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风诗梦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知道黄濬的名字,是在他的名著《花随人圣 摭忆》里面,准确的说,是看了瞿兑之先生的序言,才勾起我对这位近代才人的兴趣。黄濬字哲维,号秋岳,福建侯官(福州)人,近代的同光体诗人之一,陈衍(石遗)老人的弟子,在民初的北京文坛,他曾经是叱咤一时的人物,还很受到汪精卫的赏识,任命为行政院机要秘书,但是他的下场很不光彩:民国二十六年(1937),他因出卖蒋介石的江阴要塞机密被揭发,以通敌罪伏法,是抗战以来的第一位以汉奸罪伏法的高官。
  
  黄濬的才情,无疑是后世的文人赏识和惋惜他的因由。他青年时在京华做小官的时候,已经和石遗老人、黄节、曾习经、林琴南等名士唱和,在《摭忆》中,他所提到的清季老宿还有很多,如沈曾植也曾经对他青眼有加,同辈之中,和秋岳交情最深的,非梁鸿志莫属。梁是他的福建同乡,又是石遗的同门,甚至诗的风格也很有相同之处。
  在近年的拍卖上偶尔可以见到一些秋岳的书法作品,见诸绢素,他的书法确实是民国初年的名家,早在1989年王朝宾编《民国书法》时,就收入他的一件条幅,见得比较多的是他的对联,有欧体的骨力和北碑的硬朗,和梁鸿志的肥腴又不同趣。黄写对联喜欢用朱丝栏格,然后集唐宋人的诗句作对,就像梁任公所喜欢的那种。还有他和张大千昆仲也是好朋友,大千的画也多见他的题诗。物稀则贵,现在他的片纸只字也不容易见到了,前年友人买到一对,价钱已在万元以上矣。
  
  黄的书法还可以见到,要读他的诗集却比较费劲。他的诗近几十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几乎不见于各种选本之中,钱仲联编《近代诗抄》,连郑海藏也不收录,何况秋岳。他的诗集名为《聆风簃诗》,八卷附词一卷,这套诗集和它的作者命运一样都是多灾多难的。
  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丙丁之交,上海中华书局拟以《爰居阁诗》(梁鸿志),及夏敬观《忍古楼诗》,黄溶《聆风移诗》同时印刷问世,三家皆先后与中华签有合同,不意排印未竣,事变忽起,黄以通敌服上刑,书局畏祸,印事搁浅,爰居(指梁)急赴书局将《聆风移诗》稿取回,合同取消。”这里的丙丁,当指1936、1937之间的事,梁因为中华迟迟未交出他的《爰居阁诗》印样,索性也取回了自己的诗稿,所以中华只印了《忍古楼诗》一种。
  梁鸿志毕竟很重同门之交情,1941年,他已身任汪记的监察院长,他出资重印了《聆风簃诗》,今天还可以读到秋岳的遗诗,梁的心力是不可不记的。
  在民国的个人别集中,《聆风簃》和《爰居阁》都是最精的一类:板框高大,开本宽阔,字体仿宋体,有欧的瘦长姿态,刚好与黄秋岳的书法相呼应。书的题签,是梁鸿志的手笔,最前面是陈石遗的序,夏敬观的序,然后,是梁鸿志的序。
  
  梁序的文字,流露出对这位数十年同门诗友的缱绻之情,在回忆了光绪末年他们相识,交往的经历之后,在最后一段,他写道:
  呜呼,哲维亡矣,其不亡者仅此!余以三十年之交旧,追维平日文酒之乐,离合之迹,虽风逝电谢,不可抟挽,然一展卷间,仿佛遇诸纸上,令人悲咽不可仰回矣。哲维临命之岁(指1937年),序余《爰居阁诗》,脱稿示余,并几赏析,宛然前日事耳。今颉之既刻聆风簃诗,乃征余序,辄以泪濡笔书此,以塞其意,哲维有知,其许我耶?
  同门的凋谢,故友的伏法,令梁痛心之余,也令梁勾起对自身遭际的孤单、迷茫之感,当时他只是一个有名无权的傀儡。“颉之”是黄的幼子,梁虽然自己资助印书,但是还是由黄的家属出面,当时黄的家人正在彷徨之中,秋岳是父子二人同日同罪伏法的,没有梁的资助,哪有这份心力。瞿兑之的《摭忆》序说:哲维骤被独柳之祸云云,说的还比较隐晦,而梁的序言就毫不掩饰他的悲伤之情。
  
