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秋清冽的空气中,薄雾如蚕丝样细腻凉滑。父亲起床来到院中,汲出井水倒入搪瓷盆里,简单洗了把脸又折返回屋,熟稔地卷起一支老旱烟嘬上,挎上提篮,迈出家门。此刻,东方天际泛起的鱼肚白如亮闪闪的犁铧豁开夜的幕幔。
父亲禀承着爷爷的性情,经年累月在泥土里胼手胝足,耕锄犁耙样样拿手,但拙于人情世故,在生意买卖上更是畏怯得近乎笨拙。一次父亲去卖西瓜,到了集市发现半架车子西瓜少了近一半。回来母亲问怎么丢的,父亲挠着后脑勺,许久,说天刚朦胧时在路上碰到几个半大小子,看他拉车吃力就帮着推,估计瓜是这帮皮孩子顺走的。母亲又问,丢了那么多瓜,就没觉出车子轻?父亲说,谁晓得他们那么“鬼”,偷了瓜,又给装了土坷垃。母亲听后哭笑不得,父亲说小孩们嘴谗,瓜果梨枣,见了就咬,半大小子都从这样过来的。打那以后,家里诸如赶集上店,称盐打油,赊鸡卖鸭之类的事,就都由母亲出面。
爷爷去世后,父亲才开始重又赶集。爷爷一生温顺平和,像乡村寂寂无名的溪流,波澜不兴,任鸟儿低吟浅唱,风儿袭来掠往,鱼儿跃起滑下,草儿青而复黄,始终隐忍、包容、守护,给后辈以怀抱般的安适与温暖。爷爷去世的当天下午还去地里伺弄秧苗,夜里毫无征兆地突然离世。生命在静默中凋殒,生前没有给子女带来半点负累,死时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子欲养而亲不待”,爷爷的去世给父亲带来了无尽的悔恨和哀伤,悲苦将他击穿。父亲像被抽去了脊骨,整个人矮了一截,在空洞和荒虚中给爷爷守灵五天,滴米未进。父亲总以为爷爺身板硬实,相处的岁月还会很长,爷爷生活简单,物质上没向子女张过口,父亲痛悔为爷爷做的事情太少太少。怕父亲塌掉,母亲便劝慰,爹去了还有娘呢,爹活着时没做够的咱在娘身上补回来。
父亲走出村庄,天已微明,庄稼丰稔的气息扑面而来,露珠濡湿了裤脚和鞋袜。他弯腰弹去粘腻在上面的草屑,不远处爷爷新埋的坟地,长出几株稀疏的蓬蒿,想到老人家孤单在另一个世界,父亲的心刹时被恓惶和凄惶雍塞。爷爷坟头残存的纸花在风中摇曳,好似低语,在父亲听起来,那是爷爷的声音,正呼唤着连他自己都已陌生的乳名,还是那样的亲切熟悉。
为弥补亏歉,爷爷去世后,侍奉奶奶的事都由父亲来操持,这次去木尺赶集就是为奶奶采买烟叶。在儿时的记忆里,奶奶手里就没断过烟,明明灭灭的烟火是区别“我”奶奶与“他\她”奶奶的显著标志。老辈人讲,旧社会已婚女人抽烟是普遍现象,只是習惯无关德行。奶奶一生无拘无束,率性而为又爱憎分明,她所坚持的和唾弃的都终老不移。爷爷去世后,奶奶烟抽得更频了,每天照例坐在门房过道的藤条椅上,干瘪的嘴唇紧衔着纸卷的老旱烟,对着“嗤”一声腾起的火苗深深嗫吸,呛人的烟雾弥漫在她的四周,透过氤氲缭绕的烟雾,看到的是奶奶佛祖雕像般的面影。老旱烟是奶奶的钟爱,想抽时,一手展平卷烟纸,一手拿捏着旱烟丝,细心地拢合搓紧,再用唾液粘合,手法纯熟自然。当时家乡农民都在抽九分钱一盒、俗称“一毛找”的“丰收”烟时,父亲给奶奶买了一条乡干部抽的“春秋”烟,奶奶高兴地说,咱老太婆也来根尝尝鲜。奶奶抽了两口,皱起眉说,没劲头,还费钱,一股泡桐叶子味,最后硬是逼着父亲把剩下的烟给大队的代销店退了回去。
我的大侄女是奶奶去世后才出生的,多年以后长成了萌哒哒的少女,一次看到炭精画像里的奶奶手里夹着烟卷,悄悄对我说,叔叔,老祖年轻时该有多辣妹、多拉风啊。论形象气质,奶奶与所谓的“辣妹”“拉风”天悬地隔,判若云泥,即便在奶奶那个年代,也只是个算不上“矬”的极普通人,若用概念化词语描绘,可概括为矮瘦、肤黑、脾气暴,乡间人送外号“小钢炮”。就是这样一个从字面上解读不出多少褒义的“绰号”,在四里八乡却炸响如雷。
