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意见》(下称《意见》),云南“桥头堡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给予了云南30项突破性政策,其中有10多项与金融业相关,充分表明金融支持对于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性。如何抓住《意见》给云南省金融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业支持和服务桥头堡建设的重要作用,是摆在云南省金融部门和机构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此,记者采访了云南省金融办公室刘光溪主任。
记者:刘主任,您好!从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将云南建设成为全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到2011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意见》,近2年的时间里,省金融办为云南“桥头堡”建设做了哪些前期工作?
刘主任:这两年,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整个“十一五”期间,我们全省金融部门和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与金融结合,坚持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重,坚持加快发展与风险防范两手抓,推动金融规模跃上新台阶,金融服务达到新水平,金融开放开创新局面,金融合作实现新跨越,金融体系发展呈现新格局,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为桥头堡建设打下了坚实的金融基础。
2010年末,全省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4万亿元人民币和1.06万亿元人民币,均比2005年增长约1.6倍,成为西部省区中第三个进入“存贷款万亿元俱乐部”的省份;全省直接融资规模从2005年的8亿元人民币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350亿元人民币,五年累计直接融资规模893亿元人民币;全省保费收入从2005年的8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0年的235.68亿元人民币,全省保险资金运用超过50多亿元人民币,保险产品日益丰富、保障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风险保障。
不仅如此,全省农村金融服务缺失乡镇实现了全覆盖,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630亿元人民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569.4亿元人民币、消费信贷贷款余额为1353.3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均高于全省信贷增幅。并且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已有1043家企业获批参与跨境结算,2010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达83.12亿元人民币。昆明市加快建设服务云南、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金融中心启动实施。富滇银行老挝代表处成功开业,成为全国145家城市商业银行中首个在境外设点的城市商业银行,成功引入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全省金融“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明显加快。省政府与中国保监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信集团、平安保险集团等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意向金额达4742亿元人民币,目前已累计完成2128亿元人民币,为促进全省重点建设和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全省形成了结构相对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系统就业人员达到13万多人。全省新型金融机构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新增村镇银行8家;云冶财务公司成功组建;组建小额贷款公司229家,已覆盖16个州市90个县域,累放贷款突破100亿元人民币。金融政策支撑取得新突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一系列金融政策性意见,有力推动了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发展。
记者:“十一五”期间,云南省金融方面的可喜成绩,让我们看到,云南省已经为“桥头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云南省金融办在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上的主要目标任务有哪些?
刘主任:“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加快金融发展,支持桥头堡建设,主要目标任务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沿边开发开放战略、桥头堡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国际大通道、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等重大历史机遇,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围绕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一目标,实施金融倍增工程和股权、债券、基金和要素市场为主的金融产业创新两大工程;创新支持桥头堡建设的信贷投放引导机制,方式多样、提供风险保障的融资机制,人民币跨境结算工作协调机制三大机制;推进财政与金融联动、引机构引人才的金融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协调、金融政策创新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实现新突破。抓好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项目责任具体化,积极协调人行、银监、证监、保监、外汇管理等金融部门和发改、财政、商务等相关部门,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争取政策优惠、突破、创新、倾斜和先行先试,为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提供政策保障。
