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当年章太炎是一个读了很多中医著作的人,他便自命医术高明,喜欢替人开方看病,而且不许别人更改。朋友中有人知道他生性傲慢,便有意奉承说,吃了他开的药后,神清气爽、药到病除。直到有一次,他自己患了病,用自己的药方却久治不了,不得已求助于一位名医才凑效。从此,他意识到自己医术并不高明,开始潜心于中医理论研究并注重实践、撰写了著作《霍乱论》等中医著作,也医治了不少的疑难杂症。
探求章太炎成功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他潜心理论研究、注重实践经验,不如说是因为他从孤高自傲转而去重新认识自我使然。从章太炎成功的事例中,我们不妨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最终走向成功。
遥望历史的长河,因能有自知之明而留名史册的先贤大哲不胜杯举。贞观时期,唐太宗观天下之和盛、人民之和谐、开始飘飘然,自以为已是盛唐之时。觉得自己已是贤君,于是大兴土木、修林建室。魏征谏言:“若王如此,何异粲纣之辈?”太宗原本恼怒了,但后来听闻城内民怨沸腾,便开始改正自我的错误,即使停止修建工程、并安抚百姓。从此太宗认真听取逆耳忠言、改正自己治国的不足之处,成为一代明君。
还有一代大書法家颜真卿。他青年时喜好诗赋,并希望以此成名,因此,他遍览先人名作,并刻意模仿,想写出如前人一样的锦绣文章;但遗憾的是他的文章风格太拘泥于前人之作,始终摆脱不了前人思想与形式的束缚,结果写出的文章大抵如前人的翻版,索然寡味。而后他转变方向,专心练字。最终集百家之长,创造出苍劲有力的独特的风格,为后人所景仰。可见,一味模仿,而不正确认识自己,只会徒增成功路上的迷惘;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充分展示自己,才会赢得成功。
再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当代社会吧。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动摇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一家家大企业接连倒闭、一群群工人流离失所。面对这萧条的社会景象,总统胡佛却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自由放任”的政策,尽管许多地方官员劝他改革,但胡佛为了所谓的“总统尊严”,将错就错。结果呢,当然是被人们赶下台,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令人厌恶的总统”。
倘若唐太宗不勇于改错,那么也不会有“贞观之治”的盛唐天下的局面。如果胡佛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过,他也不会被赶下台,更不至于留下一世骂名。倘若颜真卿一味刻意模仿者,必将泯然众人,怎么能够创造自己的风格并以此著称于史?
可见,人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渴望认识自己却害怕认识自己。在这痛苦之中,有人无力自拔,成了自己的奴隶;但也有些人,在经历了深刻的自我反省之后,勇于泰然面对世俗的眼光,向自己挑战,进而重新认识了自我。这其中就有妇孺皆知的一个故事,齐王在听了邹忌的“劝谏”之后,立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下令改革。这种善听逆言,勇于改正的胸怀是何等可贵!鲁迅先生也说过:“我虽时时在鞭挞他人,但更多是在无情地剖析我自己。”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法国作家卢梭,他的《忏悔录》是一部空前绝后的“灵魂自白书”,他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他的一生,包括他曾做过小偷、抛弃挚友、嫁祸他人的种种丑行。读此《忏悔录》,时常令人感到触目惊心。因为当他把自己剖析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就是他真正认识自己、超越了自己的时候。弹指一挥间,历史的车轮又滚过了几百年,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担负着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美化自然的伟大历史使命,所以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自己。
行路之人走错路,及时回头,才可能到达目的地;读书人心走远了,及时纠正,才有可能求得真知;大方之家,一日三省,才能成为圣人;交友之事,及时省察,才能交得至交……
廉颇负荆请罪,才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美谈;孔子从两小儿辩论中知己不之不足,才成一代圣人;德国总统向二战中被屠杀的冤魂下跪才赢得世人掌声;日本军国主义我行我素、拜神拜鬼、不思其罪终遭世人唾弃。
这些人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而究其根本之所在,便是对待错误的自我的态度不同。勇于改过,走向成功;将错就错,自取灭亡。
小草正确认识自己,不与大树争高低,在百草园中点缀出自己的春天;小溪正确认识自己,不与大海比澎湃,无声地滋润着周围的事物;黄莺不与雄鹰比速度,在大树底下悠吟着婉转歌声;月亮不与太阳比光辉,在夏日陪人们度过清凉的夜晚。
孔子学琴于师襄,即使受到师襄赞誉,但他正确认识自己,总认为自己未真正融入情感,一步步改进,练就高超琴技;杨振宁远赴重洋学习物理苦心研究却收获甚小,但他正确认识自己,从实验物理转战理论物理,发现自己的长处,最终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内心平静而有益于沉思;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守住自我,不被迷失;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不断完善自我,砥砺前行,向成功的道路上大步迈去。
