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趋势,但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应重视教育质量和效率。而高职教师的职业适用能力将是影响教育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现代社会的信息源急剧增多、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社会也赋予高职教育新的使命和要求。如何使教师适应当前的教育,将是应该探讨的课题。
一、接受新的理念适应高职教育
1.用现代教育理念充实教师的头脑
在新时期,无论是知识更新,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要求教师有创新教育的能力。
在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不断涌现出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多去实践、敢于创新。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这既要提高学历,得到更高层次深造,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还要增加知识的广度,学习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知识,更是要深入社会、企业等各个对口领域得到第一手材料,提高综合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
以往,教师大多都是以课堂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对动手能力基本上没有提出要求。但新高职提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尤其是企业对能够进入工厂就能动手操作的毕业生更为青睐。所以教师应该定期下厂向工人师傅学习实际操作和维修技能。只有教师动手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教师可以拍摄出维修过程是图象带回到课堂上讲授。在带领学生到工厂实习时,亲临现场讲解实际操作过程。
当代学生基本上都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及接受信息技术为自己获得各种知识,他们的知识结构已发生变化,知识面更加广泛。作为教师应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知识欠缺点,并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查找相关资料,共同探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探索科学不懈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影响学生。为了适应教育技术革命的形势,教师必须有现代教育理念,努力研究现代教学方法,探究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优秀教学方法,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有的学生热恋网络,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哪些相关专业的网站,要求他们查阅相关的知识。并把专业论坛中的有争议的论点带回到课堂教学中让同学们讨论,同时让大家查阅资料,最后得出结论,并发表在专业论坛中,引起同行的关注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树立符合新时代的学生观
无论从心理角度、生理角度,还是社会学意义上讲,大学生和教师会形成一种工作关系。课堂不再是由教师一统天下,师生间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畅所欲言,在教师充分发挥向导作用的同时,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有义务尊重他人的发言,维护正常的教学次序,师生间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关系,沟通的双方都必须关注对方的信息和对方的反应,师生的认识不再是如出一辙,对于不同的观点,师生都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对学生加以引导。
例如,我们有时提出一个生产流程,由学生们提出不同的修改办法,最后讨论出最佳方案。
3.提倡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就是要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然后对他们进行鼓励、赏识、引导,使他们成为社会各方面的人才。
如今,高职生源参差不齐。有的是上了二本线,但报考失利,进入高职;有的是上了三本线,但家庭困难,进入高职;还有的是刚踏入高职录取线。所以各自心态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实际动手能力、社会活动交际和组织能力都不相同。教师切莫仅以学习能力的好坏来定论一个学生的层次。要知道社会是多元化、复杂化的,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引导每位学生,把他们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二、更新教学方式适应高职教育
1.以启发式教育代替注入式教育
教师应注重应用启发式教育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实践能力。
以往的实验教学都是先在课堂上讲理论,后去实验室做实验,学生没有深刻的认识,理论和实际对不上号。现在改为在实验室先讲理论后做实验,学生对照实验设备会主动寻找理论依据,这样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讲解设备时,应把设备模型先让学生观看,然后再讲设备构造、工作原理。最后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上讲台来分析可能出现的故障和维修的方法,最后教师加以总结。
2.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代替教给学生知识
教师应使学生通过教学不仅能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能获得独立学习与更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评价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
教师在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时长篇大论讲不清的内容,借助现代电教手段,往往可以形象生动、直观明晰地予以说明。如教师在讲授一些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设备安装布置等时,利用多媒体形象,使学生很快在大脑中构建出立体知识网络。
三、缓解压力适应高职教育
高职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个体性和群体性,所以一般来说教师的压力都很大。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排除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反之,过度的工作压力,即不愉快的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使人产生心理、生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焦虑、沮丧、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工作效率不高等现象。所以教师学会正确对待压力是非常必要的。
四、正确认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知识的增长与更新,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时会造成教师心理压力过重,有很强的挫败感,对自己自怪、自责,对他人怀有敌意,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影响工作。因而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善于对待社会的期望,积极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工作潜能。
五、教师应持积极的心态进一步完善自我
现代电教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操作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能力。如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其次,能够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一起,如编写课件、制作效果图等。
