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是煤矿安全工作和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分析了煤矿生产中发生机械事故,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械事故;防范
【分类号】:TF762.3
近年来煤矿机械事故以及由机械事故造成的人身事故依然未能有效杜绝,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对矿企的经济、产量也造成了影响。面对频繁发生的煤矿机械事故,应当加强管理和防范。
1煤矿生产中发生机械事故分析
1.1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互相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无论十国企还是私企都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械设备更新速度缓慢,设备相对老化,大量的超过服务年限,且仍在继续使用,达不到煤矿安全规范标准。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备、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设计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想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设备相对落后,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1.2设备检修不到位
煤炭企业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野蛮操作,不按安全规定操作,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使机械设备受到损坏,带病运行,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没有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检修,日常维护保养,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据统计,发生的机械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造成的。
1.3设备配套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需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械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一些煤矿拼设备,超机械的额定负荷、额定寿命运转,对不同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要求。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场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发生率较高。
1.4设备造型缺乏科学性;目前煤矿使用的设备水平低、品种少及质量差,尤其是高技术产品与机械产品和煤炭发展不匹配,例如采煤机、液压支架以及掘进机等都是进入其他技术基础中完成,存在适应工程。比如某公司引进一套国产的智能化综采机器,因果生产环境极大限制了设备发挥,只能发挥70%左右的功效。
1.5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差,即安全素质低下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不了解使用机械存在的危险,不按安全规范操作,缺乏自我保护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等。指挥失误(违章指挥)、操作失误(操作差错,在意外情况时的反射行为或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不安全行为常见的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常常表现在不安全的工作习惯上,例如工具或量具的随手乱放,测量工件不停机,站在工作台上装夹工件。越过运转机械取送物料,攀越大型设备不走安全通道等。
2.煤矿机械事故的防范措施
2.1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完善煤矿机电专业管理组织
(1)严格按照设备的规划、型号使用、维修、更新,对设备的总和管理进行全过程的改造,从源头上保证购买的机电设备质量可靠、技术过硬、售后维修有保证。
(2)加强机电设备的基础性管理.争取做到机电设备图纸、技术资料完善,机电设备工作状态清晰明了,使用方法正确无误,力求达到零失误管理。
(3)主动引进和采用计算机设备进行网络智能化管理,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化水平。
(4)坚决按照国家最新出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规定,建立17种基本制度。加强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管理。做到考核到位、落实有力;加强决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和兑现率;有计划地对目前实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建立起责权明晰、内容完善的煤矿机电制度体系。
2.2加强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对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开展检测检验,特别对机械设备及辅助产品要严把质量关,决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根据生产需要、技术要求,产品质量选购合格设备。凡是新投入使用的设备不论是选购,还是自制的,都要按设计规定,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质量状态、安全功能进行全面、严格验收,并要经过试运行确认无误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2.3建全安全法制,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企业领导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使机械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发展。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2.4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对他们加强技术培训
造成煤矿企业的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和技术工人对安全意识不高。因此,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政治思想教育。要定期对他们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利用发生的事故案例,让他们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绝对不能存在麻痹思想。让他们时刻提高警惕,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把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程度。
煤矿生产作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必须培养一批有能力的建设队伍,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那么,要提高他们的素质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通过多种途径为他们提高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机电知识水平。让他们在实践工作中更加掌握机电技能,在实践中多锻炼、多学习,对于新技术、新设备要尽快学会应用,还要具有敢拼敢闯、不断创新的精神。
2.5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2.6加强煤矿机电的部门管理工作
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要严格制定机电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要求,这是保证煤矿安全平稳生产的基本条件。要完善机电管理部门体系主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在企业内部划分责任,明确分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具体明确安全事故责任人,让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有序进行;(2)让机电管理和安全生产合理配置,要保证生产安全就要以制定机电管理制度为前提,做好机电管理工作才能促进安全生产;(3)建设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机电设备的运行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操作,要培养一批高水平并能吃苦耐劳的建设队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让他们在各自岗位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结束语
煤矿机电系统是一个较为庞大复杂的系统,涉及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机电部门工作人员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扎扎实实地搞好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消灭机电事故隐患,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并要跟踪产业科技前沿,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
参考文献:
[1]俞佳.煤矿机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中国煤炭,2001.