刚分田到户那阵子,村民囤里有了余粮,兜里有点闲钱,农闲时节凑在一起打个小牌,权当娱乐,一天下来输赢也就块儿八毛的,不伤大脾气。渐渐地,由于外来职业赌徒的介入与推动,娱乐变成了赌博,赌注由小变大,周边村庄接连发生男人输光家业、女人上吊喝药的悲剧。春节前后,这股邪风越刮越烈,村长家也成了个赌博点,一俟傍晚,外地的、外村的人偷偷踅摸进村,彻夜豪赌。平静的村庄嚄地被撕开了口子,输钱人家的女主人摔锅砸碗,寻死觅活,小村鸡飞狗跳。这时,奶奶出场了,她拄着拐棍,踮着裹后半放的小脚出现在村口——村庄被河流环绕,那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她像个据隘守险的将军,用拐棍敲击着村口那棵百年老楸树,气咻咻高声斥骂,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阻止每一个外来者的进入。当得知这个干瘪的老太太就是远近闻名的“小钢炮”时,那些人不禁有些失威,在河头或缩头扎堆或直愣愣地杵着,咕咕唧唧撒着怨气,但都不敢住村里走。闻讯而来的大伯劝奶奶别管这档子闲事,奶奶二话没说,抡起手中枣树拐棍就打了过去,大伯抱着头蹲在地上不避不躲,任由拐棍落在身上发出噗噗闷响。那声音像重锤震颤着那些外来人的心肺和良知,人群里响起了“大娘,别打了,我们错了,立马就走”的回应声。看到外来人败兴而去,村里人渐次聚拢,奶奶拉起被打蒙了的大伯,给大伙讲“十赌九诈,不赌为赢”“小赌伤情,大赌丧命”的理,并喊村长站出来也给大家拉拉理。村长一下从脸红到了腚尻子,嗫嚅着,“钢炮”婶子,我办的不是人事,以后再赌是孬种。
奶奶就是这样,像野生于巉岩上的一株泼辣的植物,作为冷峻的具象和倔强的存在,桀骜不屈、风骨凛凛,遇到风雷必起波澜,侵害来袭每一片叶子都是牙齿。奶奶的这种性情影响着她的孙男娣女,也影响了她的姻缘婚配,这是我们家族的一桩秘事。幼时听长辈们曾经隐隐约约提起过,当年奶奶被太爷从娘家领回来的时候,原本是许配给爷爷的哥哥,我的大爷爷的,但大爷爷是个出了名的“拧劲头”,考虑到两人性格犯呛,后来就让奶奶和爷爷成了婚。生活中,许多事是无法套用公式求证的,有时一种看似的悖论却成就另一种和谐,或许它们就是硬币的AB面吧,表相的隔离实则浑然一体。如火的奶奶和似水的爷爷,在家庭这个炉膛之上,把日子经营得热气腾腾。 我是在奶奶的掌心中长大的,奶奶在我的眼里却是谜一样的难懂:奶奶曾偷过保长家的膘猪,蔑视过小鬼子的枪弹,却一辈子害怕照相,执拗地认定那黑洞洞的“魔盒”会把人的魂给吸去。我未出世前,父母就多次劝说过给奶奶照张相。奶奶总说省下钱给孙子攒着,并给我起个小名叫兵,说是尽心养成年后送去当兵。后来我果然当了兵,而且很快入了党,立了功,和父亲当年一样算是个响当当的兵。只是父亲因血压太高未能在部队长期干下去,我却顺利地考上了首都的一所重点军校。奶奶说这是她一辈子最喜气的事。
我上小学时,改革的春风把乡村多年板结的生活拂摆得红红火火,一到花缀满树的时节,挎着照相机的个体户便在村里游走鼓动大家“留住美好的时光”。这时母亲便会不失时机地开导奶奶,照一张吧,好给晚辈留个念想。奶奶总是笑笑,不搭话茬。接着母亲又会撺掇我去缠奶奶,这时,奶奶便会端出自制的蜜枣让我吃得涎及两腮。见我还赖着不走,奶奶就会讲起她那讲也讲不完的故事。奶奶的故事主题鲜明,总让“心怀鬼胎”的我把自己和故事里的“奸细”牵在一块;奶奶讲故事很投入,讲起“岳母刺字”,我会觉得她揽我入怀的手在背上颤;奶奶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她说当年的小鬼子是狼,“遭殃军”是羊,人民军队才是真正的虎。奶奶的故事林林总总,唯独没有她自己的故事。
