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各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式。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内蒙古成立之初,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地区,经过6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发达、完整的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由成立之初的“一、二、三”比例构成逐渐演变到现在的“二、三、一”比例构成,基本符合科学演化的规律。但是,在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魏丽颖、罗建(2006年)认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速度缓慢,目前的偏重型产业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此他们提出了要根据内蒙古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选择发展主导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战略。任雪娇、包明山(2008年)提出,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存在农畜产品附加值低,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失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并认为培育绿色农畜产品,增加工业中的技术含量有利于内蒙古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上述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某个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寻找解决方案,却没有将就业结构加入到产业结构的分析中。本文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关系,即产业结构效益的角度分析了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并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对产业结构效益进行具体测度,分析三次产业的情况,期待找出提高产业结构效益的办法。
一、内蒙古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分析
(一)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现状
目前,内蒙古产业结构已经逐渐摆脱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畸形发展,服务业水平低下” 的局面。在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的同时,以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国内外商业贸易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伴随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也迅速发展,这使自治区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图11990-2009年内蒙古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
1990年以来,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基本符合科学演化的要求,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三次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例关系,由1990年的35.3:32.1:32.7演变为2009年的9.5:52.5:38.0。与1990年相比,2009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26%,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20%,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5%。内蒙古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经历了从成立之初的“一、二、三”比例构成,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二、一、三”比例构成,再到现在的“二、三、一”比例构成。总的来看,产值结构的演变处于良性发展态势之中。
(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选用Y表示GDP总量,Y1、Y2、Y3 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GDP的量,Y=Y1+Y2+Y3。△Y1/△Y、△Y2/△Y、△Y3/△Y 分别表示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选取1990-2009年的数据,计算各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结果如表1。
表1内蒙古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
从表1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处于反复下降的趋势,1999年、2009年仅为1.10%和1.14%,这与1990年的88.24%形成鲜明对比。1995-1997年呈下降趋势,说明该阶段第一产业发展较经济整体发展速度放缓;2000-2004年呈小幅上升趋势,这说明该时期第一产业发展态势较好;2005年开始又进入了下降的趋势。总的来看,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必然要经历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萎缩的过程。1999-2009年,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4.80%,尤其是2005-2008年平均为63.56%,可见第二产业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同一时期,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波动也较为剧烈,平均为38.35%,这表明第三产业还没有发挥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目前,内蒙古还需继续优化产业结构,使其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
二、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就业结构,亦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从业人员在不同所有制和经济形态中、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分配比例。就业结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尺度。
图21978-2009年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内蒙古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1990年的55.8:21.2:22.5调整为2009年的48.8:16.9:34.2,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大部分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三产业,并未如典型模式按梯次转移。按照一般就业人口理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达到26%以上,就业结构就达到了发展型结构阶段。从内蒙古实际情况看,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到1994年才达到26.3%,进入发展型结构阶段。尽管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十分缓慢,但总的趋势是第一产业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相应上升,基本符合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但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演化也存在一定问题,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仍有很大压力。
三、内蒙古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产业结构效益是通过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水平来体现的,它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手段。评价产业结构效益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其中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比较实用的方法。根据以上对内蒙古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分析,应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对内蒙古1990-2009年产业结构效益的变化轨迹进行测量和分析,能够为内蒙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建议。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变动关系的一个度量标准,主要体现的是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状态。产业结构偏离度越高,表示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越不对称,产业结构效益越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为产业结构偏离度,Li为第i产业从业人数比重,Ci为第i产业产值比重。在三次产业的划分中,某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可用 来表示,计算结果正值表示正向偏离,即劳动力比率超过产值比率,劳动力有剩余;负值表示负向偏离,即产值比率超过劳动力比率,吸纳劳动的能力不足。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选取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各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结果如表2。
表2内蒙古产业结构偏离度(%)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
由表2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内蒙古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并处于上升的趋势,从1990年的41.01%一直上升到2009年的78.59%,甚至在2006年达到了81.34%,这说明内蒙古整体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差距很大,各产业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益较低。其中,第一产业表现为正向偏离度,仍有大量劳动力集中在农业,农业结构效益较低,并且偏离度呈现出增大趋势,说明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现象仍在继续恶化,“三农”问题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同期,第二产业负向结构偏离度有缓慢偏大趋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因素,必须加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为第一产业中存在的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这一时期,第三产业的偏离度最小,并且有在波动中趋向于零的势头,表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越来越协调。
