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唤回的记忆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春的高原,时而天空被笼罩在昏暗中;时而万里晴空,阳光明媚。风吹来,树枝和枝丫上干透了却还死死留恋舍不得离开母体的枯叶左右摇晃,哗哗作响。虽没有了冬天那样的凛冽,大风吹起时却夹杂着许多尘土和沙粒。偶尔还会发出口哨般的鸣响。探春、碧桃树因缺少水分的花苞蔫儿的,杏红微露的苞尖干枯了,仿佛整个花骨朵儿也即将枯萎似的。田野里,解冻的土地踩上去松软如绵,却在不少的地方像人的嘴唇一样裂开了一道道口子。这时,万物和我一样,迫切地等待一场春雪来润泽大地、涤荡尘埃、孕育生机。
  今年的春雪要比往年来得迟。
  以往的記忆中,常常是立春的早晨总有雪花在飘落,哪怕是雪花飘舞着慢悠悠地从天空中落下,尽管连大地的表层都覆盖不了,但它是春天到了的象征。而今年却不同,立春的那天并没有和往常一样出现飘落的雪花。直到离立春相距了20多天后,雪才迟迟而来。真是春雪贵如油啊!
  等待一场春雪,并不是为了在雪天里去堆雪人,打雪仗,这样的童年趣事已经距我很遥远了,所以想都不敢想,想起来就会黯然神伤,时不时还会有泪花让眼睛模糊起来。这是人在衣食丰足之时,面对缺少了的精神、心理空虚而产生的无奈。看来,精神、心理上的满足,并非是物质上的富裕。
  北方的气候干燥、多风,大地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眠,懵懂苏醒过来时,正是寒冷与热流交替的时候,北方的春天就会频繁出现刮风天气,而且风越刮越大,混杂的泥土、沙粒,直往人的器官里钻,导致呼吸道感染,疾病缠身。期盼、等待大雪降临的情绪会在这个季节里突然萌发。
  大雪总是悄悄而来,一夜之间,将大地笼罩在白色的世界里。万木凝瑞,空山卧雪,大地圣洁,银装素裹。宁静的万物,不敢抑或是舍不得抖落附着在身上的雪花,让雪花任意压弯它的腰,压折它的枝头。只有捕食的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机灵的小脑袋,寻觅着食物。
  夜里的雪下得越大,第二天的天气往往就会越晴朗。日头儿出来时,照在白雪覆盖的大地上,大地处处闪烁着晶莹的光点,仿佛散落了一地的碎银。随着日头儿慢慢地升高,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先是朝阳的山坡上雪开始融化,大地氤氲在淡淡的雾气里,空气湿润,格外清新。这是我们小时候常遇到的天气。
  每当这时,我们就不约而同呼朋唤友手拿篮子、盆子,去捡拾地软儿。而捡拾地软儿的必经之路是大阳坡。
  大阳坡是一座表层以红泥土为主的大山,雪刚融化时,雪水渗透红泥土,地面很滑。我们沿着盘山的羊肠小道行走时,脚下会滑来滑去,一不小心就会摔上一跤。红泥土的黏性好,我们时常用水和匀后,制作各种泥塑,比如汽车、马车、飞机、人物等形状,制作频率最高的要数口哨和呜辘巴了。
  口哨的形状很像一只小鸟,大小一般跟现在的口哨那么大。做好后,放在太阳底下晾晒,但不能暴晒,暴晒了就会裂开。为了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我们就在泥土里放上头发、乱麻、牛羊毛等,边晒边用稀泥在口哨上反复用掌心打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样认真细致的制作,口哨吹起来不仅响亮,而且经久耐用。
  呜辘巴的学名叫拉线陀螺,形状是边缘薄,中间鼓起的扁圆形的玩具,大小直径不超过6厘米。制作时,把和好的泥用手捏圆捏薄,离圆心1.5厘米处对称用芨芨草秆戳两个眼,眼是穿线绳用。以防两眼合拢,草秆不能取走。晾晒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捻动草秆,防止草秆和泥土粘连在一起,并用稀泥打磨的表面光滑、手感细腻。干透了就可以穿上线绳,和同伴们转着比赛技艺。
  这样的自制玩具,陪伴我们度过了童年的美好时光。
  红泥土由于黏度大,走在湿润的红土山上,就会沾满鞋底、鞋帮。这时,我很想把鞋脱下来提在手里,又怕脚被冻坏了。因此,心里极其矛盾。鞋是布鞋,是母亲一针一线制做的,我们平常穿着就非常爱惜。在这样的天气里走路,内心就非常纠结。
