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真正实现以人为主体的个性发展,必须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本文是结合初中物理实际教学,探讨学生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 G633.7
1.引言
初中物理教学的成果,会直接对学生整个中学时间的物理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它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中物理知识。在传统的物理教育中,教师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结构和逻辑性;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强化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种教育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有较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2.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分析
通常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包括以下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下面通过对分析阐述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位置。
2.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实现了解将要进行学习的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前发现学习疑问处,从而在课堂听课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目的,使得被动听课转换为主动听课,故挺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但是由于大部分初中学生的负担较重,又缺乏一定的约束能力,并不清楚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上课老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即给出具体的课程预习内容和预习题。
其中,在给学生布置预习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情况。假设需要进行预习的内容具有一定难度,且在当前学生知识水平范围内,该类型的预习内容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假设预习的内容安排的过于简单,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现有的课程负担,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失去对现在所学课程的兴趣。此外,如果教师给学生安排的预习内容很难,不在学生目前已具备知识的范围内,这种情况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找出自己的疑问点,这样的预习内容会挫败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
对于预习题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预习,提高学习效率。在布置具体的预习题时需要结合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前已经清楚課程的学习重点。在布置预习题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分别为:
(1)预习题量适中
合适的预习题数量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太多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太少还会使学生预习的不够深入。
(2)预习笔记
在预习题的完成过程中,需要增加笔记记录过程。
(3)预习题难度设置要有梯度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相同的,为了照顾大部分学生,在预习题的设置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梯度。简单的题目会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由简单逐步加深。
2.2课堂教学
(1)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导入的好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学习的作用,反之,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热情。为了更好的完成课堂导入,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生活经验导入
物理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生活中到处都是物理知识。例如:开水为什么冒热气、窗户上的冰花、打弹弓、汽车打滑等等。
②实验导入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的优点,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导入,从而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实验展现出来。
此外,还可以采用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故事导入法等,将多种多样的生活现象来作为初中物理课程导入的案例,在实际课堂讲授过程汇总,教师一方面需要依据教材完成大纲所规定内容的讲授,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将各种渗透物理的实例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内容精讲
精讲是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它不同于满堂灌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避免了整个课堂满堂灌而没有起伏,能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有助于学生抓住最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让学生清楚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简短的写在黑板的右侧,从而达到引起学生重视的效果。课程教授过程中,重点和难点是整堂课的关键,教师需要通过语音,语速,语调,表情,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者多媒体等直观教具,来刺激学生的大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教学内容讲授的过程中,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例题来完成知识点的讲解,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题解答过程中,首先由同学自己求解,然后由教师写出完整的求解过程。注意,在例题的讲解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完全参与进去。
(3)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并不与课堂上老师讲课时间成正比,所以要给学生必要的自主学习时间和互动空间,让他们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例如,在讲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时,我问“怎样可以使铁丝的温度升高?”,然后留出十分钟时间给学生自由讨论。答案五花八门,有的用手捂热,有的在地上摩擦,有的反复弯曲,有的在太阳底下烤热等等。之后,我又让学生把他们的答案分成两类,并说说他们分类的理由。最后,自然地导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3课后反馈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前备课环节和课堂教学环节中投入了较大的精力,而课后很少去关注学生和同事的相关反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相关课程的教学老师可以主动询问学生、以及同行老师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感受和个人意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具体操作措施为:
(1)问学生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具体询问内容有:学生的课堂难度、课堂接受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意见或者建议等,这样会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对学生访问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较不中肯的意见,需要参考意见去除,否则会导致教学绩效降低。
(2)问同事
在课堂教学后,需要及时跟同事和领导谈对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这种站在专家角度提出的意见往往针对性强,极大程度的改进教师课堂教学。
3.参考文献
[1]魏宏聚,李瑞.课堂导入环节与情感目标达成的分析[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1(04)
[2]徐华云.问渠哪得清如许——谈物理教学情境创设[J]. 中学物理. 2011(02)
[3]高兰香,胡炳元,赵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质疑[J]. 物理教学探讨. 2010(02)
