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5-01
阑尾(appendix)全名蚓状阑尾(vermiform appendix),附于大肠的盲肠的一条退化性中空管。人类的阑尾长约8到10厘米,宽不及1.3厘米,没有消化功能。阑尾的肌质壁可将管壁分泌的粘液或者误入管腔的消化物挤回盲肠,因此,如果阑尾开口受堵或者排出功能受阻,皆有可能诱发阑尾炎。当阑尾无法排空时,消化液和粘液会逐渐累积而只是阑尾水肿、胀大和变形,接着,血液回流会受阻而产生坏死,同时,原先寄生在此处的细菌会趁机繁殖而使炎症反应加剧,如果这些现象持续恶化,阑尾可能会胀破而将其内容物洒入腹腔,进而引发腹膜炎。所谓的腹膜炎特指腹膜的炎症,特点为腹膜腔内积存脓液,症状为腹痛、腹胀、呕吐和发热,主要分为急性或者慢性,弥漫性或局部性。急性腹膜炎常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的炎症,如由细菌感染散布,胃肠道穿孔,尤其是阑尾穿孔,是腹膜炎的常见原因。感染控制后,腹膜炎症可得以缓和,或有黏连形成而闭合腹腔,或者形成局部性脓肿( “脓肿”是皮肤表面或者体内的脓汁,由被白细胞破坏的组织所形成,白细胞是因细菌引起的炎症而产生的。脓肿通常带有一道包膜,包裹着厚而微黄的脓汁,这种脓汁是由坏掉的组织、死掉的细菌和白细胞组成,脓肿的包膜使脓汁无法流出细胞外,损及附近的健康组织。当脓肿破裂时,脓汁即会流出,肿胀及疼痛亦随之消失。治疗方式包括割破包膜将脓汁吸出,以及服用抗生素或者抗组织胺药。如果传染性的细菌进入血管,便有可能感染附近的组织,产生新的脓肿,运用抗生素治疗后可以进行有效控制)。
阑尾炎最初的症状为局限于上腹部或者肚脐周围的模糊性疼痛,接着变成局限于右下腹部的持续性疼痛。患有阑尾炎后,体温上升也很常见,但是早期不高;白血球通常会上升至12000到20000。阑尾炎的疼痛部位会随阑尾的解剖位置而异,常会与其他腹部急症所引起的腹痛混淆,因此,需要仔细检查方能确定是否真的罹患了急性阑尾炎。阑尾炎的基本治疗法为开刀切除,简称为阑尾切除术。不可忽视的是,如果患者在做完阑尾切除术后未能进行有效护理,就很容易导致切口感染,可以说阑尾切口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并发症之一,出现这一症状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患者刚做完手术会因身体素质弱、免疫力低下或者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而导致切口受细菌感染。另一方面则是指医疗领域,即医护人员在为病人做完手术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对病人进行无菌处理,或者在手术过程中并未按照标准要求实施杀菌,导致细菌侵入患者切口,诱发切口感染与恶化问题。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则必须全面做好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与治疗工作。在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进修期间,医院明确要求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工作必须处理好以下五大要点:
第一,当确认患者为阑尾炎病人后,在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必须全面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准确分析患者的抗菌能力,科学判断其他疾病对患者的康复影响,根据检查分析结果制定更完善的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策略。
第二,从根本上避免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问题,医护人员必须按照医疗标准要求进行无菌手术,在为患者做手术之前,事先对手术室和手术器具实施全面消毒与灭菌,以此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应该在确保患者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避免患者切口长时间暴露在外,避免切口与外界细菌接触。
第三,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标准要求准确定位切口位置与大小,争取最佳手术视野,处理好微创作业,以此提高手术效果,避免切口被感染。
第四,对患者切口进行腹膜外翻处理方式,这样能够避免患者的切口在手术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医护人员应该先用腹膜切刀吸出腹腔的渗液,适当扩大切口,然后,对外翻的腹膜予以固定,这样能够充分运用腹膜(腹膜有两种,附在腹腔内侧的称为壁层腹膜,直接包在腹腔脏器外层者称为脏层腹膜。这两种腹膜兼具抗感染性能良好和血运丰富的优势,能够预防切口感染)来保护切口,防治切口感染。
第五,做完手术后,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科学护理与跟踪性治疗,做好术后抗菌治疗,避免患者切口被感染。