鹰翔天际,鱼游浅底。只有充分认识自己,展示自己,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正确认识自我,不仅仅是一种处事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德行。只有勇于改错,才能使我们的人生路通向成功。
探求章太炎成功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他潜心理论研究、注重实践经验,不如说是因为他从孤高自傲转而去重新认识自我使然。从章太炎成功的事例中,我们不妨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最终走向成功。
遥望历史的长河,因能有自知之明而留名史册的先贤大哲不胜杯举。贞观时期,唐太宗观天下之和盛、人民之和谐、开始飘飘然,自以为已是盛唐之时。觉得自己已是贤君,于是大兴土木、修林建室。魏征谏言:“若王如此,何异粲纣之辈?”太宗原本恼怒了,但后来听闻城内民怨沸腾,便开始改正自我的错误,即使停止修建工程、并安抚百姓。从此太宗认真听取逆耳忠言、改正自己治国的不足之处,成为一代明君。
还有一代大書法家颜真卿。他青年时喜好诗赋,并希望以此成名,因此,他遍览先人名作,并刻意模仿,想写出如前人一样的锦绣文章;但遗憾的是他的文章风格太拘泥于前人之作,始终摆脱不了前人思想与形式的束缚,结果写出的文章大抵如前人的翻版,索然寡味。而后他转变方向,专心练字。最终集百家之长,创造出苍劲有力的独特的风格,为后人所景仰。可见,一味模仿,而不正确认识自己,只会徒增成功路上的迷惘;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充分展示自己,才会赢得成功。
再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当代社会吧。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动摇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一家家大企业接连倒闭、一群群工人流离失所。面对这萧条的社会景象,总统胡佛却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自由放任”的政策,尽管许多地方官员劝他改革,但胡佛为了所谓的“总统尊严”,将错就错。结果呢,当然是被人们赶下台,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令人厌恶的总统”。
倘若唐太宗不勇于改错,那么也不会有“贞观之治”的盛唐天下的局面。如果胡佛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过,他也不会被赶下台,更不至于留下一世骂名。倘若颜真卿一味刻意模仿者,必将泯然众人,怎么能够创造自己的风格并以此著称于史?
可见,人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渴望认识自己却害怕认识自己。在这痛苦之中,有人无力自拔,成了自己的奴隶;但也有些人,在经历了深刻的自我反省之后,勇于泰然面对世俗的眼光,向自己挑战,进而重新认识了自我。这其中就有妇孺皆知的一个故事,齐王在听了邹忌的“劝谏”之后,立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下令改革。这种善听逆言,勇于改正的胸怀是何等可贵!鲁迅先生也说过:“我虽时时在鞭挞他人,但更多是在无情地剖析我自己。”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法国作家卢梭,他的《忏悔录》是一部空前绝后的“灵魂自白书”,他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他的一生,包括他曾做过小偷、抛弃挚友、嫁祸他人的种种丑行。读此《忏悔录》,时常令人感到触目惊心。因为当他把自己剖析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就是他真正认识自己、超越了自己的时候。弹指一挥间,历史的车轮又滚过了几百年,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担负着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美化自然的伟大历史使命,所以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自己。
行路之人走错路,及时回头,才可能到达目的地;读书人心走远了,及时纠正,才有可能求得真知;大方之家,一日三省,才能成为圣人;交友之事,及时省察,才能交得至交……
廉颇负荆请罪,才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美谈;孔子从两小儿辩论中知己不之不足,才成一代圣人;德国总统向二战中被屠杀的冤魂下跪才赢得世人掌声;日本军国主义我行我素、拜神拜鬼、不思其罪终遭世人唾弃。
这些人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而究其根本之所在,便是对待错误的自我的态度不同。勇于改过,走向成功;将错就错,自取灭亡。
小草正确认识自己,不与大树争高低,在百草园中点缀出自己的春天;小溪正确认识自己,不与大海比澎湃,无声地滋润着周围的事物;黄莺不与雄鹰比速度,在大树底下悠吟着婉转歌声;月亮不与太阳比光辉,在夏日陪人们度过清凉的夜晚。
孔子学琴于师襄,即使受到师襄赞誉,但他正确认识自己,总认为自己未真正融入情感,一步步改进,练就高超琴技;杨振宁远赴重洋学习物理苦心研究却收获甚小,但他正确认识自己,从实验物理转战理论物理,发现自己的长处,最终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内心平静而有益于沉思;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守住自我,不被迷失;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不断完善自我,砥砺前行,向成功的道路上大步迈去。
鹰翔天际,鱼游浅底。只有充分认识自己,展示自己,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正确认识自我,不仅仅是一种处事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德行。只有勇于改错,才能使我们的人生路通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