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我国水稻生产继续保持了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了连续六年增产。2010年,我国水稻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如扶持政策将继续得到强化和完善,国内稻谷价格有望继续保持稳定,行政的推动力量继续增强等,但同时也面临水稻生产用种价格可能涨幅较大,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增强等不利因素影响,需要切实加强生产技术指导,促进水稻生产持续发展。
一、2010年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
1.种子问题突出。受2009年杂交稻制种期间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杂交稻种子产量和质量双双下降:在三系杂交稻制种期间,四川等主要制种基地长期阴雨、寡照,不少主推组合制种减产严重,个别组合制种产量下降30%以上;在两系杂交稻制种的关键季节,安徽、江苏等主要制种基地遭受低温危害,相当面积种子报废,产量大幅下降,种子纯度也明显偏差;在东北水稻生产期间,连续低温影响,导致灌浆不充分,种子发芽势下降。基于上述原因,可能使2010年水稻生产用种的种子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农民用种减少,栽插密度进一步下降;种子质量潜在风险大,部分不法商贩的陈种子、假劣种子可能流入市场,影响当年水稻生产。
2.气象灾害发生可能偏重。2009年9月以来,西南地区出现持续温高雨少的干旱天气。目前,云南大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西藏中南部和四川南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一旦发生冬春连旱,将对水稻播种育秧和移栽产生较大影响。去年年底以来,北方大部持续出现暴雪和极端低温天气,春季地温回暖慢,将有可能造成东北水稻主产区春耕备耕活动的推迟。在南方双季稻区,早稻早播、晚稻迟熟现象较为普遍,一旦遭遇春季低温或晚稻“寒露风”危害,也可能造成早晚稻较大幅度减产。
3.生产粗放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生产上过度轻简化现象增多,粗放化趋势突出,对水稻生产影响较大。一是移栽密度不足。由于片面追求省工而导致的大田生产移栽密度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人工插秧、抛秧,还是机械化插秧都存在密度偏稀现象,机插稻还普遍存在播种量过大和超秧龄问题。二是晚稻直播面积扩大趋势明显。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稻区除了早稻和中稻直播发展较快外,湖南洞庭湖等稻区晚稻及江淮地区的麦茬稻直播面积也快速扩大,据有关专家调查,2009年湖南南县晚稻直播已占晚稻播种面积的70%以上,严重影响晚稻生产安全。三是早稻割青严重。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加快推进,机械化收获日益普及。但由于不同农户选用品种生育期长短不同,成片同期收获往往导致不少田块割青,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大。
4.生物灾害更加复杂。一是老问题依旧。稻瘟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仍然是国内各主产稻区偏多、偏重发生的病害。2009年稻瘟病在东北地区就有中等偏重的流行趋势。从虫害看,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虫害在部分主产区也达到中等偏重发生。二是新问题扩大。近年来,一些过去偶发性的黑条矮缩病和稻曲病等次要病虫害的发生区域和面积扩大,蔓延速度加快。近年来,黑条矮缩病在各地有愈来愈重的趋势,特别是在江苏、广东一带,严重田块病丛率高达50%~80%,受害田块减产均在60%左右。同样,稻曲病近年来在各地稻区普遍发生,而且逐年加重,危害较大。如2009年四川省稻曲病严重发生,直接影响了水稻产量。而且这两种病害只能以预防为主,一旦爆发就非常难以控制,对水稻生产影响极大。
5.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严重滞后。随着水稻生产成本的持续增加,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统防统治等现代水稻生产技术及其管理方式的推进,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综合利用不集约、生产效率不高、种稻比较效益偏低等现象日益严重,迫切需要通过规模化生产方式来进行根本性转变。但是,由于我国水稻生产中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严重滞后,导致农民实际稻田经营能力不高,经营规模很难扩大,制约了规模化生产发展。
6.政策补贴效果弱化。近年来,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四补贴”政策为核心的各种补贴制度已经成为了福利性制度,只是作为农民的固定收入,缺乏有针对性的刺激生产的作用,激励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如水稻良种补贴政策以种稻面积作为补贴依据,而与产量高低无关,不能有效带动良种的推广;部分省份的粮食直补政策也与种植面积挂钩,而不是与商品粮出售数量挂钩,这种普惠制补贴政策难以有效解决增产与增收的矛盾。
二、促进2010年水稻生产发展的技术建议