实现一个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加快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以桥头堡建设为契机,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龙头,加快打造区域性人民币跨境结算、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管控、金融人才培养聚集、金融信息、金融服务外包和金融发展研究十大功能,引导省级金融机构加快集中发展,建设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机构齐聚、服务一流、有现代气派的昆明金融产业中心园区,为投融资双方提供投融资便利,促进金融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提升云南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提高金融业素质,改造、提升企业素质;提升城市价值和知名度,打造区域性人民币跨境融资中心和结算中心、区域性跨境人民币结算投资中心、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中心、人民币与小币种区域性外汇交易中心和区域性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形成金融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两大金融产业创新工程:一是实施金融倍增工程。到2015年末,全省人民币存款规模和银行融资规模分别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和2.5万亿元人民币,新增贷款和表外业务创新融资比2010年翻一番;年直接融资规模提升到500亿元人民币,累计直接融资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年保费收入水平增长到500亿元人民币,力争引入保险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落地云南;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资金规模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5年力争社会融资规模(新增融资总量)累计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实现金融规模、结构、质量新的跨越,多层次、多渠道、保障有力的现代金融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金融在促进全省“两强一堡”建设中的支撑与保障作用、试验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桥梁与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二是实施股权、债权、基金和要素市场为主的金融产业创新工程。坚持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两手抓,推进六大产业创新。以超常规发展股权基金为突破口,力争到2015年,在云南省注册的股权投资基金达到200支左右;以债券市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债券融资作为直接融资主渠道的功能;以要素市场培育为根本,不断发展壮大全省金融机构、金融中介组织和聚集金融人才,着力加快金融产权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发展步伐,推动资产证券化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等业务发展;以融资方式创新为手段,积极发挥保单融资功能,加大保险资金引进和运用的工作力度;以推动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为关键,切实落实国家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政策措施,规范管理融资平台债务,有效整合注入优质资产、资源及资金,推进转型发展,着力构建一批有经济实力和运转高效的融资平台和统筹运营、有效偿债、风险防控、良性循环的投融资管理体制机制;以壮大省内地方金融机构为途径,进一步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形式多样的地方金融机构,着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体系。
创新三个引导推进机制:一是创新支持桥头堡建设的信贷投放引导机制,继续完善以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为主体,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银行组织和服务体系,加强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协调联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鼓励表外融资业务创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资金投放。二是创新方式多样、提供风险保障的融资推进机制,大力推进企业改制上市融资、再融资,至2015年,完成100户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推动60户左右企业进入上市申报程序,力争实现30户左右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构建适应桥头堡建设的保险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规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外保险机构在昆明设立区域性总部、后援服务中心、培训基地等。三是创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信息系统,协调、督促海关、税务、商业银行建立相关具体操作规程,进一步搭建结算平台,畅通结算渠道,按照代理清算、直接清算、延伸清算、协会清算几步走的清算模式来推进清算体系的建设,推进以人民币为计价、结算货币的东南亚、南亚区域性人民币清算圈的形成。
完善四项保障措施:完善财政与金融联动的资金引导保障措施、金融招商引资保障措施、重点项目协调保障措施以及金融政策创新保障措施。强化诚信环境、融资环境、运行环境、风险防范等金融发展环境建设,实现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国内金融与国外金融的有机结合,推进金融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云南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双赢、互促发展。
推进五大支持重点取得新成效:以创新金融合作模式为重点,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国家政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以推动金融开放为重点,实现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国内金融与国外金融的有机结合,大力提高金融支撑服务能力;以金融产品创新为重点,扩大融资渠道和规模,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创新发展金融要素市场为重点,加快资源资产化、证券化步伐;以金融服务民生为重点,加强“三农”金融服务,拓宽社会事业发展融资渠道,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记者:“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已经确定,为完成以上目标任务,省金融办将采取哪些措施?
