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上市没有那么美

来源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人眼里,上市之时,便是荣耀与财富之门开启之始。俞敏洪的新东方美国上市,作为中国首家教育概念股受到热捧,股价上涨强劲,个人财富也水涨船高。然而,他的工作与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惬意,在公司内部期望和华尔街严格的资本体系推动下,他就像一颗高速运转的行星,在学校、投资者、股东之间穿梭。听完俞老师的“诉苦”,你能感受到他的遗憾并不矫情。
  
  其实,把新东方做这么大,然后弄上市,对我个人生活来说,或许是一个错误的决策。但是,这又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做教育”与上市的冲突
  
  上市以后,感觉压力陡增,实际上是把内部压力转化为外部压力了。以前内部人员拼命在问,新东方做得怎么样,新东方怎么做;现在变成外部投资者在问你做得怎么样,怎么做了。财富虽然扩张了,社会责任更是成倍地扩张了。我正在为履行这个社会责任而努力。
  同时,我也感觉“做教育”和上市还是有一点冲突的。作为一家好的上市公司,你就要铁定做到收入增长多少,利润增长多少,以及人数要增长多少。但对于一个教育机构来说,它最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在于它的教学质量,而并不在于它的学生每年增长了多少。
  由此我就陷入这个矛盾:一方面要保持公司的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要保证教学质量同步增长,这都是需要时间的。单是去年一年,新东方在教师培训管理上的投入就有上千万。原来我做事比较从容,上市前也从未算过新东方每年增长率是多少。我会从容地把该花的钱都花掉。现在一方面是新东方有钱了,但却不能“从容地花钱”了,有时候还要省下来变成利润。
  所以对我来说,这种状况就变成一个较难平衡的状态,也是比较痛苦的状态。我本人比较喜欢悠闲地去做一件事,这点被上市给破坏了。
  
  
  上市是被推着走的
  
  当时新东方初创时,肯定想做大,做到了一定程度觉得对我个人生活也够了,平时有点时间去旅游、写写书不是挺好吗?但是在做大的过程中,别人又参与进来了。当你认为自己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周围的合作者又会说不够好,他们希望你继续做。但同时随着人员的增加,利益纠纷增加了,结果你就发现自己主动做的感觉开始慢慢消失了。
  比如说像新东方上市,开始的时候就我个人而言是不想上市的。但当时面临着竞争的问题和内部利益分配的问题,全世界的资金都在找中国的投资项目,而很多基金已经开始找到了教育领域。万一真有一家外语培训机构比新东方早上市了,那么从竞争和资金上来说,新东方将会面临一个强大的对手。
  如果说新东方从最初的发展到做大的过程中还有我许多主动因素的话,上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直被推着走的。外来竞争对手算一个推力,内在的推动更厉害,因为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家都拿了新东方的股权,股权变现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能一下子拿到钱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需要承担太多后果,那当然是大家很希望的。
  当然,新东方最终还是被推上市了,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化解内部矛盾,否则新东方内部的人、循环在内部圈子里的人大家搅和,搅和到最后都觉得没有出头之日。一旦上市以后就有出路了嘛。所以在内外因素的推动下,我还是决定上市。从我个人来说,我至今还认为不是我个人最佳的选择,但它可能是新东方和新东方人的最佳选择。
  
