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的感慨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070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这只是阳面。马克·吐温的阴面是生意场上的一败再败。商海波诡云谲,令多少英雄豪杰折戟沉沙,杰出的马克·吐温就是其中一员,并且一直败到58岁。
  马克·吐温曾热衷风险投资,曾花重金收购了蒸汽滑车、煤气装置等名目繁多的发明专利。开始都是推荐人吹得天花乱坠,结局都是马克·吐温血本无归。最落魄的时候,马克·吐温连个住处也没有。马克·吐温对高科技公司情有独钟,不能不说是眼光独到,可惜这些高科技公司都是经过包装的,实际上属垃圾一类。屡屡失败,令马克·吐温伤透了心,发誓永远不在“新奇玩意儿”上浪费金钱了。以致真正的绩优成长股到来时,他却失之交臂。
  1877年,一位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出价25元一股,向马克·吐温推销一个小型电话公司的股票。马克·吐温自称是烧过的孩子怕火,坚决不受诱惑。
  “我并不指望巨额投资”,年轻人说,“只要500美元,您就可以拥有一大笔股份。”想起自己刚发过的誓言,马克·吐温还是摇了摇头。失望的年轻人只好起身告辞。看着他的背影,大作家不由心生怜悯,“喂,”马克·吐温在客人身后叫了一声。他想买下年轻人推销的股票,反正只要500美元,可话到嘴边又留住了,为了掩饰,他马上改口说:“你叫什么名字?”
  “贝尔”。年轻人回答,“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再见,贝尔,祝你好运!”马克·吐温关上了房门,心想:“谢天谢地,我总算理智战胜了情感,没向贝尔电话公司投资。”
  贝尔出来后,转向马克·吐温的邻居。这位年老的纺织工人爽快地买下了500美元的股票。马克·吐温听说后,暗暗可怜这位急于发财的傻瓜。
  话说一年半后,马克·吐温从欧洲回到美国。他看到的第一件事便是那位纺织工人坐着豪华的四轮马车到处转悠,身穿制服的仆人在旁伺候——贝尔电话公司股票使他发了大财。短短的时间内,贝尔电话公司以其势不可挡的猛劲儿从呱呱坠地发展成一家大公司。所有给这个新产品投资的人,日后都成了百万富翁。
  受此刺激,马克·吐温心酸地写道:“愚蠢的没有经验的人往往得到不相配的成功,有知识、有经验的人往往失败,这个世界真是怪啊。”
  诚然,马克·吐温的阴雨处处多舛,但他的阳面却令人钦佩。许多人认为58岁快垮掉的人,98%再也站不起来了。然后58岁的破产的马克·吐温坚持一分一毫地偿还欠债。他专心写作,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还清了债务。他兴奋地写道:“我付出金钱的快乐,比我收入金钱的快乐更大呢。”
  (寒江雪摘自2007年4月9日《合肥晚报》)
其他文献
[现场回放]    教室里正在上《天上的街市》。开课后,教师介绍了作者郭沫若的生平、作品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接下来让学生依照幻灯片上划分的节奏朗读全诗,并指导学生用笔记下:第一小节,惊喜,第二小节,赞美;第三小节,欢乐;第四小节,甜美。在讲了第一节的内容后,课堂学习呈现了以下环节。  师,请全体同学齐读第二节。(生齐读。)  师:想象一下,“世上没有的珍奇”是些什么?  生①:树上长着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