这些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对教师尤其是对老一代教师有很大的压力。教师应以积极好学的心态面对,不畏困难,勤学多问。只要从精神上战胜这些压力,藐视这些困难,从头学起,定能掌握好这一新的教学方式。
由于现代社会的信息源急剧增多、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社会也赋予高职教育新的使命和要求。如何使教师适应当前的教育,将是应该探讨的课题。
一、接受新的理念适应高职教育
1.用现代教育理念充实教师的头脑
在新时期,无论是知识更新,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要求教师有创新教育的能力。
在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不断涌现出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多去实践、敢于创新。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这既要提高学历,得到更高层次深造,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还要增加知识的广度,学习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知识,更是要深入社会、企业等各个对口领域得到第一手材料,提高综合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
以往,教师大多都是以课堂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对动手能力基本上没有提出要求。但新高职提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尤其是企业对能够进入工厂就能动手操作的毕业生更为青睐。所以教师应该定期下厂向工人师傅学习实际操作和维修技能。只有教师动手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教师可以拍摄出维修过程是图象带回到课堂上讲授。在带领学生到工厂实习时,亲临现场讲解实际操作过程。
当代学生基本上都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及接受信息技术为自己获得各种知识,他们的知识结构已发生变化,知识面更加广泛。作为教师应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知识欠缺点,并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查找相关资料,共同探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探索科学不懈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影响学生。为了适应教育技术革命的形势,教师必须有现代教育理念,努力研究现代教学方法,探究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优秀教学方法,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有的学生热恋网络,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哪些相关专业的网站,要求他们查阅相关的知识。并把专业论坛中的有争议的论点带回到课堂教学中让同学们讨论,同时让大家查阅资料,最后得出结论,并发表在专业论坛中,引起同行的关注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树立符合新时代的学生观
无论从心理角度、生理角度,还是社会学意义上讲,大学生和教师会形成一种工作关系。课堂不再是由教师一统天下,师生间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畅所欲言,在教师充分发挥向导作用的同时,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有义务尊重他人的发言,维护正常的教学次序,师生间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关系,沟通的双方都必须关注对方的信息和对方的反应,师生的认识不再是如出一辙,对于不同的观点,师生都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对学生加以引导。
例如,我们有时提出一个生产流程,由学生们提出不同的修改办法,最后讨论出最佳方案。
3.提倡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就是要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然后对他们进行鼓励、赏识、引导,使他们成为社会各方面的人才。
如今,高职生源参差不齐。有的是上了二本线,但报考失利,进入高职;有的是上了三本线,但家庭困难,进入高职;还有的是刚踏入高职录取线。所以各自心态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实际动手能力、社会活动交际和组织能力都不相同。教师切莫仅以学习能力的好坏来定论一个学生的层次。要知道社会是多元化、复杂化的,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引导每位学生,把他们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二、更新教学方式适应高职教育
1.以启发式教育代替注入式教育
教师应注重应用启发式教育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实践能力。
以往的实验教学都是先在课堂上讲理论,后去实验室做实验,学生没有深刻的认识,理论和实际对不上号。现在改为在实验室先讲理论后做实验,学生对照实验设备会主动寻找理论依据,这样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讲解设备时,应把设备模型先让学生观看,然后再讲设备构造、工作原理。最后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上讲台来分析可能出现的故障和维修的方法,最后教师加以总结。
2.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代替教给学生知识
教师应使学生通过教学不仅能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能获得独立学习与更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评价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
教师在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时长篇大论讲不清的内容,借助现代电教手段,往往可以形象生动、直观明晰地予以说明。如教师在讲授一些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设备安装布置等时,利用多媒体形象,使学生很快在大脑中构建出立体知识网络。
三、缓解压力适应高职教育
高职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个体性和群体性,所以一般来说教师的压力都很大。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排除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反之,过度的工作压力,即不愉快的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使人产生心理、生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焦虑、沮丧、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工作效率不高等现象。所以教师学会正确对待压力是非常必要的。
四、正确认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知识的增长与更新,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时会造成教师心理压力过重,有很强的挫败感,对自己自怪、自责,对他人怀有敌意,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影响工作。因而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善于对待社会的期望,积极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工作潜能。
五、教师应持积极的心态进一步完善自我
现代电教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操作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能力。如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其次,能够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一起,如编写课件、制作效果图等。
这些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对教师尤其是对老一代教师有很大的压力。教师应以积极好学的心态面对,不畏困难,勤学多问。只要从精神上战胜这些压力,藐视这些困难,从头学起,定能掌握好这一新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