刘主任: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在瑞丽动员大会上的部署和要求,省金融办及时传达学习,做出动员安排,建立了金融办桥头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桥头堡建设涉及金融行业的重点工作细化分解为11项任务;及时对《关于金融支持服务桥头堡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在7月30日前会签上报省政府。在推进具体工作落实上,一是在吸引外资银行方面召开了泛亚银行金融圆桌会议,积极吸引东南亚、南亚银行到云南省设立代表处、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二是专程到深圳联系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总行和平安保险集团的领导,就加强银政合作、保险资金运用深入座谈,争取为云南省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优质的金融服务。三是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推动富滇银行实施中国-老挝本币跨境结算在昆明正式启动,率先推进小币种交易结算先行先试。四是协调农业银行牵头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落实200亿元人民币专项贷款;协调工商银行省分行、富滇银行牵头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落实300亿元人民币专项贷款;协调落实保险资金运用,2011年可望投资200亿元人民币;协调国开行信贷支持“3+5”边境经济区建设300亿元人民币;协调金融监管部门核准,推进汇丰外资银行在年内落户开业,争取诚泰保险公司筹备验收早挂牌营业。五是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把金融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政策措施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积极联合人民银行和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和外汇管理局抓紧编制云南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拟定和实施好省政府下发的林权抵押贷款、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等意见;协调推进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外资股权基金和股权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促进股权投资企业发展指导意见已经上报省政府准备发文。
抓好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项目责任具体化,省金融办将积极协调人民银行、银监、证监、保监、外汇管理等金融部门和发改、财政、商务等相关部门,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争取政策优惠、突破、创新、倾斜和先行先试。一是探索试点清算模式和人民币回流机制,扩大退税口岸,增加试点企业数量直至取消试点企业限制;二是推进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和外资基金、合资基金试点;三是试点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结算和推进金融机构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四是在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中率先推进周边国家小币种柜台挂牌交易试点、银行间市场拆借试点并将其发展到小币种外汇交易中心;五是推动开展与边境贸易和国际物流相关的保险业务试点等政策;六是协调推动涉农信贷增量奖励、小企业信贷增量奖励和贫困地区贴息贷款;七是支持大中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市和发债,推动开展边境贸易、国际物流和优势特色农业保险业务创新,积极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八是推进国际性矿业交易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建设等政策的先行先试,培育和增强泛亚产权、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黄金、珠宝玉石、建材交易所的市场功能,建立林权、矿权交易中心等各类要素交易市场,形成吸引各类投资者和资源要素汇集的资本洼地和创新创业的高地,为云南省企业“走出去”打开融资、保险服务的大门。
为做好金融支持服务桥头堡建设工作,建议以昆明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为龙头,组建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昆明市主要领导和省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省市联动的昆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完善高效的金融、政府和企业合作协调机制,推进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典型示范带动,加快金融桥头堡建设步伐。
记者:刘主任,您好!从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将云南建设成为全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到2011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意见》,近2年的时间里,省金融办为云南“桥头堡”建设做了哪些前期工作?
刘主任:这两年,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整个“十一五”期间,我们全省金融部门和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与金融结合,坚持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重,坚持加快发展与风险防范两手抓,推动金融规模跃上新台阶,金融服务达到新水平,金融开放开创新局面,金融合作实现新跨越,金融体系发展呈现新格局,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为桥头堡建设打下了坚实的金融基础。
2010年末,全省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4万亿元人民币和1.06万亿元人民币,均比2005年增长约1.6倍,成为西部省区中第三个进入“存贷款万亿元俱乐部”的省份;全省直接融资规模从2005年的8亿元人民币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350亿元人民币,五年累计直接融资规模893亿元人民币;全省保费收入从2005年的8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0年的235.68亿元人民币,全省保险资金运用超过50多亿元人民币,保险产品日益丰富、保障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风险保障。
不仅如此,全省农村金融服务缺失乡镇实现了全覆盖,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630亿元人民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569.4亿元人民币、消费信贷贷款余额为1353.3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均高于全省信贷增幅。并且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已有1043家企业获批参与跨境结算,2010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达83.12亿元人民币。昆明市加快建设服务云南、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金融中心启动实施。富滇银行老挝代表处成功开业,成为全国145家城市商业银行中首个在境外设点的城市商业银行,成功引入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全省金融“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明显加快。省政府与中国保监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信集团、平安保险集团等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意向金额达4742亿元人民币,目前已累计完成2128亿元人民币,为促进全省重点建设和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全省形成了结构相对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系统就业人员达到13万多人。全省新型金融机构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新增村镇银行8家;云冶财务公司成功组建;组建小额贷款公司229家,已覆盖16个州市90个县域,累放贷款突破100亿元人民币。金融政策支撑取得新突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一系列金融政策性意见,有力推动了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发展。
记者:“十一五”期间,云南省金融方面的可喜成绩,让我们看到,云南省已经为“桥头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云南省金融办在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上的主要目标任务有哪些?