奶奶是有故事的,奶奶的很多故事至今还在家乡流传,只是奶奶从未提起过。那年,当家乡成为沦陷区后,只有一群衣衫褴褛的兵咽着糠菜拼着命游击着鬼子。鬼子加紧了“清剿”,一场大雪把那群兵封在了山里。眼瞅着那簇圣火就要熄灭,奶奶心急如焚。在一个风高月晕的寒夜,奶奶踮着小脚把保长家也是村里仅有的一口猪赶进了山坳,肩上还搭着她新婚时的喜被……
奶奶“阅兵”的故事,在我们那儿也广为人知。其实所谓的“阅兵”,“兵”只有一个,就是我父亲,但阅兵时间长达一个月,史所罕见。父亲是1960年入伍的,去的北海艦队旅顺基地,他是那年从我们县招录的三个海军之一,这得益于奶奶的培养,准确说是“喂养”。众所周知,在那个大饥馑的年代,粮食的外延被无限扩张,凡能够下咽之物都被用来果腹以保命。与父亲一起去公社应征的300多名青年,大都形销骨立,为尽可能地达标,不少人临时吞食了大量观音土以增加体重,有几个人体检还没结束,肠胃就坠胀得疼痛难忍,满地里打滚。父亲是寥寥几个达标者中的一个,因为从决定让父亲当兵的时候起,奶奶立下规矩,家里的饭先可着父亲吃,然后其他人才能动筷。父亲开始不吃,奶奶就雷霆大发,知道抗拒无效,父亲只得依从。
当兵第四个年头,父亲休一个月探亲假,戴着军帽穿着军鞋一身海军蓝到了家,奶奶还感觉缺了点什么,便问腰带呢,父亲说在家就不扎了吧,奶奶脸一沉,说赶紧扎上。扎上制式军用外腰带的父亲板正挺拔,看上去更加威武,奶奶盯着父亲看得眼都不舍得眨。晚饭后,奶奶让父亲唱军歌,父亲就唱起了《长征组歌》《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见父亲有些害羞,故意压低了声音,奶奶说怕什么,放开唱,就是要唱得全村听到,全公社的人都听到才好呢。那时有一部反映海军的影片叫《赤峰号》,奶奶跟着放映组一连看了五遍,对其中的插曲《等待出航》耳熟能详——“银色的月光,映照着无边的海洋,勇敢的水兵,焦急地等待着出航。到那水天相连的远方,去打击敌人保卫国防。啊……威武的舰队,啊……人民的海军,我们骄傲地航行在海上,保卫祖国神圣的海疆……”父亲唱着奶奶和着,乡亲们聚拢在四周,掌声叫好声连成一片。第二天一大早,奶奶又检驗父亲的“操练”。在宽阔平展的打麦场上,正步、齐步、跑步,深蹲、蛙跳、匍匐前进,父亲一步一动向奶奶作着演示汇报。为了能看得清楚透亮,身形瘦小的奶奶爬到草垛上“检阅”。白天奶奶空闲下来就到打麦场上检阅父亲“操练”,晚上听父亲唱歌,父亲这个老兵在一个月的假期里过上了新兵连的生活。
奶奶阅兵整整30年后的冬季,我也要入伍了。奶奶花着眼整夜为我绣着鞋垫。我对奶奶说,只想让她照张相片给带上,想她的时候就看看,那一刻,奶奶神色黯然。征兵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也快要离家了,临行前一天,起个大早想再去陪陪奶奶,奶奶却不在家。隔壁的于爷爷说奶奶一大早就赶集去木尺照相去了。闲谈中,于爷爷好似不经意地说起了奶奶在娘家时的二嫂——奶奶管她叫翠姐——一个水葱般白净的贤淑女子。她为快满月的儿子钎秫莛编“八斗”(一种船形的筐,家乡习俗生儿满月送此物寓才高命旺之情意)时,被小鬼子抓到,诬为“破坏皇军军粮”,倍遭摧残。翠姐被绑在村口,小鬼子又晃着“魔盒”取下血证去邀功请赏。肤如裱纸的翠姐在煞白的镁光灯下咽了最后一丝气息。那天,我找到日坠山梁才接到奶奶,奶奶已累得瘫坐在路肩上,沾了一身的泥土。她双手捧着送给我的礼物——一张炭精画像,我大滴的泪珠跌了一地。
