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境菠菜种子携带菠菜潜隐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x13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菠菜潜隐病毒;RT-PCR;菠菜;检测
  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是中国普遍栽培的蔬菜之一。菠菜潜隐病毒(Spinach latent virus,SpLV)是菠菜上重要的种传病毒病害,曾用名为GE36,属雀麦花叶病毒科(Bromoviridae)等轴不稳环斑病毒属(Ilarvirus)。SpLV基因组结构为单链正义五分体RNA,必需有3个大的组分(RNA1、RNA2、RNA3)及1~2个小的组分(RNA4、RNA5)或外壳蛋白一起才能完成侵染过程,主要侵染菠菜、番茄、藜麦、甜菜、鸡冠花、黄瓜、克利夫兰烟、黏毛烟、黄花烟、菜豆等,SpLV存活期长,至少可以在菠菜、藜麦种子中存活5年,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种子[1-2]。SpLV目前主要分布在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南斯拉夫、新西兰、克罗地亚、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3-6],我国没有分布,也没有截获的任何报道。
  本研究以进境的菠菜种子为材料,应用一步法逆转录PCR(RT-PCR)技术对SpLV进行检测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试剂
  1.1.1 材料 受检材料为2019年3月广州海关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室接收的进境的菠菜种子。
  1.1.2 试剂 核酸提取试剂TRIzol为Invitrogen公司产品;RT-PCR一步法试剂盒(PrimeScriptTM One Step RT-PCR Kit)、DNA Marker 2000购自大连TaKaRa公司。
  1.1.3 引物 SpLV RNA1组分引物SpLV-RNA1-F/R序列:5′-TGTGGATTGGTGGTTGGA-3′,5′-CTTGCTTGAGGAGAGATGTTG-3′; RNA2组分引物SpLV-RNA2-F/R序列:5′-GAACCACCGAAACCGAAA-3′,5′-CCACCTCAACACCAGTCATAG-3′;RNA3组分引物SpLV-RNA3-F/R序列:5′-GCCTTCATCTTTGCCTTTG-3′,5′-CATTTCATCTGCGGTGGT-3′;预期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722、436、213 bp[4],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1.2 方法
  1.2.1 样品RNA的提取 随机取样并称取50 g菠菜种子,研磨成粉末状,称取0.1 g移入灭菌的 2 mL 离心管中,加入1 mL的TRIzol试剂,剧烈振荡摇匀,室温静置3 min;4 ℃、12 000 g离心10 min,取上清;加入200 μL三氯甲烷,上下颠倒混匀,室温静置3 min;4 ℃、12 000 g离心10 min,取上层水相;加等体积的异丙醇,颠倒混匀;4 ℃、12 000 g离心10 min,弃上清;加1 mL 75%乙醇洗涤沉淀,4 ℃、7 500 g离心 5 min,弃乙醇;沉淀于室温下充分干燥后,溶于 50 μL 无RNA酶的ddH2O,-20 ℃保存备用。
  1.2.2 RT-PCR扩增 利用一步法RT-PCR试剂盒,针对SpLV的3个不同组分进行RT-PCR一步法检测,扩增体系如下:PrimeScript One Step Buffer 25 μL,上下游引物各(20 μmol/L)1 μL,Prime Script 1 Step Enzyme Mix 2 μL,最后加RNase Free H2O至总体积为50 μL。反应参数如下:50 ℃ 30 min;94 ℃ 2 min,94 ℃ 30 s,60 ℃ 30 s,72 ℃ 30 s,35个循环;72 ℃10 min。
  1.2.3 PCR产物的检测 RT-PCR反应结束后,取5 μL扩增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记录结果。PCR产物由广州天一辉远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纯化并测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RT-PCR扩增结果与分析
  利用引物对SpLV-RNA1-F/R、SpLV-RNA2-F/R、SpLV-RNA3-F/R对菠菜种子中SpLV的3个组分进行一步法 RT-PCR检测鉴定。结果显示,从待检测样品中分别扩增出3条特异性条带,大小分别为722、436、213 bp,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图1),初步判断待测样品可能感染了SpLV, 在底物和引物浓度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获得的RNA2组分扩增产物的浓度明显比RNA1、RNA3高。