[4]阎伦亮.浅谈探究教学中初中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J]. 中学物理. 2009(24)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 G633.7
1.引言
初中物理教学的成果,会直接对学生整个中学时间的物理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它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中物理知识。在传统的物理教育中,教师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结构和逻辑性;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强化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种教育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有较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2.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分析
通常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包括以下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下面通过对分析阐述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位置。
2.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实现了解将要进行学习的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前发现学习疑问处,从而在课堂听课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目的,使得被动听课转换为主动听课,故挺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但是由于大部分初中学生的负担较重,又缺乏一定的约束能力,并不清楚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上课老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即给出具体的课程预习内容和预习题。
其中,在给学生布置预习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情况。假设需要进行预习的内容具有一定难度,且在当前学生知识水平范围内,该类型的预习内容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假设预习的内容安排的过于简单,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现有的课程负担,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失去对现在所学课程的兴趣。此外,如果教师给学生安排的预习内容很难,不在学生目前已具备知识的范围内,这种情况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找出自己的疑问点,这样的预习内容会挫败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
对于预习题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预习,提高学习效率。在布置具体的预习题时需要结合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前已经清楚課程的学习重点。在布置预习题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分别为:
(1)预习题量适中
合适的预习题数量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太多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太少还会使学生预习的不够深入。
(2)预习笔记
在预习题的完成过程中,需要增加笔记记录过程。
(3)预习题难度设置要有梯度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相同的,为了照顾大部分学生,在预习题的设置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梯度。简单的题目会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由简单逐步加深。
2.2课堂教学
(1)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导入的好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学习的作用,反之,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热情。为了更好的完成课堂导入,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生活经验导入
物理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生活中到处都是物理知识。例如:开水为什么冒热气、窗户上的冰花、打弹弓、汽车打滑等等。
②实验导入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的优点,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导入,从而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实验展现出来。
此外,还可以采用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故事导入法等,将多种多样的生活现象来作为初中物理课程导入的案例,在实际课堂讲授过程汇总,教师一方面需要依据教材完成大纲所规定内容的讲授,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将各种渗透物理的实例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内容精讲
精讲是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它不同于满堂灌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避免了整个课堂满堂灌而没有起伏,能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有助于学生抓住最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让学生清楚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简短的写在黑板的右侧,从而达到引起学生重视的效果。课程教授过程中,重点和难点是整堂课的关键,教师需要通过语音,语速,语调,表情,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者多媒体等直观教具,来刺激学生的大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教学内容讲授的过程中,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例题来完成知识点的讲解,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题解答过程中,首先由同学自己求解,然后由教师写出完整的求解过程。注意,在例题的讲解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完全参与进去。
(3)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并不与课堂上老师讲课时间成正比,所以要给学生必要的自主学习时间和互动空间,让他们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例如,在讲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时,我问“怎样可以使铁丝的温度升高?”,然后留出十分钟时间给学生自由讨论。答案五花八门,有的用手捂热,有的在地上摩擦,有的反复弯曲,有的在太阳底下烤热等等。之后,我又让学生把他们的答案分成两类,并说说他们分类的理由。最后,自然地导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3课后反馈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前备课环节和课堂教学环节中投入了较大的精力,而课后很少去关注学生和同事的相关反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相关课程的教学老师可以主动询问学生、以及同行老师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感受和个人意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具体操作措施为:
(1)问学生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具体询问内容有:学生的课堂难度、课堂接受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意见或者建议等,这样会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对学生访问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较不中肯的意见,需要参考意见去除,否则会导致教学绩效降低。
(2)问同事
在课堂教学后,需要及时跟同事和领导谈对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这种站在专家角度提出的意见往往针对性强,极大程度的改进教师课堂教学。
3.参考文献
[1]魏宏聚,李瑞.课堂导入环节与情感目标达成的分析[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1(04)
[2]徐华云.问渠哪得清如许——谈物理教学情境创设[J]. 中学物理. 2011(02)
[3]高兰香,胡炳元,赵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质疑[J]. 物理教学探讨. 2010(02)
[4]阎伦亮.浅谈探究教学中初中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J]. 中学物理. 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