父亲仍行走在去木尺给奶奶买烟的路上,一高再高的日头像蘸了辣椒水,灼灼逼人,炙烤得路面发烫,腿脚过处牵起串串白烟。父亲嗓子也干得冒烟,离县城还有小十里路,好在离前边茶棚不远了。走出埋伏在庄稼地里的乡间小路,展现在父亲眼前的是一方阔大的荷塘,密密匝匝的荷叶在风中拥舞,晚开的荷花绽放着纯纯的白,一只只绿中泛黛的莲蓬正酝酿着圆润的心事。
见父亲走近,看守荷塘的茶棚老人便招呼过去歇歇脚,去去汗。说是茶棚,这个季节里是没有茶的。其实那个年月,乡亲所谓的茶也就是白开水,通常也只有来客时才烧,乡下人没那么娇贵,大人孩娃无冬历夏都习惯了喝凉水。茶棚里没有茶,却有一种乡野美味正白生生、蜜旺旺的卧在褚色陶盆里,透着蒙得严实实的纱布散发着醉人的酒香。家乡盛产小麦,聪慧的先人直接将小麦脱去皮煮熟发酵后成了麦酵。这种小麦和酒精的混合体,既能果腹充饥,又能消暑解渴,一碗下肚,甘甜如饴,满嘴生津,让人受用无比。老人舀了一勺麦酵放进碗里,边注水边说,一毛钱一碗,喝完再续,不要钱。
父亲连喝三碗,顿觉通体舒畅安泰下来,这才发现旁边还坐着一位年纪相仿的歇脚人,脚下摆着一捆烟叶。烟叶是用女人的围裙蔸系的,显示出主人对东西的爱惜与珍重。父亲凑向前让卖烟人解开围裙,只见黄澄澄的烟叶透着熟金一样的颜色,整捆烟叶总共十把,每把都用绳经子绑得结实又匀溜,码放得整整齐齐。卖烟人信手揪下一爿烟片,轻轻揉搓后摁进烟袋锅里点燃,醇厚而浓烈的烟味登时弥散开来,果然是上等好烟。
为了省下去县城余下的脚力,父亲和卖烟人决定就地交易,经茶棚老者从中斡旋,决定不论把大把小,每把七毛钱。父亲赶集总共揣了五块钱,除去刚才一毛麦酵钱,只够买七把的,便有些难为情,一则赊账吧,又与对方不熟;二则剩下三把,人家还得去县城再找买家;三则因为少跑路,对方已经每把降了五分钱。看出了父亲的犹豫,卖烟人连忙爽快地说不碍事,都拿上,钱下集捎来,两块就行,那一毛就当刚才的麦酵我请了。
父亲和卖烟人萍水相逢,素不相识,彼此间总得有个凭证当信物呀。正在犹豫间,茶棚老者顺手从荷塘里扯下一枚莲蓬,咔嚓一下掰成两半,说就拿这个当押手吧,也别下个集就明天吧,大人都忙,派个孩子来就行,反正只认莲蓬不认人,两半莲蓬对上就付钱。
第二天恰好是个星期天,父亲让我带上两块一毛钱和那半拉莲蓬去还钱,另外给了一毛零花钱,说到茶棚后买碗麦酵水喝。那时我刚读小学二年级,也是平生第一次身上装那么多钱,要知道那时候一个鸡蛋才买5分钱,而我一年之中只有过生日才能吃上个囫囵的鸡蛋,况且还有自己可以支配的一毛钱,那一刻真的有种奢侈的眩晕。到达荷塘茶棚附近,只见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娃在那里徘徊,周围再没别人,我走向前问是不是来取烟叶钱的,她低声说是。我们便不约而同地从口袋中各自掏出了莲蓬,当两半莲蓬严丝合缝地对在一起时,她脸上泛起了水莲花的娇羞,烘托得眼睛更加大而澄澈,像葡萄掉落在牛奶里。我把钱交到她手里,让她当面数清楚,她查后说两块就够了,多了一毛,来前她爸交待她让一毛,只要两块,一分不多收。可我爸说的是两块一,一分都不能少给。几番推让,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说那请你吃碗麦酵吧,这样回去都好交差,她羞涩地“嗯”了一声。
前不久,我和妻子在一家兰州拉面馆吃饭,赠品中有一种“甜醅儿”的饮品,端上来一看竟然是已多年没再吃到的麦酵。那一时刻,思绪穿越荏苒时光,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时的荷塘、茶棚、老者、莲蓬,还有那时的人们善良、淳朴与诚信,历历在目。我深情地看了妻子一眼,尽管时光流逝,许多事物都在改变,但她的眼睛依然大而澄澈,依然像葡萄掉落在牛奶里。
