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133-01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都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但是并不注重心理教育,实际上,在语文的课堂中,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学的最佳时机,目前还有许多教师习惯于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需求。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观念,把学生当做是课堂的主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从而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接受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更好的接受语文知识。
例如,在进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让学生观看动画视频或者是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雷锋叔叔的事迹,从而引出这一课题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朗读完课文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阅读完文章之后,可以了解到雷锋叔叔做过哪些好事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并让学生找到文中对应的句子进行分析。还可以对这一课文进行延伸,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做过哪些好事呢?我们有没有帮助其他人的经历呢?让学生真正了解雷锋精神,并且树立帮助他人的道德观念。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都不善于运用教材中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资源,忽视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一般都是要将教材中的课文作为切入点;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是经过深入的研究才选出了适合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课文内容,所以课文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前,一定要充分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教材的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从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进行《称赞》这一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PPT的形式为学生讲解这一故事,通过插图和文字的穿插,让学生理解这一故事的内容,并且思考:为什么小獾要送椅子给小刺猬呢?引导学生回答是因为:“小刺猬夸赞小獾的板凳做的好。”进而再带领学生观察小刺猬和小獾的做法,让学生了解到朋友之间需要互相的鼓励和帮助,这样可以带给对方快乐,从而意识到团结友爱以及互相分享的重要性。通过对故事的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多鼓励同学,这样可以加深相互之间的友情,而且有好东西也要互相分享。
3.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所以对于一些复杂的理论知识并不能理解,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的活动,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其中。在设计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在课堂中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便于学生接受。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清澈的湖水》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湖边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我们生活中的湖水是清澈的吗?湖水里面有什么?这时多数学生就会回答湖里有:“塑料袋、废纸,所以湖水并不清澈。”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树立正确的保护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真正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基础上接受道德教育。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其他有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课堂中加入诗歌朗诵、演讲以及辩论等不同的實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诚信”这一主题,在班级中开展演讲活动,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诚信或者是不诚信的事情,并且思考这样做对不对,如果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你愿不愿意和他做朋友。根据这一演讲活动,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且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等因素,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结构。
4.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也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教学的观念,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在课堂环节以及实践教学中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小学生可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王霞.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理论观察,2015(08)
[2]胡秋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析[J].中华少年,2019(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