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文学的爱好,最初始于文学语言美对我的诱惑。在我的记忆中,首先是读唐诗。虽然当时诗没有读懂,但对那些美妙的诗句,至今能背出许多来。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落泪到天明。”这些句子,闲时常常回忆,就有一股浓浓的感情波涛在撞击自己的心灵。再说小说,如读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沈从文的《边城》,和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罗亭》,我总是被小说中那些如诗性般美丽的语言打动得不忍释卷,既而书中人物的命运颠簸和典型性格形象,就极自然地在脑海里徘徊。这些年来,我也读了一些长篇小说,坦率地说,就没有像以上小说那样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小说的语言功底不深,更谈不上精致诗性,句式玲珑,字形温润,质地纯净,铸意高境。而这次我初读贻斌的《火鲤鱼》,很惊讶的是他的小说语言营造的诗性情境和语言魅力,让我意外地高兴和倾慕。
其实,小说的语言,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人穿的衣裳,她对于彰显人的才华胸襟志趣,坦露其气质风度情感是极其重要的,甚至是他物不能代替的。这就可以想见,小说语言对于一部小说是否成功,它的作用是何等的不容忽视呵!也许是四十多年的写作经验,终于让年至花甲的贻斌悟出了这缕得道之光。故而他在这部小说中语言上的突破和出彩,可谓是不同凡响,精彩纷呈,妙语惊人。在这里,我以诗性语言与浓郁乡愁的倾诉为题谈三点体验。
一是《火鲤鱼》的诗性语言传递着故土古老悠久的乡愁韵律和岁月民谣的乡音清芬。我很欣赏贻斌用二十四个节气铺排故事,巧妙地选择了这些散发着乡土气息,民间风情,心灵歌吟的民谣。如《惊蛰》:“你看天上那朵云,又像落雨又像晴。你看路边那个妹,又想恋事又怕人。”再如《春雨》:“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抬头见青天,低头见黄土。”又如《寒露》:“天上星子颗颗黄,阴不阴来阳不阳,是好是丑答一句,吩咐一声好还乡。”民谣也是诗,是更接地气,散发着泥土香、花草香、雪雨香和肉体香的心灵歌唱,永远都是如此纯厚鲜活、苍凉和沉郁。如此,文学之美就在这“民谣”的低吟浅唱之中,散发出诱人的芬芳。
二是《火鲤鱼》的诗性语言,雕刻出乡村风情画的人性音容,让生息在故土上各种人物的命运颠簸与生命守望,都在更替叠印的风情画中沉浮、遐想、凝望,这样,在人和时代变迁的河流上,这种精神与情感漂泊和回归的乡愁,如同形影不离的影子紧紧地扭在一起,沉思、站立和行走。这就让我们在品味这种用诗性语言营造的特定环境和现场中,真切感受到人物与时代的不同命运和情感颠簸。如《立春》中描写蔬菜场的这段精彩文字:
父亲说,这里也叫蔬菜场。
父亲后面站着母亲,母亲后面,仍然排着我们像楼梯蹬子般的三个兄弟。我们新奇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地方。大片的菜土,长着许多绿色的蔬菜,茄子、辣椒、苦瓜、豆棵、白菜、冬瓜、丝瓜、南瓜……它们还处于幼年期,其表情不一,或幼稚地摇晃着头,或老于世故地保持着沉默。我们没有看到过一片这么大的土地上,生长着这么多的蔬菜。它们无比鲜嫩,眼睛水淋淋的,脸上充满着绿色的湿润的诗意。它们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本来失望的心情,不由得生出一些惊喜。
又如作者描写他大哥读过书的那所名叫“三尚”的学校:
远远看去,学校冷冷清清,正是放暑假的日子。那扇破败的大门歪歪的,像病恹恹的人站立不稳,围墙早已破旧,千疮百孔,麻子般白底的墙壁上面,涂了朱红色颜料,上面用石灰水写着农业学大寨。里面的房子露出乌压压的瓦片,像一大群伸展着翅膀的乌鸦,一棵极不自信的槐树,孤独地勾头耷脑地耸出来。
我有些激动,哦,三尚,直到今天我才看到你,我大哥是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期。当时,我天真地想过,大哥如果是个伟人,三尚无疑成为一所光荣的学校,就决不会这样的冷落。它会门庭若市,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也许,还会修建一些配套设施,比如说,陈列室,饭店,商店,招待所之类。可惜大哥只是一个普通工人,所以,我为三尚感到遗憾。
再如《雨水》中描写的那两位美丽的女子:
在雷公山密密麻麻的青翠的松树下,水仙与银仙并肩坐着,背靠在树干上,眼睛望着山下,有点迷茫。她们身上,散发出淡淡的汗水的馊气味。雷公山脚下,一条土石马路,常年泛着黄色,像寡妇憔悴的脸皮,车子一过,腾起漫天的黄尘。一落雨,又成稀烂的黄泥浆的身子,酷像一条刚从大海中爬上来的湿漉漉的黄龙。马路下边是菜土,越过大片的菜土,就是渔鼓庙。那里显得非常开阔,绿油油的菜地,像一张巨大的绿色毯子铺在土地上。再过去,是那条像绸缎般的邵水河,白色的沙洲袒露在大地上,隐约地看见一群细把戏,像黑色的豆子在沙洲上滚动。他们欢乐的叫喊声,像黄色的金属粉末快活地泼洒在天空上。
阳光从松叶针的隙间流淌下来,像金币印在两个女子年轻的脸上,能够看见细茸茸的淡黄色汗毛。地上铺积着棕色枯叶,毛茸茸的青苔,还有叫鱼刺草的植物紧紧地贴在地上,舒展着那鱼刺般的叶子,显然有一种理由充足的骄傲。山上充满阳光和松树交织的浓厚气味,其气味焦灼而清凉,像一张摆在湿地上的油纸,上面燃起了火,下面却是湿润的。
这三段鲜活的、诗意的,散发着乡土气的文字的背后,其实都晃动着那个时代的历史背影和展现着生活在这片乡土上的人的喜怒哀乐、渴望、酸楚、无奈与抗争。同时,作者也想用这种诗性的语言隐隐地告诉我们这里将会发生什么。
三是《火鲤鱼》的诗性语言冶铸和倾诉着故土的人们对人世苦难、冷暖、性爱、幸福的向往,寻找和挣扎的沉重乡愁,也寄托着一个游子永远剪不断的眷恋和美好诉愿。正如作者所言:“在这部长篇中,我想以一点诗意的文字来完成它。”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想,是因为“工夫在诗外,诗中真歌哭”。如作者描写从新疆回来的水仙:
那种哭声令人伤感,那是几十年来积累在心底的痛苦和泪水,是一个远离家乡的女人的泪水。当她终于回到家乡,泪水像开闸的坝水汹涌澎湃。阳光也似乎受到感染,微微地颤抖起来。这种哭泣声,好像在我头脑深处储藏了几十年,直到今天,才忽然从记忆深处钻出来,与她眼下的哭泣形成了宏大的合唱。
当年,她与银仙出走的那天,一定望着这块熟悉的土地大哭了一场。那时淋漓尽致的哭泣,心绪复杂的哭泣。当我晓得这两个女子的名字,也晓得她俩出走之后,我就感觉到这场逃走前的哭泣,所以,这种哭泣声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里。当时,她俩什么也没有带,仅仅拿了两样衣裤,趁着夜色偷偷地溜了出来,然后,一直往西北走,往西北,那里是她俩的向往之地。
又如作者写自己回到了渔鼓庙的心情:
四周很寂静,白发爬上来的我们,感触万千地站在院子外面,院子大门十分破烂, 看得出来,破碎的砖头已经拆除,重新换上一些砖头,我陡然发觉时光的迅速与无情。
我觉得,我们其实是站在时间的面前,无可奈何地看着那些过去的日子。
我们似乎还听见,儿时的脚步声和欢笑声,儿时顽皮的身影,儿时一张张讨厌而可爱的笑脸,儿时一滴滴痛苦晶亮的眼泪。而现在,我们竟然不知不觉地步入了中年。我们见到了以前的邻居和儿时的伙伴,还有些人没有见到,而另外一些人,永远也见不到了,我们只能见到他们的遗像,而有些人,连遗像也见不到了。
我当然还能够记忆起,我家刚来渔鼓庙的情景,我们三兄弟像楼梯蹬子,站在父母 的后面,张着好奇的目光,看着那片陌生的长着绿色蔬菜的土地,看着像一只只乱爬的 黑乌龟的屋子,看着一个个陌生而充满笑容的人们。
