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意旨的殊途同归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uowei2827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性汶的诗歌,有两个特点相当显著,一是对历史的个性抒写,另一则是对现实的独特“关怀”。简而言之,郭性汶为我们呈现了两种诗:历史诗、现实诗。基本上,结合其语言和意象的印记,我们比较容易能判断出“这是郭诗”的结论,形成这些自我的诗歌标志,肯定与诗人的经历有关,一经展开,历史的元素不可避免,而现实特别是进行着的现实既是历史的绪论,又是观念持续的反哺与适度反转。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到他的诗歌上。
  郭性汶的身世颇具贵州性。他是汉移民后裔但又栖于多个民族混合的乌蒙喀斯特山区,喀斯特地貌似乎常常美好地出现在风景摄影里,事实不然。自然地理对人类心理是有影响和产生作用的。在郭性汶及其诗歌心理表现上也若隐若现,即低抑沉着又不屈,顽固如石;静默自在又不安,起伏如风。其所形成的历史感便是这种在现时环境里的多思习惯使然;当然,它也可谓诗人的时间观及其现时性审视结果。现在,我们回到郭性汶的“历史诗”这一话题,从中作相应的细化和深化。细化是,这个“历史”在郭诗的表现上大致有两种,历史意识和自己抒写历史。其中前者可谓在其诗歌中随时可见,就像历史是一件写作物品或写作技巧那样随时可用。这种方式和别的诗人还是很有区别的。而“深化”无疑就是历史及其事件内核指向性的相关演变了。
  把历史意识当作写作技巧肯定不是修辞学里原生态的那些常用手法。但由于郭性汶对这个的着意运用,于是便成了一种写作技巧。应该也是可行的,其和时下一些诗人把古文古诗词意象运用到现当代诗当中,可谓异曲同工,可以说是一种古典或古意新用吧。其实如果把历史意识改成为历史意象,这种提法用在诗歌上或许更恰当。当历史成为意象,诗歌诗句的意味便有了一种不止时间“长度”的连贯性,其形成的诗意及张力在释放上和理解上都能产生一种跨度,当中也还包括某种突破时空意义的诘问,一种古今状况,当下之间态势的对比等的思索。这类型的诗歌有《剑客》、《鱼尾纹》、《庖丁解牛》、《狱》等等,又如《我在弹指间干了些什么》这几句:唐时的子民,称祖国么/宋时的米酒,远离转基因/大汗的霍去病可去了钓鱼岛/刘家有彻儿,威震远方/史有一国,有万邦来朝/天啊/我在弹指间都干了些什么。所以看似随意轻闲的弹指间,“弹出的”是一种比较和诗人对现实的思虑。
  关于历史意象,或许还能完善一下,完善某时也代表了一种概念理念的成型与定型。在熟悉历史的基础上,把历史意象演变成一种隐喻,也可以演变成一种象征,甚至可活用成一种修辞,一种诗意的变量。比如“莫须有”一词,一个历史事件在郭性汶的手中就幻化成一个隐喻和借代的所在,但它又可以是一首诗名和诗,也即包裹了诗意。概而言之,历史意象已让郭性汶把玩成一种意义和多维度的指代。回到郭诗写历史这个诗歌特色上去,这方面的诗歌在集子中所占比例还真不少,如长诗《上甘岭老兵》,还有《小姐简史》、《戏说貂蝉》、《关于舌头与死亡关系》、《照明的过去》、《总统的拉链门事件》等等。
  除了《上甘岭老兵》这首诗在叙述上具有一定的纪实性,写得扎实、详尽而充满爱国情怀,是较为典型的当代叙事诗外,郭性汶其他写历史的叙事诗,都不属于我们平常所见到和所理解的那种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式的史诗。所以把郭性汶自己写历史的诗歌定义为郭性史诗或许能更好展开,事实上,他的史诗也挺有自已的特点,其利用自己独特的记录方式,常常运用一种含蓄的诗性语言,并附带着自我的看法作历史的披露和解说,《戏说貂蝉》第二节就是这样的:青花锋利的断口剖开了黄昏/历史呈线性死亡/我们在翻白的往事中窥见秘史。但郭性汶却又根本不想这样老实地叙述下去,于是他的史诗和诗句在展开的过程中往往还出现反讽、讽喻、突兀等的色彩。其实是对历史重新的解读,这使郭性汶的史诗萌生或泛发出一种幽默光泽或黑色幽默,这个事实反而让诗歌呈现一种异类的活力,从中也增加了诗歌的另类感及个性烙印。或许历史和史诗都是抒写者的一个角度的问题吧。比如他对貂蝉的重新裁定:貂蝉可是一名除暴安良的愛国女子。这样一调侃让人忍俊不禁,倒有点翻案的意味了,戏说历史就如穿越影视一样立马就产生了一种现实的节奏感。而《小姐简史》,通过“小姐”的一系列演变,从中透视出的是历史、时代的变迁与现实的关系。
  应该说,当下诗人对于现实的问题还是相当关注的,现实性也是当代诗歌的重要元素之一,而现实性诗歌的产生倒不像是现实表面那样简单,相反有其难度性。因为现实本身,某种程度去看是非诗意的,从现实中打造诗意,就如同从干涸的土地上索取水源一样。还有就是,现实的呈现性,直观的、间接的,只要一经把现实的面目还原或放大,就立马可以变为立体而具象的场景,现实于是也就有了实录的意图在内,而这些似乎又与诗歌的优美度相去甚远。郭性汶的诗歌,有着非常强大的现实的元素,其就像一座断崖一样横衡在你的面前,这些诗歌或者说郭性汶的现实性诗歌和其历史诗歌一样,存在的重要性和质感可谓不分秋色不在伯仲之间。