  黄的书斋,都知道叫“花随人圣庵”,可是这个奇怪的名字,没有人作过解释,寒斋藏有一件他精心书写的小楷扇子,两面写了数百字的自作诗,送给北京著名的画家汤涤(定之),其中第一首就是和梁鸿志的《超山二首》,其中写到“花当答客问,圣句信妙独”,这也许是“花随人圣”的一个注释吧。
  梁鸿志的照片,见过不止一张,黄的模样,却很稀少,多番搜寻之下,终于在民国初的《青鹤》杂志扉页中见到一幅:小圆的脸庞,戴着圆圆的眼镜,微有须,儒雅之中带着几分清气,对着这幅照片,对着他秀硬的书法,清峻的诗篇,我怎么也无法和“奸细”两字联想起来。秋岳诗有云“南望战云初不极,更移归梦入刀环”:南方战云还没有卷起,他却真的先赴“刀环”了。`
其他文献
陈荫罴,海外现代美术史上从事抽象绘画艺术探索的一位先驱性华裔艺术家。1913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县一个中医世家,12岁随父亲移民到美国加州。22岁进入洛杉矶奥蒂斯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就读5年期间连续获得全额奖学金并取得硕士学位,留校担任助教。尽管学业看来颇为顺利,但事实上这个华裔移民家庭的生活境况并不宽裕,陈荫罴当时还一度委身于洛杉矶基督教的“中华公理教会”,并在黑人区租赁公寓以方便作画。在作风略
期刊
长沙窑瓷枕    瓷枕是一种生活用具,具有清凉沁肤,爽身怡神之功效。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唐朝时(公元618-907年)开始大量生产。长沙窑瓷枕与北方瓷枕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它充分展示了长沙窑釉下彩、绿彩等工艺。长沙窑瓷枕色泽多变,器型丰富,表现了瓷枕造型在产生初期的创新与质朴。长沙窑瓷枕是中国出现的早期瓷枕之一,对研究中国陶瓷枕的起源、发展及流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长
期刊
墨盒是在钢笔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很普遍的文房用具。多以铜皮作外壳,内放棉花用以贮存墨汁便于毛笔书写。铜墨盒除了实用价值外,人们还将其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或纪念品。小小的盒面也就成了一方书画的小天地。在收藏热的今天,这种价格虽然不高,但富于文化气息的玩意还是值得玩味的。      可读园著书图墨盒    1923年制7.2cm×7.2cm×2.2cm  盒为方形,右边刻苍松翠竹秀石,一人在屋内著书。题:
期刊
2006年是清四僧之一的“八大”诞辰380周年,其作品在古代书画市场上凯歌频奏。春拍伊始,在“市场调整”的大环境下,6月3号,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发布消息,八大山人的《山水》立轴以1540万元成交,创下2006年当时国内书画拍卖的最高成交价!秋拍中,据说是从海外征集回来的一幅八大山人《花鸟四屏》在北京最终3960万元成交,成为了新的八大作品拍卖纪录。2006年的春拍秋拍,八大作品均被各拍行作为重点推出
期刊
今年的Arco    今年的Acro有来自全世界的218家画廊,这其中四成左右是西班牙画廊,并有14家韩国画廊参加其主题国“当今韩国”项目,4家来自中国的画廊参加了“人民公园”的项目。整个展会中西班牙语系的人士人头攒动,但也频繁可见亚洲面孔。  Arco能够达到今天的成就,和来自其政府或者说皇家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种支持不仅是口号上的,而是很实在的资金支持。使得Arco不仅有良好的场馆和展出环
期刊
古人礼乐并称,礼是行为规范,乐则使礼有舞蹈的节奏感,从而具有美感。乐是和谐的声音,礼是和谐的动作,礼乐合起来是古典土人的理想生活。音乐在先秦秦汉(古典时代)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建筑的空间往往要为音乐与演奏而设计。编钟与编磬是乐器的典型代表,编钟系列的大小、长短,又与身份地位有关,且编钟、编磬常在户外或大厅内演奏。因为高大的台阶、挺拔的台柱组成的空间架构,象征着权位和尊崇。正所谓艺术的精致性与建筑空
期刊
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汉画拓本的收藏价值越来越得到藏家的认知。近年一些汉画拓本藏品,不但吸引了海内外收藏家的视线,而且汉画拓本的收藏和研究更为人们重视了。  汉画像石又称“石刻画”或“汉画”,是以石为地,用刀代笔的绘画艺术。其构图和线条接近绘画,但又是浮雕、高浮雕乃至透雕。用于古代门楣、石窟、祠堂、墓室等作装饰。汉画像石起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就不多见了。汉画像
期刊
在张宗宪先生的第三批珍藏当中,有一件巧夺天工的乾隆瓷器珍品。这件秀雅精致的珐琅彩碗通景绘杏花朵朵、杨柳青青、春燕翩翩,体现了形式与色彩的完美结合,并糅合了宫廷作坊内画师的丹青妙笔。此碗构图为典型的手卷格局,每组细节均各具情态、鲜明有致,乍看之下,宛若仰观晴空下在枝干花叶间穿梭的飞燕,渲染出一片明媚春光。  若将本珐琅彩碗与伦敦大维德中国艺术馆藏的个同类瓷碗相比,两者的纹饰图案相互呼应,且题诗相同,
期刊
致柯绍忞    戊午正月初八日中华民国六年(1917)2月18日  凤荪先生大人鉴:别后维道履安健,远念良深。兹有至友八字写奉,求为一看其前途如何。近来遭遇何苦、乞示知为叩。费心至感,能先口告子衡亦佳。专此奉启,虔请道安 振玉肃上  戊午正月初八日子时      致口君义    君义先生有道:奉示敬悉。洋银三十元照收舍亲尚有求益之意,弟赠宋铁泉数枚,了此事毛其馀各泉尚希早日退还,因都中泉值高于津
期刊
西汉梁王陵寝位于河南省永城县芒砀山,史载其地为汉高祖刘邦斩蛇起兵之处,今尚有《汉高祖斩蛇碑》存此。    关于西汉梁国    西汉梁国始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首任梁王为刘邦的大将彭越,《汉书·高帝纪》:“五年冬十月,高帝许以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号曰梁王,都定陶”。西汉建国以后,开始逐渐铲除异姓诸侯王,至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l97年)汉皇室以谋反的罪名铲除彭越,立皇子刘恢为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