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在此情况下开展学科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高中生而言,面对高考所带来的压力,在学习该学科知识时,只注重对高频考点的学习,忽视了提升学科素养所必须的条件。在此情况下,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重视起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必要性,需要制定出有效的培养策略。本文在此就核心素养视角,对如何更加高效的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探析,以此为更好的进行该学科教学提供指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本文笔者基于对地理学科课堂的了解和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有效实施需要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任何科目都是基于课程资源基础之上进行教学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高中是学生学习阶段中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以及学科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中地理课程由于知识范围广、学习内容多且知识结构复杂,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要想满足新课改要求,提升学会地理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课堂教学提问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高中地理课堂活动中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2.1借助情境问题,集中学生的课堂专注力
一节地理课堂的开始对于整节课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它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在实际高中地理课堂上,老师可以在课前用较为新颖、热点的问题,或者用故事等方式慢慢引诱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学习中,集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专注力,进而促使学生带着热情去学习地理课本知识。并且,老师通过课前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同时检验学生课本知识预习的成果,从而高效地锤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激起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乐趣。这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问题,让学生愿意自主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看待问题的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课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认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深入地理课本中寻找答案,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和学习习惯。
2.2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中心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具有极强的工具性,所制定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地理学科开展,然后从文本中进行挖掘,以衍生出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在开展地理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对其进行感知,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并对学生技能进行丰富,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开展与地理环境特征相关的教学活动时,要想将教学的核心内容凸显出来,需要确保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全面的对现阶段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现状等,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充分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帮助学生找出解决现有问题的措施,同时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充分认识现阶段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等。通过这种方式,深入引导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同时对其环境观进行教育,以促进其实现良性发展,最终有效的培养其学科的核心素养。
2.3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是地理核心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提出,课堂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地理实践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真实的世界,领悟地理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课堂内的教具制作、问题探讨、地图绘制、地理实验,课堂外的地理观测、地理调查都属于地理实践。由于考试受限于场地因素,地理实践能力不能通过现场实践考察,一般通过场景模拟的形式进行。在地理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达到以下指标:①在野外环境中,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地理工具(地图、罗盘、GPS等)确定方位,描述当地环境特征(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②能够运用地理知识保护自己,防避自然灾害。③能够自主设计地理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观测、数据记录,概括、推导、解释地理问题。④在社会生活中,能关注社会现象及其变化,并分析原因。具有合作交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4扩大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有关内容的讲解,老师可以适当地延伸教学内容,以我国典型的地域或者学生的家乡为例,带领学生融入生活、亲近生活,而且要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一步一步地强化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比方说,地理老师在讲解“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有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依照其家乡对荒漠化的治理简单地加以论述,像植树种草措施、严禁放牧措施等等。只有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了解现实生活,他们才能够在对荒漠化治理的内容记忆得更加深刻,从而促使学生愿意而且自主地融入到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中去,进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目标。
3结语
总体而言,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掌握培养的策略。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培养策略的探讨。在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还需要對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的范围进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各个主体都重视起核心素养的价值,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以凸显其教育价值,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盛春雳.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8).
[2]侯婧.新课改下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及实践思路解析[J].时代教育,2018(23):227.
[3]田肖肖,杨媛丽,刘佳佳.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初高中地理衔接教育策略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4):27.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本文笔者基于对地理学科课堂的了解和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有效实施需要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任何科目都是基于课程资源基础之上进行教学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高中是学生学习阶段中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以及学科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中地理课程由于知识范围广、学习内容多且知识结构复杂,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要想满足新课改要求,提升学会地理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课堂教学提问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高中地理课堂活动中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2.1借助情境问题,集中学生的课堂专注力
一节地理课堂的开始对于整节课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它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在实际高中地理课堂上,老师可以在课前用较为新颖、热点的问题,或者用故事等方式慢慢引诱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学习中,集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专注力,进而促使学生带着热情去学习地理课本知识。并且,老师通过课前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同时检验学生课本知识预习的成果,从而高效地锤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激起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乐趣。这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问题,让学生愿意自主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看待问题的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课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认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深入地理课本中寻找答案,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和学习习惯。
2.2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中心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具有极强的工具性,所制定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地理学科开展,然后从文本中进行挖掘,以衍生出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在开展地理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对其进行感知,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并对学生技能进行丰富,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开展与地理环境特征相关的教学活动时,要想将教学的核心内容凸显出来,需要确保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全面的对现阶段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现状等,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充分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帮助学生找出解决现有问题的措施,同时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充分认识现阶段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等。通过这种方式,深入引导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同时对其环境观进行教育,以促进其实现良性发展,最终有效的培养其学科的核心素养。
2.3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是地理核心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提出,课堂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地理实践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真实的世界,领悟地理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课堂内的教具制作、问题探讨、地图绘制、地理实验,课堂外的地理观测、地理调查都属于地理实践。由于考试受限于场地因素,地理实践能力不能通过现场实践考察,一般通过场景模拟的形式进行。在地理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达到以下指标:①在野外环境中,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地理工具(地图、罗盘、GPS等)确定方位,描述当地环境特征(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②能够运用地理知识保护自己,防避自然灾害。③能够自主设计地理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观测、数据记录,概括、推导、解释地理问题。④在社会生活中,能关注社会现象及其变化,并分析原因。具有合作交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4扩大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有关内容的讲解,老师可以适当地延伸教学内容,以我国典型的地域或者学生的家乡为例,带领学生融入生活、亲近生活,而且要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一步一步地强化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比方说,地理老师在讲解“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有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依照其家乡对荒漠化的治理简单地加以论述,像植树种草措施、严禁放牧措施等等。只有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了解现实生活,他们才能够在对荒漠化治理的内容记忆得更加深刻,从而促使学生愿意而且自主地融入到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中去,进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目标。
3结语
总体而言,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掌握培养的策略。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培养策略的探讨。在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还需要對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的范围进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各个主体都重视起核心素养的价值,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以凸显其教育价值,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盛春雳.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8).
[2]侯婧.新课改下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及实践思路解析[J].时代教育,2018(23):227.
[3]田肖肖,杨媛丽,刘佳佳.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初高中地理衔接教育策略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