  在对现实的处理上,郭性汶以现实为底盘却不甘于现实的控制,从中体现出其独立与自我改造意识。“独立”对于一个一直在写的诗人而言,是他必须要坚持的,也像发条一样上在了他的创作认识中,而“自我改造意识”,这会是一个改造的透光小孔,“这种对不确定”的追寻,事实上是优秀诗人的确定定位——对自我的未完成自觉;不应该让观念停滞,相反在获知作品的局限以后打破局限和创造更多广阔的创作空间。在手法特色上,郭性汶的表达,兼有传统话语方式和口语化叙事方面,在知识气息和传统文化背景里,不时透露出当代通俗意味,文化感与市民化互有交叠,二者有时混合如揉拌的鸡蛋,蛋清与蛋黄已关系密切。这个自然又与郭性汶的经历相关。
  这到底是一个老板的还是诗人的经历?!郭性汶在大学时是学工的,毕业出来后,当过公务员,也在茫茫野外采过矿;后来开过公司,岭南下海,继续开多种公司,他一般的自我介绍是商人;这样复杂的历程对他诗歌的现实性形成尤为重要,而他也确实深度触摸过现实,因而现实已像理念一样进入和渗透到到他的诗歌中,以至很多事情上他都会自然而然地把它们转化成诗句,让现实成为一种意象——《江湖》:我习惯把生活叫江湖 /或是社会叫江湖。优秀的诗人对于现实的关注,还是一种写作的责任。郭性汶关于个人现实的诗作里,很多主题都会直接面向个人困境、遭遇以及人类最关注的生死问题,个人在这时候演变成现实的一个支点,并由此撑起现实的高度;郭性汶令人动容的不是渲染悲观的情绪,而是像他玩历史意象一样对现实来点调侃,来点玩味,最后所得出的是个人感悟跃然到日常与生活层面之中。比如《确诊糖尿病》一诗在这方面就非常明显,诗人在确诊糖尿病以后:我关心的不是下一步怎么治/而是好奇地到百度上搜/糖尿病的七七四十九种死法/最后得出并不崩溃的结论/生活的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活的并发症。又如《张罗》一诗的这两句:死亡不是可以玩味的/我们常常被死亡玩死,我深知。
  当代诗陷入传统抒情及其套路其实是保守的表现,它会规避现时发生,临空蹈虚,为此郭性汶的倾向与勇气值得点赞,即便这是一个通常会吃力不讨好的倾向。郭性汶对现实的关注,除了个人,还有非个人的,换言之,即是对自己以外的整个现实生活的所见所感和关注。应该说,对整个现实关注的诗作,在《荒径》这个集子中,相当普遍,其实,此前郭性汶抒写历史,其最终的诗歌意旨很多时候也是回到现实和对现实的关注中来的,这里,现实成了诗人的风花雪月,但这种“浪漫的美景”却又是沉重乃至沉痛的。诚然,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这些事情不少会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于是《清晨》中的乞丐,《失足女》,《萧条》里的货币贬值,还有摸一把《生活的屁股》等现象和感慨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出现在郭性汶的诗歌中,这些事情,既有诗人的敏锐捕捉,也有诗人的随意和偶遇,带着诗人的洞察、平静、淡然、困惑、不安等各种行为和心态,当诗人把它展露的同时,也是在做一种写作的存档吧,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每个时下段落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不能说诗人发现问题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是诗人对时代的敏感、态度和良知。从另一个角度,郭性汶也在着意提供一种现实性诗歌的范本。
  可以说,郭性汶的诗歌,不论是切入历史、以历史作铺垫和呈现,或是现实的直接或间接的触碰与描述,其最终的指向或隐约的指向都是现实,现实才是他诗途的理想终点。整个过程,他切实参与和实践了写作现实性诗歌有效方式的探求,并且让诗意散发出某种难以言喻的唯美和独特的气味。一句话,就是历史与现实意旨的殊途同归。还想补充一下的,上文曾提到过理念一词,结合我们一直谈的郭性汶诗歌的个性和独特,这个也是他诗歌的又一特征,理性,富含哲思,诗句有些诗性小议论,因而他的诗歌蕴含着思想的内力与力度。当然,这种写法也使他的某些诗歌会给人一种硬朗的感觉,但如果对应他那坚定的现实性诗歌信念,似乎这又是相当合理的。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作为独立的个体生活在群体的丛林里,以此确立和建构着自己的身份信息,并被这些身份符号赋予生存的意义,是突围抑或缴械,终究难逃身份塑造的“外壳”。每一种身份宛如一张张名片,携带着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折射出个体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潮流中的生存处境。读完本期“新现实·星现实”栏目的诗作,我们可以窥见这些作品呈现出的个体身份焦虑与生存困境。  个体身份的建构
期刊
诗歌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姿态介入现实,诗人如何在个人与社会的维度上建立诗歌伦理关怀,把对自己的关怀扩大至对社会的关怀,勇敢地承担起诗人的使命,这是我们现在乃至未来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当下很多诗人正在逐步复归写作伦理,将关注目光深沉地投向那些被很多人遗忘和漠视的社会角落,重新翻检出被遮蔽的生活真实与生存真相,用同情、理解和关爱去修复曾经一度紧张的诗与现实的关系。  “她的灰尘飘过她