1.调优技术布局。适应新时期水稻生产技术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快形成适合不同稻区、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水稻生产技术体系。要积极推广抛秧、机插秧等移栽技术,在栽培技术上做到强化替代。第一,巩固发展抛秧。要在逐步改水育秧为旱育秧,特别是发展无盘旱育秧,提高秧苗素质的基础上,改抛秧为摆秧,提高抛秧质量;第二,大力发展机插秧。大力发展机插秧是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关键。重点是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大力提高杂交稻机插秧水平。第三,积极发展再生稻。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稳定再生稻传统生产区的发展,并在南方适宜的一季中稻区积极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蓄留的成功率,稳定扩大面积;加强再生稻专用品种选育和推广,强化促芽肥施用等关键技术措施,狠抓关键技术到位率,着力提高单产水平。第四,规范发展直播稻。要明确适宜发展区域,杜绝盲目扩张,在区域分布上做到积极引导;广泛开展试验、示范,加强技术引导,在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成熟地区要进一步完善技术规范;加强直播专用品种筛选、选育,加强直播稻配套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提升直播稻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
2.突出关键技术。一是组织实施标准化壮秧工程。根据生态气候条件、品种类型等,分区域制定育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并通过强化稻农培训、大力开展试验示范等各种方式,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提高育壮秧水平。在政策配套上,增量资金要补贴育秧盘、种衣剂、壮秧剂等物质投入以及永久性育秧大棚建设。二是组织实施稻田培肥工程。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养结合、免耕栽培、水旱轮作等技术措施,解决当前不同地区出现的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下降、养分失衡等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的突出问题。三是组织实施密度定量化工程。要着力解决当前水稻生产中的穗粒协调问题,挖掘品种增产潜力。在南方稻区,主要是解决基本苗普遍不足而导致的有效穗不足问题;在北方稻区,主要是解决适度稀植的定量化问题。四是组织实施统防统治工程。要在加强区域性、流域性病虫害监测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组织药剂、统一组织机械、统一操作人员、统一防治时期、统一防治技术”的“五统一”方式,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防控能力。五是组织实施再生稻推进工程。制定科学区划,确立再生稻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蓄留成功率;加强再生稻专用品种选育和推广,强化促芽肥施用等关键技术措施,狠抓关键技术到位率,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加快研究解决头季稻机械收获等技术瓶颈,确保再生稻稳定发展。着力解决再生稻蓄留成功率低、强再生能力品种缺、两季高产技术弱等突出问题。
3.做好防灾减灾。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水稻的防灾减灾能力,重点是提高科技减灾能力。一是抓紧建立病虫害和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体系。针对性制定水稻螟虫、稻瘟病、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以及高温、低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防控预案,及时掌握灾害发生动态,适时用药和对症下药,提高快速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加强抗逆性品种选育与推广。针对近年来多发、重发、新发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加紧培育抗性持久的水稻新品种,从生物技术上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农药市场监督,打击假冒伪劣农药,提高防治效果。
4.用好技术抓手。一是继续推进水稻万亩高产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高产创建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组织和指导,切实把万亩高产创建活动作为技术指导和服务的重要抓手,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目标。二是重点抓好水稻科技支撑工作。依托“超级稻研究与推广示范工程”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工程”,促进农科教结合,大规模建立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样板,做到县有万亩示范片、乡有千亩示范方、村有百亩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点在技术集成与应用上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大力加强水稻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从统防统治做起,再逐步深入推进到水稻生产的全程技术服务,提高水稻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5.完善扶持政策。重点是在“保持存量,稳定增量”的基础上,做到新增补贴“三挂钩”:一是与面积挂钩,“多种多补,少种少补”;二是与单产挂钩,“多产多补,少产少补”;三是与物化技术挂钩,加强针对壮秧剂、直播技术、育秧大棚等物化技术的补贴,最终使我国的政策补贴实现由“福利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一、2010年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