  个人生活空间受到了很大挤压
  
  我个人不上市,我的钱也够了;我本人比较节俭,不太花钱,一天只花一百块钱左右,都是用在吃上。我身上穿的衣服都非常普通,不是最贵的。车也有了,房也有了,孩子学习费也有了,老婆的生活费也有了。再多的话,反而出现一种困境,你的孩子们知道你钱很多,最后他们说不定就会利用这个,或者说他们不学习了,或者把他们惯坏了,这些都有可能。
  上市之后,我更加忙了。如果说有变化,就是把原来跟新东方内部人交流的时间,分出一大半跟外部的人进行交流,包括各种各样的投资者、各种股东,还有各种各样的国际会议,都得参加。还有一点,就是更加被公众化了,个人生活空间也受到很大挤压。
  对于未来,我想得比较简单。首先是要把新东方做好。如果这一点能做到,也许我会慢慢从总裁和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去做几件大事。第一,每年资助500~1000名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这已经在做了。第二,我希望能以上市公司股份换到的钱去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我希望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法律、商学、哲学、宗教等的小型人文精英大学,并且能够做成中国一流的私立大学。第三,如有闲暇的话多读点书,到世界各地多走走,把我的那份悠闲心情给收回来。
  “有财富未必有人生,有人生未必无财富”,一个人有钱并不意味着他的人生就完美、就比别人高。人生境界的高低和一个人一辈子过得值不值,有没有钱是没关系的。有智慧的人有了钱,会用钱让自己的人生更完善、更丰富、更完美;而没有智慧的人有了钱,会使自己变得更愚蠢。■
其他文献
老板的心理底线是一根神经,神秘而敏感。在职场中,它往往能决定你的去留与职业生涯的生死。但是,由于性格、体制以及公司发展阶段的不同,不同的老板有不同的底线。本刊采访30余位企业界人士,试图揭示这条底线的共性特质。并由此引发一个命题——对老板心理底线的尊重是你个人发展的绝对基石!    不能为老板赚钱算底线吗?除非你是打工皇帝,也许老板不会过于关注;  偷老板的钱算底线吗?除非你偷天换日,也许老板会睁
期刊
人物    顾雏军  广东佛山市中院1月30日对格林柯尔系掌门人顾雏军案一审作出判决,顾雏军因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被判10年有期徒刑(被判12年执行10年),并处罚款680万元。有法律界人士表示,该案件判决具有代表意义,将成为今后国内上市公司判例的一个样本。    李剑阁  据知情人士透露,58岁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家李剑阁可能会接替汪建熙担任中金公
期刊
在担任商学院教授的多年中,被问的最多也是最根本的两个问题:来自跨国公司的提问是,价格战什么时候在中国是个头?而中国企业的提问则是,我什么时候能够走出价格战的泥潭,可以享受跨国公司的超额利润?    我一直没有满意的答案。直到一天,我在课堂上脱口而出:其实双方都在做梦,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跨国公司过去的那种好日子将不会再来。  世界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巨大的金融资本和人力资
期刊
要说老板的心理底线,其实就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也就是说,老板已经与你有一种陌生感了,不再与你真诚交流了,与你形同路人,也就说明离你们分道扬镳不远了。    几年前,偶遇一位生意上的朋友刘先生,在准备合作做一个网站之前,刘先生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与合理的小小要求:“要合作,你必须放弃杭州到广州,顺便帮我打理一下工厂。你先暂时接替一下我现任的总经理,他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没有什么抱负,已经阻碍了我工厂的
期刊
中国的并购市场已经初露头角。去年上市公司并购196起,整个金额大概493亿元人民币,平均一单2.3亿元人民币。而美国最近光房地产一单就是290亿美元,所以我们的并购市场,还是少年时期,机会有的是。  并购越来越多,涉及的成功因素也很多。但我认为,最容易忽视的因素是决策人的人格。  那年《英雄》上演的时候,我看了三遍,眼泪已经流下来了。实际上那是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并购:秦始皇统一六国。战国时代合纵
期刊
50岁退休只是一个设想,还没有变为现实,但是,此中的勇气和智慧,决心与追求,使理想与现实更近一步。    “在以前的20多年里,我一直很疯狂,像个机器人。”汪力成用“疯狂”和“机器人”来形容自己前20年的工作状态。  “作为创业人,工作就是生活也是很正常的,所以突然想停下来还真的不容易。”汪力成说,以前一直觉得企业缺不了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也开始不支持他所有事都亲力亲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期刊
当你真像鸵鸟那么大时,小鸡才会心服。只有赢得这种“心服”,才具备了在同代人中做核心的条件。    元庆:  来香港后,虽然任务繁重,但对你的情况仍不放心。自我检查后,觉得这几年和你沟通少,谈的都是些你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客观原因是你和我都忙,主观原因是没有特别注意我们之间沟通的重要性。我想利用边角或休息时间写信给你,用笔谈的方式会比较冷静,但我也不想很正式,只是拿起笔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还是自然感情
期刊
策划:商界传媒企业研究院  召集:陈建光  联合执行:  商界评论编辑部:李 彤 胡 浩 陈 艾 谢康利  商界财视网:杨艾祥 刘 辉 唐洪琼 赵淑均    七十二行,行行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隐私,我们走访了数十位行内人士,最终择取了最被人诟病的十个话题予以披露。这里的“污点证人”,他们并非全都以身试法,也并非都有污点,但却深知行业内幕是“污点"的见证者、知情者。有的出于义愤。有的出于良知,有的出于
期刊
调控政策遥控器指挥下的IPO滚滚车轮或将彻底碾碎“十年牛市”的美梦,而这,并不是以人们盼望牛市带来“财产性收入”的良好愿望为转移的。    不知道红筹股老大中石油和奥斯卡大片《色戒》的回归为什么不约而同,不无巧合的是,《色戒》遭遇的色删也在中石油同样的发生。  中石油的回归,仿佛一场色的浩劫,湮灭了投资者对IPO的好色之心,同时也劫持了中国股市的牛市。但是,是否能如中国政法大学的那位博士研究生状告
期刊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式重组无疑是个“怪胎”。原本连年亏损的企业,经过重组便焕然一新;即使股票分文不值,“壳价值”也是代价不菲。中国式重组几乎成了亏损企业的点金石,而投资者对于重组游戏的宠爱,又使重组者乐此不疲。  然而,中国式重组又是表面风光无限、内里潜流涌动,恰恰是指引重组者预期的有利因素,又是影响重组成功的不利条件。对一些负债高达十亿以上的ST公司而言,中国式重组甚至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