父亲禀承着爷爷的性情,经年累月在泥土里胼手胝足,耕锄犁耙样样拿手,但拙于人情世故,在生意买卖上更是畏怯得近乎笨拙。一次父亲去卖西瓜,到了集市发现半架车子西瓜少了近一半。回来母亲问怎么丢的,父亲挠着后脑勺,许久,说天刚朦胧时在路上碰到几个半大小子,看他拉车吃力就帮着推,估计瓜是这帮皮孩子顺走的。母亲又问,丢了那么多瓜,就没觉出车子轻?父亲说,谁晓得他们那么“鬼”,偷了瓜,又给装了土坷垃。母亲听后哭笑不得,父亲说小孩们嘴谗,瓜果梨枣,见了就咬,半大小子都从这样过来的。打那以后,家里诸如赶集上店,称盐打油,赊鸡卖鸭之类的事,就都由母亲出面。
爷爷去世后,父亲才开始重又赶集。爷爷一生温顺平和,像乡村寂寂无名的溪流,波澜不兴,任鸟儿低吟浅唱,风儿袭来掠往,鱼儿跃起滑下,草儿青而复黄,始终隐忍、包容、守护,给后辈以怀抱般的安适与温暖。爷爷去世的当天下午还去地里伺弄秧苗,夜里毫无征兆地突然离世。生命在静默中凋殒,生前没有给子女带来半点负累,死时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子欲养而亲不待”,爷爷的去世给父亲带来了无尽的悔恨和哀伤,悲苦将他击穿。父亲像被抽去了脊骨,整个人矮了一截,在空洞和荒虚中给爷爷守灵五天,滴米未进。父亲总以为爷爺身板硬实,相处的岁月还会很长,爷爷生活简单,物质上没向子女张过口,父亲痛悔为爷爷做的事情太少太少。怕父亲塌掉,母亲便劝慰,爹去了还有娘呢,爹活着时没做够的咱在娘身上补回来。
父亲走出村庄,天已微明,庄稼丰稔的气息扑面而来,露珠濡湿了裤脚和鞋袜。他弯腰弹去粘腻在上面的草屑,不远处爷爷新埋的坟地,长出几株稀疏的蓬蒿,想到老人家孤单在另一个世界,父亲的心刹时被恓惶和凄惶雍塞。爷爷坟头残存的纸花在风中摇曳,好似低语,在父亲听起来,那是爷爷的声音,正呼唤着连他自己都已陌生的乳名,还是那样的亲切熟悉。
为弥补亏歉,爷爷去世后,侍奉奶奶的事都由父亲来操持,这次去木尺赶集就是为奶奶采买烟叶。在儿时的记忆里,奶奶手里就没断过烟,明明灭灭的烟火是区别“我”奶奶与“他\她”奶奶的显著标志。老辈人讲,旧社会已婚女人抽烟是普遍现象,只是習惯无关德行。奶奶一生无拘无束,率性而为又爱憎分明,她所坚持的和唾弃的都终老不移。爷爷去世后,奶奶烟抽得更频了,每天照例坐在门房过道的藤条椅上,干瘪的嘴唇紧衔着纸卷的老旱烟,对着“嗤”一声腾起的火苗深深嗫吸,呛人的烟雾弥漫在她的四周,透过氤氲缭绕的烟雾,看到的是奶奶佛祖雕像般的面影。老旱烟是奶奶的钟爱,想抽时,一手展平卷烟纸,一手拿捏着旱烟丝,细心地拢合搓紧,再用唾液粘合,手法纯熟自然。当时家乡农民都在抽九分钱一盒、俗称“一毛找”的“丰收”烟时,父亲给奶奶买了一条乡干部抽的“春秋”烟,奶奶高兴地说,咱老太婆也来根尝尝鲜。奶奶抽了两口,皱起眉说,没劲头,还费钱,一股泡桐叶子味,最后硬是逼着父亲把剩下的烟给大队的代销店退了回去。
我的大侄女是奶奶去世后才出生的,多年以后长成了萌哒哒的少女,一次看到炭精画像里的奶奶手里夹着烟卷,悄悄对我说,叔叔,老祖年轻时该有多辣妹、多拉风啊。论形象气质,奶奶与所谓的“辣妹”“拉风”天悬地隔,判若云泥,即便在奶奶那个年代,也只是个算不上“矬”的极普通人,若用概念化词语描绘,可概括为矮瘦、肤黑、脾气暴,乡间人送外号“小钢炮”。就是这样一个从字面上解读不出多少褒义的“绰号”,在四里八乡却炸响如雷。