1.种子问题突出。受2009年杂交稻制种期间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杂交稻种子产量和质量双双下降:在三系杂交稻制种期间,四川等主要制种基地长期阴雨、寡照,不少主推组合制种减产严重,个别组合制种产量下降30%以上;在两系杂交稻制种的关键季节,安徽、江苏等主要制种基地遭受低温危害,相当面积种子报废,产量大幅下降,种子纯度也明显偏差;在东北水稻生产期间,连续低温影响,导致灌浆不充分,种子发芽势下降。基于上述原因,可能使2010年水稻生产用种的种子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农民用种减少,栽插密度进一步下降;种子质量潜在风险大,部分不法商贩的陈种子、假劣种子可能流入市场,影响当年水稻生产。
2.气象灾害发生可能偏重。2009年9月以来,西南地区出现持续温高雨少的干旱天气。目前,云南大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西藏中南部和四川南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一旦发生冬春连旱,将对水稻播种育秧和移栽产生较大影响。去年年底以来,北方大部持续出现暴雪和极端低温天气,春季地温回暖慢,将有可能造成东北水稻主产区春耕备耕活动的推迟。在南方双季稻区,早稻早播、晚稻迟熟现象较为普遍,一旦遭遇春季低温或晚稻“寒露风”危害,也可能造成早晚稻较大幅度减产。
3.生产粗放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生产上过度轻简化现象增多,粗放化趋势突出,对水稻生产影响较大。一是移栽密度不足。由于片面追求省工而导致的大田生产移栽密度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人工插秧、抛秧,还是机械化插秧都存在密度偏稀现象,机插稻还普遍存在播种量过大和超秧龄问题。二是晚稻直播面积扩大趋势明显。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稻区除了早稻和中稻直播发展较快外,湖南洞庭湖等稻区晚稻及江淮地区的麦茬稻直播面积也快速扩大,据有关专家调查,2009年湖南南县晚稻直播已占晚稻播种面积的70%以上,严重影响晚稻生产安全。三是早稻割青严重。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加快推进,机械化收获日益普及。但由于不同农户选用品种生育期长短不同,成片同期收获往往导致不少田块割青,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大。
4.生物灾害更加复杂。一是老问题依旧。稻瘟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仍然是国内各主产稻区偏多、偏重发生的病害。2009年稻瘟病在东北地区就有中等偏重的流行趋势。从虫害看,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虫害在部分主产区也达到中等偏重发生。二是新问题扩大。近年来,一些过去偶发性的黑条矮缩病和稻曲病等次要病虫害的发生区域和面积扩大,蔓延速度加快。近年来,黑条矮缩病在各地有愈来愈重的趋势,特别是在江苏、广东一带,严重田块病丛率高达50%~80%,受害田块减产均在60%左右。同样,稻曲病近年来在各地稻区普遍发生,而且逐年加重,危害较大。如2009年四川省稻曲病严重发生,直接影响了水稻产量。而且这两种病害只能以预防为主,一旦爆发就非常难以控制,对水稻生产影响极大。
5.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严重滞后。随着水稻生产成本的持续增加,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统防统治等现代水稻生产技术及其管理方式的推进,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综合利用不集约、生产效率不高、种稻比较效益偏低等现象日益严重,迫切需要通过规模化生产方式来进行根本性转变。但是,由于我国水稻生产中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严重滞后,导致农民实际稻田经营能力不高,经营规模很难扩大,制约了规模化生产发展。
6.政策补贴效果弱化。近年来,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四补贴”政策为核心的各种补贴制度已经成为了福利性制度,只是作为农民的固定收入,缺乏有针对性的刺激生产的作用,激励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如水稻良种补贴政策以种稻面积作为补贴依据,而与产量高低无关,不能有效带动良种的推广;部分省份的粮食直补政策也与种植面积挂钩,而不是与商品粮出售数量挂钩,这种普惠制补贴政策难以有效解决增产与增收的矛盾。
二、促进2010年水稻生产发展的技术建议
