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寒热药性两方面。中药的寒热药性既是治疗疾病的要素,也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本文通过对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研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药所具有的寒热药性偏胜所致毒副作用的防控措施,指出控制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关键词:中药;寒热;药性;毒副作用;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4.040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4-0129-04
Reaserch Status of Cold and Hot Properties and Toxi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U Ke1,2, TAN Yong1, LIU Zhong-di1, LV Ai-ping1, JIANG Miao1 (1.Institute of Basic Research in Clinical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2.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7, China)
Abstract:Four qi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perty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rent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two aspects of cold and heat properties, which are not only important elements of treating diseases, but also are factors of causing adverse reaction.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cold and hot properties, authors put forward to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toxic and sid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cold and hot propertie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toxi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cold and hot properties lies in the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ld and hot properties;medicine property;toxic and side effect;review
中药的药性内容非常丰富,从传统意义上讲,中药的药性主要是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无毒性等方面,其中的四气理论(寒、热、温、凉)又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四气理论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本草经集注》明确指出:“药物甘苦之味可略,唯冷热须明。”故药物的寒热偏性非常明确。历代医家也正是利用药物的寒热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而达到治病目的的。然而,中药寒热偏胜又可致矫枉过正,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长期以来,中药寒热属性研究一直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的热点,而其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也逐渐被重视。兹将近年来相关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M541158)
通讯作者:姜淼,E-mail:[email protected]
1 寒热药性是中药药性理论核心内容
《神农本草经》有“药有寒热温凉”四气的论述,后世医家发展了本草“四气”的理论,开始在诸药下列“性”,确立了“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兼具,主对治疗,由是而出”,使四气在药性辨别、疾病主治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一直以来,对中药寒热温凉的研究多集中在寒热药性的研究,成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研究内容。基于大量药性研究的实验及临床实践,许多学者对中药寒热药性的辨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肖小河与王永炎院士共同提出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认为生命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热力学系统[1-2],而寒热药性是机体能量代谢与热活性的重要反映,利用热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较为科学地阐释寒热药性的现代内涵[3-4]。另外,樊氏等[5]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发现藤类中药以性温和性平者居多,各占藤类中药的37.0%和25.5%,而性寒、性凉者分别占18.0%和16.5%。其他研究寒性热性中药药性的还有利用文本挖掘方法[6]、运用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检测[7]、用数学建模识别中药寒热药性特征的标志[8]、从药物所包含化学成分的微观层面用网络分析方法[9];另外,还有人探索性运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辨识[10],以及“药性三要素”假說[11]、药性“网络靶标”假说[12]、“寒热药性与电子得失相关”学说[13]、“性-效-物质三元论”[14]和“药性可拆分”学说[15]等,都是通过构建不同的中药寒热药性表征方法来揭示其内涵。从中药药性角度来看,中医防病治病主要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干预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与代谢调控网络,使之恢复自组织力,达到新的有序平衡的过程。 总之,多种研究手段和假说的提出有助于对寒热药性的理解。积极探寻中药的寒热药性的内涵,必将为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与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 现代化客观评价体系将有助于对中药寒热药性所造成的毒副作用的认识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已明确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故药物的寒热药性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柴氏等[16]探讨了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该模型的治疗作用机理。