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在胡金铨的志怪电影《山中传奇》中,张艾嘉饰演了一个清丽的女鬼依云。四十年后,林奕华带着舞台剧《聊斋》找上门来,但这个《聊斋》却不是张艾嘉记忆里的“鬼故事”。
清人蒲松龄酷爱收集奇闻异事,在其书房聊斋里写就志怪小说近五百篇,谈狐、仙、鬼、妖,布局精巧,剧情离奇,这就是著名的《聊斋志异》。聊是chat,闲话家常,更是精神寄托;斋,指狭小空间,私人领地。在鬼才导演林奕华眼中,“聊斋”描摹的正是当代生活中一个司空见惯的场景:大家在一个个小空间里聊,隐藏身份,却可以毫无忌禅地跟任何人聊起天来。手机建立起了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主观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围绕“我”转动,手机就是一切。此时的“聊”,所发挥的最大功用不再是与人沟通,而是把个人忧闷寄托在包罗万象的自我经营上,以至于形成某种一厢情愿的想象。
林奕华的《聊斋》讲的是王耀庆饰演的蒲先生原想当一位畅销书大作家,但事与愿违,只能随波逐流经营起一个叫“斋聊”的APP,里面有各种由他创造出来的美女,让孤家寡人可以把温柔乡随传随到。其中一位佳人,张艾嘉饰演的胡小姐,似乎比蒲先生更了解自己。胡小姐的无处不在,使蒲先生疑幻疑真:难道她真有其人?是他曾经的女友?妻子?离异伴侣?抑或是红颜知己?
数字时代人与人的沟通,甚至是爱情发生的条件,都与从前大不相同。这便是林奕华在《聊斋》中要探讨的问题:“手机生涯原是梦”。林奕华记得曾经排过一个戏,里面有两个女人在聊天,每一句的开场白就是“对啊,对啊”,但随后她们都没有接对方的话,如同两个交织的独白,不过是为了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有点像“爸妈会说‘我要告诉你’什么什么,或者打电话的时候发现对方根本没有在听”。张艾嘉说。
《聊斋》的主演张艾嘉和王耀庆,与林奕华都是相交多年的默契老友。三人上一次同框还要追溯到十年前的舞台剧《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张艾嘉曾开玩笑说出“只可惜不能跟林奕华谈恋爱”,在她看来,林奕华是那个可以分享她文字、读懂她心灵的人。而王耀庆,被张艾嘉认为是“最有感觉”的合作者,“他的个性调皮随性,可是内心是个很浪漫的男人。”
在如今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手机不离手,朋友间多靠社交网络保持联络已成常态,一向时髦的张艾嘉在这方面却显得有些“old school”。睡觉时,先生手上拿三个电话不停地响,她就会生气。她没有Instagram,没有脸书,下载微信仅是为了传传简讯,和朋友说说话。她从不跟不认识的人隔着屏幕聊天,认为社交媒体上的文字遮蔽了许多真实。林奕华口中社交网络上“包罗万象的自我经营”与她毫无关系,她直言“我并不是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但是我很在意我怎么看我自己”。
第二次和王耀庆合作舞台剧的过程和体验如何?
张艾嘉:我每天在后台的时候,要不然就听其他人对白,要不然就看他们今天的表演,我和他真正同台过的时间并不长,可是一来就是那么重的情感,我就必须要看他的过程,他跟别的演员是什么样的。我就想说,他跟别的女人好像也挺爱恋的,那他对我的爱为什么不一样,我还在琢磨。这些东西其实是很好玩的。
你提到过,你更在意自己怎么看自己,那么演《聊斋》会不会重新让你思考自我?
张艾嘉:一定会,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我都会思考。比如说今天很顺地演完了,就这样了吗,这就是最好的吗?想说就到此为止吗?当不好的时候,你很快知道为什么不好,好的时候要知道为什么好。我常常会想一定是我把自己陷在这里,没有更深一层想这个角色其他的可能性,所以才常常问导演是不是应该怎么样。所以他就说每个演员就是应该有够长的时间一个一个角色去想,他可以怎么去变化,才可能去看这个戏的时候看到另外一个王耀庆,另外一個张艾嘉,甚至完全打破了你对他/她以前的想象。
舞台剧这种形式对你来说有什么独特之处可以打动你?