我当然还记得,我们站在马路上时,恰巧有一排大雁从天空飞过,它们排出一个巨 大的人字,我还隐隐地听见它们的喘息声。它们不时地发出叫声,叫声是有韵律的,似乎在叫,人啊——人啊——
人啊——人啊——作者故土上的乡亲和亲人就在他笔下流涌的这些诗性的语言的真切真实真情表达中沉默、思想、奔跑、痛苦、哭泣、挺立、忧伤、期待,甚至绝望。火鲤鱼谁也没有看到,始终只是一种美好与神圣的“精神寄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游荡。
其实,小说的语言,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人穿的衣裳,她对于彰显人的才华胸襟志趣,坦露其气质风度情感是极其重要的,甚至是他物不能代替的。这就可以想见,小说语言对于一部小说是否成功,它的作用是何等的不容忽视呵!也许是四十多年的写作经验,终于让年至花甲的贻斌悟出了这缕得道之光。故而他在这部小说中语言上的突破和出彩,可谓是不同凡响,精彩纷呈,妙语惊人。在这里,我以诗性语言与浓郁乡愁的倾诉为题谈三点体验。
一是《火鲤鱼》的诗性语言传递着故土古老悠久的乡愁韵律和岁月民谣的乡音清芬。我很欣赏贻斌用二十四个节气铺排故事,巧妙地选择了这些散发着乡土气息,民间风情,心灵歌吟的民谣。如《惊蛰》:“你看天上那朵云,又像落雨又像晴。你看路边那个妹,又想恋事又怕人。”再如《春雨》:“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抬头见青天,低头见黄土。”又如《寒露》:“天上星子颗颗黄,阴不阴来阳不阳,是好是丑答一句,吩咐一声好还乡。”民谣也是诗,是更接地气,散发着泥土香、花草香、雪雨香和肉体香的心灵歌唱,永远都是如此纯厚鲜活、苍凉和沉郁。如此,文学之美就在这“民谣”的低吟浅唱之中,散发出诱人的芬芳。
二是《火鲤鱼》的诗性语言,雕刻出乡村风情画的人性音容,让生息在故土上各种人物的命运颠簸与生命守望,都在更替叠印的风情画中沉浮、遐想、凝望,这样,在人和时代变迁的河流上,这种精神与情感漂泊和回归的乡愁,如同形影不离的影子紧紧地扭在一起,沉思、站立和行走。这就让我们在品味这种用诗性语言营造的特定环境和现场中,真切感受到人物与时代的不同命运和情感颠簸。如《立春》中描写蔬菜场的这段精彩文字:
父亲说,这里也叫蔬菜场。
父亲后面站着母亲,母亲后面,仍然排着我们像楼梯蹬子般的三个兄弟。我们新奇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地方。大片的菜土,长着许多绿色的蔬菜,茄子、辣椒、苦瓜、豆棵、白菜、冬瓜、丝瓜、南瓜……它们还处于幼年期,其表情不一,或幼稚地摇晃着头,或老于世故地保持着沉默。我们没有看到过一片这么大的土地上,生长着这么多的蔬菜。它们无比鲜嫩,眼睛水淋淋的,脸上充满着绿色的湿润的诗意。它们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本来失望的心情,不由得生出一些惊喜。
又如作者描写他大哥读过书的那所名叫“三尚”的学校:
远远看去,学校冷冷清清,正是放暑假的日子。那扇破败的大门歪歪的,像病恹恹的人站立不稳,围墙早已破旧,千疮百孔,麻子般白底的墙壁上面,涂了朱红色颜料,上面用石灰水写着农业学大寨。里面的房子露出乌压压的瓦片,像一大群伸展着翅膀的乌鸦,一棵极不自信的槐树,孤独地勾头耷脑地耸出来。
我有些激动,哦,三尚,直到今天我才看到你,我大哥是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期。当时,我天真地想过,大哥如果是个伟人,三尚无疑成为一所光荣的学校,就决不会这样的冷落。它会门庭若市,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也许,还会修建一些配套设施,比如说,陈列室,饭店,商店,招待所之类。可惜大哥只是一个普通工人,所以,我为三尚感到遗憾。
