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中抓住时代的意义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y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人世间》的情怀
  最近得知《人世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时候,当时北京电视台正在我家里采访我,一共来了四个人,和我的书没有任何关系。就在录制的过程中,有人在手机里发现了这个情况。我当时肯定是要把手机关掉,必须要把北京电视台的录制进行下去,所以不可能有别人想象中的那种激动和愉快。
  只要书出来,能得到读者的认同,认同度高一些,对我就是最大的欣慰了,对获奖没有什么想法。
  如果不饱含深情的话,一个人怎么能写100多万字,他在那儿干吗呢?兴趣对我本身没有那么大的推动力,一定要加入情怀的推动力,而且情怀的推动力一定是主要的。
  2012年6月,我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我是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民盟中央的常委,当时已经做了两届的政协委员。那一年正好文史研究馆要扩大,希望有民主党派的朋友进入,而且希望是从事文学工作的,我在民盟里可能算是在文学工作方面比较有代表性,所以民盟就推荐了我。
  因此,从那一年开始,我正式成为文史研究馆馆员。
  现在年轻人应该增加一点对文史研究馆历史的知识。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有相当一批1949年以前就在文史哲各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的人,年龄已经超过了实际工作的年龄线,但是他们还可以发挥余热,因此就需要有一个机构,像文史研究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像章士钊还做过文史研究馆的馆长,梁漱溟本人既是政协委员,也是文史研究馆的馆员。
  2014年10月,我参加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文艺工作座谈会,那次好像70多人。习总书记一个一个地握手过来。走到我这里的时候,他突然站住,脱口说了一句话:“我不是你笔下写的那些知青。”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我这个人是要求自己压力越大,意志要越强。”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很奇怪,总书记为什么会跟我说到这样的话?因为我再没有机会问总书记,因此任何一种解读都未见得是总书记的原意。我想他可能说的是,你笔下的那些知青都是兵团知青,兵团知青你们是拿工资的,你们当年是部队属性的,而我们是插队的,确实插队知青和兵团知青在许多方面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很自然的一个交谈。
  第二句话是不是也包含着那个意思——就说我现在再也不是一名你们这些知青一代的普通一员了,我身上有担子,国家的担子,民族的担子,党的事业的担子,总之这种重担的分量他不说,也是我们能够体会到的。我也只能做这样的理解。
  这中间还有插曲,王安忆坐在我边上,当总书记说“我这个人是要求自己压力越大,意志要越强”的时候,王安忆突然说了一句话:“我们晓声也是那样的知青。”总书记愣了一下,笑了。
  我就说:“我认为您是有两个故乡的人,书籍是您的第二故乡。”然后,总书记就说了那句话:“希望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也都有精神上的故乡。” 这话其实是包括文学在内的全部人类文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寫了不少关于知青的作品,当年下乡的都是一个家庭中的长子、长女,哥哥姐姐都下乡了,所以回过去看知青文学,那么多人在写,但是留城的弟弟妹妹们,他们和城市的关系更紧密,和时代的关系也更紧密,但是他们在文学的形象画廊中几乎是缺席的,因此我想为他们也塑造几个形象,做一种拾遗补缺的事情。《人世间》了却了我这个愿望。
  当代文学创作要打通历史
  关于知青文学的历史,如果从1949年开始算起,就70年了,如果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是40年了。我们要向青年以文学方式呈现的,不仅是知青的历史,一个作家也不会因为自己当了知青,就反复地向青年们介绍我们知识如何。实际上,我们是要通过文学向当代的青年介绍这40年,介绍这70年,中国经历的种种方面的事情。
  知青运动中的十年是与“文革”运动相重叠的部分,实际上是想通过这样的题材让更多的青年知道我们国家也经历过“文革”,知道“文革”对于我们国家的一种危害。
  同时我们还会往前写,往后写,希望把这二三十年的历史打通,让青年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知道得更多一些。实际上由于知道的少,现在我们在创作上已经开始出现“断代”。
  45岁以下的创作者,让他写1949年以前任何年代,都可以穿越回去,唐宋元明清他都可以写,那种虚构和编创的空间很大。大家所能看到的电影、电视剧这类题材很多,但是现实题材很少,无非就是恋爱那点事。现实题材即使是以往年代背景的,也把年代的特征过滤得很干净。
  即使一个人既不做作家,不做编剧,也不做学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当代人,也还是要“补课”。你不补上这课,不熟悉当时年代的一切方面的事情,不熟悉当时年代底层人的生活形态,没有从前和现在的对比,你看待现在之祖国,眼光就会缺乏全面、客观,你对于祖国所取得的成就的感受也并不强烈,因为你不知道从前是怎样的。
  我自己的感受就很强烈,我经历过什么都要票和证的年代,我经历过全中国人只穿几色衣服的年代,我经历过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定是有这种对比,然后才能够感觉到自己国家的发展。
  我是城市里工人家庭的孩子,我的生活有一部分短板,就是对农村的现实生活不了解。虽然当年下过乡,但我们是兵团,不是真正的农村。因此后来只能通过间接的渠道去了解,比如看新闻报道、去采风、读别人的作品,但这远远不够。所以,每逢家里来了农村的亲朋好友,我一定要问:农村的面貌、农民的生活到底变了没有?某种情况下,你到了最贫穷的乡村,这时候会想,这么贫穷的地方究竟还有多少?但同时也看到一些农村在发生变化,只看一面是不够的。这种变化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你会觉得,我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未来。