1.调优技术布局。适应新时期水稻生产技术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快形成适合不同稻区、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水稻生产技术体系。要积极推广抛秧、机插秧等移栽技术,在栽培技术上做到强化替代。第一,巩固发展抛秧。要在逐步改水育秧为旱育秧,特别是发展无盘旱育秧,提高秧苗素质的基础上,改抛秧为摆秧,提高抛秧质量;第二,大力发展机插秧。大力发展机插秧是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关键。重点是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大力提高杂交稻机插秧水平。第三,积极发展再生稻。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稳定再生稻传统生产区的发展,并在南方适宜的一季中稻区积极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蓄留的成功率,稳定扩大面积;加强再生稻专用品种选育和推广,强化促芽肥施用等关键技术措施,狠抓关键技术到位率,着力提高单产水平。第四,规范发展直播稻。要明确适宜发展区域,杜绝盲目扩张,在区域分布上做到积极引导;广泛开展试验、示范,加强技术引导,在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成熟地区要进一步完善技术规范;加强直播专用品种筛选、选育,加强直播稻配套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提升直播稻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
2.突出关键技术。一是组织实施标准化壮秧工程。根据生态气候条件、品种类型等,分区域制定育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并通过强化稻农培训、大力开展试验示范等各种方式,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提高育壮秧水平。在政策配套上,增量资金要补贴育秧盘、种衣剂、壮秧剂等物质投入以及永久性育秧大棚建设。二是组织实施稻田培肥工程。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养结合、免耕栽培、水旱轮作等技术措施,解决当前不同地区出现的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下降、养分失衡等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的突出问题。三是组织实施密度定量化工程。要着力解决当前水稻生产中的穗粒协调问题,挖掘品种增产潜力。在南方稻区,主要是解决基本苗普遍不足而导致的有效穗不足问题;在北方稻区,主要是解决适度稀植的定量化问题。四是组织实施统防统治工程。要在加强区域性、流域性病虫害监测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组织药剂、统一组织机械、统一操作人员、统一防治时期、统一防治技术”的“五统一”方式,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防控能力。五是组织实施再生稻推进工程。制定科学区划,确立再生稻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蓄留成功率;加强再生稻专用品种选育和推广,强化促芽肥施用等关键技术措施,狠抓关键技术到位率,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加快研究解决头季稻机械收获等技术瓶颈,确保再生稻稳定发展。着力解决再生稻蓄留成功率低、强再生能力品种缺、两季高产技术弱等突出问题。
3.做好防灾减灾。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水稻的防灾减灾能力,重点是提高科技减灾能力。一是抓紧建立病虫害和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体系。针对性制定水稻螟虫、稻瘟病、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以及高温、低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防控预案,及时掌握灾害发生动态,适时用药和对症下药,提高快速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加强抗逆性品种选育与推广。针对近年来多发、重发、新发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加紧培育抗性持久的水稻新品种,从生物技术上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农药市场监督,打击假冒伪劣农药,提高防治效果。
4.用好技术抓手。一是继续推进水稻万亩高产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高产创建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组织和指导,切实把万亩高产创建活动作为技术指导和服务的重要抓手,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目标。二是重点抓好水稻科技支撑工作。依托“超级稻研究与推广示范工程”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工程”,促进农科教结合,大规模建立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样板,做到县有万亩示范片、乡有千亩示范方、村有百亩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点在技术集成与应用上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大力加强水稻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从统防统治做起,再逐步深入推进到水稻生产的全程技术服务,提高水稻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5.完善扶持政策。重点是在“保持存量,稳定增量”的基础上,做到新增补贴“三挂钩”:一是与面积挂钩,“多种多补,少种少补”;二是与单产挂钩,“多产多补,少产少补”;三是与物化技术挂钩,加强针对壮秧剂、直播技术、育秧大棚等物化技术的补贴,最终使我国的政策补贴实现由“福利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