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补泻手法的歧义、矛盾及临床实际应用看出,补泻手法虽然是调节刺激量值的手段之一,但与补泻效应无对应关系.古人对手法的误解并已将手法神化,使后人的研究不能摆脱强调具体招式,这是补泻手法研究多年来无重大进展的根本原因.补泻效应的产生是医者的刺激量值与惠者的感应量值相匹配的结果.医者的刺激量值段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应将注意力集中到探寻患者的感应量值上,并建立患者个人的、客观的感应量值体系可能才是研究针灸补泻的理性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