隋氏等[17]通过实验说明寒热性中药成分对瞬态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TRPV1)功能的调节可能是寒热性中药临床上发挥寒热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但张景岳《类经·卷十四》指出:“药以治病,因毒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张子和也说:“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寒热是药物之两性,是对立互根之关系,药之治病,全凭药物性气之偏,调治人身之气的偏盛偏衰,使寒热(阴阳)复归于平和。不难看出,过热过寒都会使机体寒热不能平和,导致疾病重生,或发生新病,此可谓之“毒副作用”。也就是说,把握好中药寒热属性,对疾病防控有积极作用,但若控制不好,则机体势必会产生不良反应。从古至今,中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屡见不鲜,但多局限于中药的临床不良反应及毒理学的实验研究方面,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其药性的相互关系则鲜有报道。有研究表明,具有温热属性的白附片对肾阳虚和健康小鼠在代谢物谱上所造成的不同影响,显示温热药存在毒性作用[18-19]。有报道,含麻黄的减肥药在部分个体中有致心血管毒性方面的作用[20]。观察发现,通常寒凉药比温热药更易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过敏症状、肾脏损害和贫血,而温热药所致呼吸系统和五官损害的数量则较寒凉药为多[21]。黄氏[22]提醒,麻黄在用于减肥时确实具有心血管毒性,要引起使用者的注意。李氏等[23]在对凉性药物雷公藤的不良反应分析中发现其可发生胸闷、心悸、心动过缓、心律失常,严重时还可出现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赵氏等[24]通过对寒热属性明确的375味中药进行统计,发现有88种可引起心血管毒性,其中寒凉药46种、温热药42种,说明中药的寒热药性和毒副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然而,由于技术手段的原因,对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的辨识长期以来存在着局限性。古人是以单个药物服用后的反应为依据来辨识毒副作用,现代中医也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阐释中药的毒副作用,尤其对中药寒热药性的不良反应更以临床表现为主。现代介入技术能更客观地对药物毒副作用作出评价,如生物效价检测技术[25]。生物效价检测是以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基础,以生物统计为工具,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在一定条件下比较供试品和相当的标准品或对照品所产生的特定反应,通过对反应剂量间比例的运算,测得供试品的效价或毒性。周氏等[26]运用基于动物温度趋向性的冷热板示差法,显示药性越寒凉,ATP酶活力、机体耗氧量下降越显著,即越寒凉的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越大。
总之,目前对于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研究手段和技术虽不多,但已充分引起了业界重视。随着客观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中药寒热药性的认识也必将深入,有助于中医药在应用过程中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3 中药寒热偏胜所致毒副作用的防控措施
一般而言,中药毒副作用是指超剂量使用、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炮制不当及调剂不当等,以及正确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但本文所涉及的中药毒副作用主要是指中药的寒热药性在使用过程中把握不当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对于如何控制由中药寒热两极药性所导致的毒副反应,现有的措施包括:①恰当配伍。如白虎汤中石膏辛甘大寒,知母苦寒质润,配以粳米、甘草味甘性平,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偏。②用量适当。使用寒热药性明显的药物应该如《神农本草经》强调“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使用寒热药性的中药。③注重体质。对于过敏体质和虚弱体质人群,使用寒热药物时要注意合理配合扶助正气药物。另外,王氏等[27]在总结中药减毒增效的方法中,提出剂型、煎煮法和深加工等对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也有控制作用。
总之,治疗疾病的中药组方配伍是因人而异的,同时,要使中药因寒热药性偏胜所致毒副作用得到控制,也可通过对组方配伍的调整及应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对药物进行深加工来防控。
4 研究中药的寒热属性有助于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要合理使用中药,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就应对中药药性有较深刻的了解,而作为中药药性理论核心的寒热药性更需要了解透彻,这样既能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又有利于避免因其寒热药性的偏胜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肖氏等[28]指出,仅从功能主治层面逻辑推理中药的寒热药性,会陷入古代药性理论的发展误区,将使药性理论远离现代科学体系,成为自我封闭的知识系统;而仅从微观药理作用的水平又难以在宏观水平上理解和描述寒热药性规律和内涵,也不符合临床医生的思维习惯,难以真正解释中医药临床经验和指导临床医生辨证用药。说明科学系统地辨识中药寒热药性,对中医药在疾病治疗领域和理论体系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应该说,探索中药寒热药性和药物毒副作用的关联性方法对临床辨证施药的有效性会更有保障,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药源性损伤。
正确地认识中药寒热药性及其毒副作用,就要认识到:①中药的药性复杂,寒热属性具有多重性,物质基础具有多样性,不能仅从单一角度探索;②辨证地看待中药寒热药性的毒副作用问题,既不夸大,也不轻视;③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手段作用,科学评价中药寒热药性,进行中药深加工,达到去毒增效作用;④加强与国际评价标准体系的衔接,促使中医药的国际化,有助于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推动传统医药的发展。
总之,建立一套遵循傳统中药功效认知,凭借现代药理学和系统生物学证据,能被现代先进技术手段所客观反映出来,并为多方认可的中药寒热药性辨识方法和指标体系,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更能有效防止中药寒热药性偏胜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只有对作为中药药性理论核心内容的中药寒热药性进行透彻的研究分析,才能采取积极措施防控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肖小河,王永炎.从热力学角度审视和研究中医药[M]//王米渠.国际生物信息与中医药论丛.新加坡:新加坡医药卫生出版社,2004:74-76.
[2] 肖小河,王伽伯,赵艳玲,等.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J].中国中药杂志, 2010,35(16):2207-2213.
[3] Zhao YL, Wang JB, Xiao XH, et al. Study on the cold and hot properties of medicinal herbs by thermotropism in mice behavior[J]. J Ethnopharmacol,2011,133(3):980-985.