刚分田到户那阵子,村民囤里有了余粮,兜里有点闲钱,农闲时节凑在一起打个小牌,权当娱乐,一天下来输赢也就块儿八毛的,不伤大脾气。渐渐地,由于外来职业赌徒的介入与推动,娱乐变成了赌博,赌注由小变大,周边村庄接连发生男人输光家业、女人上吊喝药的悲剧。春节前后,这股邪风越刮越烈,村长家也成了个赌博点,一俟傍晚,外地的、外村的人偷偷踅摸进村,彻夜豪赌。平静的村庄嚄地被撕开了口子,输钱人家的女主人摔锅砸碗,寻死觅活,小村鸡飞狗跳。这时,奶奶出场了,她拄着拐棍,踮着裹后半放的小脚出现在村口——村庄被河流环绕,那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她像个据隘守险的将军,用拐棍敲击着村口那棵百年老楸树,气咻咻高声斥骂,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阻止每一个外来者的进入。当得知这个干瘪的老太太就是远近闻名的“小钢炮”时,那些人不禁有些失威,在河头或缩头扎堆或直愣愣地杵着,咕咕唧唧撒着怨气,但都不敢住村里走。闻讯而来的大伯劝奶奶别管这档子闲事,奶奶二话没说,抡起手中枣树拐棍就打了过去,大伯抱着头蹲在地上不避不躲,任由拐棍落在身上发出噗噗闷响。那声音像重锤震颤着那些外来人的心肺和良知,人群里响起了“大娘,别打了,我们错了,立马就走”的回应声。看到外来人败兴而去,村里人渐次聚拢,奶奶拉起被打蒙了的大伯,给大伙讲“十赌九诈,不赌为赢”“小赌伤情,大赌丧命”的理,并喊村长站出来也给大家拉拉理。村长一下从脸红到了腚尻子,嗫嚅着,“钢炮”婶子,我办的不是人事,以后再赌是孬种。
奶奶就是这样,像野生于巉岩上的一株泼辣的植物,作为冷峻的具象和倔强的存在,桀骜不屈、风骨凛凛,遇到风雷必起波澜,侵害来袭每一片叶子都是牙齿。奶奶的这种性情影响着她的孙男娣女,也影响了她的姻缘婚配,这是我们家族的一桩秘事。幼时听长辈们曾经隐隐约约提起过,当年奶奶被太爷从娘家领回来的时候,原本是许配给爷爷的哥哥,我的大爷爷的,但大爷爷是个出了名的“拧劲头”,考虑到两人性格犯呛,后来就让奶奶和爷爷成了婚。生活中,许多事是无法套用公式求证的,有时一种看似的悖论却成就另一种和谐,或许它们就是硬币的AB面吧,表相的隔离实则浑然一体。如火的奶奶和似水的爷爷,在家庭这个炉膛之上,把日子经营得热气腾腾。 我是在奶奶的掌心中长大的,奶奶在我的眼里却是谜一样的难懂:奶奶曾偷过保长家的膘猪,蔑视过小鬼子的枪弹,却一辈子害怕照相,执拗地认定那黑洞洞的“魔盒”会把人的魂给吸去。我未出世前,父母就多次劝说过给奶奶照张相。奶奶总说省下钱给孙子攒着,并给我起个小名叫兵,说是尽心养成年后送去当兵。后来我果然当了兵,而且很快入了党,立了功,和父亲当年一样算是个响当当的兵。只是父亲因血压太高未能在部队长期干下去,我却顺利地考上了首都的一所重点军校。奶奶说这是她一辈子最喜气的事。
我上小学时,改革的春风把乡村多年板结的生活拂摆得红红火火,一到花缀满树的时节,挎着照相机的个体户便在村里游走鼓动大家“留住美好的时光”。这时母亲便会不失时机地开导奶奶,照一张吧,好给晚辈留个念想。奶奶总是笑笑,不搭话茬。接着母亲又会撺掇我去缠奶奶,这时,奶奶便会端出自制的蜜枣让我吃得涎及两腮。见我还赖着不走,奶奶就会讲起她那讲也讲不完的故事。奶奶的故事主题鲜明,总让“心怀鬼胎”的我把自己和故事里的“奸细”牵在一块;奶奶讲故事很投入,讲起“岳母刺字”,我会觉得她揽我入怀的手在背上颤;奶奶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她说当年的小鬼子是狼,“遭殃军”是羊,人民军队才是真正的虎。奶奶的故事林林总总,唯独没有她自己的故事。
