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袁巍然,笔名巍然、魏然。70后。军旅之途与文字结缘,笔耕不辍20余年,发表作品近二百万字,多篇作品获奖。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巍然的老家》、杂文随笔集《直面现实》,非虚构长篇系列散文《袁庄原味》三部曲将由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付梓。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的家庭里。我的爷爷、伯父以及三个哥哥和我都曾经是军人,我的三个侄子也是军人且现在还有2人继续在军营服役。一个大家庭有四代人相继参军确实为数不多。出现这一状况,还要从我的奶奶说起。
奶奶是山东人,在当地是大户人家。爷爷是苏北的农民,论出身和家庭条件,奶奶和爷爷是不般配的。可是,当奶奶听说爷爷有过从军经历,于是改变了看法,很快与爷爷组成了家庭。后来有了我伯父和父亲。
在伯父即将成年时,爷爷奶奶便急切地送长子参军参战,因为时值中华民族处在最危难之际。伯父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与敌人的斗争中英勇顽强,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父亲回忆说,当爷爷奶奶得知伯父牺牲的噩耗,都沉默了很久,奶奶最后只说了两个字,值得。从此,爷爷奶奶从未说过后悔的话。
多年后,我陪父亲看露天电影,电影中放到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片断,父亲想到自己英年早逝的哥哥以及两个尚在部队服役的儿子,不禁掩面而泣。年幼的我不谙世事,更没有读懂父亲,便问父亲为啥难过,父亲哽咽着说“有国才有家,和平来之不易啊!你大爷(伯父)牺牲后,爷爷奶奶经常偷偷抹泪,作为亲兄弟我也是非常难受……”。父亲的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当时将拳头攥得紧紧的,暗暗发誓长大后也要参军报国,成为一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保卫祖国和人民。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转眼间我已经迈入了高考的行列,原本成绩不错的我,毅然放弃高考去参军,为此家庭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因为我们家军人已经很多了,多数家庭成员想让我考大学。而我态度很坚决,因为我在幼年时期常听父亲讲述家庭光荣的革命史,我的爷爷和他的两个弟弟都曾参军报国,其中最小的弟弟在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还有我伯父的故事……这些,对于年幼的我来说就是一种特殊的红色教育,深深地影响了我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革命的种子。正在争执不下时,已是耄耋之年的祖母则站在了我这边,支持我参军。至今还记得当时奶奶说过的一番话“当初我送你大爷(伯父)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呀,咱们只有保住了国家,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只有军队强大了,才不会被外人欺负。将来我不在了,你们也要一代代把兵当下去……”。在奶奶看来,只有国家强大,小家才能幸福。这也是未读书的奶奶对整个家庭最朴素的家风教育,现在看来那就是初心。于是,我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军装。
我入伍至今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了,当初穿上军装的喜悦之情依然历历在目。我兴高采烈地从人武部将崭新的军装领回来,便迫不及待地从头到脚把自己“武装”起来。新军服穿在身上,虽看上去显得有些臃肿,但照样乐得合不拢嘴,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兴奋地对着镜子照前照后,还对着镜子练了练举手礼,那非标准的军礼看上去很滑稽。在房间孤芳自赏了无数遍还不过瘾,又特意走到大街上,骄傲地享受着路人投射过来的羡慕目光,可谓神气十足。
至此,我们兄弟6(我是老小)人中有4人薪火相传,相继参军报效祖国,完成伯父未尽的夙愿。正是在我们的影响下,我的3个侄儿也相继参军。就这样,我们一家四代9人穿上了军装。在我们家中,参军报国既是忠贞不变的爱国情怀,也是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更是四代人的初心使然。这也许是我们家族最荣耀的事情吧。
教书育人续传家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曾国藩曾语:一个家族要长久兴旺,靠权力、靠财富很难,但良好的家风可以。在我的家中,爷爷奶奶虽未读过书,却懂得“舍小家为大家”“勤俭持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诸多类似的道理,他们用那简明朴素的世界观、人生观给我家后代奠定了人生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奶奶让刚中学毕业的父亲报考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在他们看来,教书育人也是报国,国家不打仗了,教育能使国家强大。父亲发奋努力,成了一名奔波于乡间小路的教师,风里来雨里去,享受着那份桃李满天下的喜悅与欣慰。在父亲的影响下,我的嫂子以及没有参军的二哥和五哥相继成为老师。家庭中目前已有6人的职业是教师,有的虽已经退休了但仍关注着教育事业,有的还兢兢业业地坚守在教师岗位上。父亲经常教育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父亲的话说,如今我们都生活在福窝里。