[4] 肖小河,王伽伯,赵艳玲,等.转化医学中的中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Ⅱ):中药药性寒热差异的生物学表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2-84.
[5] 樊晓霞,王晓清.藤类中药传统药性分析研究[J].首都医药,2009(1/上):49-50.
[6] 梁非,展俊平,李立,等.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探索寒性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333-337.
[7] 王艳艳,孙雪,裴晓蕾,等.中药寒热药性与线粒体能量代谢关系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3,30(4):48-50.
[8] 王晓燕.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中数学建模思路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337-339.
[9] 曹佳,王耘.基于化学成分关系药物网的亲缘植物药药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453-458.
[10] 蒋海强,吕青涛,巩丽丽,等.基于顶空进样气质联用技术的中药寒热药性的模式识别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525-1528.
[11] 张冰,翟华强,林志健,等.从“三要素”理念探讨中药药性之核心构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0):656-657.
[12] 李梢.网络靶标:中药方剂网络药理学研究的一个切入点[J].中国中药杂志,201l,36(15):2017-2020.
[13] 盛良.论中药矿物药四性与无机化学的结合[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3):184-186.
[14] 欧阳兵,王振国,李峰,等.中药四性“性-效-物质三元论”假说及其论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172-183.
[15] 匡海学,程伟.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与研究方法的探索[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 11(6):768-771.
[16] 柴剑波,李胜志,毕珺辉,等.寒、热方剂对胃溃疡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6):474-476.
[17] 隋峰,张畅斌,杜新亮,等.寒热性中药的成分对TRPV1通道蛋白功能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5):18-20.
[18] Yong Tan, Jian Li, Xinru Liu, et al. Deciphering the differential toxic responses of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aeparata in healthy and hydrocortisone-pretreated rats based on serum metabolic profiles[J]. J Proteome Res,2013,12(1):513-524.
[19] 譚勇,吕诚,赵宏艳,等.白附片对正常和肾阳虚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31-33.
[20] Haller CA, Benowitz NL.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vents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supplements containing ephedra alkaloids[J]. N Engl J Med,2003,343(25):1833-1838.
[21] 赵益,左铮云,刘霞,等.中药不良反应或为古人确定药性依据之一[N].中国医药报,2012-02-20(08).
关键词:中药;寒热;药性;毒副作用;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4.040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4-0129-04
Reaserch Status of Cold and Hot Properties and Toxi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U Ke1,2, TAN Yong1, LIU Zhong-di1, LV Ai-ping1, JIANG Miao1 (1.Institute of Basic Research in Clinical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2.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7, China)
Abstract:Four qi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perty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rent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two aspects of cold and heat properties, which are not only important elements of treating diseases, but also are factors of causing adverse reaction.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cold and hot properties, authors put forward to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toxic and sid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cold and hot propertie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toxi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cold and hot properties lies in the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ld and hot properties;medicine property;toxic and side effect;review
中药的药性内容非常丰富,从传统意义上讲,中药的药性主要是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无毒性等方面,其中的四气理论(寒、热、温、凉)又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四气理论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本草经集注》明确指出:“药物甘苦之味可略,唯冷热须明。”故药物的寒热偏性非常明确。历代医家也正是利用药物的寒热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而达到治病目的的。然而,中药寒热偏胜又可致矫枉过正,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长期以来,中药寒热属性研究一直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的热点,而其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也逐渐被重视。兹将近年来相关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M541158)