奶奶是有故事的,奶奶的很多故事至今还在家乡流传,只是奶奶从未提起过。那年,当家乡成为沦陷区后,只有一群衣衫褴褛的兵咽着糠菜拼着命游击着鬼子。鬼子加紧了“清剿”,一场大雪把那群兵封在了山里。眼瞅着那簇圣火就要熄灭,奶奶心急如焚。在一个风高月晕的寒夜,奶奶踮着小脚把保长家也是村里仅有的一口猪赶进了山坳,肩上还搭着她新婚时的喜被……
奶奶“阅兵”的故事,在我们那儿也广为人知。其实所谓的“阅兵”,“兵”只有一个,就是我父亲,但阅兵时间长达一个月,史所罕见。父亲是1960年入伍的,去的北海艦队旅顺基地,他是那年从我们县招录的三个海军之一,这得益于奶奶的培养,准确说是“喂养”。众所周知,在那个大饥馑的年代,粮食的外延被无限扩张,凡能够下咽之物都被用来果腹以保命。与父亲一起去公社应征的300多名青年,大都形销骨立,为尽可能地达标,不少人临时吞食了大量观音土以增加体重,有几个人体检还没结束,肠胃就坠胀得疼痛难忍,满地里打滚。父亲是寥寥几个达标者中的一个,因为从决定让父亲当兵的时候起,奶奶立下规矩,家里的饭先可着父亲吃,然后其他人才能动筷。父亲开始不吃,奶奶就雷霆大发,知道抗拒无效,父亲只得依从。
当兵第四个年头,父亲休一个月探亲假,戴着军帽穿着军鞋一身海军蓝到了家,奶奶还感觉缺了点什么,便问腰带呢,父亲说在家就不扎了吧,奶奶脸一沉,说赶紧扎上。扎上制式军用外腰带的父亲板正挺拔,看上去更加威武,奶奶盯着父亲看得眼都不舍得眨。晚饭后,奶奶让父亲唱军歌,父亲就唱起了《长征组歌》《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见父亲有些害羞,故意压低了声音,奶奶说怕什么,放开唱,就是要唱得全村听到,全公社的人都听到才好呢。那时有一部反映海军的影片叫《赤峰号》,奶奶跟着放映组一连看了五遍,对其中的插曲《等待出航》耳熟能详——“银色的月光,映照着无边的海洋,勇敢的水兵,焦急地等待着出航。到那水天相连的远方,去打击敌人保卫国防。啊……威武的舰队,啊……人民的海军,我们骄傲地航行在海上,保卫祖国神圣的海疆……”父亲唱着奶奶和着,乡亲们聚拢在四周,掌声叫好声连成一片。第二天一大早,奶奶又检驗父亲的“操练”。在宽阔平展的打麦场上,正步、齐步、跑步,深蹲、蛙跳、匍匐前进,父亲一步一动向奶奶作着演示汇报。为了能看得清楚透亮,身形瘦小的奶奶爬到草垛上“检阅”。白天奶奶空闲下来就到打麦场上检阅父亲“操练”,晚上听父亲唱歌,父亲这个老兵在一个月的假期里过上了新兵连的生活。
奶奶阅兵整整30年后的冬季,我也要入伍了。奶奶花着眼整夜为我绣着鞋垫。我对奶奶说,只想让她照张相片给带上,想她的时候就看看,那一刻,奶奶神色黯然。征兵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也快要离家了,临行前一天,起个大早想再去陪陪奶奶,奶奶却不在家。隔壁的于爷爷说奶奶一大早就赶集去木尺照相去了。闲谈中,于爷爷好似不经意地说起了奶奶在娘家时的二嫂——奶奶管她叫翠姐——一个水葱般白净的贤淑女子。她为快满月的儿子钎秫莛编“八斗”(一种船形的筐,家乡习俗生儿满月送此物寓才高命旺之情意)时,被小鬼子抓到,诬为“破坏皇军军粮”,倍遭摧残。翠姐被绑在村口,小鬼子又晃着“魔盒”取下血证去邀功请赏。肤如裱纸的翠姐在煞白的镁光灯下咽了最后一丝气息。那天,我找到日坠山梁才接到奶奶,奶奶已累得瘫坐在路肩上,沾了一身的泥土。她双手捧着送给我的礼物——一张炭精画像,我大滴的泪珠跌了一地。
父亲仍行走在去木尺给奶奶买烟的路上,一高再高的日头像蘸了辣椒水,灼灼逼人,炙烤得路面发烫,腿脚过处牵起串串白烟。父亲嗓子也干得冒烟,离县城还有小十里路,好在离前边茶棚不远了。走出埋伏在庄稼地里的乡间小路,展现在父亲眼前的是一方阔大的荷塘,密密匝匝的荷叶在风中拥舞,晚开的荷花绽放着纯纯的白,一只只绿中泛黛的莲蓬正酝酿着圆润的心事。