  地软儿是一种藻类植物,有着自己独特的繁殖方式。春雪消融、地层热气蒸发、大地湿润时,地软儿就会在荒山野岭的草地里突然冒出来,它没有根系、枝叶、花朵和种子。气候干旱,或是阳光的照射下,地软儿总是紧缩成团,成为一个个依附在杂草稀疏的地面上的小黑点,隐于野草的叶片底下,若想找到它,你必须蹲下身子去拨开杂草仔细寻找才能找得到。每当冰雪消融,雪水滋润后,地软儿才会舒展开来。此时,地软儿慵懒地躺在大地上,硕大圆润,蓬蓬松松,手触及肉肉软软,看上去仿佛是在湿漉漉的大地上悄然开满了水灵灵的褐绿色的花朵,把草叶间的空隙挤得满满当当。
  地软儿不同于其他植物所具有的生长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它的本能也无需这些复杂的器官,更无需养料。它需要的只是让它的躯体始终如一地与大地紧贴在一起,让它永远依附于土壤。只要有水,有阳光,有空气,有小草的陪伴,就会悄无声息地生长、繁殖。而且生长、迅速繁殖的。因为大自然在安排万物繁衍生息的同时,还特意安排了万物生存的食物链。比如人在捡拾地软儿时为了充饥,抑或是为了满足胃的需求,增加营养、享受美味的同时,其他的小昆虫也要盯上它去餐食。这是大自然统领万物的规则,它与物种的简单或者复杂、低级或者高级毫无关系。紧贴大地而生存的地软儿是植物中的低级植物,人是动物中的高级动物,人和地软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可言,但是因了地软儿的功效和适合人的胃口,地软儿自然就成了人的食物之一。
  夏季,随着天气的转暖,荒野的大地上就会滋生出各种各样的小昆虫,这些小昆虫钻進地软儿迅速的皱褶里,心安理得地把地软儿据为己有,当作心仪的宫房,在地软儿的皱褶里任其繁衍生息,任其餐食地软儿。往往这个时候,有良心的人类就会敬而远之,给以小昆虫繁衍的空间和环境。大自然既然把人类安排为高级智能的生命体,那么,他与其他动物本质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因此,人类不会与这些为了生计而奔命的小昆虫们较劲,也没有那个必要去争食,何况地软儿毕竟不是人类的主食,更不是唯一供人类享用的食物。这是大自然的有意安排也好,还是我们的祖先特别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则留下的传统习惯也罢,我们选择的时间,总是在春雪初融,小昆虫们蛰伏的时候去捡拾。   到了山梁上,沿着平整山脊向东走两公里左右,就到了一片较大的林子。这片林子杂草、灌木丛生,一年四季很少有牛羊光顾,植被保护的完好,生长的地软儿多,而且干净,每年的春雪融化时,这里就成了我们捡拾地软儿的最佳目的地。
  我们来到这里就分散开来,蹲下身子,一只手拎着篮子,一只手不停地拨开雪水浸透草叶的草地上捡拾。水灵灵、柔软光滑、薄如蝉翼的地软儿,捡拾时必须下手要轻,抬起时不能与其他植物相碰撞。反之,就容易撕破,变碎。放到篮子里,看上去湿漉漉、肥嘟嘟、柔滑细腻。
  捡拾的时间长了,手指头就会冻得麻木,脚上的布鞋也湿透了,还会腰酸背痛,却还舍不得停手。实在冻得、腰酸背痛得不行了,就站起身来伸伸懒腰,来回搓几下手,跺几下脚,把手伸进袖筒里暖和一下。
  篮子、盆子里的地软儿,经太阳一晒,一个个又紧缩成一团。捡了整整大半天,篮子、盆子里还不到一半。这时,有的小伙伴因饿肚子,忍耐不住,就会喊:“肚子饿得受不了了,我们回家吧?”有人会回答:“再捡一会儿吧!”最后以呼声多的为主,选择走,还是捡。
  回到家,母亲把地软儿倒在大盆子或簸箕里,细心捡去粘连在地软儿上的碎小的枯草烂叶,树枝芽,潜藏的小昆虫,再用清水浸泡一下,将残留在地软上的其他东西彻底清除完后,反复淘洗几遍,与青油、肉、粉条、葱和盐、花椒等拌在一起做馅,然后包成包子。这样做出的包子,咬上一口,嘴里脆生生、柔筋筋,滑滑的、柔柔的,新鲜松软,很有韧性,反复咀嚼几下,满口生香,回味悠长。再看看露出的馅,颤嫩嫩,在鲜绿、嫩白的葱、豆腐的陪衬下,甭提多诱人,一时会流出口水来。
  为了能多吃几次鲜嫩的地软儿包子,母亲常常省下点地软儿留作下次用。母亲总会把剩余的地软儿放在筛子或簸箕里,拿到阳光下晾晒风干,装袋珍藏,就像珍藏山珍海味及其他稀世宝贝一样。
