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与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语文教学要源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一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渗透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并及时运用在生产生活实践中。
【关键词】农村 语文 教学 实践
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实践能力差,就是因为学生学习天地窄,应试能力强,终生发展意识淡薄。农村语文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怎样走出困境,怎样才能把语文学习应用于生活实践,作为农村语文教师,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结合自己在教育一线的教学经历,在此我浅谈以下几点:
一、拓展学习天地,在实践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农村孩子学习较被动,语文学习天地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表达,羞羞答答难于启齿,这是现状。“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没有了动力,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提高学习兴趣比任何方法都重要。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力求超越了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去实践。比如,可以根据学校条件适时开展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学校在农村中学中还算条件较好一点的学校,抓住这个我曾进行过多次尝试,如组织学生演讲、辩论、小品表演、校园之声广播投稿等,确实调动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无法让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后来我尝试着让学生办手抄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办手抄报是把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最有效的途径。手抄报的主题与素材的选定也是灵活多样的。比如,为庆祝元旦的到来,可以“共庆元旦”为主题,选取一些相关新年的传说、风俗民情、灯谜、歌谣甚至是学生自主创作的表达喜悦心情的习作为素材;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定颇具个性的主题,如“青春乐园”“拥抱未来”等。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着手,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二、知识不局限于书本,拓宽语文教学课堂学习的空间,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一般还只完成了认识的第一个飞跃,而要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这个能动的飞跃,语文课堂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切实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农村的孩子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认为老师讲的都是对的。所以,每一节语文课不能满堂灌输书本知识,应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本身,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如:学习小说及喜剧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分配角色、指导朗读、介绍背景,这也只能让学生加强对故事的印象,对人物的了解。如果指导学生组织排练演出,学生则不仅要了解剧情,体会人物的情感,还要了解作品的背景,人物的服装,舞台的道具,学习舞台的表演艺术,多方面、多角度地感受作品的文化
由表及里地领会话剧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他们展示个性的欲望又非常的强烈,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独立个性和技能的舞台,在他们宣泄某方面热情的同时,个性也便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互相交流并直接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些话都告诉人们应该多读书。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但是对于农村孩子而言,考上了好大学就会有好工作的思想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挥之不去的。学校要求学生学好教材、考好成绩,家长害怕孩子读了课外书籍分心。学校、家长的夹击,也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孩子课外阅读的时间。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喜欢鼓励学生多读书,特别是在低年级时要把握住,因为毕竟到了毕业班学生的压力大精力却有限,选取学生最喜欢读的书,给他们时间去阅读,大多数的学生就会乖乖地听话,拼命阅读了。
光阅读不行,还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语文水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使他们在动手中思考,在操作探索中创新。教师要善于抓住参与时机,在活动导学课堂上,千方百计让学生在知识生长点上动,使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只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被动的去练习那些生硬的试卷,我们应该想法方设法把我们的语文教学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让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活跃起来,让孩子们学的东西能直接应用于生活实践。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教学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明祖陵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农村 语文 教学 实践
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实践能力差,就是因为学生学习天地窄,应试能力强,终生发展意识淡薄。农村语文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怎样走出困境,怎样才能把语文学习应用于生活实践,作为农村语文教师,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结合自己在教育一线的教学经历,在此我浅谈以下几点:
一、拓展学习天地,在实践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农村孩子学习较被动,语文学习天地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表达,羞羞答答难于启齿,这是现状。“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没有了动力,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提高学习兴趣比任何方法都重要。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力求超越了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去实践。比如,可以根据学校条件适时开展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学校在农村中学中还算条件较好一点的学校,抓住这个我曾进行过多次尝试,如组织学生演讲、辩论、小品表演、校园之声广播投稿等,确实调动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无法让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后来我尝试着让学生办手抄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办手抄报是把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最有效的途径。手抄报的主题与素材的选定也是灵活多样的。比如,为庆祝元旦的到来,可以“共庆元旦”为主题,选取一些相关新年的传说、风俗民情、灯谜、歌谣甚至是学生自主创作的表达喜悦心情的习作为素材;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定颇具个性的主题,如“青春乐园”“拥抱未来”等。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着手,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二、知识不局限于书本,拓宽语文教学课堂学习的空间,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一般还只完成了认识的第一个飞跃,而要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这个能动的飞跃,语文课堂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切实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农村的孩子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认为老师讲的都是对的。所以,每一节语文课不能满堂灌输书本知识,应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本身,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如:学习小说及喜剧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分配角色、指导朗读、介绍背景,这也只能让学生加强对故事的印象,对人物的了解。如果指导学生组织排练演出,学生则不仅要了解剧情,体会人物的情感,还要了解作品的背景,人物的服装,舞台的道具,学习舞台的表演艺术,多方面、多角度地感受作品的文化
由表及里地领会话剧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他们展示个性的欲望又非常的强烈,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独立个性和技能的舞台,在他们宣泄某方面热情的同时,个性也便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互相交流并直接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些话都告诉人们应该多读书。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但是对于农村孩子而言,考上了好大学就会有好工作的思想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挥之不去的。学校要求学生学好教材、考好成绩,家长害怕孩子读了课外书籍分心。学校、家长的夹击,也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孩子课外阅读的时间。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喜欢鼓励学生多读书,特别是在低年级时要把握住,因为毕竟到了毕业班学生的压力大精力却有限,选取学生最喜欢读的书,给他们时间去阅读,大多数的学生就会乖乖地听话,拼命阅读了。
光阅读不行,还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语文水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使他们在动手中思考,在操作探索中创新。教师要善于抓住参与时机,在活动导学课堂上,千方百计让学生在知识生长点上动,使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只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被动的去练习那些生硬的试卷,我们应该想法方设法把我们的语文教学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让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活跃起来,让孩子们学的东西能直接应用于生活实践。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教学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明祖陵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