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学生做起了买卖
《成语故事》中第一则是《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当这个卖矛卖盾的人在街上叫卖时,说的话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当别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时,他就哑口无言了。这时,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
师:那个卖矛卖盾的人说话时犯了什么毛病?
生1:他说的话“牛头不对马嘴”。
生2:他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
生3:他说的话犯了“自相矛盾”的毛病。
师:那么,他该如何来推销自己的东西呢。
(学生分组讨论)
生1:打折大甩卖,肯定生意好。
生2:可以让顾客拿回去试用,用得好再付钱。
生3:可以今天卖矛,明天卖盾。
师:哎呀,这个同学真是聪明,给卖矛和盾的人出了个金点子。
学习这一则寓言,就是希望我们说话办事时要思前想后,避免自相矛盾。
评:教师的这一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卖矛卖盾”人的实际情况,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片段二:怎一个“混”字了得
《寓言二则》的第二则讲的是《滥竽充数》的故事。教师首先让学生读课题后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谁滥竽充数?为什么滥竽充数?结果怎样?”这三个问题读课文。通过几次不同形式的朗读,教师这样教学。
师:这个故事分为哪两部分,各讲了什么?(指名读)
师:第一部分是从开始讲到——(“得到一样的俸禄”),第二部分呢?(生略)
师:那么,第一部分主要讲了一个什么字,第二部分也主要讲了一个什么字。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
生1:混。(板书“混”)
生2:逃。(板书“逃”)
师:请说说理由。
生1:第一部分讲了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是齐宣王喜欢听集体演奏,因此他能“混”,而且混得不错,所以这部分主要写了个“混”字。
生2:第二部分讲了齐愍王继位了,但齐愍王不喜欢集体演奏,他喜欢听人一个一个地吹,这下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所以这部分主要写了个“逃”字。
评:教师的问题看似简单,但是通过抓一个字的方式,锻炼了学生高度概括的能力。因此,抓这一个字,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片段三:“一箭双雕”的练习
在学生初步读通读顺寓言《滥竽充数》、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喜欢听吹竽,他不要 ,而要 。
学生思考交流:
生1: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不要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而要他们一起吹。
师:所以说,南郭先生就有机可乘,可以“混”了。
生2:齐愍王喜欢听吹竽,他不要吹竽的人一起吹,而要他们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师:所以说,南郭先生无计可施,只能“逃”了。
评:虽然说这道理比较简单,在全文的教学中占的分量可能不算很大,但是这“一题双练”的形式是值得肯定的,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练习量。
片段四:“多余”的一段录像
在学习《滥竽充数》一文时,教师充分利用了《东方小故事》中的录像,经过有选择的裁剪,让学生看了南郭先生“混”和“逃”的狼狈样。在学完这则寓言后,播放了一段录像——《南郭先生从业记》。在这段录像中,我们“可爱”的南郭先生“下海经商”“投资办学”,结果皆以失败告终。这时教师这么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看了这段录像,有什么话要对南郭先生说。
生1:南郭先生,好好学习吧,有了真才实学,做事才能成功,不要再滥竽充数了!
生2:南郭先生,只有踏踏实实地劳动,才能得到薪水。
生3:南郭先生,认真学习吧!相信我,没错的。
······
评:这看似“多余”的录像,其实是最好的拓展延伸的练习,让学生对寓意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有真才实学,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纵观几个教学片段,教师真真切切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教师像地质队员一样,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的魅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持久保持学习热情与兴趣,点燃学生心中的智慧之火,使其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杨志芳)
《成语故事》中第一则是《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当这个卖矛卖盾的人在街上叫卖时,说的话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当别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时,他就哑口无言了。这时,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
师:那个卖矛卖盾的人说话时犯了什么毛病?
生1:他说的话“牛头不对马嘴”。
生2:他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
生3:他说的话犯了“自相矛盾”的毛病。
师:那么,他该如何来推销自己的东西呢。
(学生分组讨论)
生1:打折大甩卖,肯定生意好。
生2:可以让顾客拿回去试用,用得好再付钱。
生3:可以今天卖矛,明天卖盾。
师:哎呀,这个同学真是聪明,给卖矛和盾的人出了个金点子。
学习这一则寓言,就是希望我们说话办事时要思前想后,避免自相矛盾。
评:教师的这一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卖矛卖盾”人的实际情况,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片段二:怎一个“混”字了得
《寓言二则》的第二则讲的是《滥竽充数》的故事。教师首先让学生读课题后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谁滥竽充数?为什么滥竽充数?结果怎样?”这三个问题读课文。通过几次不同形式的朗读,教师这样教学。
师:这个故事分为哪两部分,各讲了什么?(指名读)
师:第一部分是从开始讲到——(“得到一样的俸禄”),第二部分呢?(生略)
师:那么,第一部分主要讲了一个什么字,第二部分也主要讲了一个什么字。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
生1:混。(板书“混”)
生2:逃。(板书“逃”)
师:请说说理由。
生1:第一部分讲了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是齐宣王喜欢听集体演奏,因此他能“混”,而且混得不错,所以这部分主要写了个“混”字。
生2:第二部分讲了齐愍王继位了,但齐愍王不喜欢集体演奏,他喜欢听人一个一个地吹,这下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所以这部分主要写了个“逃”字。
评:教师的问题看似简单,但是通过抓一个字的方式,锻炼了学生高度概括的能力。因此,抓这一个字,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片段三:“一箭双雕”的练习
在学生初步读通读顺寓言《滥竽充数》、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喜欢听吹竽,他不要 ,而要 。
学生思考交流:
生1: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不要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而要他们一起吹。
师:所以说,南郭先生就有机可乘,可以“混”了。
生2:齐愍王喜欢听吹竽,他不要吹竽的人一起吹,而要他们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师:所以说,南郭先生无计可施,只能“逃”了。
评:虽然说这道理比较简单,在全文的教学中占的分量可能不算很大,但是这“一题双练”的形式是值得肯定的,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练习量。
片段四:“多余”的一段录像
在学习《滥竽充数》一文时,教师充分利用了《东方小故事》中的录像,经过有选择的裁剪,让学生看了南郭先生“混”和“逃”的狼狈样。在学完这则寓言后,播放了一段录像——《南郭先生从业记》。在这段录像中,我们“可爱”的南郭先生“下海经商”“投资办学”,结果皆以失败告终。这时教师这么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看了这段录像,有什么话要对南郭先生说。
生1:南郭先生,好好学习吧,有了真才实学,做事才能成功,不要再滥竽充数了!
生2:南郭先生,只有踏踏实实地劳动,才能得到薪水。
生3:南郭先生,认真学习吧!相信我,没错的。
······
评:这看似“多余”的录像,其实是最好的拓展延伸的练习,让学生对寓意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有真才实学,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纵观几个教学片段,教师真真切切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教师像地质队员一样,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的魅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持久保持学习热情与兴趣,点燃学生心中的智慧之火,使其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杨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