见父亲走近,看守荷塘的茶棚老人便招呼过去歇歇脚,去去汗。说是茶棚,这个季节里是没有茶的。其实那个年月,乡亲所谓的茶也就是白开水,通常也只有来客时才烧,乡下人没那么娇贵,大人孩娃无冬历夏都习惯了喝凉水。茶棚里没有茶,却有一种乡野美味正白生生、蜜旺旺的卧在褚色陶盆里,透着蒙得严实实的纱布散发着醉人的酒香。家乡盛产小麦,聪慧的先人直接将小麦脱去皮煮熟发酵后成了麦酵。这种小麦和酒精的混合体,既能果腹充饥,又能消暑解渴,一碗下肚,甘甜如饴,满嘴生津,让人受用无比。老人舀了一勺麦酵放进碗里,边注水边说,一毛钱一碗,喝完再续,不要钱。
父亲连喝三碗,顿觉通体舒畅安泰下来,这才发现旁边还坐着一位年纪相仿的歇脚人,脚下摆着一捆烟叶。烟叶是用女人的围裙蔸系的,显示出主人对东西的爱惜与珍重。父亲凑向前让卖烟人解开围裙,只见黄澄澄的烟叶透着熟金一样的颜色,整捆烟叶总共十把,每把都用绳经子绑得结实又匀溜,码放得整整齐齐。卖烟人信手揪下一爿烟片,轻轻揉搓后摁进烟袋锅里点燃,醇厚而浓烈的烟味登时弥散开来,果然是上等好烟。
为了省下去县城余下的脚力,父亲和卖烟人决定就地交易,经茶棚老者从中斡旋,决定不论把大把小,每把七毛钱。父亲赶集总共揣了五块钱,除去刚才一毛麦酵钱,只够买七把的,便有些难为情,一则赊账吧,又与对方不熟;二则剩下三把,人家还得去县城再找买家;三则因为少跑路,对方已经每把降了五分钱。看出了父亲的犹豫,卖烟人连忙爽快地说不碍事,都拿上,钱下集捎来,两块就行,那一毛就当刚才的麦酵我请了。
父亲和卖烟人萍水相逢,素不相识,彼此间总得有个凭证当信物呀。正在犹豫间,茶棚老者顺手从荷塘里扯下一枚莲蓬,咔嚓一下掰成两半,说就拿这个当押手吧,也别下个集就明天吧,大人都忙,派个孩子来就行,反正只认莲蓬不认人,两半莲蓬对上就付钱。
第二天恰好是个星期天,父亲让我带上两块一毛钱和那半拉莲蓬去还钱,另外给了一毛零花钱,说到茶棚后买碗麦酵水喝。那时我刚读小学二年级,也是平生第一次身上装那么多钱,要知道那时候一个鸡蛋才买5分钱,而我一年之中只有过生日才能吃上个囫囵的鸡蛋,况且还有自己可以支配的一毛钱,那一刻真的有种奢侈的眩晕。到达荷塘茶棚附近,只见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娃在那里徘徊,周围再没别人,我走向前问是不是来取烟叶钱的,她低声说是。我们便不约而同地从口袋中各自掏出了莲蓬,当两半莲蓬严丝合缝地对在一起时,她脸上泛起了水莲花的娇羞,烘托得眼睛更加大而澄澈,像葡萄掉落在牛奶里。我把钱交到她手里,让她当面数清楚,她查后说两块就够了,多了一毛,来前她爸交待她让一毛,只要两块,一分不多收。可我爸说的是两块一,一分都不能少给。几番推让,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说那请你吃碗麦酵吧,这样回去都好交差,她羞涩地“嗯”了一声。
前不久,我和妻子在一家兰州拉面馆吃饭,赠品中有一种“甜醅儿”的饮品,端上来一看竟然是已多年没再吃到的麦酵。那一时刻,思绪穿越荏苒时光,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时的荷塘、茶棚、老者、莲蓬,还有那时的人们善良、淳朴与诚信,历历在目。我深情地看了妻子一眼,尽管时光流逝,许多事物都在改变,但她的眼睛依然大而澄澈,依然像葡萄掉落在牛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