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久以来,受传统高校图书管理的影响,图书管理人员在日常事务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都不强,然而,随着我国高校深化改革的全面落实,仅仅是完成图书的登记和管理业务远远是不够的,应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创新应用为切入点,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提供先进的理论实践指导。本文就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图书管理创新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图书馆可以说是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和学术科研资源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高校深化改革的全面落实,图书馆管理应从强化本体服务意识入手,通过人本化的管理思想,满足高校师生对图书馆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需求,拓宽图书资源服务的范围,及时投入先进硬件和软件设备,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图书馆藏服务,体现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知识传播、文化交流、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中创新实践现状
(一)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就當前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普遍状况来看,被动懈怠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态度是常态。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学历虽然较高,但日常工作的内容却多是繁重的重复性工作,长此以往,图书馆管理人员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水平自然会随之下降,广大师生的图书馆体验也就难以得到优化,久而久之造成了对高校图书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象[1]。
(二)人本管理意识不足
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师生图书资源上的服务。虽然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逐渐增加,但在图书管理人员的人本管理培训上却有很多不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建设进程。
(三)管理质量难以提升
一直以来,由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的落实存在一定问题,致使管理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一方面,体现在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图书馆的部门规划比较模糊杂乱,许多不必要的部门无端增加了管理难度,还出了职能界定不清的情况。另一方面,还体现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分配不科学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专业采编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的能力,在硬件维护和机械体力劳动上的侧重,严重浪费了高质量的图书管理人才资源。
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创新路径探究
(一)调动图书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
图书管理人员是高校图书工作的重要资源,为了确保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必须要充分调动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在图书馆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引入人本管理思想,建立科学合理且灵活的管理制度。
首先,为了调动工作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和创新性,高校图书馆的行政部门要积极听取和采纳基层图书管理员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不同图书馆室的基层服务人员,加强对不同图书馆藏室的针对性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
其次,还要结合工作人员实际情况,结合高校图书管理整体的趋势,不断完善激励制度,以积极的激励方式,调动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仅要重视实际的物质奖励,还要避免物质奖励的局限性,可以以物质+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树立图书馆基层管理标杆、人性化管理典型等形式,增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干劲儿、信念和热情。
最后,还要强化图书管理人员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运用中的主体地位,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为基准,重点关注基层图书管理人员、设备运维人员以及的师生读者的需要,优化文献、期刊资源管理和选购引进机制,可以设置图书馆的公众微信平台,使基层图书管理人员负责工作号的运营,在及时更新图书馆藏信息的同时,积极听取、合理采纳高校师生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管理的意见。此外,在高校图书馆的思政教育中也要引入以人文本的管理思想,不断优化高校图书管理员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文化水平,使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图书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发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保证图书管理与师生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水平[2]。
(二)强化图书馆员的人本管理意识
强化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一方面,要培养其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以师生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作为图书管理员要以落实人本化理念,提高人本意识的作为重要落脚点,进一步满足高校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图书管理人员要深入到读者群体中,全面了解不同读者类型的知识结构和阅读动态,积极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高校师生的互动交流,例如,可以定期开展线下的讨论会或增加与线上平台读者的互动,极强有效沟通的质量效率。