刘主任:“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加快金融发展,支持桥头堡建设,主要目标任务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沿边开发开放战略、桥头堡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国际大通道、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等重大历史机遇,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围绕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一目标,实施金融倍增工程和股权、债券、基金和要素市场为主的金融产业创新两大工程;创新支持桥头堡建设的信贷投放引导机制,方式多样、提供风险保障的融资机制,人民币跨境结算工作协调机制三大机制;推进财政与金融联动、引机构引人才的金融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协调、金融政策创新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实现新突破。抓好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项目责任具体化,积极协调人行、银监、证监、保监、外汇管理等金融部门和发改、财政、商务等相关部门,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争取政策优惠、突破、创新、倾斜和先行先试,为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提供政策保障。
实现一个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加快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以桥头堡建设为契机,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龙头,加快打造区域性人民币跨境结算、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管控、金融人才培养聚集、金融信息、金融服务外包和金融发展研究十大功能,引导省级金融机构加快集中发展,建设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机构齐聚、服务一流、有现代气派的昆明金融产业中心园区,为投融资双方提供投融资便利,促进金融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提升云南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提高金融业素质,改造、提升企业素质;提升城市价值和知名度,打造区域性人民币跨境融资中心和结算中心、区域性跨境人民币结算投资中心、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中心、人民币与小币种区域性外汇交易中心和区域性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形成金融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两大金融产业创新工程:一是实施金融倍增工程。到2015年末,全省人民币存款规模和银行融资规模分别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和2.5万亿元人民币,新增贷款和表外业务创新融资比2010年翻一番;年直接融资规模提升到500亿元人民币,累计直接融资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年保费收入水平增长到500亿元人民币,力争引入保险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落地云南;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资金规模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5年力争社会融资规模(新增融资总量)累计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实现金融规模、结构、质量新的跨越,多层次、多渠道、保障有力的现代金融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金融在促进全省“两强一堡”建设中的支撑与保障作用、试验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桥梁与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二是实施股权、债权、基金和要素市场为主的金融产业创新工程。坚持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两手抓,推进六大产业创新。以超常规发展股权基金为突破口,力争到2015年,在云南省注册的股权投资基金达到200支左右;以债券市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债券融资作为直接融资主渠道的功能;以要素市场培育为根本,不断发展壮大全省金融机构、金融中介组织和聚集金融人才,着力加快金融产权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发展步伐,推动资产证券化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等业务发展;以融资方式创新为手段,积极发挥保单融资功能,加大保险资金引进和运用的工作力度;以推动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为关键,切实落实国家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政策措施,规范管理融资平台债务,有效整合注入优质资产、资源及资金,推进转型发展,着力构建一批有经济实力和运转高效的融资平台和统筹运营、有效偿债、风险防控、良性循环的投融资管理体制机制;以壮大省内地方金融机构为途径,进一步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形式多样的地方金融机构,着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体系。
创新三个引导推进机制:一是创新支持桥头堡建设的信贷投放引导机制,继续完善以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为主体,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银行组织和服务体系,加强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协调联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鼓励表外融资业务创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资金投放。二是创新方式多样、提供风险保障的融资推进机制,大力推进企业改制上市融资、再融资,至2015年,完成100户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推动60户左右企业进入上市申报程序,力争实现30户左右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构建适应桥头堡建设的保险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规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外保险机构在昆明设立区域性总部、后援服务中心、培训基地等。三是创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信息系统,协调、督促海关、税务、商业银行建立相关具体操作规程,进一步搭建结算平台,畅通结算渠道,按照代理清算、直接清算、延伸清算、协会清算几步走的清算模式来推进清算体系的建设,推进以人民币为计价、结算货币的东南亚、南亚区域性人民币清算圈的形成。
完善四项保障措施:完善财政与金融联动的资金引导保障措施、金融招商引资保障措施、重点项目协调保障措施以及金融政策创新保障措施。强化诚信环境、融资环境、运行环境、风险防范等金融发展环境建设,实现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国内金融与国外金融的有机结合,推进金融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云南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双赢、互促发展。
推进五大支持重点取得新成效:以创新金融合作模式为重点,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国家政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以推动金融开放为重点,实现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国内金融与国外金融的有机结合,大力提高金融支撑服务能力;以金融产品创新为重点,扩大融资渠道和规模,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创新发展金融要素市场为重点,加快资源资产化、证券化步伐;以金融服务民生为重点,加强“三农”金融服务,拓宽社会事业发展融资渠道,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记者:“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已经确定,为完成以上目标任务,省金融办将采取哪些措施?