  2.2 序列分析
  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拼接后可知,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722、436、213 bp,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简称NCBI)网站进行核酸序列Blast。结果表明,其中722 bp核苷酸片段与分离物SRP059420 RNA1组分(GenBank登录号:KY695012.1)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72%,与美国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U93192.1)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為99.58%,与番茄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DQ457000.1)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87%;436 bp核苷酸片段与分离物SRP059420 RNA2组分(GenBank登录号:KY695013.1)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100.00%,与美国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U93193.1)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77%;213 bp核苷酸片段与分离物SRP059420(KY695014.1)和菠菜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U93194.1)RNA3组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00%。进一步验证得出,3个不同大小的 RT-PCR产物均为SpLV的特异性产物。
  3 结论与讨论
  菠菜潜隐病毒为五分体病毒,本研究为确定 RT-PCR扩增到的产物为目标病毒,利用特异性引物对SpLV侵染所需要的3个组分(RNA1、RNA2、RNA3)分别进行扩增,在扩增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引物对SpLV-RNA2-F/R扩增的RNA2组分产物量最大,条带清晰,更适合日常SpLV的检测鉴定。   菠菜种子被植物病毒感染后,种子的品质下降,发芽率降低,芽苗生长势减弱,更易被其他病害侵染。SpLV随种子传毒的效率非常高,在藜麦和菠菜上种传率超过50%,在烟叶上超过90%[1]。韩国曾多次从输韩菠菜种子上截获SpLV,并在2007年把该病毒列入输韩植物和植物产品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此次在菠菜种子上截获菠菜潜隐病毒,保护了我国蔬菜种植业的安全,为防止该病毒的传入,广州海关对该批菠菜种子作退运处理。但是由于有害生物分布的非均匀性以及种子带毒率的非一致性,入境第一口岸能否检出有害生物以便识别风险,这是一个概率事件,而不是百分之百能够检出有害生物的必然事件。因此国外预检及入境后的监管、监测及跟踪检疫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Bos L,Huttinga H,Maat D Z. Spinach latent virus,a new ilarvirus seed-borne in Spinacia oleracea[J].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1980,86(2):79-98.
  [2]Ge X,Scott S W,Zimmerman M T.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genomic RNAs of spinach latent virus[J]. Arch Virology,1997,142(6):1213-1226.
  [3]Fotopoulos V,Dovas C I,Katis N I. Incidence of viruses infecting spinach in Greece,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weeds as reservoir hosts[J].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2011,93(2):389-395.
  [4]Lebas B,Ochoa-Corona F M,Tang Z J,et al. First report of Spinach latent virus in tomato in New Zealand[J]. Plant Disease,2007,91(2):228.
  [5]Vargas A J,Mclane H,Bush E,et al. Spinach latent virus infecting tomato in Virginia,United States[J]. Plant Disease,2013,97(12):1662-1663.