[2]王建明.如何减少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关键词:煤矿;机械事故;防范
【分类号】:TF762.3
近年来煤矿机械事故以及由机械事故造成的人身事故依然未能有效杜绝,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对矿企的经济、产量也造成了影响。面对频繁发生的煤矿机械事故,应当加强管理和防范。
1煤矿生产中发生机械事故分析
1.1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互相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无论十国企还是私企都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械设备更新速度缓慢,设备相对老化,大量的超过服务年限,且仍在继续使用,达不到煤矿安全规范标准。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备、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设计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想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设备相对落后,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1.2设备检修不到位
煤炭企业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野蛮操作,不按安全规定操作,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使机械设备受到损坏,带病运行,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没有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检修,日常维护保养,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据统计,发生的机械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造成的。
1.3设备配套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需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械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一些煤矿拼设备,超机械的额定负荷、额定寿命运转,对不同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要求。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场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发生率较高。
1.4设备造型缺乏科学性;目前煤矿使用的设备水平低、品种少及质量差,尤其是高技术产品与机械产品和煤炭发展不匹配,例如采煤机、液压支架以及掘进机等都是进入其他技术基础中完成,存在适应工程。比如某公司引进一套国产的智能化综采机器,因果生产环境极大限制了设备发挥,只能发挥70%左右的功效。
1.5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差,即安全素质低下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不了解使用机械存在的危险,不按安全规范操作,缺乏自我保护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等。指挥失误(违章指挥)、操作失误(操作差错,在意外情况时的反射行为或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不安全行为常见的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常常表现在不安全的工作习惯上,例如工具或量具的随手乱放,测量工件不停机,站在工作台上装夹工件。越过运转机械取送物料,攀越大型设备不走安全通道等。
2.煤矿机械事故的防范措施
2.1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完善煤矿机电专业管理组织
(1)严格按照设备的规划、型号使用、维修、更新,对设备的总和管理进行全过程的改造,从源头上保证购买的机电设备质量可靠、技术过硬、售后维修有保证。
(2)加强机电设备的基础性管理.争取做到机电设备图纸、技术资料完善,机电设备工作状态清晰明了,使用方法正确无误,力求达到零失误管理。
(3)主动引进和采用计算机设备进行网络智能化管理,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化水平。
(4)坚决按照国家最新出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规定,建立17种基本制度。加强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管理。做到考核到位、落实有力;加强决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和兑现率;有计划地对目前实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建立起责权明晰、内容完善的煤矿机电制度体系。
2.2加强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对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开展检测检验,特别对机械设备及辅助产品要严把质量关,决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根据生产需要、技术要求,产品质量选购合格设备。凡是新投入使用的设备不论是选购,还是自制的,都要按设计规定,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质量状态、安全功能进行全面、严格验收,并要经过试运行确认无误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2.3建全安全法制,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企业领导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使机械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发展。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2.4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对他们加强技术培训
造成煤矿企业的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和技术工人对安全意识不高。因此,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政治思想教育。要定期对他们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利用发生的事故案例,让他们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绝对不能存在麻痹思想。让他们时刻提高警惕,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把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程度。
煤矿生产作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必须培养一批有能力的建设队伍,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那么,要提高他们的素质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通过多种途径为他们提高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机电知识水平。让他们在实践工作中更加掌握机电技能,在实践中多锻炼、多学习,对于新技术、新设备要尽快学会应用,还要具有敢拼敢闯、不断创新的精神。
2.5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2.6加强煤矿机电的部门管理工作
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要严格制定机电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要求,这是保证煤矿安全平稳生产的基本条件。要完善机电管理部门体系主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在企业内部划分责任,明确分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具体明确安全事故责任人,让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有序进行;(2)让机电管理和安全生产合理配置,要保证生产安全就要以制定机电管理制度为前提,做好机电管理工作才能促进安全生产;(3)建设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机电设备的运行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操作,要培养一批高水平并能吃苦耐劳的建设队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让他们在各自岗位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结束语
煤矿机电系统是一个较为庞大复杂的系统,涉及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机电部门工作人员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扎扎实实地搞好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消灭机电事故隐患,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并要跟踪产业科技前沿,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
参考文献:
[1]俞佳.煤矿机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中国煤炭,2001.
[2]王建明.如何减少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