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中一部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文学理论专著,古今学者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思考和钻研,获得了许多意义丰富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将摘取《文心雕龙》中的情采篇作为研究对象,从“情采”范畴的提出、“情”与“采”概念的阐释、“情采”观所折射出来的文学理想等三个方面出发,对《文心雕龙》情采篇作出一定的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文心雕龙》;情采篇;贲象穷白;自然
一、“情采”范畴的提出
情采篇的一大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质说”进行改造包装,将其发展成更具有文学意味的“情采说”。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是以成为理想君子为目标而提出的,“质”是指人的内在所蕴含的质朴性情,“文”是指合乎礼仪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因此,成为理想君子就必须具备质朴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将它以一种规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孔子对于文质关系的探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始终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因此,刘勰创作出“情采”的概念作为“文质”的同构性概念。
在《文心雕龙》的情采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勰实现从“文质”转换到“情采”的操作过程。刘勰开篇用自然之物作为切入口,“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从自然的层面说“文质”正是刘勰言说策略的高明之处,自然界事物浑然天成的气质使它所蕴含的“文质”也沾染了天生的特征,将“文”、“质”剥去人为的附加性内容,使它作为一个纯粹的物的内质而存在。接着,又从人类文化的角度进行说明,“《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刘勰将最初孔子所提出的文质概念进行悬置,直接把上文所提出的自然文质过渡到文学的讨论上来。水到渠成地提出:“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的观点,用“情采”相对应“文质”的概念,在原有的框架中赋予“文质”新的形式。“在“质”的层面上突出情感的因素便是“情”,在“文”的层面上加强形式美的要求便是“采”。从总体上来说,刘勰对“文质”概念的创造性改造在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情”与“采”概念的阐释
将“情采”简单的等同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一种普遍的理解方式,显然这种理解方式过于粗糙。文学作品的内容主要包括题材、主题、思想情感、事件等要素,而文学作品的形式主要包括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等要素。显然,“情采”的内涵只是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各自其中的要素之一。由此可见,刘勰着重探讨的不是笼统的内容—形式的关系,而是文学创作中属于内容范畴的“情感”与属于形式范畴的“藻采”之间的关系。
刘勰所提出的“情”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感性的“情”,作者所用到的“情性”、“情性”等词汇都是属于感性范畴的“情”。作者真实的情感体验才是作品创作的原动力,无病呻吟的作品是无法让人感同身受的。二是理性的“情”,作者所提到的“情理”、“情志”等词汇是属于理性范畴的“情”。主要是指作者抒发的情感必须蕴含着一定的道理,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或共鸣。由此可见,刘勰所提出的“情”既呼吁了真情实感的必要性,又强调情感需要理性因素的规范。除了强调“辩丽本于情性”的观点之外,刘勰还提出了“联辞结采”的命题。值得注意的是,“辞”与“采”之间存在差异性,“辞”是语言的传统说法,语言作为人类表达的工具主要是实现交流与沟通的实际功能。而“采”在“辞”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的是美感,起到装饰和修饰的作用。文学所追求的并非仅限于传达的表层功能,而是对美的崇尚与向往。仅仅通过“辞”难以实现对美的追求,这时“采”的价值就得到了呈现。“采”是对语言的精心雕琢,是对情感的外在升华。也就是说,刘勰在强调真情实感情重要性的前提下,进一步要求“辞”需要经过“文采”的修饰得以呈现。
三、情采观背后的文学理想
劉勰认为在文学创作上“情”和“采”的运用需要保持平衡,从而达到一种“情采圆融”的状态。刘勰在《情采》篇中提出“贲象穷白”是运用辞采表情达意的最高级境界,主张将华美的文辞自然地体现出来。既肯定了事物的美需要文饰,又强调了文饰的使用要适度。事物的最高级形式就是“无”,运用辞采的最高境界并非将技巧运用得出神入化,而是不露精心雕琢的痕迹,文章的内容与辞采好似浑然天成。
刘勰关于“辞采”的观点是与他的文学观念相适配的,他所提出的“贲象穷白”的观点正是受到他文学“自然”观的影响。“文章本由自然生”,这里的“自然”不是指文章与山川日月一样与生俱来,文学的“自然”强调的是它具有一种不加修饰的天然美。矫揉造作的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就像是一件拙劣赝品,读者无法与文章的作者产生灵魂的共鸣。因此,文学创作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自然”的模仿,而应该追求一种“妙造自然”的艺术境界,一味地追求自然反而使文章蒙上了虚假的面罩。因此,文章的创作要求作为外在因素的“采”和作为内在因素的“情”必须协调一致,而这内在因素的呈现也必须和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达到统一状态,这样才能流畅地将内在因素通过外在因素自然地呈现出来。由此可见,刘勰寻求的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从外在“辞采”的修饰中自然流淌出来,“辞采”在完美地表达“情感”之后便被自动隐藏,流露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感,这就是刘勰认为的文学创作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一种“无务苦虑”、“不必劳情”的高深境界。
刘勰将“情采”树立为他自己文学理论观点的核心范畴,更是将“剖情析采”作为《文心雕龙》的理论中心。刘勰以最初的文质关系作为理论更新的本质基础,再着眼于“情”与“采”之间的关系,在两者密切的相互关系之中分别来阐述它们的内涵,从而进一步说明“情”与“采”不是各自分割独立的关系,而是在作品之中达到统一的状态。强调作品的文采以情感为基本条件,而情感也通过文采得到外在的表现。进一步提出“贲象穷白,贵乎反本”的理论观点,将“自然”的文学理想追求完美地融合进了文学理论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勰,周振甫.文心雕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刘伟.刘勰文质思想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石恪.刘勰“情采”范畴释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6(8):169-172.