  [6]Mustafa G,Erbay E,Semih E,et al. Occurrence of viruses infecting spinach in Western Anatolia of Turkey[J]. 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2014,12(1):272-275.林 姍,陆兴利,赵金鹏,等. 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和综合防治[J].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理应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点,重新认识其内涵及其现代构成,有助于厘清供给侧改革的重心。生产要素因其不可缺性、多维性、结构性、客观性等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其在历史变迁与产业变迁中谨慎的变迁策略与独特体系。沿袭于这一变迁脉络,形成了现代农业体系下的3种来源和6类要素,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之源。  关键词:生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维变迁;内涵;变迁;构成  中图分类
摘要:以2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对AFLP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因素(DNA浓度、酶切体系、扩增体系等)进行了优化,旨在建立适合马铃薯的EcoRⅠ/MseⅠ内切酶组合的AFLP反应体系和筛选扩增条带丰富的引物。结果发现,优化的马铃薯AFLP反应体系为37 ℃酶切4 h,37 ℃连接4 h,连接产物稀释10倍用于预扩增,预扩增产物稀释30倍用于选择性扩增。利用建立的优化反应体系,以10个甘肃省主栽马铃薯品种
摘要:为了解大莲湖湿地修复区浮游植物及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在2018年1—5月对大莲湖湿地修复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包括浮游植物的种类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度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期间共鉴定出28种浮游植物,隶属5门25属;其中优势种2个门类,共3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绿藻为主,其密度占总数的64.9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氮营养盐含量是绿藻群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溶氧含量、pH值以及氮营养
我高考那年压力特别大,因为身在重点班,加上前一年表姐高考考进了一所重点高校,导致父母和亲戚对我的期待都特别高,但是进入高三下学期后的几次模拟考试,我都考得很差。班主任和我爸妈轮番找我谈话,说让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他们不知道,其实我的心思一直都在学习上,只是因为压力太大导致一直没办法专心,夜夜失眠。  去心理咨询室的那天我很紧张,因为害怕心理老师会像老班一样对我问东问西、灌输心灵鸡汤,也害怕心理老师
虽然这样说有点儿自恋,但是我以前真的一度觉得女主光环就在我身上。我从小在爸妈身边长大,老师、朋友都很照顾我,上了高中成绩虽然不算数一数二,但是大概老师和同学看我长得也比较小,性格也耿直得可爱,所以都很宠着我,对我的态度都很好,遇到的朋友也很多,那时什么都不需要顾虑,每天活得乐淘淘,最大的烦恼也只是考试没考好,一顿烤肉火锅就能过去的事。  这种光环笼罩了我十几年,终于在我上大学之后被打破了。  我理
摘要:提出了一种早熟鲜食马铃薯的早代筛选方法,即秋季马铃薯实生苗基质高密度短生育期栽培,以薯皮薯肉色为主要依据淘汰率约50%筛选;春季无性一代分期采收,以休眠期、产量和早熟性为主要依据淘汰率约85%筛选。2014—2016年对马铃薯实生苗、无性一代、无性二代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早熟性、生长势等进行跟踪试验。结果表明,在实生苗世代收获的2 g以上、平均约5 g的有效种薯,其块茎大小和结薯数与无性一
摘要:利用NaOH改性玉米秸秆,研究其对含铜废水中Cu2 的吸附脱除效果。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改性玉米秸秆的添加量、温度、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水溶液中Cu2 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秸秆的添加量、温度和溶液pH值均对吸附效果有一定影响,其中溶液pH值对玉米秸秆吸附Cu2 的效果影响明显,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反应其动力学行为。  关键词:铜离子;吸附;改性玉米秸秆;动力学;
摘要: 设计不同规格网袋和不同基质配方组合试验,研究套网袋基质栽培对靖江香沙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网袋全基质和大网袋培肥土 盖基质子孙芋产量较高,其次为中网袋处理,小网袋处理对子孙芋膨大有较大限制作用,产量较低;同规格网袋全基质处理子孙芋产量要高于培肥土 盖基质处理。芋头产量与子孙芋结芋数和单芋质量密切相关。综合考虑用工、基质、网袋成本及商品芋的产量,以中网袋培肥土 盖基质处理效益最高。
摘要:为了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更好地应用于大面积生产,选取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及氮肥运筹3个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肥施用量337.5 kg/hm2、移栽密度 120 000株/hm2、氮肥运筹比(基肥 ∶ 苗肥 ∶ 薹肥)5 ∶ 2 ∶ 3为苏油8号取得高产的适宜栽培措施,其产量为 3 784.50 kg/hm2。(2)影响产量的主要栽培措施为氮肥
摘要:以3个玉米组合济533/PH6WC(组合Ⅰ)、济533/H5818(组合Ⅱ)、2394/PH6WC(组合Ⅲ)的P1、P2、F1、F2、B1、B2 6世代群体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玉米淀粉含量进行6世代联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组合Ⅰ和组合Ⅲ淀粉含量均为E-1模型(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2个组合均表现为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