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花落中部老工业基地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uan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正与财政部一起抓紧制定中部部分老工业基地实施增值税转型政策的执行办法,预计在今年内实施这项改革。
  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李林军日前透露,根据国务院要求,作为中部崛起政策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我国将在中部部分老工业城市实施增值税转型,即在这些城市增加增值税抵扣范围,对一些固定资产允许在增值税进项进行抵扣。
  有消息称,中部地区实施增值税转型的时间被锁定在7月1日。
  
  区域“试水”支持中部崛起
  
  近期,关于增值税改革向中部延伸还是直接推向全国的讨论又热起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全国税收工作会议上指出,2007年将推进中部地区部分城市增值税转型改革实施工作,进一步研究完善在全国全面实施的方案。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日前也表示,今年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要积极推进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在总结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国务院2007年工作要点》也指出,要制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和措施。
  分析人士认为,李林军日前对增值税转型将花落中部的表述似乎平息了“全国转,或继续试”的争议,表明增值税转型仍锁定区域试水方案。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的解释,这项改革之所以向中部延伸,是因为中部地区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而现行增值税制度不利于促进中部地区企业技术改造和调整产品结构的步伐。
  但业内专家表示,增值税落户中部主要是为了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而并非增值税改革思路不成熟,因此,虽然增值税转型将“小步慢行”,但并不影响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增值税转型的整体目标。
  财政部原副部长楼继伟说,从规范税制、统一政策、方便征管以及为各地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等角度考虑,“十一五”应加快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范围推开的步伐。
  
  财政有能力为转型埋单
  
  企业所得税法按既定目标在今年两会上通过似乎加快了整个税制改革的步伐,增值税转型被很多专家誉为税制改革的高潮。
  有关专家表示,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保证增值税收入的平稳关系到财政收入的稳定,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对增值税转型非常谨慎。
  我国首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选择8个行业进行试点,测算增值税转型可能带来的财政减收。试点情况表明,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并不会影响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李林军透露,2004年7月1日到2006年上半年,东北地区因增值税转型发生的抵扣进项税额仅93.46亿元,其中,抵减欠税4.39亿元,退税59.76亿元,抵退税合计64.75亿元,占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69%。
  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不止一次说过,真正意义的税制改革大潮将会在2008年到来,“两税合一”为增值税转型带来“钥匙”,而目前正是进行这两项税制改革最好的时机,因为,我国财政收入连续多年以年均超5000亿元的速度递增,“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完全能够抵消因税制改革带来的税收收入减少”。
  转型将给内外企业注入活力
  李林军介绍,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促进了东北地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类似地,如果增值税改革推向全国,将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再次给企业注入成长活力。
  此外,增值税转型将为其他税制改革奠定基础。高培勇说,我国出口退税进一步调整的可能性极大,进一步规范增值税制度,将增值税转型由东北试点推向全国,能够为完善出口退税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其他文献
围绕我国工业结构变化中的重化工业化现象,近一段时期出现了不少讨论甚至争论。焦点在于:基于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我国是否应该加快发展重化工业,或者说,我国是否必须经历重化工业化阶段。尽管我认为发展重化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对于与此相关的一些认识误区,仍然需要加以澄清。其中,关于发展重化工业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和缓解资源约束压力的片面认识,尤其不应忽视,因为扩大就业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08年12月2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实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实施“9+10”区域旅游协作,推动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环北京4省区和10个国内热点旅游城市的深度合作,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市场和利益共享。    九省市区域旅游合作拉开大幕    环渤海及北京周边地区九省(区、市)有关负责人2008年12月2日在北京共同表示,要全面提升区域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会发生六个重大转变。”在近日召开的摩根大通“2007中国会议”上,其中国证券部主席李晶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这样的预测。  第一个转变,是中国廉价劳动力的逐渐消失。李晶认为,廉价劳动力供应减少,使得生产加工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此带来的工资福利条件改善,意味着企业必须谋求自我提升,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另外,中国公司也将由单一关注生产数量转向对产品质量的更
[近几年,走出去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在这个群体中,民营企业所占份额呈上升趋势。据了解,目前在埃及的中国合资和独资企业超过230家,投资合作的公司包括中国石化集团、华为电讯、中兴电讯、中纺机等;中国本土的汽车厂商如奇瑞、华晨、吉利、江南汽车公司等,都在寻找与埃及的合作商机。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中国企业以民间形式投资非洲将继续升温。]    在中国“投资非洲”已不再是政府倡导的一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