通讯作者:姜淼,E-mail:[email protected]
1 寒热药性是中药药性理论核心内容
《神农本草经》有“药有寒热温凉”四气的论述,后世医家发展了本草“四气”的理论,开始在诸药下列“性”,确立了“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兼具,主对治疗,由是而出”,使四气在药性辨别、疾病主治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一直以来,对中药寒热温凉的研究多集中在寒热药性的研究,成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研究内容。基于大量药性研究的实验及临床实践,许多学者对中药寒热药性的辨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肖小河与王永炎院士共同提出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认为生命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热力学系统[1-2],而寒热药性是机体能量代谢与热活性的重要反映,利用热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较为科学地阐释寒热药性的现代内涵[3-4]。另外,樊氏等[5]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发现藤类中药以性温和性平者居多,各占藤类中药的37.0%和25.5%,而性寒、性凉者分别占18.0%和16.5%。其他研究寒性热性中药药性的还有利用文本挖掘方法[6]、运用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检测[7]、用数学建模识别中药寒热药性特征的标志[8]、从药物所包含化学成分的微观层面用网络分析方法[9];另外,还有人探索性运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辨识[10],以及“药性三要素”假說[11]、药性“网络靶标”假说[12]、“寒热药性与电子得失相关”学说[13]、“性-效-物质三元论”[14]和“药性可拆分”学说[15]等,都是通过构建不同的中药寒热药性表征方法来揭示其内涵。从中药药性角度来看,中医防病治病主要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干预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与代谢调控网络,使之恢复自组织力,达到新的有序平衡的过程。 总之,多种研究手段和假说的提出有助于对寒热药性的理解。积极探寻中药的寒热药性的内涵,必将为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与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 现代化客观评价体系将有助于对中药寒热药性所造成的毒副作用的认识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已明确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故药物的寒热药性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柴氏等[16]探讨了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该模型的治疗作用机理。隋氏等[17]通过实验说明寒热性中药成分对瞬态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TRPV1)功能的调节可能是寒热性中药临床上发挥寒热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但张景岳《类经·卷十四》指出:“药以治病,因毒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张子和也说:“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寒热是药物之两性,是对立互根之关系,药之治病,全凭药物性气之偏,调治人身之气的偏盛偏衰,使寒热(阴阳)复归于平和。不难看出,过热过寒都会使机体寒热不能平和,导致疾病重生,或发生新病,此可谓之“毒副作用”。也就是说,把握好中药寒热属性,对疾病防控有积极作用,但若控制不好,则机体势必会产生不良反应。从古至今,中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屡见不鲜,但多局限于中药的临床不良反应及毒理学的实验研究方面,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其药性的相互关系则鲜有报道。有研究表明,具有温热属性的白附片对肾阳虚和健康小鼠在代谢物谱上所造成的不同影响,显示温热药存在毒性作用[18-19]。有报道,含麻黄的减肥药在部分个体中有致心血管毒性方面的作用[20]。观察发现,通常寒凉药比温热药更易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过敏症状、肾脏损害和贫血,而温热药所致呼吸系统和五官损害的数量则较寒凉药为多[21]。黄氏[22]提醒,麻黄在用于减肥时确实具有心血管毒性,要引起使用者的注意。李氏等[23]在对凉性药物雷公藤的不良反应分析中发现其可发生胸闷、心悸、心动过缓、心律失常,严重时还可出现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赵氏等[24]通过对寒热属性明确的375味中药进行统计,发现有88种可引起心血管毒性,其中寒凉药46种、温热药42种,说明中药的寒热药性和毒副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然而,由于技术手段的原因,对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的辨识长期以来存在着局限性。古人是以单个药物服用后的反应为依据来辨识毒副作用,现代中医也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阐释中药的毒副作用,尤其对中药寒热药性的不良反应更以临床表现为主。现代介入技术能更客观地对药物毒副作用作出评价,如生物效价检测技术[25]。生物效价检测是以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基础,以生物统计为工具,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在一定条件下比较供试品和相当的标准品或对照品所产生的特定反应,通过对反应剂量间比例的运算,测得供试品的效价或毒性。周氏等[26]运用基于动物温度趋向性的冷热板示差法,显示药性越寒凉,ATP酶活力、机体耗氧量下降越显著,即越寒凉的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越大。
总之,目前对于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研究手段和技术虽不多,但已充分引起了业界重视。随着客观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中药寒热药性的认识也必将深入,有助于中医药在应用过程中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3 中药寒热偏胜所致毒副作用的防控措施
一般而言,中药毒副作用是指超剂量使用、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炮制不当及调剂不当等,以及正确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但本文所涉及的中药毒副作用主要是指中药的寒热药性在使用过程中把握不当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对于如何控制由中药寒热两极药性所导致的毒副反应,现有的措施包括:①恰当配伍。如白虎汤中石膏辛甘大寒,知母苦寒质润,配以粳米、甘草味甘性平,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偏。②用量适当。使用寒热药性明显的药物应该如《神农本草经》强调“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使用寒热药性的中药。③注重体质。对于过敏体质和虚弱体质人群,使用寒热药物时要注意合理配合扶助正气药物。另外,王氏等[27]在总结中药减毒增效的方法中,提出剂型、煎煮法和深加工等对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也有控制作用。
