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学生要建立初步的数感,数感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边的事物。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从数感形成的因素和方式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旨在帮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数感。
良好数感的建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生活。数感的培养应该与生活元素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观察和体验中真正感知数。
一、在生活元素中感知数
小学生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数,即使学生从未曾系统接触和学习过数,数也依然存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求学生从生活元素中感知数,就要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生活,将每天的所见所感通过数加以量化。我们都知道对于初入小学学习生涯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数的概念和认识都是十分陌生的,数学课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他们截然不同的感觉,这种将生活元素抽象成数量的方法给很多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所以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通过何种方式帮助他们认识数和感知数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例如,在学习到“认识数”这一课时,如果仅仅以教材解读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数,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建立起数的抽象概念,这时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放下手中的教材,从眼前能看到的东西观察,鼓励学生从所见范围内寻找数。这样以生活观察为基础的活动很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每一个学生都兴奋地说出自己找到的数:找教室要看教室几年级几班;班级里有几张课桌就会有几个学生;上课要看几点下课也要看几点;几点做广播体操;第几节课上哪一个科目的课等等,学生从眼前能观察到的生活元素着手,并加以适当的生活经验,拓展了很多有关数的内容,这样认识数不再是教科书宣读的内容,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慢慢积累和认识的内容。再如在认识“多位数”时,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从观察生活元素人手,在生活中找到多位数的影子,一旦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他们会发现无论是今天学习汉字的数量、与自身有关的体重和身高、教室号、超市的价格标签,还是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车牌都是由多位数组成的,虽然我们没有特意去铭记,但这些多位数却都真实地存在着。并且离所有人的生活都如此之近。这样学生不断从生活元素中寻找数,也不断领会着数的深层含义,从而为后续数的学习和感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感知数
数学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数感的培养也应该与实际问题解决同行,如果将数学从生活中孤立出来,那么数学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数学,是实际问题赋予了每一个数字和符号特殊的意义,让这些毫无生气的数字和符号看起来“有血有肉”。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将数感的培养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给学生设计多种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数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余数除法”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余数除法的基本规则,教师更要从诸多生活案例中提取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周末数学教研组有13个老师准备坐出租车前往另一所学校进行教研活动,每一辆出租车最多可以坐4个教师,现在想要知道为了能够顺利抵达另一所学校,至少需要几辆出租车?这是一个常见的实际问题,学生很容易就会算出13÷4=3……1,在算出这个结果后,有的学生就直接认为需要3辆出租车即可,很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这个学生并没有从实际问题的角度来看待商和余数,实际上商3余1已經被赋予了实际的含义,3代表3辆出租车,1则代表被剩下的1名教师,这样当学生了解了这些数代表的实际意义,学生自然就清楚如果想要容纳所有的教师至少需要4辆出租车,这就是数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与此同时在了解了数的概念和意义后,有的学生提出了更多坐车的方法,如前3辆车每辆车坐3个教师,第4辆车坐4个教师,这样也可以满足实际坐车的需要,可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更加了解了数的意义。
三、在动手实践中感知数
所谓数感就是学生在对数的认识中逐渐形成的数学常识,在填空题中经常有学生出现一些可笑的错误,如一个西瓜重5(g),一张床长2(cm),这样的错误看起来非常可笑,却也非常可悲,学生连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可见数学教学的失败,为了让学生对数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应该尽可能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学生切身感受数感的存在。
例如在认识“千克”时,教师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几个外形相同重量不同的盒子,让学生亲自放在手上感受一下,找到1千克的盒子,很多学生将盒子放在手上感受了一遍又一遍却找不出1千克的盒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想而知学生根本不知道1千克到底有多重?1千克放在手上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时教师再拿出几个苹果,让学生在秤上称出1千克的苹果,并数一数1千克有几个苹果,这个苹果放在手上是什么样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在秤上称出1千克的苹果,感受一下2千克的重量放在手上是什么样的感觉,在学生对重量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从几个外形相同的盒子中选出1千克重量的盒子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此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长度单位,要让学生用尺子测一测常见物体的尺寸;在学习体积时,让学生量一量常见物体的体积,总之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学生的精确的数感就会渐渐形成。
