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思想品德》课的活动中存在课堂热闹,课后“曲终人散”,的现象,结合教学实践就政治课的有效性教学提出一是活动设计要有效,二是课堂实施要有效的两点做法
[关键词] 活动有效性 活动设计 学生实际 活动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设计课堂活动成为教师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常用方式。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活动呢?结合近年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尝试,来谈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
紧密联系现有教材,确定活动目标是根本。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充分熟悉教材,还要根据课程目标、学生状况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只有充分体现现有教材的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成分和社会现象和经济活动方式等,利用身边的典型的社会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才是搞好思想政治活动的根本,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实际行为的需要。
在教学中预设的活动一定要围绕教材来设定。活动实施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教师要及时根据目标灵活处理。这样,既可以生成新目标并及时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总之,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还应把握教学要求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学生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
同时教师还需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也不应该是简单地备教材,而应通过教师这座桥梁,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所以,解读教材时,教师的着眼点该是学生这个主体,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教材曾举过一个例子是一个农村小姑娘初中没毕业出去找工作,结果上当受骗,要求学生讨论教训。而教师的学生生活环境不同,根本不会碰到类似的经历,所以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书上的讨论题来操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的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情境、共同融入活动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是在各种情境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这一内化的过程,是通过情感的转移,加深而实现的。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因此,教师创设生动的场景,制造特定氛围,进而引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逐渐完成从情到理的深化。所以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情境,可以是课前从学生调查中收集到的,也可以是事先预想学生可能会碰到的,还可以是两难的问题情境,营造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之中,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游戏的形式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从而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明确教师自身也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更要把自己真正地作为课程的资源,与孩子们同学习、同体验、同探讨,共同融入到生活中,构建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心理的支持,师生共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这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升是关键。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实践,同伴协作相结合的过程,要求学生按照活动设计思路,自主投入活动,动脑动手,积极完成活动作业。此过程中,教师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师不再是说明者、讲授者、规范者,而是服务者、咨询者、研究者和提供帮助者。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度、以推动活动的不断深入。
二、实践活动课实施的基本模式设计
⑴确定主题:与一般程序大致相同,但确定的主题一定是学生的需要,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也可师生共同商讨确定;⑵活动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兴趣;⑶活动组织:教师集中进行活动组织动员,安排布置活动时间的范围,提供活动相关资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制订活动开展计划;⑷活动展开:实践活动实施阶段,具体方式可以是个人、结伴、小组、集体活动等。⑸总结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结合,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讨论与评价、提倡鼓励、肯定、积极和发展性评价;⑹拓展提升:提出一些活动后进一步思考,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拓展,提升活动的水平;
这六个步骤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是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必须也只能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法律意识的树立和价值观的发展,这些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时时刻刻地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之中的。因此,在解读教材和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确定活动的必要性,确认是否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设计,从而把握活动的目的性。活动需要符合目标,但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教师通过活动体验的分享,是要帮助学生有所领悟、达到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和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活动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活动有效性 活动设计 学生实际 活动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设计课堂活动成为教师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常用方式。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活动呢?结合近年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尝试,来谈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
紧密联系现有教材,确定活动目标是根本。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充分熟悉教材,还要根据课程目标、学生状况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只有充分体现现有教材的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成分和社会现象和经济活动方式等,利用身边的典型的社会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才是搞好思想政治活动的根本,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实际行为的需要。
在教学中预设的活动一定要围绕教材来设定。活动实施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教师要及时根据目标灵活处理。这样,既可以生成新目标并及时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总之,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还应把握教学要求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学生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
同时教师还需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也不应该是简单地备教材,而应通过教师这座桥梁,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所以,解读教材时,教师的着眼点该是学生这个主体,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教材曾举过一个例子是一个农村小姑娘初中没毕业出去找工作,结果上当受骗,要求学生讨论教训。而教师的学生生活环境不同,根本不会碰到类似的经历,所以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书上的讨论题来操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的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情境、共同融入活动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是在各种情境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这一内化的过程,是通过情感的转移,加深而实现的。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因此,教师创设生动的场景,制造特定氛围,进而引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逐渐完成从情到理的深化。所以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情境,可以是课前从学生调查中收集到的,也可以是事先预想学生可能会碰到的,还可以是两难的问题情境,营造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之中,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游戏的形式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从而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明确教师自身也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更要把自己真正地作为课程的资源,与孩子们同学习、同体验、同探讨,共同融入到生活中,构建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心理的支持,师生共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这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升是关键。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实践,同伴协作相结合的过程,要求学生按照活动设计思路,自主投入活动,动脑动手,积极完成活动作业。此过程中,教师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师不再是说明者、讲授者、规范者,而是服务者、咨询者、研究者和提供帮助者。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度、以推动活动的不断深入。
二、实践活动课实施的基本模式设计
⑴确定主题:与一般程序大致相同,但确定的主题一定是学生的需要,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也可师生共同商讨确定;⑵活动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兴趣;⑶活动组织:教师集中进行活动组织动员,安排布置活动时间的范围,提供活动相关资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制订活动开展计划;⑷活动展开:实践活动实施阶段,具体方式可以是个人、结伴、小组、集体活动等。⑸总结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结合,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讨论与评价、提倡鼓励、肯定、积极和发展性评价;⑹拓展提升:提出一些活动后进一步思考,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拓展,提升活动的水平;
这六个步骤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是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必须也只能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法律意识的树立和价值观的发展,这些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时时刻刻地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之中的。因此,在解读教材和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确定活动的必要性,确认是否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设计,从而把握活动的目的性。活动需要符合目标,但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教师通过活动体验的分享,是要帮助学生有所领悟、达到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和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活动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