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勤于探究,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如果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会厌倦学习。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时,化学教师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学习的动力之一。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认为,“真正的学习是很愉快的,当快乐的心情不存在时,学习也就跟着停止”。创设教学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例如在学习高中一年级钠的化合物内容时,我这样创设情景,“大家都知道水能灭火,你们知道滴水也能生火吗?我们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来检验一下,这是真的吗?教师演示滴水生火实验,棉花燃烧了起来。在学习分子时,化学论文创设这样的情景,我拿着蘸了究竟的棉球走进教室,问学生闻到了什么气味及原因。激发学生兴趣要贯穿课堂的始终,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教师从课的开始到结束都能引导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必定高。
2 增加多样的化学组织形式
教师增加一些别样的组织形式,学生会产生一种新鲜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一定会加强。教师经常调换教学组织形式,如讨论、辩论、演讲、角色扮演、竞赛等形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使学生学得的知识不忘。在复习总结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不妨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分别总结,最后进行辩论看哪种气体的性质多、功能大;在复习总结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和用途时,也不妨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查资料进行总结叙述,最后由评论组合议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成绩;在学习各主族元素的各物质的性质时,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各种角色,以小品剧的形式呈现各物质性质、制法、用途等……
3 引导学生尝试新型的学习方式
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听多做少(缺少自主性);被动接受多,主动探究少(缺乏探究性);个人理解多,小组合作交流少(缺乏合作性)。现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它们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体验学习过程、增进学习情感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学习燃烧时,我给学生留的提纲为:①为什么有的物质能燃烧,有的物质不能燃烧?能燃烧的物质在什么情况下才燃烧呢?②你了解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吗?它们有什么不同?③你见过爆炸吧,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吗?④你知道几种灭火的方法?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另外,在每学完一个课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个课题中主要内容的相互关系以框图等方式总结出来。例如:当把第六章学完后,让学生把物质分散到一种液体中的三种情况、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溶液的成分、定量计算、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结晶的相互关系总结出来。
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结果或原因的猜测,然后设计方案探究哪种猜测是正确的,最后得出合理结论。探究学习不但能使学生感受学习过程,还能使学生感受成就感,法律文章体验学习乐趣,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是社会的一分子,周围的许多变化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自行车圈生锈,为什么会形成酸雨,玻璃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漂白粉为什么可以起漂白作用,食盐的作用,“钡餐”在医疗中的作用,照片的产生原理,等等。课堂上这些知识使学生觉得学习化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又如在申奥期间,结合“绿色奥运”的口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什么是白色污染,能不能简单地烧炼处理,如何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为什么汽车要使用无铅汽油等。
至于合作学习,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学习。分组时可以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这样的分配不但能保证组间公平竞争,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能保证小组内成员的多样性,有利于小組成员间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由于这种学习方式使得每个小组拥有共同的目标,所以他们必须积极合作、同舟共济。久而久之,学生们会形成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如:在学习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一节的第二部分水的净化时,我给学生分了五组并给每组一个实验题目,要求根据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并收集相关的资料。第一组的任务是:单纯使用过滤的方法净化老师提供的滦河水。第二组的任务是:提供一定数量的明矾和滤纸,净化老师提供的滦河水。第三组的任务是:用蒸馏的方法净化老师提供的滦河水。第四、五组的任务是:自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并检验它的净水效果。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方面很多,方式也很多,但上面提到的这些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效果明显,成绩突出。希望各位老师大胆尝试,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1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学习的动力之一。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认为,“真正的学习是很愉快的,当快乐的心情不存在时,学习也就跟着停止”。创设教学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例如在学习高中一年级钠的化合物内容时,我这样创设情景,“大家都知道水能灭火,你们知道滴水也能生火吗?我们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来检验一下,这是真的吗?教师演示滴水生火实验,棉花燃烧了起来。在学习分子时,化学论文创设这样的情景,我拿着蘸了究竟的棉球走进教室,问学生闻到了什么气味及原因。激发学生兴趣要贯穿课堂的始终,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教师从课的开始到结束都能引导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必定高。
2 增加多样的化学组织形式
教师增加一些别样的组织形式,学生会产生一种新鲜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一定会加强。教师经常调换教学组织形式,如讨论、辩论、演讲、角色扮演、竞赛等形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使学生学得的知识不忘。在复习总结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不妨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分别总结,最后进行辩论看哪种气体的性质多、功能大;在复习总结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和用途时,也不妨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查资料进行总结叙述,最后由评论组合议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成绩;在学习各主族元素的各物质的性质时,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各种角色,以小品剧的形式呈现各物质性质、制法、用途等……
3 引导学生尝试新型的学习方式
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听多做少(缺少自主性);被动接受多,主动探究少(缺乏探究性);个人理解多,小组合作交流少(缺乏合作性)。现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它们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体验学习过程、增进学习情感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学习燃烧时,我给学生留的提纲为:①为什么有的物质能燃烧,有的物质不能燃烧?能燃烧的物质在什么情况下才燃烧呢?②你了解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吗?它们有什么不同?③你见过爆炸吧,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吗?④你知道几种灭火的方法?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另外,在每学完一个课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个课题中主要内容的相互关系以框图等方式总结出来。例如:当把第六章学完后,让学生把物质分散到一种液体中的三种情况、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溶液的成分、定量计算、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结晶的相互关系总结出来。
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结果或原因的猜测,然后设计方案探究哪种猜测是正确的,最后得出合理结论。探究学习不但能使学生感受学习过程,还能使学生感受成就感,法律文章体验学习乐趣,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是社会的一分子,周围的许多变化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自行车圈生锈,为什么会形成酸雨,玻璃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漂白粉为什么可以起漂白作用,食盐的作用,“钡餐”在医疗中的作用,照片的产生原理,等等。课堂上这些知识使学生觉得学习化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又如在申奥期间,结合“绿色奥运”的口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什么是白色污染,能不能简单地烧炼处理,如何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为什么汽车要使用无铅汽油等。
至于合作学习,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学习。分组时可以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这样的分配不但能保证组间公平竞争,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能保证小组内成员的多样性,有利于小組成员间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由于这种学习方式使得每个小组拥有共同的目标,所以他们必须积极合作、同舟共济。久而久之,学生们会形成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如:在学习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一节的第二部分水的净化时,我给学生分了五组并给每组一个实验题目,要求根据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并收集相关的资料。第一组的任务是:单纯使用过滤的方法净化老师提供的滦河水。第二组的任务是:提供一定数量的明矾和滤纸,净化老师提供的滦河水。第三组的任务是:用蒸馏的方法净化老师提供的滦河水。第四、五组的任务是:自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并检验它的净水效果。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方面很多,方式也很多,但上面提到的这些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效果明显,成绩突出。希望各位老师大胆尝试,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