总之,治疗疾病的中药组方配伍是因人而异的,同时,要使中药因寒热药性偏胜所致毒副作用得到控制,也可通过对组方配伍的调整及应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对药物进行深加工来防控。
4 研究中药的寒热属性有助于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要合理使用中药,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就应对中药药性有较深刻的了解,而作为中药药性理论核心的寒热药性更需要了解透彻,这样既能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又有利于避免因其寒热药性的偏胜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肖氏等[28]指出,仅从功能主治层面逻辑推理中药的寒热药性,会陷入古代药性理论的发展误区,将使药性理论远离现代科学体系,成为自我封闭的知识系统;而仅从微观药理作用的水平又难以在宏观水平上理解和描述寒热药性规律和内涵,也不符合临床医生的思维习惯,难以真正解释中医药临床经验和指导临床医生辨证用药。说明科学系统地辨识中药寒热药性,对中医药在疾病治疗领域和理论体系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应该说,探索中药寒热药性和药物毒副作用的关联性方法对临床辨证施药的有效性会更有保障,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药源性损伤。
正确地认识中药寒热药性及其毒副作用,就要认识到:①中药的药性复杂,寒热属性具有多重性,物质基础具有多样性,不能仅从单一角度探索;②辨证地看待中药寒热药性的毒副作用问题,既不夸大,也不轻视;③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手段作用,科学评价中药寒热药性,进行中药深加工,达到去毒增效作用;④加强与国际评价标准体系的衔接,促使中医药的国际化,有助于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推动传统医药的发展。
总之,建立一套遵循傳统中药功效认知,凭借现代药理学和系统生物学证据,能被现代先进技术手段所客观反映出来,并为多方认可的中药寒热药性辨识方法和指标体系,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更能有效防止中药寒热药性偏胜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只有对作为中药药性理论核心内容的中药寒热药性进行透彻的研究分析,才能采取积极措施防控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肖小河,王永炎.从热力学角度审视和研究中医药[M]//王米渠.国际生物信息与中医药论丛.新加坡:新加坡医药卫生出版社,2004:74-76.
[2] 肖小河,王伽伯,赵艳玲,等.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J].中国中药杂志, 2010,35(16):2207-2213.
[3] Zhao YL, Wang JB, Xiao XH, et al. Study on the cold and hot properties of medicinal herbs by thermotropism in mice behavior[J]. J Ethnopharmacol,2011,133(3):980-985.
[4] 肖小河,王伽伯,赵艳玲,等.转化医学中的中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Ⅱ):中药药性寒热差异的生物学表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2-84.
[5] 樊晓霞,王晓清.藤类中药传统药性分析研究[J].首都医药,2009(1/上):49-50.
[6] 梁非,展俊平,李立,等.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探索寒性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333-337.
[7] 王艳艳,孙雪,裴晓蕾,等.中药寒热药性与线粒体能量代谢关系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3,30(4):48-50.
[8] 王晓燕.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中数学建模思路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337-339.
[9] 曹佳,王耘.基于化学成分关系药物网的亲缘植物药药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453-458.
[10] 蒋海强,吕青涛,巩丽丽,等.基于顶空进样气质联用技术的中药寒热药性的模式识别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525-1528.
[11] 张冰,翟华强,林志健,等.从“三要素”理念探讨中药药性之核心构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0):656-657.
[12] 李梢.网络靶标:中药方剂网络药理学研究的一个切入点[J].中国中药杂志,201l,36(15):2017-2020.
[13] 盛良.论中药矿物药四性与无机化学的结合[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3):184-186.
[14] 欧阳兵,王振国,李峰,等.中药四性“性-效-物质三元论”假说及其论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172-183.
[15] 匡海学,程伟.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与研究方法的探索[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 11(6):768-771.
[16] 柴剑波,李胜志,毕珺辉,等.寒、热方剂对胃溃疡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6):474-476.
[17] 隋峰,张畅斌,杜新亮,等.寒热性中药的成分对TRPV1通道蛋白功能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5):18-20.
[18] Yong Tan, Jian Li, Xinru Liu, et al. Deciphering the differential toxic responses of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aeparata in healthy and hydrocortisone-pretreated rats based on serum metabolic profiles[J]. J Proteome Res,2013,12(1):513-524.
[19] 譚勇,吕诚,赵宏艳,等.白附片对正常和肾阳虚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31-33.
[20] Haller CA, Benowitz NL.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vents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supplements containing ephedra alkaloids[J]. N Engl J Med,2003,343(25):1833-1838.
[21] 赵益,左铮云,刘霞,等.中药不良反应或为古人确定药性依据之一[N].中国医药报,2012-0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