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肢体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1例肢体AV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为(36.3±19.2)岁.所有患者均有典型临床表现,如异常血管搏动、杂音等.9例行经动脉途径栓塞,2例行直接经皮穿刺栓塞,栓塞剂为聚乙烯醇(PVA)颗粒(粒径350~560 μm、560~710 μm)、医用组织胶、弹簧圈及无水乙醇.结果 4例患者治愈,4例明显缓解,3例缓解,临床治疗成功8例.1例患者经历4次介入
【机 构】
:
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肢体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1例肢体AV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为(36.3±19.2)岁.所有患者均有典型临床表现,如异常血管搏动、杂音等.9例行经动脉途径栓塞,2例行直接经皮穿刺栓塞,栓塞剂为聚乙烯醇(PVA)颗粒(粒径350~560 μm、560~710 μm)、医用组织胶、弹簧圈及无水乙醇.结果 4例患者治愈,4例明显缓解,3例缓解,临床治疗成功8例.1例患者经历4次介入手术、外科局部清创术,肌间血肿治愈,心力衰竭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肢体AVM具有微创、安全、可重复等优势,近期疗效确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导尿技术对女性脊髓源性肌痉挛患者导尿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脊髓源性肌痉挛女性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保留导尿管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技术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及导尿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依从率、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尿道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次导尿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导尿时不适感评分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指导盆底肌功能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盆底肌力情况、干预前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干预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干预后干预组盆底肌力分级评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腰骶部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26%、8.77%、7.02%
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78例入组研究,通过随机分配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干预组、对照组干预方法依次为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护理分析指标: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并将干预组与对照组实施评分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评分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干预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干预组满意度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分数改善情
目的 评价不同血管内介入方法开通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44例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分类(CISS)病因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原位血栓形成组(LAA组,n=18)、心源性脑栓塞组(CE组,n=15)、动脉夹层组(AD组,n=11).LAA、AD组行逆行治疗,CE组行顺行治疗.采用改良溶栓治疗脑梗死(mTICI)血流分级评估术后即刻血管开通情况,
目的 探讨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在颈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颈部转移瘤患者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与研究组(n=10).研究组采取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照组常规实施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比较两组计划粒子植入数目及实际粒子植入数目、粒子植入优良率、手术时间、临床疗效.术后随访6~9个月,统计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 两组间计划粒子植入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
目的 探讨应用单根4F多功能导管经右上肢静脉行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VS)的可行性.方法 对63例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且需分型、定侧患者,经右上肢静脉插入4 F MPA1导管行右侧AVS和第1次下腔静脉(IVC)采血,然后拔出导管;接着在体外将导管头塑形呈直径6~7 cm类圆形,行左侧AVS和第2次IVC采血.每例患者右侧有1个采血点(共63个),左侧有2个采血点(共126个).在图像上标记对应采血序号,便于与检验值对比.采集完成后立即送检.结果 根据肾上腺静脉皮质醇和下腔皮质醇比值>2为标准,左侧1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球囊难以通过靶病变时应用双腔微导管辅助多导丝斑块挤压技术开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成功接受PCI治疗的280例冠状动脉CT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导丝通过病变闭塞段后最小球囊是否能通过分成两组,球囊通过困难并接受双腔微导管辅助多导丝斑块挤压技术患者为实验组(n=60)例,导丝和球囊顺利通过闭塞段患者为对照组(n=220).观察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及PCI治疗情况,比较住院期和出院
1988年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首次临床应用以来,TIPS相关理论和技术日益完善.然而术后肝性脑病(HE)发生仍是限制其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并发症.因此,掌握TIPS术后HE发生的预后因素,可有效预防其发生.既往已有许多TIPS术后HE预后因素的报道,包括患者年龄、术前HE发生史、Child-Pugh分级、血氨水平、门静脉压力梯度等.本文主要就TIPS术后HE预后因素最新研究进展及本中心经验作一综述.
目的 评价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AP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TIPS治疗的15例APVST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住院及术后随访期间患者症状、DSA、CT、血液检查等相关数据变化,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出院前临床症状均有缓解或消失,出院时支架管腔和肠系膜上静脉完全再通7例,部分再通8例.随访时间为(11.7±5.8)个月,1例
目的 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在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拟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患者,将2020年1月至6月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7月至12月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回授法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术后1个月胆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术后胆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