刘主任: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在瑞丽动员大会上的部署和要求,省金融办及时传达学习,做出动员安排,建立了金融办桥头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桥头堡建设涉及金融行业的重点工作细化分解为11项任务;及时对《关于金融支持服务桥头堡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在7月30日前会签上报省政府。在推进具体工作落实上,一是在吸引外资银行方面召开了泛亚银行金融圆桌会议,积极吸引东南亚、南亚银行到云南省设立代表处、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二是专程到深圳联系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总行和平安保险集团的领导,就加强银政合作、保险资金运用深入座谈,争取为云南省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优质的金融服务。三是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推动富滇银行实施中国-老挝本币跨境结算在昆明正式启动,率先推进小币种交易结算先行先试。四是协调农业银行牵头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落实200亿元人民币专项贷款;协调工商银行省分行、富滇银行牵头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落实300亿元人民币专项贷款;协调落实保险资金运用,2011年可望投资200亿元人民币;协调国开行信贷支持“3+5”边境经济区建设300亿元人民币;协调金融监管部门核准,推进汇丰外资银行在年内落户开业,争取诚泰保险公司筹备验收早挂牌营业。五是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把金融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政策措施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积极联合人民银行和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和外汇管理局抓紧编制云南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拟定和实施好省政府下发的林权抵押贷款、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等意见;协调推进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外资股权基金和股权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促进股权投资企业发展指导意见已经上报省政府准备发文。
抓好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项目责任具体化,省金融办将积极协调人民银行、银监、证监、保监、外汇管理等金融部门和发改、财政、商务等相关部门,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争取政策优惠、突破、创新、倾斜和先行先试。一是探索试点清算模式和人民币回流机制,扩大退税口岸,增加试点企业数量直至取消试点企业限制;二是推进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和外资基金、合资基金试点;三是试点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结算和推进金融机构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四是在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中率先推进周边国家小币种柜台挂牌交易试点、银行间市场拆借试点并将其发展到小币种外汇交易中心;五是推动开展与边境贸易和国际物流相关的保险业务试点等政策;六是协调推动涉农信贷增量奖励、小企业信贷增量奖励和贫困地区贴息贷款;七是支持大中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市和发债,推动开展边境贸易、国际物流和优势特色农业保险业务创新,积极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八是推进国际性矿业交易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建设等政策的先行先试,培育和增强泛亚产权、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黄金、珠宝玉石、建材交易所的市场功能,建立林权、矿权交易中心等各类要素交易市场,形成吸引各类投资者和资源要素汇集的资本洼地和创新创业的高地,为云南省企业“走出去”打开融资、保险服务的大门。
为做好金融支持服务桥头堡建设工作,建议以昆明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为龙头,组建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昆明市主要领导和省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省市联动的昆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完善高效的金融、政府和企业合作协调机制,推进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典型示范带动,加快金融桥头堡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