脱下军装的我,被安置在某市直机关工作,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保持着业余写作的习惯,目前已出版了散文集《巍然的老家》和杂文随笔集《直面现实》,第三部非虚构系列乡土散文三部曲《袁庄原味》即将面世。我用笔墨记录着社会家庭的点滴变化以及时代的变迁,将我们家的好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的家庭里。我的爷爷、伯父以及三个哥哥和我都曾经是军人,我的三个侄子也是军人且现在还有2人继续在军营服役。一个大家庭有四代人相继参军确实为数不多。出现这一状况,还要从我的奶奶说起。
奶奶是山东人,在当地是大户人家。爷爷是苏北的农民,论出身和家庭条件,奶奶和爷爷是不般配的。可是,当奶奶听说爷爷有过从军经历,于是改变了看法,很快与爷爷组成了家庭。后来有了我伯父和父亲。
在伯父即将成年时,爷爷奶奶便急切地送长子参军参战,因为时值中华民族处在最危难之际。伯父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与敌人的斗争中英勇顽强,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父亲回忆说,当爷爷奶奶得知伯父牺牲的噩耗,都沉默了很久,奶奶最后只说了两个字,值得。从此,爷爷奶奶从未说过后悔的话。
多年后,我陪父亲看露天电影,电影中放到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片断,父亲想到自己英年早逝的哥哥以及两个尚在部队服役的儿子,不禁掩面而泣。年幼的我不谙世事,更没有读懂父亲,便问父亲为啥难过,父亲哽咽着说“有国才有家,和平来之不易啊!你大爷(伯父)牺牲后,爷爷奶奶经常偷偷抹泪,作为亲兄弟我也是非常难受……”。父亲的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当时将拳头攥得紧紧的,暗暗发誓长大后也要参军报国,成为一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保卫祖国和人民。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转眼间我已经迈入了高考的行列,原本成绩不错的我,毅然放弃高考去参军,为此家庭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因为我们家军人已经很多了,多数家庭成员想让我考大学。而我态度很坚决,因为我在幼年时期常听父亲讲述家庭光荣的革命史,我的爷爷和他的两个弟弟都曾参军报国,其中最小的弟弟在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还有我伯父的故事……这些,对于年幼的我来说就是一种特殊的红色教育,深深地影响了我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革命的种子。正在争执不下时,已是耄耋之年的祖母则站在了我这边,支持我参军。至今还记得当时奶奶说过的一番话“当初我送你大爷(伯父)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呀,咱们只有保住了国家,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只有军队强大了,才不会被外人欺负。将来我不在了,你们也要一代代把兵当下去……”。在奶奶看来,只有国家强大,小家才能幸福。这也是未读书的奶奶对整个家庭最朴素的家风教育,现在看来那就是初心。于是,我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军装。
我入伍至今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了,当初穿上军装的喜悦之情依然历历在目。我兴高采烈地从人武部将崭新的军装领回来,便迫不及待地从头到脚把自己“武装”起来。新军服穿在身上,虽看上去显得有些臃肿,但照样乐得合不拢嘴,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兴奋地对着镜子照前照后,还对着镜子练了练举手礼,那非标准的军礼看上去很滑稽。在房间孤芳自赏了无数遍还不过瘾,又特意走到大街上,骄傲地享受着路人投射过来的羡慕目光,可谓神气十足。
至此,我们兄弟6(我是老小)人中有4人薪火相传,相继参军报效祖国,完成伯父未尽的夙愿。正是在我们的影响下,我的3个侄儿也相继参军。就这样,我们一家四代9人穿上了军装。在我们家中,参军报国既是忠贞不变的爱国情怀,也是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更是四代人的初心使然。这也许是我们家族最荣耀的事情吧。
教书育人续传家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曾国藩曾语:一个家族要长久兴旺,靠权力、靠财富很难,但良好的家风可以。在我的家中,爷爷奶奶虽未读过书,却懂得“舍小家为大家”“勤俭持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诸多类似的道理,他们用那简明朴素的世界观、人生观给我家后代奠定了人生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奶奶让刚中学毕业的父亲报考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在他们看来,教书育人也是报国,国家不打仗了,教育能使国家强大。父亲发奋努力,成了一名奔波于乡间小路的教师,风里来雨里去,享受着那份桃李满天下的喜悅与欣慰。在父亲的影响下,我的嫂子以及没有参军的二哥和五哥相继成为老师。家庭中目前已有6人的职业是教师,有的虽已经退休了但仍关注着教育事业,有的还兢兢业业地坚守在教师岗位上。父亲经常教育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父亲的话说,如今我们都生活在福窝里。
脱下军装的我,被安置在某市直机关工作,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保持着业余写作的习惯,目前已出版了散文集《巍然的老家》和杂文随笔集《直面现实》,第三部非虚构系列乡土散文三部曲《袁庄原味》即将面世。我用笔墨记录着社会家庭的点滴变化以及时代的变迁,将我们家的好家风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