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循序渐进抓好学生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而词汇的记忆和运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根据新疆中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特点,在教学的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发现除了积累词汇是学生的难点之外,能够灵活运用更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抓好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 循序渐进 词汇积累 词汇运用
  英语是初、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课,也是中、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许多学生在几年的英语学习后,根本没有奠定所谓的“基础”,究其根本就是词汇基础不牢。但只有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才有可能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
  一、积累词汇的方法
  1.学习音标,掌握基本发音规则,通过记忆单词发音学习词汇。对初级学英语的学生,根据音标记忆单词是最实用的单词记忆的方法之一。所以,教师应从抓好基本音标教学开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单词的发音规则入手,系统地学习英语单词的发音规律,结合规律拼写单词,记忆单词。学习到一定阶段,可让学生对同一字母或字母组合在不同单词中的读音进行归类,学生在熟练掌握读音规律和能够正确发音的情况下,可以比较准确地拼写单词。这是一个对任何单词都适用的方法,可谓是高效记忆的妙法。
  2.掌握基本词根,词缀,将单词拆分、组合进行记忆。英语词汇非常丰富,包含大量的词根词缀,70%-80%的词汇可以用词根和合成的方法记忆,这种方法多快好省。对这类词汇要做到“目无全词”,需要在头脑中将其拆分,并按部分→部分→全词记忆。看到由词根构成的词,马上在头脑中拆分。要有这个“拆分”本领,学生必须把握相关的构词知识和方法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教学中需要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将新单词与学过单词相联系,在巩固旧单词的同时,将新单词同化,加强了对新单词的记忆,如通过拆分法学习head ache,back ache等新词。
  3.联想分类记忆法,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记忆。由动词look联想到词组look at,look up,从peak联想到apex,crest,由一个词联想出一串词。
  分类记忆词汇,如名词(日用品):shampoo,basin;动词(运动):push,jumpn; 形容词(性格特征):outgoing,shy;串联以前学过的同类单词,以新带旧,滚雪球一样积累词汇,为写作和口语积累丰富的词汇素材。
  4.区分生词和熟词,重点强化。对学习者来说,英语单词只有两大类:生词和熟词。采用标识法区别生词和熟词。在自查单词时,不会的就在单词前划一个“√”(或别的标记)。下次再看的时候,可只看带“√”的。如果还没有掌握,就再划一个“√”。“√”越多的单词,就越是难记的词汇,应该重点记,但也不是一概而论,难记的单词中重要单词要反复记,非重要单词领会词义就行。
  5.建立词汇积累本,随手记录常用词汇。产品包装袋上的说明书,公共场所的标识,商店、银行招牌,英文影视中的词汇,都可立即将它们记录到小本子上,反复记忆。
  二、词汇运用的方法
  1.多种形式检查,及时巩固词汇。教师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方式检查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听写是强化记忆单词的最好方法,这种方法迫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所学单词复习记忆。对于英语学习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单词的默写,由少到多,建立学生的信心。另外一种检查方法是在课堂中划分英语学习小组,开展词汇接龙、拼词竞赛,在竞争中检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掌握正确的词汇运用方法,学以致用,学练结合。学习记忆词汇是输入头脑过程,说写是词汇输出头脑的过程,后者比前者更难。教师要安排学生课堂或课后阅读难易适中的阅读课文和英文报刊杂志,摘抄实用佳句、精彩句子、特殊句式,整理制成小本,有空就朗读或仿写。但要做到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学生还必须坚持三个学习习惯:(1)熟记常用词组,提高词汇使用的正确率。(2)辨析近义词,学会准确选词。英语中有大量的近义词,但实际拼写和用法却不相同,随意选用肯定会出错。正确做法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理解全句,再看句型及搭配用法,选定所用词组单词。(3)分析词性,注意词性变化,学生常常不考虑词性和词形变化,表达错误多,坚持记忆单词要注意词性,掌握各种词性变化。
  3.情境教学,加强记忆。将所学运用到平时谈话之中,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也达到了学习语言的目的。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勇于实践应用,善于并敢于使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相应情境,大胆放手学生展示自己,让学生感受到所学词汇句型都能在日常生活中适用,加强对学过词汇的记忆,迅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用多种方法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生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了解词汇构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扩张词汇的能力、自如运用词汇能力,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能够有一套自己的学习词汇、运用词汇的正确高效的方法,奠定基础,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章柏成.英语词汇自主学习及其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10).
  [2]汪小珍.浅谈如何利用构词法扩充高职学生的词汇量及效果[J].科技信息,2011(24).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的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人文意识教学,适度的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多形式、多角度
笔者立足于个人教学经验,从英语口语和写作两个方面对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课堂提升之道提出了相关建议,以资借鉴。 Based on the person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力工具。《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弥补了传统“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的不足,促使学生学好知识、技能,使语文教学的前景一片光明。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小学音乐新大纲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为人格的完美发展提供了物质和环境基础,作为独立个性的人只有具有了独立的创造性、完美的人格,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关爱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在教学内容
一、问题提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村的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重书面表达,轻口头表达;阅读能力一流,口语交际能力很差。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学生本来的英语基础、家庭的语言环境是一方面,同时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另一方面。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课改的理念,体现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情景,提高口语交际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更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在常人眼里,数学就是一堆符号、公式、图像和定理,但在数学家眼里,数学则是一种艺术,他们享受数学带来的美.rn数学猜想之美rn数学家基于一些经验和实践,常常能够“猜”出一些
期刊
【摘要】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然而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却面临着学生厌学的尴尬境地。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怎样转变教学理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创设情境 教材处理 课堂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这是每一位教师在改革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学要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英语学困生。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由于教材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学政治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穿新鞋,走新路”,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纪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力求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出困境,走向光明,力求使初中思想政治课开出灿烂之花。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角色;创
【摘要】目前,新课改活动正热,教师如何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教师、和谐课堂等多个方面来阐述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改革。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处理好师生关系。学生的参与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掌握知识、达到目标。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处理好与教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