急需世界各国协同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1.2低碳校园
低碳校园最直接的表述就是在校园生活中引入低碳理念,它包含了两方面:一方面,认识到倡导低碳生活就是倡导一种绿色生活方式,要求师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要低碳环保。并以实际行动走进低碳生活,使广大师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低碳为主题。另一方面;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和日常运营必须低碳环保、节约资源,保证校园污染少,耗能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西南大学低碳建设现状
西南大学作为国内高校,在低碳建设中长期得到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委的关怀,在低碳建设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例如学生的生活中存在很多浪费和高碳的行为,最常见的就是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纸张的浪费等等,这里我们分几个部分进行探讨。
2.1认知度和参与度尚有很大的空间
从调查数据结果中可以看出,我校很多同学对低碳的认知度还不够,例如,在回答:您对“低碳“一词了解吗?有56.1%的学生答案是“知道含义,但不了解内容”;33%答案是“知道,了解基本内容”;10.9%回答“根本不知道”。通过分析,发现持“根本不知道”大多数是大一新生。同时回答第二种答案的大多是大三和研一群体。当问知“您想经常参与低碳生活吗?”,有75%回答“想,但是做不到”,10%的回答“偶尔会”。通过以上答案,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很赞成低碳,但是很少能做到,这说明由于很多同学对低碳的意识不够,所以校园里高碳的行为依然广泛存在。
2.2校园相关技术支持不足以及观念落后
虽然,我们已经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很多年,而且当今的发展也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我们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种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同时受到资金限制和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存在耗能高、效率低的问题。此外,相当一部分高校师生的低碳观念还有待加强,因此高校应该制定相关低碳政策和规划,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到校园的低碳转型建设道路中来。我校也存在耗能高,利用率低等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很多自习室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室的空调也存在浪费的问题。
2.3出行方式的高碳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学生的上学放学以车代步。由于拥有摩托车的同学很多,尤其是上学放学期间,路上的学生摩托车,摩的,汽车很多,排放很多尾气,直接加重了校园的碳排放量。虽然上学和放学使用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也带来了方便,然而,学生适当的体育锻炼却是非常必要的,步行就是很好的体育锻炼。宿舍离教室不远的学生应该步行到教室,在学校附近住的学生和部分教师也应该步行到校园。在这方面,教师要起示范作用。
2.4生活上的浪费与高碳化
目前校园内的能源消耗不是个小数,节省能源消耗势在必行。我们日常使用的东西都和能源有关:我们学习要用到的电脑、台灯、播放器以及教室的空调、多媒体、饮水器,还有寝室的电风扇和热水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所必须的。我们不能离开它们,但是我们可以控制电器的使用时间,使用完了及时关闭:如减少电脑的待机时间;空调使用规定温度区域,这样一则降低成本,二则节省能源消耗。
3.低碳校园建设的运行
3.1学校在建设低碳校园中采取的措施
建设低碳校园不仅是和谐校园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高校作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源泉,它的和谐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和祖国的兴旺发达。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越来越引起国家教育部门和校党委的重视。当前,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加入构建和谐校园的行列中,就是要让学校成为培养人才资源的低碳源泉。
降低办学成本就是要开展低成本、高质量的改造项目,制定新的改造计划,广泛采用高节能环保技术。在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要积极借鉴国内各个高校的经验,吸取有利措施,弥补自己的不足。
3.2各社团组织在建设低碳校园中的运行方向
社团组织是校党委开展学生工作,落实学校方针政策的基本单位。在构建和谐校园、传递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个社团组织都有它的文化理念,如何使社团组织更好的传承“建设低碳校园,引进低碳生活”已成为各个高校关注的焦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的关注。社团组织在宣传建设低碳校园,树立低碳理念,引入低碳生活的同时,必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绿色文化氛围,以实际行动向全校师生发出低碳倡议。
建设低碳校园不仅是我们的当前目标,更是我们追求的长远目标,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我们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使“建设低碳校园,感受低碳西大”的活动主题成为校园永久的旋律,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3.3大学生个人在建设低碳校园中应尽的责任
在建设低碳校园的活动中,学校是提倡发动者,社团是组织和策划者,个体是实践的落实者。任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校园就是广大师生。广大师生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建设和谐校园,必须通过这无数的个体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建设低碳校园就是需要每个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有了端正的态度,就需要我们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践行,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低碳校园建设出一份力。例如:白天在教室上课,少开电灯,尽量选择光线好的教室上自习,上完自习做到人走灯灭;注意课本的循环利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各个环节,一切从节约出发。出校门如果可以,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尽量少打的。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尽量少使用白色塑料袋,购物自带果篮。
4.建设低碳校园的现实意义
4.1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需要我们要有保护自然、提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以上说明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已经受到党和国家的格外重视。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在顺应构建和谐社会,倡导节约型社会的潮流中,应该发挥其优势,更好的配合国家将这一重大任务开展下去。
4.2提升教育内涵,创新办学特色
西南大学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点院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应当有所作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环境特色,真正体现:“学行天下,特立西南”独立风格,把学校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大学。因此作为西南大学的一份子,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构建和谐社会,校园先行;建设低碳校园,倡导低碳理念;营造低碳生活,提倡低碳消费”等指导方针。构建和谐校园,势必要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将“倡导低碳理念,低碳生活”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向学生展示有关低碳理念,这样才能在广大师生的思想上达成统一共识。降低碳生活引入教学各个环节中,势必会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内涵。让低碳成为全校都关心的问题,逐步形成人人讲低碳、事事讲低碳、时时讲低碳处处讲低碳、的良好风尚氛围。从而更能体现西南人文特色情怀,实现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3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培养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建设低碳校园并不是由政府、社会、企业或是普通百姓来单独承担主要责任,而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大学生必将成为未来的社会栋梁和改革先锋,在保护环境,建设和谐校园的问题上肩负着重大使命。构建低碳校园,倡导低碳生活,将低碳引入学生的生活中,使低碳成为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每个大学生,都会将建设低碳校园看成是一种树立责任意识,势必会在生活中躬身力行,积极响应,做一个低碳主义者。在低碳建设校园实践中,大学生应该多参加学校各类组织举办的低碳建设活动。在实践中慢慢体会,通过实践来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丰富自身的知识素养,实现知识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2010.
〔3〕熊焰. 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版,2010.
〔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色发展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樊纲.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7〕 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
〔8〕曾其.低碳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9〕周游,宇琦.你不可不知的低碳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责任编辑:孙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