作者简介:
贺琼洋(1996-),女,湖南株洲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论。
关键词:《文心雕龙》;情采篇;贲象穷白;自然
一、“情采”范畴的提出
情采篇的一大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质说”进行改造包装,将其发展成更具有文学意味的“情采说”。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是以成为理想君子为目标而提出的,“质”是指人的内在所蕴含的质朴性情,“文”是指合乎礼仪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因此,成为理想君子就必须具备质朴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将它以一种规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孔子对于文质关系的探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始终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因此,刘勰创作出“情采”的概念作为“文质”的同构性概念。
在《文心雕龙》的情采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勰实现从“文质”转换到“情采”的操作过程。刘勰开篇用自然之物作为切入口,“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从自然的层面说“文质”正是刘勰言说策略的高明之处,自然界事物浑然天成的气质使它所蕴含的“文质”也沾染了天生的特征,将“文”、“质”剥去人为的附加性内容,使它作为一个纯粹的物的内质而存在。接着,又从人类文化的角度进行说明,“《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刘勰将最初孔子所提出的文质概念进行悬置,直接把上文所提出的自然文质过渡到文学的讨论上来。水到渠成地提出:“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的观点,用“情采”相对应“文质”的概念,在原有的框架中赋予“文质”新的形式。“在“质”的层面上突出情感的因素便是“情”,在“文”的层面上加强形式美的要求便是“采”。从总体上来说,刘勰对“文质”概念的创造性改造在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情”与“采”概念的阐释
将“情采”简单的等同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一种普遍的理解方式,显然这种理解方式过于粗糙。文学作品的内容主要包括题材、主题、思想情感、事件等要素,而文学作品的形式主要包括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等要素。显然,“情采”的内涵只是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各自其中的要素之一。由此可见,刘勰着重探讨的不是笼统的内容—形式的关系,而是文学创作中属于内容范畴的“情感”与属于形式范畴的“藻采”之间的关系。
刘勰所提出的“情”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感性的“情”,作者所用到的“情性”、“情性”等词汇都是属于感性范畴的“情”。作者真实的情感体验才是作品创作的原动力,无病呻吟的作品是无法让人感同身受的。二是理性的“情”,作者所提到的“情理”、“情志”等词汇是属于理性范畴的“情”。主要是指作者抒发的情感必须蕴含着一定的道理,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或共鸣。由此可见,刘勰所提出的“情”既呼吁了真情实感的必要性,又强调情感需要理性因素的规范。除了强调“辩丽本于情性”的观点之外,刘勰还提出了“联辞结采”的命题。值得注意的是,“辞”与“采”之间存在差异性,“辞”是语言的传统说法,语言作为人类表达的工具主要是实现交流与沟通的实际功能。而“采”在“辞”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的是美感,起到装饰和修饰的作用。文学所追求的并非仅限于传达的表层功能,而是对美的崇尚与向往。仅仅通过“辞”难以实现对美的追求,这时“采”的价值就得到了呈现。“采”是对语言的精心雕琢,是对情感的外在升华。也就是说,刘勰在强调真情实感情重要性的前提下,进一步要求“辞”需要经过“文采”的修饰得以呈现。
三、情采观背后的文学理想
劉勰认为在文学创作上“情”和“采”的运用需要保持平衡,从而达到一种“情采圆融”的状态。刘勰在《情采》篇中提出“贲象穷白”是运用辞采表情达意的最高级境界,主张将华美的文辞自然地体现出来。既肯定了事物的美需要文饰,又强调了文饰的使用要适度。事物的最高级形式就是“无”,运用辞采的最高境界并非将技巧运用得出神入化,而是不露精心雕琢的痕迹,文章的内容与辞采好似浑然天成。
刘勰关于“辞采”的观点是与他的文学观念相适配的,他所提出的“贲象穷白”的观点正是受到他文学“自然”观的影响。“文章本由自然生”,这里的“自然”不是指文章与山川日月一样与生俱来,文学的“自然”强调的是它具有一种不加修饰的天然美。矫揉造作的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就像是一件拙劣赝品,读者无法与文章的作者产生灵魂的共鸣。因此,文学创作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自然”的模仿,而应该追求一种“妙造自然”的艺术境界,一味地追求自然反而使文章蒙上了虚假的面罩。因此,文章的创作要求作为外在因素的“采”和作为内在因素的“情”必须协调一致,而这内在因素的呈现也必须和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达到统一状态,这样才能流畅地将内在因素通过外在因素自然地呈现出来。由此可见,刘勰寻求的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从外在“辞采”的修饰中自然流淌出来,“辞采”在完美地表达“情感”之后便被自动隐藏,流露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感,这就是刘勰认为的文学创作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一种“无务苦虑”、“不必劳情”的高深境界。
刘勰将“情采”树立为他自己文学理论观点的核心范畴,更是将“剖情析采”作为《文心雕龙》的理论中心。刘勰以最初的文质关系作为理论更新的本质基础,再着眼于“情”与“采”之间的关系,在两者密切的相互关系之中分别来阐述它们的内涵,从而进一步说明“情”与“采”不是各自分割独立的关系,而是在作品之中达到统一的状态。强调作品的文采以情感为基本条件,而情感也通过文采得到外在的表现。进一步提出“贲象穷白,贵乎反本”的理论观点,将“自然”的文学理想追求完美地融合进了文学理论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勰,周振甫.文心雕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刘伟.刘勰文质思想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石恪.刘勰“情采”范畴释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6(8):169-172.
作者简介:
贺琼洋(1996-),女,湖南株洲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