再如《雨水》中描写的那两位美丽的女子:
在雷公山密密麻麻的青翠的松树下,水仙与银仙并肩坐着,背靠在树干上,眼睛望着山下,有点迷茫。她们身上,散发出淡淡的汗水的馊气味。雷公山脚下,一条土石马路,常年泛着黄色,像寡妇憔悴的脸皮,车子一过,腾起漫天的黄尘。一落雨,又成稀烂的黄泥浆的身子,酷像一条刚从大海中爬上来的湿漉漉的黄龙。马路下边是菜土,越过大片的菜土,就是渔鼓庙。那里显得非常开阔,绿油油的菜地,像一张巨大的绿色毯子铺在土地上。再过去,是那条像绸缎般的邵水河,白色的沙洲袒露在大地上,隐约地看见一群细把戏,像黑色的豆子在沙洲上滚动。他们欢乐的叫喊声,像黄色的金属粉末快活地泼洒在天空上。
阳光从松叶针的隙间流淌下来,像金币印在两个女子年轻的脸上,能够看见细茸茸的淡黄色汗毛。地上铺积着棕色枯叶,毛茸茸的青苔,还有叫鱼刺草的植物紧紧地贴在地上,舒展着那鱼刺般的叶子,显然有一种理由充足的骄傲。山上充满阳光和松树交织的浓厚气味,其气味焦灼而清凉,像一张摆在湿地上的油纸,上面燃起了火,下面却是湿润的。
这三段鲜活的、诗意的,散发着乡土气的文字的背后,其实都晃动着那个时代的历史背影和展现着生活在这片乡土上的人的喜怒哀乐、渴望、酸楚、无奈与抗争。同时,作者也想用这种诗性的语言隐隐地告诉我们这里将会发生什么。
三是《火鲤鱼》的诗性语言冶铸和倾诉着故土的人们对人世苦难、冷暖、性爱、幸福的向往,寻找和挣扎的沉重乡愁,也寄托着一个游子永远剪不断的眷恋和美好诉愿。正如作者所言:“在这部长篇中,我想以一点诗意的文字来完成它。”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想,是因为“工夫在诗外,诗中真歌哭”。如作者描写从新疆回来的水仙:
那种哭声令人伤感,那是几十年来积累在心底的痛苦和泪水,是一个远离家乡的女人的泪水。当她终于回到家乡,泪水像开闸的坝水汹涌澎湃。阳光也似乎受到感染,微微地颤抖起来。这种哭泣声,好像在我头脑深处储藏了几十年,直到今天,才忽然从记忆深处钻出来,与她眼下的哭泣形成了宏大的合唱。
当年,她与银仙出走的那天,一定望着这块熟悉的土地大哭了一场。那时淋漓尽致的哭泣,心绪复杂的哭泣。当我晓得这两个女子的名字,也晓得她俩出走之后,我就感觉到这场逃走前的哭泣,所以,这种哭泣声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里。当时,她俩什么也没有带,仅仅拿了两样衣裤,趁着夜色偷偷地溜了出来,然后,一直往西北走,往西北,那里是她俩的向往之地。
又如作者写自己回到了渔鼓庙的心情:
四周很寂静,白发爬上来的我们,感触万千地站在院子外面,院子大门十分破烂, 看得出来,破碎的砖头已经拆除,重新换上一些砖头,我陡然发觉时光的迅速与无情。
我觉得,我们其实是站在时间的面前,无可奈何地看着那些过去的日子。
我们似乎还听见,儿时的脚步声和欢笑声,儿时顽皮的身影,儿时一张张讨厌而可爱的笑脸,儿时一滴滴痛苦晶亮的眼泪。而现在,我们竟然不知不觉地步入了中年。我们见到了以前的邻居和儿时的伙伴,还有些人没有见到,而另外一些人,永远也见不到了,我们只能见到他们的遗像,而有些人,连遗像也见不到了。
我当然还能够记忆起,我家刚来渔鼓庙的情景,我们三兄弟像楼梯蹬子,站在父母 的后面,张着好奇的目光,看着那片陌生的长着绿色蔬菜的土地,看着像一只只乱爬的 黑乌龟的屋子,看着一个个陌生而充满笑容的人们。
我当然还记得,我们站在马路上时,恰巧有一排大雁从天空飞过,它们排出一个巨 大的人字,我还隐隐地听见它们的喘息声。它们不时地发出叫声,叫声是有韵律的,似乎在叫,人啊——人啊——
人啊——人啊——作者故土上的乡亲和亲人就在他笔下流涌的这些诗性的语言的真切真实真情表达中沉默、思想、奔跑、痛苦、哭泣、挺立、忧伤、期待,甚至绝望。火鲤鱼谁也没有看到,始终只是一种美好与神圣的“精神寄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