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图书管理员的以人为本的意识,应鼓励基层图书管理员善于发现日常管理与服务中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高校图书馆在强化人本管理中,还需要完善现有的服务管理运行机制,不仅要拒绝和摒弃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的行政化色彩,还要使图书馆的各个馆藏和各部门人员都能树立科学的人本管理思想,逐步优化扁平化管理,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公平、合理、科学的管理人员考核监管机制,通过对全体员工的针对性业务水和服务态度考核,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以人为本服务和管理的重视程度,切实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水平。相应地,还要基层图书管理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入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使其尽快转变高校图书资源管理与师生服务理念,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确保每一位高校图书管理人员都能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好地在高校图书管理中创新应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针对性提升高校图书管理质量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图书管理与文献资源服务的整体水平,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为了满足师生对藏书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人本化管理的有效落实,提高图书管理质量,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快创建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在高校图书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红利,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海量图书文献进行数字压缩和转化处理,并将其上传到高校的局域网服务器中,打破传统高校图书管理资源时空和物资分配的局限性。撤销实际管理和服务效用不突出的图书馆相关部门,简化馆藏资源租借归还的手续,避免工作人员的重复化、机械化、零散化劳动。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的科研资源和文献服务,要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和现代化技术,通过提升图书管理和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师生获取图书资源的程序,使其在学习或研究需要图书资源时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图书馆文献的使用率,發挥新时代图书管理服务体系以人为本的终极理念[3]。
第二,要针对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构建高质量的线下图书馆室阅读环境,提高图书服务管理程序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为了便于高校学生的日常自习和阅读,要加强图书馆硬件和软件的优化,还要针对高校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例如,针对一些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和大多数邻近考试周的学生,应规划专门的专业朗读室和特定的背书、朗诵区;还可以从引进可视化智能选座设备、图书借阅归还设备、自主打印设备以及优化电子资料阅览室入手,提高学生对图书资源的利用,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便捷、贴心的人性化服务。
第三,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丰富的图书服务活动,例如可以和不同专业的教研室合作,开展定期的专业学术交流分享会,还可以通过加强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研室、文学读书社团的合作,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介,增设专门的学生勤工助学新媒体岗位,组建开卷有益专栏,为高校学生推荐优秀书籍、收集分享学生的独特阅读感悟,以此来不断增加高校学生的阅读量,发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
结语: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不仅能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还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学术科研发展,发挥图书馆的人文价值引导作用。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要正视在当前人本化管理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机遇,勇于探索人本化管理服务的创新路径,争取为高校师生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余尚红.人本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产业,2021(13):97-98.
[2]周琼.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中文化激励机制[J].财富时代,2021(04):73-74.
[3]姚丹.儒家管理文化与图书馆管理[J].汉字文化,2021(08):167-169.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图书馆可以说是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和学术科研资源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高校深化改革的全面落实,图书馆管理应从强化本体服务意识入手,通过人本化的管理思想,满足高校师生对图书馆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需求,拓宽图书资源服务的范围,及时投入先进硬件和软件设备,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图书馆藏服务,体现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知识传播、文化交流、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中创新实践现状
(一)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就當前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普遍状况来看,被动懈怠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态度是常态。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学历虽然较高,但日常工作的内容却多是繁重的重复性工作,长此以往,图书馆管理人员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水平自然会随之下降,广大师生的图书馆体验也就难以得到优化,久而久之造成了对高校图书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象[1]。
(二)人本管理意识不足
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师生图书资源上的服务。虽然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逐渐增加,但在图书管理人员的人本管理培训上却有很多不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建设进程。
(三)管理质量难以提升
一直以来,由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的落实存在一定问题,致使管理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一方面,体现在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图书馆的部门规划比较模糊杂乱,许多不必要的部门无端增加了管理难度,还出了职能界定不清的情况。另一方面,还体现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分配不科学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专业采编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的能力,在硬件维护和机械体力劳动上的侧重,严重浪费了高质量的图书管理人才资源。
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创新路径探究
(一)调动图书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
图书管理人员是高校图书工作的重要资源,为了确保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必须要充分调动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在图书馆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引入人本管理思想,建立科学合理且灵活的管理制度。
首先,为了调动工作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和创新性,高校图书馆的行政部门要积极听取和采纳基层图书管理员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不同图书馆室的基层服务人员,加强对不同图书馆藏室的针对性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
