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年级教材在每组课文后编排了“回顾·拓展”,其中第一个板块是“交流平台”。它是对中年级“我的发现”的发展与深化,侧重就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进行整理、交流与反思学习。教学时如何盘活“交流平台”呢?
一、借助示范,分类式整理
“交流平台”是对一个单元或学期教材的学习所学过的学法进行回顾、总结的板块。利用“交流平台”这一特性,借助教材中的范例,引导学生开展分类式整理学习,认真梳理编者所精心安排的阅读理解、习作表达方法,整合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三”的“交流平台”提出:“单元小结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做卡片,也可以列表格。在本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你能总结一下,填写下面的表格吗?”由于“做卡片”“列表格”这两种学习方法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教师首先要向学生示范如何利用卡片和表格来分类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卡片或表格的形式,回顾课文或课外书刊、习作中的例子,制作个性化的卡片或表格。最后让学生展示所制作的个性化卡片或表格,促进学生系统了解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二、融合过程,链接式整理
“交流平台”中有的话题,指向本组相关课文课后面的“选做题”和“综合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交流话题跟相关课文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加以合理链接——或链接课后的“选做题”,或链接课后的“综合性学习,以增强训练实效。比如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一”的“交流平台”提出:“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所有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我们都可以回顾、交流。”教学时,可链接《窃读记》课后的“综合性学习”:我们来自由成立小组开展活动,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或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名人名言;或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或去图书馆或书店看看,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或给自己的图书分分类,做个书目;或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做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准备开展哪些活动,订好计划,然后分头行动。在展示活动时,穿插学生采访、调查的故事,模仿中国好歌曲“导师点评”的环节,让学生在交流时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炼精读、批注、摘抄等读书方法,然后加以整理,以加深体验,增强学习的情境性和实效性。
三、转换话题,“变脸式”整理
“交流平台”中提供的话题,大多以指令性的语言进行表述,针对儿童喜欢游戏式问题这一特性,教学时可以将客观直白的话题来个360度的大转化,让话题充满童真童趣,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的“交流平台”提出:“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你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为了让学习充满情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话题——制作“人物描写葵花宝典”。首先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品味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有的侧重描写语言,有的侧重描写动作,有的以描写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为主;有的是正面描写,有的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然后让学生结合具体课文加以梳理、归纳,制作“人物描写葵花宝典”,具体呈现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正面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和例句。最后让学生充当动漫人物,模拟动漫中的角色介绍,向大家汇报自己搜集、整理、制作的“人物描写葵花宝典”的具体内容。这样转换话题,进行变脸式整理,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整理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也促进学生开阔视野,加深认识,较牢固地掌握学习方法。
四、课外延伸,拓展式整理
无论是相同主题的阅读,还是读写方法的迁移,都需要学生在整理学习的过程中,既回顾旧知,又向课外延伸,从而建构新知,融会贯通,得以升华。比如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五”的“交流平台”提出:“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有了一些了解。让我们来谈一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先生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教学本次“交流平台”,主要让学生谈一谈心目中的鲁迅。首先就课文内容来谈。聚焦几篇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交流自己心目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然后结合课外阅读来谈。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的有关鲁迅先生的作品,既可谈一谈鲁迅作品的独特个性,又可谈一谈鲁迅的人格魅力,也可谈一谈鲁迅的读书方法。这样,让“交流平台”提供的话题成为整理学习的一个引子,在课外延伸中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容纳已知的、原有的知识,整合相关的内容,建构新的认知图式,整理学习就创造了新的学习高度,带来新的学习气象。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一、借助示范,分类式整理
“交流平台”是对一个单元或学期教材的学习所学过的学法进行回顾、总结的板块。利用“交流平台”这一特性,借助教材中的范例,引导学生开展分类式整理学习,认真梳理编者所精心安排的阅读理解、习作表达方法,整合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三”的“交流平台”提出:“单元小结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做卡片,也可以列表格。在本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你能总结一下,填写下面的表格吗?”由于“做卡片”“列表格”这两种学习方法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教师首先要向学生示范如何利用卡片和表格来分类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卡片或表格的形式,回顾课文或课外书刊、习作中的例子,制作个性化的卡片或表格。最后让学生展示所制作的个性化卡片或表格,促进学生系统了解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二、融合过程,链接式整理
“交流平台”中有的话题,指向本组相关课文课后面的“选做题”和“综合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交流话题跟相关课文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加以合理链接——或链接课后的“选做题”,或链接课后的“综合性学习,以增强训练实效。比如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一”的“交流平台”提出:“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所有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我们都可以回顾、交流。”教学时,可链接《窃读记》课后的“综合性学习”:我们来自由成立小组开展活动,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或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名人名言;或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或去图书馆或书店看看,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或给自己的图书分分类,做个书目;或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做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准备开展哪些活动,订好计划,然后分头行动。在展示活动时,穿插学生采访、调查的故事,模仿中国好歌曲“导师点评”的环节,让学生在交流时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炼精读、批注、摘抄等读书方法,然后加以整理,以加深体验,增强学习的情境性和实效性。
三、转换话题,“变脸式”整理
“交流平台”中提供的话题,大多以指令性的语言进行表述,针对儿童喜欢游戏式问题这一特性,教学时可以将客观直白的话题来个360度的大转化,让话题充满童真童趣,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的“交流平台”提出:“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你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为了让学习充满情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话题——制作“人物描写葵花宝典”。首先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品味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有的侧重描写语言,有的侧重描写动作,有的以描写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为主;有的是正面描写,有的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然后让学生结合具体课文加以梳理、归纳,制作“人物描写葵花宝典”,具体呈现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正面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和例句。最后让学生充当动漫人物,模拟动漫中的角色介绍,向大家汇报自己搜集、整理、制作的“人物描写葵花宝典”的具体内容。这样转换话题,进行变脸式整理,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整理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也促进学生开阔视野,加深认识,较牢固地掌握学习方法。
四、课外延伸,拓展式整理
无论是相同主题的阅读,还是读写方法的迁移,都需要学生在整理学习的过程中,既回顾旧知,又向课外延伸,从而建构新知,融会贯通,得以升华。比如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五”的“交流平台”提出:“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有了一些了解。让我们来谈一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先生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教学本次“交流平台”,主要让学生谈一谈心目中的鲁迅。首先就课文内容来谈。聚焦几篇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交流自己心目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然后结合课外阅读来谈。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的有关鲁迅先生的作品,既可谈一谈鲁迅作品的独特个性,又可谈一谈鲁迅的人格魅力,也可谈一谈鲁迅的读书方法。这样,让“交流平台”提供的话题成为整理学习的一个引子,在课外延伸中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容纳已知的、原有的知识,整合相关的内容,建构新的认知图式,整理学习就创造了新的学习高度,带来新的学习气象。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