期刊
1  在这“人生的中途”,我常常感到無话可说,有时则是厌倦于说。有多少东西是没有被说过的?面对没被说过的,是否应该沉默?如果不是,又该如何说?翻译于我,常常等于用别人的语言,说点自己的话;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说点别人说过的话。但是,这依然不乏困难。  以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里,引用18世纪初一位名为迪博的神父的话说:“凡能被一种语言优雅地表达的感受和思考亦能被其他任何一种语言优雅地表
期刊
著名诗人马培松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极为出色的成就,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文学积淀和创作经验。其诗歌作品涵盖广泛,包罗万象,其作品多次在《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人民文学》、《诗选刊》、《诗林》、《芳草》、《诗生活》、《汉诗》、《中国艺术报》以及美国中文诗刊《新大陆》等重要刊物发表,并收录于《中国2012诗歌精选》、《中国星星诗刊五十年诗
期刊
诗歌是艺术,医学是科学,两个领域似乎并不存在交集。但是诗歌和医学又似乎自古就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既是音乐与诗歌之神,又是治愈之神,在诸如“伊利亚特”这样的故事中,他被描绘为缓解瘟疫的使者。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战国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其高超的诗赋艺术更是与中医药相互交融,比如《离骚》中的诗句“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其中留夷与揭车,杜衡与芳芷皆是中药香草名。再比
期刊
韩东是“第三代诗”中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温柔的部分》、《明月降临》等成为当代先锋诗的经典;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开启了“第三代诗”语言探索和试验的先河,余风所及一直影响到当下新诗;尽管韩东主持民间刊物《他们》的时间不长,但一直坚持“民间写作”立场,积极争取话语权。韩东是“第三代诗”以来有影响和有争议的诗人。韩东的新诗书写,坚持日常生活体验和开掘,自觉与时代宏大
期刊
画家丰子恺说:人有三种生活,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对应这三种生活的,分别是物质、艺术与宗教。  文学无疑属于第二个范畴,而诗歌的魅力又是独到而无穷的。在这个世界上,诗歌迷住了很多人,毫无理由,毫无征兆。我和散皮都在其中。  最早看到散皮这个名字,出于直觉,还以为是一位80后的朋克青年,而他诗歌作品的风格也强化了这个判断——他的诗有着明显的后现代感和轻微的嬉皮士风格。不管怎么说,
期刊
尼采在19世纪后期曾呐喊“上帝已死”。当时被许多人认为那不过是精神病患者的绝句,可在今天看来确是如此——上帝确实已经死了。  随着华丽的文艺复兴复活的古典价值观,在工业革命的资本支配和帝国主义的进程中渐渐加快了走向坟墓的步伐。信者,包括艺术家中的有识之士们纯朴到幼稚,在这一节点上,尼采用他人看来无比奇特的眼光审视了当时的哲学思想,并喊出“上帝已死”。  上帝似乎确实已经死了,不,确实是死了。  那
期刊
事物的命名體现事物自身的建构方式,新诗从诞生之初就深陷于命名的纠纷,白话诗、自由诗、现代诗、中国新诗、现代汉诗等概念的提出,呈现出诗歌本体的自觉及研究者对诗学特定领域的关注。就一般意义上而言,新诗即采用现代汉语写作的诗歌。从上世纪初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白话诗集即胡适的《尝试集》,到三四十年代层出不穷的诗人创作,到八、九十年代当代诗歌发展的新转向,再到本世纪不断个人化的诗歌创作,诗歌的发展呈现出多种
期刊
1  诗人的世界总是温婉深情而充满诗意的。苍林兄也不例外。用充沛的感情写出生命的美好,用美丽的心灵写出生命的传承。将自己的情感酝酿在风里、水里,让思想在万里天空中粲然开放,让灵魂在大地上自由游走。诗歌的追求是多维的,总是充满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人读起回味无穷,如同余音绕梁般,又似振世感奋之音,让人深省。苍林兄的诗歌就有这样的魅力,用充满诗意的镜头向我们述说着一个个人间故事,续写着一个个生命的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