(二)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同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该部门1%的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值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而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相同的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值越大。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i为第i 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Yi/ Y 为第i 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Li/ L 为第i 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选取《内蒙古统计年鉴》中1990~2009年的相应数据,计算各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绘制折线如图3。
图31990~2009年内蒙古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
由图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自1990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平稳的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0.63下降到2009年的0.20。这说明近20年来内蒙古的第一产业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能合理地转移出去,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1990年以来均大于1,然而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二产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上升,而三产比较劳动生产率却在下降。主要解释为,内蒙古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而同期就业人员比重却在下降,从而导致了比较劳动生产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1990年21.78%的就业人员创造32.08%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09年16.92%的就业人员创造52.50%的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劳动生产率提升了1.63,达到3.10,表明内蒙古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生产力水平有大幅提高。但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增大,没能很好地将两者协调起来。1990年以来,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就业人员增幅高于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的增幅。三产的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长,说明具有很强的就业吸纳能力。据国际经验,一个优化而协调的产业结构其各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在1上下波动,内蒙古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正逐渐趋向于1,2008年达到最低值1.01,表明内蒙古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正逐渐趋向协调发展。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我们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结构效益,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内蒙古的产业结构调整基本符合科学演化的规律,但产业结构效益较低,整体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情况严重。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村劳动力存在严重的剩余;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但吸纳剩余劳动的能力弱;第三产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在增加产值和吸纳劳动方面仍有很大潜力没有发挥。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效益的研究,依据《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继续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指导思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
合理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需要合理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确保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要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向二、三产业转移。内蒙古具有比较优良的农牧业发展条件,农畜产品是内蒙古的特色和优势。所以应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在确保基本农畜产品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升第一产业产值。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加强技术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提高科学文化和文明素质,以适应二、三产业的需要。
(二)优化第二产业,提升吸纳剩余劳动的能力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稀土、煤炭、天然气等资源,资源优势为内蒙古的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内蒙古工业结构的调整,重点以应用高新技术为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就业结构来看,内蒙古二产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还须继续挖掘第二产业的潜在就业机会,调整内部就业结构。
(三)挖掘第三产业增长潜力,发挥主导作用
内蒙古发展第三产业要以培育市场、扩大就业、完善服务为重点,以呼包鄂为基地,以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社会事业为基础,以金融、信息技术等新兴部门为突破口,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值和就业比重,促进结构优化,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
(作者单位: 1.2.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内蒙古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分析
(一)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现状
目前,内蒙古产业结构已经逐渐摆脱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畸形发展,服务业水平低下” 的局面。在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的同时,以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国内外商业贸易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伴随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也迅速发展,这使自治区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图11990-2009年内蒙古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
1990年以来,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基本符合科学演化的要求,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三次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例关系,由1990年的35.3:32.1:32.7演变为2009年的9.5:52.5:38.0。与1990年相比,2009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26%,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20%,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5%。内蒙古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经历了从成立之初的“一、二、三”比例构成,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二、一、三”比例构成,再到现在的“二、三、一”比例构成。总的来看,产值结构的演变处于良性发展态势之中。
(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选用Y表示GDP总量,Y1、Y2、Y3 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GDP的量,Y=Y1+Y2+Y3。△Y1/△Y、△Y2/△Y、△Y3/△Y 分别表示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选取1990-2009年的数据,计算各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结果如表1。
表1内蒙古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
从表1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处于反复下降的趋势,1999年、2009年仅为1.10%和1.14%,这与1990年的88.24%形成鲜明对比。1995-1997年呈下降趋势,说明该阶段第一产业发展较经济整体发展速度放缓;2000-2004年呈小幅上升趋势,这说明该时期第一产业发展态势较好;2005年开始又进入了下降的趋势。总的来看,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必然要经历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萎缩的过程。1999-2009年,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4.80%,尤其是2005-2008年平均为63.56%,可见第二产业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同一时期,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波动也较为剧烈,平均为38.35%,这表明第三产业还没有发挥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目前,内蒙古还需继续优化产业结构,使其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
二、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就业结构,亦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从业人员在不同所有制和经济形态中、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分配比例。就业结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尺度。