  那时,我们捡拾地软儿,完全是为了生计,为了满足味蕾的需求,根本不懂地软儿富含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至于不知道它具有的清热收敛,益气明目,降血脂、血压,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功能。在物质匮乏、难以生计活命的年代,我们也无需知道它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只知道它是吃的物种之一,而且吃得满口留香、津津有味、填饱肚子就足够了。
  时间,可以淡去记忆、淡去繁华;时间,可以尘封往事。流年似水,物是人非。然而,多少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人们或许不再垂青于地软儿。但鲜嫩留香的地软儿的美味依然留在我的记忆里,留在我的心灵深处,是我永远割舍不掉的乡愁。
  现在,返璞归真的人们,让地软登上了大雅之堂,层出不穷地出现在城市乡村的大小餐馆、农家樂中。这是缘于来自东南西北、不分季节丰富了的菜肴让人的味觉产生麻木后的断然选择;这是人类在怀旧中发展,发展中怀旧的必然结果。不过有人把祖宗们叫了多少辈多少代地软儿的名称却叫成地皮菜了。从小听惯了地软儿名称、吃惯了母亲做的地软儿包子的我,总觉得一声“地软儿”,犹如乡音对我的呼唤,叫一声地软儿,又感到离别多年后突然听到了母亲声音般的温馨和亲切。而对于它的名称的改变听着就别扭,听着就很倒胃口。其实,我知道,地软儿就是地皮菜,地皮菜就是地软儿,但它绝不是方言與标准话的区别。而它的学名叫“普通念珠藻”,《本草纲目》上叫“地踏菰”。我猜想,这是人性的虚伪所致。叫地皮菜,你好像觉得更时尚一些,而你却忽视了语言表达中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有时,遵从传统的东西就更会有一种亲切感在温暖着你、激动着你、鼓舞着你。它是每个人心间留存的一缕扯不断、藕丝萦的乡愁。
其他文献
自我意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不仅在中、西方之间的认识理解不同,而且在中国心理学界内部至今也还未有统一的定义。在西方,自我意识通常被看作是个体对自己的感知和注意,自我意识被视为“自我概念”的一个子概念。在我国,有学者强调自我意识的内容和过程,如张增杰将自我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他自己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内容的反应。”进而自我意识分化成两个层次:人能体验或意识到自己的心理过程的结果和人能意识到自己心理活
期刊
乡韵眉户  眉户戏,根植于陕西,流行于西北,也落户于青海河湟,更是扎根于河湟乐都。自从它流传到青海东部这块肥沃的大地,就与河湟人民生活紧紧地联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200多年来它渗透在河湟大地的角角落落,响彻在河湟两岸的山山野野,活跃在农耕庄户的道道巷巷,留恋在东部农区的男男女女,使这块古老的土地孕育出新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一种戏剧、一种音乐、一种文化,能够接受于一些人们,渗透于
期刊
昆山以地名命名的艺术品有两个,一个是让世人瞩目的昆曲,一个是让国人抢眼的昆石。而且昆石先于昆曲扬名,其出典说来话长。  昆山的命名灵感来自于城内马鞍山白石的发现。当时,只看到马鞍山“百里平畴,一峰独秀”,并无特别之处。直到南朝时,一位僧侣偶然发现峰内蕴藏的石坯,经去沙、浸泡后,成为巧夺天工的玲珑石。正在这时,民间盛传《千字文》,其中“玉出昆岗”一句说的是昆仑山盛产美玉,但马鞍山的玲珑石比起昆仑山玉
期刊
青海湖印象  小时候,在异乡,家门口有一弯清清的河水,每逢夏日,这河水就成为我与小伙伴玩耍的“天堂”,在河水中嬉戏、捉鱼虾,笑声就在清澈的河水中荡漾,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回荡。也许我天生注定就与水有缘吧,直到现在我都特别向往一望无际的大海。  去年夏天,夫、我与孩子和朋友一家去了美丽的青海湖。也算着实解了我向往海的馋了吧。  七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相约开车在一路欢歌笑语中出发了。因为不熟悉