综上所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良好数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能有一个更好的感知和认识,对提高学生综合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良好数感的建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生活。数感的培养应该与生活元素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观察和体验中真正感知数。
一、在生活元素中感知数
小学生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数,即使学生从未曾系统接触和学习过数,数也依然存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求学生从生活元素中感知数,就要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生活,将每天的所见所感通过数加以量化。我们都知道对于初入小学学习生涯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数的概念和认识都是十分陌生的,数学课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他们截然不同的感觉,这种将生活元素抽象成数量的方法给很多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所以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通过何种方式帮助他们认识数和感知数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例如,在学习到“认识数”这一课时,如果仅仅以教材解读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数,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建立起数的抽象概念,这时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放下手中的教材,从眼前能看到的东西观察,鼓励学生从所见范围内寻找数。这样以生活观察为基础的活动很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每一个学生都兴奋地说出自己找到的数:找教室要看教室几年级几班;班级里有几张课桌就会有几个学生;上课要看几点下课也要看几点;几点做广播体操;第几节课上哪一个科目的课等等,学生从眼前能观察到的生活元素着手,并加以适当的生活经验,拓展了很多有关数的内容,这样认识数不再是教科书宣读的内容,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慢慢积累和认识的内容。再如在认识“多位数”时,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从观察生活元素人手,在生活中找到多位数的影子,一旦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他们会发现无论是今天学习汉字的数量、与自身有关的体重和身高、教室号、超市的价格标签,还是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车牌都是由多位数组成的,虽然我们没有特意去铭记,但这些多位数却都真实地存在着。并且离所有人的生活都如此之近。这样学生不断从生活元素中寻找数,也不断领会着数的深层含义,从而为后续数的学习和感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感知数
数学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数感的培养也应该与实际问题解决同行,如果将数学从生活中孤立出来,那么数学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数学,是实际问题赋予了每一个数字和符号特殊的意义,让这些毫无生气的数字和符号看起来“有血有肉”。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将数感的培养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给学生设计多种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数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余数除法”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余数除法的基本规则,教师更要从诸多生活案例中提取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周末数学教研组有13个老师准备坐出租车前往另一所学校进行教研活动,每一辆出租车最多可以坐4个教师,现在想要知道为了能够顺利抵达另一所学校,至少需要几辆出租车?这是一个常见的实际问题,学生很容易就会算出13÷4=3……1,在算出这个结果后,有的学生就直接认为需要3辆出租车即可,很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这个学生并没有从实际问题的角度来看待商和余数,实际上商3余1已經被赋予了实际的含义,3代表3辆出租车,1则代表被剩下的1名教师,这样当学生了解了这些数代表的实际意义,学生自然就清楚如果想要容纳所有的教师至少需要4辆出租车,这就是数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与此同时在了解了数的概念和意义后,有的学生提出了更多坐车的方法,如前3辆车每辆车坐3个教师,第4辆车坐4个教师,这样也可以满足实际坐车的需要,可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更加了解了数的意义。
三、在动手实践中感知数
所谓数感就是学生在对数的认识中逐渐形成的数学常识,在填空题中经常有学生出现一些可笑的错误,如一个西瓜重5(g),一张床长2(cm),这样的错误看起来非常可笑,却也非常可悲,学生连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可见数学教学的失败,为了让学生对数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应该尽可能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学生切身感受数感的存在。
例如在认识“千克”时,教师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几个外形相同重量不同的盒子,让学生亲自放在手上感受一下,找到1千克的盒子,很多学生将盒子放在手上感受了一遍又一遍却找不出1千克的盒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想而知学生根本不知道1千克到底有多重?1千克放在手上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时教师再拿出几个苹果,让学生在秤上称出1千克的苹果,并数一数1千克有几个苹果,这个苹果放在手上是什么样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在秤上称出1千克的苹果,感受一下2千克的重量放在手上是什么样的感觉,在学生对重量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从几个外形相同的盒子中选出1千克重量的盒子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此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长度单位,要让学生用尺子测一测常见物体的尺寸;在学习体积时,让学生量一量常见物体的体积,总之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学生的精确的数感就会渐渐形成。
综上所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良好数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能有一个更好的感知和认识,对提高学生综合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