其次,还要结合工作人员实际情况,结合高校图书管理整体的趋势,不断完善激励制度,以积极的激励方式,调动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仅要重视实际的物质奖励,还要避免物质奖励的局限性,可以以物质+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树立图书馆基层管理标杆、人性化管理典型等形式,增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干劲儿、信念和热情。
最后,还要强化图书管理人员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运用中的主体地位,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为基准,重点关注基层图书管理人员、设备运维人员以及的师生读者的需要,优化文献、期刊资源管理和选购引进机制,可以设置图书馆的公众微信平台,使基层图书管理人员负责工作号的运营,在及时更新图书馆藏信息的同时,积极听取、合理采纳高校师生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管理的意见。此外,在高校图书馆的思政教育中也要引入以人文本的管理思想,不断优化高校图书管理员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文化水平,使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图书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发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保证图书管理与师生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水平[2]。
(二)强化图书馆员的人本管理意识
强化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一方面,要培养其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以师生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作为图书管理员要以落实人本化理念,提高人本意识的作为重要落脚点,进一步满足高校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图书管理人员要深入到读者群体中,全面了解不同读者类型的知识结构和阅读动态,积极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高校师生的互动交流,例如,可以定期开展线下的讨论会或增加与线上平台读者的互动,极强有效沟通的质量效率。
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图书管理员的以人为本的意识,应鼓励基层图书管理员善于发现日常管理与服务中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高校图书馆在强化人本管理中,还需要完善现有的服务管理运行机制,不仅要拒绝和摒弃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的行政化色彩,还要使图书馆的各个馆藏和各部门人员都能树立科学的人本管理思想,逐步优化扁平化管理,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公平、合理、科学的管理人员考核监管机制,通过对全体员工的针对性业务水和服务态度考核,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以人为本服务和管理的重视程度,切实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水平。相应地,还要基层图书管理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入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使其尽快转变高校图书资源管理与师生服务理念,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确保每一位高校图书管理人员都能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好地在高校图书管理中创新应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针对性提升高校图书管理质量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图书管理与文献资源服务的整体水平,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为了满足师生对藏书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人本化管理的有效落实,提高图书管理质量,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快创建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在高校图书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红利,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海量图书文献进行数字压缩和转化处理,并将其上传到高校的局域网服务器中,打破传统高校图书管理资源时空和物资分配的局限性。撤销实际管理和服务效用不突出的图书馆相关部门,简化馆藏资源租借归还的手续,避免工作人员的重复化、机械化、零散化劳动。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的科研资源和文献服务,要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和现代化技术,通过提升图书管理和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师生获取图书资源的程序,使其在学习或研究需要图书资源时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图书馆文献的使用率,發挥新时代图书管理服务体系以人为本的终极理念[3]。
第二,要针对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构建高质量的线下图书馆室阅读环境,提高图书服务管理程序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为了便于高校学生的日常自习和阅读,要加强图书馆硬件和软件的优化,还要针对高校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例如,针对一些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和大多数邻近考试周的学生,应规划专门的专业朗读室和特定的背书、朗诵区;还可以从引进可视化智能选座设备、图书借阅归还设备、自主打印设备以及优化电子资料阅览室入手,提高学生对图书资源的利用,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便捷、贴心的人性化服务。
第三,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丰富的图书服务活动,例如可以和不同专业的教研室合作,开展定期的专业学术交流分享会,还可以通过加强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研室、文学读书社团的合作,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介,增设专门的学生勤工助学新媒体岗位,组建开卷有益专栏,为高校学生推荐优秀书籍、收集分享学生的独特阅读感悟,以此来不断增加高校学生的阅读量,发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
结语: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不仅能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还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学术科研发展,发挥图书馆的人文价值引导作用。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要正视在当前人本化管理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机遇,勇于探索人本化管理服务的创新路径,争取为高校师生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余尚红.人本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产业,2021(13):97-98.
[2]周琼.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中文化激励机制[J].财富时代,2021(04):73-74.
[3]姚丹.儒家管理文化与图书馆管理[J].汉字文化,2021(08):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