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可将"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情意和反思能力"3个维度的培养作为教师培养工作的切入点。对3所地方师范院校参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素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该计划后,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方面得到了迅速的提升,而在专业情意和反思能力的提升上尚有不足。这一结果表明,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情感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多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意,并注重培养师范生具备
【机 构】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
: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编号:2018SJA052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童年画像历史想象的修辞研究”(编号:2020SJA0608);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模式和机制研究”(编号:2021SKYJ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可将"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情意和反思能力"3个维度的培养作为教师培养工作的切入点。对3所地方师范院校参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素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该计划后,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方面得到了迅速的提升,而在专业情意和反思能力的提升上尚有不足。这一结果表明,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情感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多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意,并注重培养师范生具备系统的反思教学实践并从经验中学习的专业反思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其他文献
2021年秋季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正式投入使用。在与统编思政课教材融合互进中,推进《读本》更加体系严整进教材;在思政课多样化教学改革创新中,推进《读本》更加深入生动进课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故事逻辑铺陈中,推进《读本》更加刻骨铭心进头脑,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有载体、学有阵地、学而生根。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以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党建正成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跨媒体分析推理、虚拟现实智能建模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技术在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信息茧房"、隐私侵权、数字鸿沟等问题也制约着人工智能在高校党建领域的落地应用。对此,高校党组织要从树立智能理念、夯实技术基础、提升智能素养和健全制度机制等方面入手推进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把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既能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拓展情境材料的广度和深度;又能用感人故事和先进人物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但党史教育进入思政课堂并不是生搬硬套和空洞说教,需要思政课教师用心用情,抓住时代发展契机,结合学生发展关键期,精细设计教育教学内容,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充满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把重要讲话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既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的应有之义,又是廓清高中生思想迷雾的制胜武器,还是思政课教学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发挥思政课教育教学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和理论辨析能力,创新课堂授课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引导学生将讲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本课程教学要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毋庸置疑,新课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式提出新要求,即需深入探索综合性教学,尤其是情境创设,更应加强研究。文章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综合性教学的情境创设与运用策略:运用多个模块知识,设置问题情境;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情境活动;发挥情境育人功能,培育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