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毋庸置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帮助教师更顺利地组织相关教学活动,保证相关任务的有效落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特点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动学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就当前的小學语文教学现状而言,教师不够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只是根据大纲的要求,一味地落实相关计划。长此以往,学生似乎也与课堂脱节,很难主动融入课堂学习中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必须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大换血,用创新的思路来加强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枯燥无味的课堂自然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似乎具有魔力,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于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加强情境创设,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以《鸟的天堂》的教学为例,透过巴金先生的文字,让学生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让学生苦苦琢磨每个文字,而能够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真实地感受这美丽的景色。于是,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引入相关的素材,让学生仿佛设身处地地走进了作者的文中,与作者共同来欣赏这鸟的天堂。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境,毫无抵抗能力,不仅被美丽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同时也能够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这样的学习过程自然是轻松愉快的,教师则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使之能够漫游在这美妙的文学世界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造愉快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注重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似乎主导着课堂,久而久之,学生感觉教师总是高高在上,难以亲近,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十分不利。为此,教师要注重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形成良好的互动。就以《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为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主要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从作者的笔下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基于这样的目标,教师不再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直接向学生灌输个人的观点。而能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首先,教师可以提出简单的问题:“同学们,你们都读过《西游记》吗?那你们最喜欢谁?又最讨厌谁呢?”这样的问题比较轻松有趣,能够开启学生的话匣子。接着,教师则引导学生简单地阅读,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再提问道:“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简单地说一下《三打白骨精》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样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总结与概括能力。最后,则要求学生各自来谈一谈自己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深化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动,真正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三、加强实践,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
  从以往的实际教学经历来看,学生难以主动学习,是由于习惯了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必须加强实践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就以《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为例,在文言文教学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重要的基础知识。如果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很容易让学生敷衍了事,在学习过程中滥竽充数。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则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总结,对主要知识进行划分,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
  四、转变思路,组织学生完成合作学习
  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合作学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因为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空间,也在自由讨论中活跃学生的思维,让语文学习显得更加轻松有趣。为此,教师也应当转变思路,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进行《爬山虎的脚》的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文段,了解重要的说明方式。这样的学习任务相对比较繁重,学生完成起来比较困难,很容易限制学生的学习行为。针对这样的内容,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合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互相分配任务,学习难度相对较小,能够更轻松地完成。通过合作讨论,能够活跃气氛与思维,让学习过程更加精彩有趣。通过这样的方式,用合作学习的思路引导学生完成高效学习,消除了学生的惰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需要与学生共同参与,从而创造理想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到每一个学习环节中来。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教师重新审视当前的教学模式,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用新的理念转变这样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
  [2]陈传锋,董小玉.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学识字教学[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1).
  [3]刘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探析[J].学苑教育,2016(17).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目的:   构建由hTERT和HIF双向启动子调控的携带SEA基因的选择性增殖腺病毒,体外实验观察SEA基因在膀胱肿瘤细胞内的表达、刺激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功能及其联合杀
【摘要】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在于语言的内化。本文谈的只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当然,语言内化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只有我们教育者不断探索,不断寻求更科学、更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的语言才会更丰富,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才会厚积而薄发,他们的语言才不会苍白,他们的思维才会被点燃、点亮。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内化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现在的小学语文学习目标指定得越来越生活化,而且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同时知识也要应用到生活当中。伴随着不断改革的教育事业,语文课堂的生活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学科中的知识密切联系着生活,而且内容也很丰富。新课标提出让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小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能力。通过把生活实践和知识做到结合准确,加深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本文中笔者就对新课标下语文科目的生活化教学进行简单的讨论和分
【摘要】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这个问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一是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培养学生探寻异同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比较;概括;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头戏”,阅读课堂是锻炼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积累,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独特色彩,它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是后人必须学习、传承与发扬的瑰宝。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在心理发育过程中形成正确、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树立起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传承文化的决心。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成长; 人教版  
【摘要】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体,根据儿童的眼光、内心世界及精神需要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升入小学时,必然是从儿童过渡。当然,小学生和儿童对世界的认知与知識的阅读和习得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它们面对的是同一人。小学接受的语文学习与儿童时期的文本阅读殊途同归,它们宣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精神追求与语文的教育目标是一样的。从中可以看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相辅相成。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变革与推广,无数教育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提高儿童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主要重点都放在了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上,忽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必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前提
【摘要】“读写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作批注、仿写、补白、改写、写读后感等,把“读”和“写”统一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读写结合;方法策略;提高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