图21978-2009年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内蒙古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1990年的55.8:21.2:22.5调整为2009年的48.8:16.9:34.2,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大部分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三产业,并未如典型模式按梯次转移。按照一般就业人口理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达到26%以上,就业结构就达到了发展型结构阶段。从内蒙古实际情况看,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到1994年才达到26.3%,进入发展型结构阶段。尽管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十分缓慢,但总的趋势是第一产业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相应上升,基本符合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但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演化也存在一定问题,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仍有很大压力。
三、内蒙古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产业结构效益是通过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水平来体现的,它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手段。评价产业结构效益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其中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比较实用的方法。根据以上对内蒙古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分析,应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对内蒙古1990-2009年产业结构效益的变化轨迹进行测量和分析,能够为内蒙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建议。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变动关系的一个度量标准,主要体现的是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状态。产业结构偏离度越高,表示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越不对称,产业结构效益越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为产业结构偏离度,Li为第i产业从业人数比重,Ci为第i产业产值比重。在三次产业的划分中,某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可用 来表示,计算结果正值表示正向偏离,即劳动力比率超过产值比率,劳动力有剩余;负值表示负向偏离,即产值比率超过劳动力比率,吸纳劳动的能力不足。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选取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各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结果如表2。
表2内蒙古产业结构偏离度(%)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
由表2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内蒙古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并处于上升的趋势,从1990年的41.01%一直上升到2009年的78.59%,甚至在2006年达到了81.34%,这说明内蒙古整体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差距很大,各产业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益较低。其中,第一产业表现为正向偏离度,仍有大量劳动力集中在农业,农业结构效益较低,并且偏离度呈现出增大趋势,说明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现象仍在继续恶化,“三农”问题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同期,第二产业负向结构偏离度有缓慢偏大趋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因素,必须加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为第一产业中存在的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这一时期,第三产业的偏离度最小,并且有在波动中趋向于零的势头,表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越来越协调。
(二)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同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该部门1%的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值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而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相同的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值越大。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i为第i 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Yi/ Y 为第i 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Li/ L 为第i 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选取《内蒙古统计年鉴》中1990~2009年的相应数据,计算各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绘制折线如图3。
图31990~2009年内蒙古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
由图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自1990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平稳的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0.63下降到2009年的0.20。这说明近20年来内蒙古的第一产业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能合理地转移出去,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1990年以来均大于1,然而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二产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上升,而三产比较劳动生产率却在下降。主要解释为,内蒙古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而同期就业人员比重却在下降,从而导致了比较劳动生产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1990年21.78%的就业人员创造32.08%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09年16.92%的就业人员创造52.50%的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劳动生产率提升了1.63,达到3.10,表明内蒙古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生产力水平有大幅提高。但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增大,没能很好地将两者协调起来。1990年以来,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就业人员增幅高于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的增幅。三产的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长,说明具有很强的就业吸纳能力。据国际经验,一个优化而协调的产业结构其各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在1上下波动,内蒙古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正逐渐趋向于1,2008年达到最低值1.01,表明内蒙古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正逐渐趋向协调发展。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我们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结构效益,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内蒙古的产业结构调整基本符合科学演化的规律,但产业结构效益较低,整体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情况严重。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村劳动力存在严重的剩余;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但吸纳剩余劳动的能力弱;第三产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在增加产值和吸纳劳动方面仍有很大潜力没有发挥。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效益的研究,依据《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继续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指导思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
合理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需要合理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确保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要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向二、三产业转移。内蒙古具有比较优良的农牧业发展条件,农畜产品是内蒙古的特色和优势。所以应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在确保基本农畜产品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升第一产业产值。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加强技术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提高科学文化和文明素质,以适应二、三产业的需要。
(二)优化第二产业,提升吸纳剩余劳动的能力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稀土、煤炭、天然气等资源,资源优势为内蒙古的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内蒙古工业结构的调整,重点以应用高新技术为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就业结构来看,内蒙古二产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还须继续挖掘第二产业的潜在就业机会,调整内部就业结构。
(三)挖掘第三产业增长潜力,发挥主导作用
内蒙古发展第三产业要以培育市场、扩大就业、完善服务为重点,以呼包鄂为基地,以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社会事业为基础,以金融、信息技术等新兴部门为突破口,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值和就业比重,促进结构优化,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
(作者单位: 1.2.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