期刊
时间 现代  地点 海北草原 尕布龙家  乡政府 省长办公室  西宁南北山绿化总指挥部(依场次而变动)  人物 尕布龙 尕布龙司机  尕布龙女儿格格丽  尕布龙侄儿 尕布龙外甥  牧民甲、乙、丙、丁  州县干部甲、乙、丙、丁 乡镇干部甲、乙  第一场 放 牧  (海北草原,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一群羊从远处跑向近处,咩——咩——叫声凄惨,逐一远去。一牧羊少年挥动羊鞭。跑东颠西,追赶羊群。呕
期刊
二十世纪初,布·马林诺斯基在我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江村经济》初版序言中说: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可以了解整个社会的缩影{1}。为了研究文化变迁、文化接触现象、现代文化传播,就从一个小村落过去的经验、目前的形势和未来的期望中选择切入点进行人类学调查、观察。为此,以官亭镇前进村白家庄为考察单元,就三川土族民众的某些历史片场、人文习俗场景、当代生活状况等进行考察,对村民生活中的文化性、区域性和
期刊
戴士和先生认为:“油画总是一笔一笔画出……写意的写就从见笔开始。”在油画中肌理效果往往影响到画面的效果。油画的肌理是油画作品中油画颜色所呈现的薄厚,行笔用刀的畅阻、大小、方向,用调色油和松节油的比例所形成的干湿痕迹。这种材质所形成的质感效果是作者在淌、刷、涂、抹、堆中体现出的画家自身的艺术综合能力修养。肌理效果可以看出作品是否一气呵成,画家的画技成熟程度,以及画家的性格特征、心理表现。同时也可以看
期刊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对传统纸媒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读者除了关注报纸的内容之外,对其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报人,如果不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和主动满足读者的“口味”,势必会处于尴尬的境地。那么,作为一名夜班编辑,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的要求和挑战呢?结合自身体会,我将其归纳为“五练”。  一、练“脑”,练就政治家办报的头脑和思想  “夜班无小事”,这是我从事几年夜班编辑工作以来体会
期刊
55  在接近森林的草原上,格秋坚赞飞马向前。他看到了迎面奔驰而来的一匹乘马。他有些犹豫,想暂时躲藏起来,但此地并无遮身之处。无奈,警惕地径直走马向前,当两人擦肩而过时,都感到似曾见过面。不由自主的都回过马来,转了两个圆圈。以便准确地弄清对方是谁。两人几乎同时说:“罗布藏的帮凶才果?”“杀人犯格秋坚赞?”由于各怀心事,互相不愿纠缠。各自打马而去。当走了一段之后,才果勒缰停马自语道:“他看到我即将上
期刊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全体动员,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反抗侵略,保卫国家的一场伟大斗争。这场斗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侵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这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具有空前重大意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举办这次研讨会,以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的视角,从不同层面对青海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