张艾嘉:对我来讲,舞台剧是最赤裸裸的,又是想象空间最多的。一个舞台,你怎么想象都可以。再加上林奕华的东西部不会给你一个框子,可以有很多自己的想象空间。这次我们有了很多技术上的帮助,不管走位也好,肢体也好,都有人在帮我们看着。当我们天马行空想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帮我们调整到好看,这就让人很放心。他也不是完全随便你,所以这个拿捏就讲专业。这点是比《华丽上班族》要求更多的地方,对演员是非常好的训练。所以对我来讲,每次到舞台上都像一个新人回来充电,再去学习不同的东西。
清人蒲松龄酷爱收集奇闻异事,在其书房聊斋里写就志怪小说近五百篇,谈狐、仙、鬼、妖,布局精巧,剧情离奇,这就是著名的《聊斋志异》。聊是chat,闲话家常,更是精神寄托;斋,指狭小空间,私人领地。在鬼才导演林奕华眼中,“聊斋”描摹的正是当代生活中一个司空见惯的场景:大家在一个个小空间里聊,隐藏身份,却可以毫无忌禅地跟任何人聊起天来。手机建立起了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主观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围绕“我”转动,手机就是一切。此时的“聊”,所发挥的最大功用不再是与人沟通,而是把个人忧闷寄托在包罗万象的自我经营上,以至于形成某种一厢情愿的想象。
林奕华的《聊斋》讲的是王耀庆饰演的蒲先生原想当一位畅销书大作家,但事与愿违,只能随波逐流经营起一个叫“斋聊”的APP,里面有各种由他创造出来的美女,让孤家寡人可以把温柔乡随传随到。其中一位佳人,张艾嘉饰演的胡小姐,似乎比蒲先生更了解自己。胡小姐的无处不在,使蒲先生疑幻疑真:难道她真有其人?是他曾经的女友?妻子?离异伴侣?抑或是红颜知己?
数字时代人与人的沟通,甚至是爱情发生的条件,都与从前大不相同。这便是林奕华在《聊斋》中要探讨的问题:“手机生涯原是梦”。林奕华记得曾经排过一个戏,里面有两个女人在聊天,每一句的开场白就是“对啊,对啊”,但随后她们都没有接对方的话,如同两个交织的独白,不过是为了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有点像“爸妈会说‘我要告诉你’什么什么,或者打电话的时候发现对方根本没有在听”。张艾嘉说。
《聊斋》的主演张艾嘉和王耀庆,与林奕华都是相交多年的默契老友。三人上一次同框还要追溯到十年前的舞台剧《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张艾嘉曾开玩笑说出“只可惜不能跟林奕华谈恋爱”,在她看来,林奕华是那个可以分享她文字、读懂她心灵的人。而王耀庆,被张艾嘉认为是“最有感觉”的合作者,“他的个性调皮随性,可是内心是个很浪漫的男人。”
在如今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手机不离手,朋友间多靠社交网络保持联络已成常态,一向时髦的张艾嘉在这方面却显得有些“old school”。睡觉时,先生手上拿三个电话不停地响,她就会生气。她没有Instagram,没有脸书,下载微信仅是为了传传简讯,和朋友说说话。她从不跟不认识的人隔着屏幕聊天,认为社交媒体上的文字遮蔽了许多真实。林奕华口中社交网络上“包罗万象的自我经营”与她毫无关系,她直言“我并不是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但是我很在意我怎么看我自己”。
第二次和王耀庆合作舞台剧的过程和体验如何?
张艾嘉:我每天在后台的时候,要不然就听其他人对白,要不然就看他们今天的表演,我和他真正同台过的时间并不长,可是一来就是那么重的情感,我就必须要看他的过程,他跟别的演员是什么样的。我就想说,他跟别的女人好像也挺爱恋的,那他对我的爱为什么不一样,我还在琢磨。这些东西其实是很好玩的。
你提到过,你更在意自己怎么看自己,那么演《聊斋》会不会重新让你思考自我?
张艾嘉:一定会,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我都会思考。比如说今天很顺地演完了,就这样了吗,这就是最好的吗?想说就到此为止吗?当不好的时候,你很快知道为什么不好,好的时候要知道为什么好。我常常会想一定是我把自己陷在这里,没有更深一层想这个角色其他的可能性,所以才常常问导演是不是应该怎么样。所以他就说每个演员就是应该有够长的时间一个一个角色去想,他可以怎么去变化,才可能去看这个戏的时候看到另外一个王耀庆,另外一個张艾嘉,甚至完全打破了你对他/她以前的想象。
舞台剧这种形式对你来说有什么独特之处可以打动你?
张艾嘉:对我来讲,舞台剧是最赤裸裸的,又是想象空间最多的。一个舞台,你怎么想象都可以。再加上林奕华的东西部不会给你一个框子,可以有很多自己的想象空间。这次我们有了很多技术上的帮助,不管走位也好,肢体也好,都有人在帮我们看着。当我们天马行空想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帮我们调整到好看,这就让人很放心。他也不是完全随便你,所以这个拿捏就讲专业。这点是比《华丽上班族》要求更多的地方,对演员是非常好的训练。所以对我来讲,每次到舞台上都像一个新人回来充电,再去学习不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