如果患者切口已经被感染,就需要按照医学标准进行全面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有以下四种:
1、如果发现患者切口感染症状尚在早期,就需要为患者注射抗菌药物(注射方式为静脉注射),也可以用由40%硫酸镁与70%的乙醇配制而成的药物溶液来洗涤伤口,注意对被感染的切口进行湿敷。此外,可以运用TDP照射方式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杀菌与消毒,避免感染面积扩大。如果伤口感染不是非常严重,就可以使用碘状棉球进行杀菌。
2、如果对患者进行杀菌后切口感染并未得到缓解,甚至更加严重,并出现了发烧问题,就要检查患者的血液,如果血液中的白细胞呈增多趋势,就说明患者切口感染非常严重,对此,必须清除切口脓液、异物和坏死组织,消除患者伤口肿胀问题。
3、如果患者切口较大而又比较浅,医护人员则需要考虑是否进行创面游离植皮处理,以此减少患者的创面伤痕。
4、如果患者患有其他疾病则应考虑特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为患者补充足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此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伤口恢复。
此外,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问题。医护人员可以先在患者做完手术一天之后给予静脉注射西药抗生素進行治疗。然后,用甲硝唑清洗患者切口,同时,借助注射器吸净切口内的甲硝唑残液,接着,实施静脉滴注甲硝唑,连续 三天,每日三 次,每次用量为250mL。手术后三天,护理人员应坚持每日给患者切口换药,注意全面观察切口的愈合状况,查看患者切口是否会出现红肿、粘连、化脓与发热状况,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必须立刻进行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要为患者静脉注射中药黄芪,从而促进切口尽快愈合。
综上所述,避免患者出现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问题,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医护人员必须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在手术之前,对手术室和手术器具实施全面消毒与灭菌,以此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在术后应做好跟踪治疗工作。
阑尾(appendix)全名蚓状阑尾(vermiform appendix),附于大肠的盲肠的一条退化性中空管。人类的阑尾长约8到10厘米,宽不及1.3厘米,没有消化功能。阑尾的肌质壁可将管壁分泌的粘液或者误入管腔的消化物挤回盲肠,因此,如果阑尾开口受堵或者排出功能受阻,皆有可能诱发阑尾炎。当阑尾无法排空时,消化液和粘液会逐渐累积而只是阑尾水肿、胀大和变形,接着,血液回流会受阻而产生坏死,同时,原先寄生在此处的细菌会趁机繁殖而使炎症反应加剧,如果这些现象持续恶化,阑尾可能会胀破而将其内容物洒入腹腔,进而引发腹膜炎。所谓的腹膜炎特指腹膜的炎症,特点为腹膜腔内积存脓液,症状为腹痛、腹胀、呕吐和发热,主要分为急性或者慢性,弥漫性或局部性。急性腹膜炎常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的炎症,如由细菌感染散布,胃肠道穿孔,尤其是阑尾穿孔,是腹膜炎的常见原因。感染控制后,腹膜炎症可得以缓和,或有黏连形成而闭合腹腔,或者形成局部性脓肿( “脓肿”是皮肤表面或者体内的脓汁,由被白细胞破坏的组织所形成,白细胞是因细菌引起的炎症而产生的。脓肿通常带有一道包膜,包裹着厚而微黄的脓汁,这种脓汁是由坏掉的组织、死掉的细菌和白细胞组成,脓肿的包膜使脓汁无法流出细胞外,损及附近的健康组织。当脓肿破裂时,脓汁即会流出,肿胀及疼痛亦随之消失。治疗方式包括割破包膜将脓汁吸出,以及服用抗生素或者抗组织胺药。如果传染性的细菌进入血管,便有可能感染附近的组织,产生新的脓肿,运用抗生素治疗后可以进行有效控制)。
阑尾炎最初的症状为局限于上腹部或者肚脐周围的模糊性疼痛,接着变成局限于右下腹部的持续性疼痛。患有阑尾炎后,体温上升也很常见,但是早期不高;白血球通常会上升至12000到20000。阑尾炎的疼痛部位会随阑尾的解剖位置而异,常会与其他腹部急症所引起的腹痛混淆,因此,需要仔细检查方能确定是否真的罹患了急性阑尾炎。阑尾炎的基本治疗法为开刀切除,简称为阑尾切除术。不可忽视的是,如果患者在做完阑尾切除术后未能进行有效护理,就很容易导致切口感染,可以说阑尾切口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并发症之一,出现这一症状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患者刚做完手术会因身体素质弱、免疫力低下或者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而导致切口受细菌感染。另一方面则是指医疗领域,即医护人员在为病人做完手术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对病人进行无菌处理,或者在手术过程中并未按照标准要求实施杀菌,导致细菌侵入患者切口,诱发切口感染与恶化问题。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则必须全面做好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与治疗工作。在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进修期间,医院明确要求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工作必须处理好以下五大要点:
第一,当确认患者为阑尾炎病人后,在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必须全面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准确分析患者的抗菌能力,科学判断其他疾病对患者的康复影响,根据检查分析结果制定更完善的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策略。
第二,从根本上避免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问题,医护人员必须按照医疗标准要求进行无菌手术,在为患者做手术之前,事先对手术室和手术器具实施全面消毒与灭菌,以此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应该在确保患者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避免患者切口长时间暴露在外,避免切口与外界细菌接触。
第三,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标准要求准确定位切口位置与大小,争取最佳手术视野,处理好微创作业,以此提高手术效果,避免切口被感染。
第四,对患者切口进行腹膜外翻处理方式,这样能够避免患者的切口在手术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医护人员应该先用腹膜切刀吸出腹腔的渗液,适当扩大切口,然后,对外翻的腹膜予以固定,这样能够充分运用腹膜(腹膜有两种,附在腹腔内侧的称为壁层腹膜,直接包在腹腔脏器外层者称为脏层腹膜。这两种腹膜兼具抗感染性能良好和血运丰富的优势,能够预防切口感染)来保护切口,防治切口感染。
第五,做完手术后,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科学护理与跟踪性治疗,做好术后抗菌治疗,避免患者切口被感染。
如果患者切口已经被感染,就需要按照医学标准进行全面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有以下四种:
1、如果发现患者切口感染症状尚在早期,就需要为患者注射抗菌药物(注射方式为静脉注射),也可以用由40%硫酸镁与70%的乙醇配制而成的药物溶液来洗涤伤口,注意对被感染的切口进行湿敷。此外,可以运用TDP照射方式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杀菌与消毒,避免感染面积扩大。如果伤口感染不是非常严重,就可以使用碘状棉球进行杀菌。
2、如果对患者进行杀菌后切口感染并未得到缓解,甚至更加严重,并出现了发烧问题,就要检查患者的血液,如果血液中的白细胞呈增多趋势,就说明患者切口感染非常严重,对此,必须清除切口脓液、异物和坏死组织,消除患者伤口肿胀问题。
3、如果患者切口较大而又比较浅,医护人员则需要考虑是否进行创面游离植皮处理,以此减少患者的创面伤痕。
4、如果患者患有其他疾病则应考虑特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为患者补充足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此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伤口恢复。
此外,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问题。医护人员可以先在患者做完手术一天之后给予静脉注射西药抗生素進行治疗。然后,用甲硝唑清洗患者切口,同时,借助注射器吸净切口内的甲硝唑残液,接着,实施静脉滴注甲硝唑,连续 三天,每日三 次,每次用量为250mL。手术后三天,护理人员应坚持每日给患者切口换药,注意全面观察切口的愈合状况,查看患者切口是否会出现红肿、粘连、化脓与发热状况,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必须立刻进行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要为患者静脉注射中药黄芪,从而促进切口尽快愈合。
综上所述,避免患者出现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问题,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医护人员必须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在手术之前,对手术室和手术器具实施全面消毒与灭菌,以此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在术后应做好跟踪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