  古稀之年的文学夙愿   创作像《人世间》这样100多万字的严肃文学作品,在市场上已不常见。我快到70岁了,写作对我是一件吃力的事了,首先是身体上就很吃力,颈椎病非常重。自己写了这么多年,也写了不少的作品,有一种夙愿:要再写一部作品。
  再写的这一部作品,首先是向现实主义致敬。因为我经历了许多文学流派在中国的发展、变化,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现实主义。
  第二点,向工人阶级致敬。我的书中写到了“大三线”的老工人,写到当时留城的一些年轻工人,写到留城的年轻工人还有一个愿望。当年还有一些可敬的干部,经历了“文革”之后复出,他们变得和从前不一样,因为“文革”中他们直接地贴近了底层,那样的一些干部是有特殊色彩的。
  另外还有一点,大家谈论文学总会在说这样那样的人物,而在我眼中,还有一个人物,他的名字叫时代。
  我一直还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创作精力。接着又会出三四本书,同时还有三部电影在拍摄。我现在写稿还是手写,但因为视力不行了,另外手发抖,已经不能在稿纸上写了,而是在A4纸上。本来我的字可以很工整地写到稿纸上。台湾的李敖在他的回忆录中有一篇谈到写字这件事,估计他也没用过电脑,最后的时候肯定颈椎也不行,肩肘也不行了,然后就是趴在床上写。他看到自己写出的字已经不如从前那么好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沮丧。
  我也有那种沮丧,因为看到我写出的字,觉得这行字怎么可以是我写出来的?下面还落上我的名字,因此我给人寄去短稿的时候,也是由于自尊心在驱使,会赘上几句话,“我现在颈椎病太重了,本来我的字写得还会好一点的”。说明一下这个情况。
  别人也觉得很奇怪,我简直是一个生活内容太单一的人,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也不喜欢聚会,甚至也不喜欢旅游,一切年轻人喜欢的,我都不喜欢,唯一喜欢就是安静、读书。读到好书的时候,我会觉得很激动,吸一支烟。看一部好的电影,一首好的诗,有感想了,把它记录下来,其余的时间做做家务。每个人的24小时都是一样的,你不覺得做那些事情更有意义,我觉得自己不会很享受那种生活,就是吃饭,睡觉,健身,健身为了继续地吃饭、睡觉。
  我每天都会在想,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我一定要在日子里抓住一种意义,单纯的纯粹的活着本身,不能使我感到意义,我唯一能抓住的,无非就是读和写。你也可以把这认为是中毒,像吸烟一样。但我不认为这种生活很可取,我有时也拿自己没办法。
  (沈杰群采访整理)
  特约编辑 管志华 殷之俊/责任编辑 章 洁
其他文献
24年在文史馆重度青春  我在中华书局退休之后,于1995年12月应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这对我来说,是我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的一个新岗位,也给了我继续学习、继续工作的好机会。因为我多年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履职后馆领导就分配了几项工作给我。一是协助吴小如先生编内刊《诗书画》的文字部分;二是参与审读《世纪》的清样;三是承担了馆员文选《崇文集》初编和续编的责任编辑工作。  这是我本职工作的继续,也是向
期刊
北京检察机构从合署办公到初具规模  我于1953年下半年从中贸部进出口总公司调回政法口担任北京市检察署常务副检察长。  旧中国没有检察院这一机构,只在法院内部设有检察官。新中国成立之初检察机构很不健全,基本是挂个牌子,实际工作大都由公安局代办。  北京市检察署从筹建开始,就与公安局合署办公,地点在前门内路东老警察局院内,占了老式两层楼十来间房子。当时只有二十来人,设有检察科、起诉科、办公室。每科只
期刊
国务院在2018年国家机关体制改革中首次设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随后陆续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序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工作。7月,国务院又公布了《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工作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各地确保悬挂工作落实到位,彰显党和国家赋予军人家庭的榮誉。与此同时,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信息采集工作全面铺开,为落实悬挂“光荣牌”任务作准备打基础。  作为一名曾在空军部队服役6年
期刊
笔者今年84岁了,虽然耳不聪眼不明、走路带拐,但脑子还可以,每天读书看几个小时,还能动笔,不时有“豆腐干”见诸报端杂志。最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件我亲身经历的往事,现在回忆起来,既惊险,又有趣。  那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访华,按双方协定:访华最后一站去福建会见叶飞上将,然后就在福州回国。  叶飞上将是我人民解放军中唯一的一位华侨将军,他不仅在国内战功赫赫,而且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期刊
据1952年进平明出版社做编辑的吴钧陶回忆,到该社1955年底公私合营为止,以巴金为总编辑的平明出版社聘请了十多个人任编辑。其实,平明出版社还有过一个社外编辑,其人叫沈仲九,受聘于1953、1954年。1955年沈仲九没有续任,这大概是因为当年2月他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缘故吧。  沈仲九,浙江绍兴人,1887年生,长巴金17岁,与巴金的关系可谓亦师亦友。他少时师从徐锡麟,入光复会,在新文化
期刊
偶然在欧阳文彬老师的档案袋中,发现一份材料,是我父亲丁景唐于1987年8月31日写的《同行专家鉴定意见》,为她评定编审职称。我觉得写得比较客观、真实、全面。  身世神秘  第一次看到欧阳文彬这个名字感到很奇怪,人家都是三个字,她怎么是四个字啊,问了我父亲,才知道她是复姓,欧阳是姓,文彬是名。  欧阳文彬和我父亲同岁,生于1920年 ,属猴。曾用名黄碧、不俞、金晶等。1937年毕业于南京第一中学,后
期刊
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占领上海不到一个月的日本人,马上把上海市更名为“大道市”,“市政府”设在浦东东昌路的王家大院,并扶持曾留学日本的台湾人苏锡文为“市长”。  由于苏锡文在上海毫无根基,又不善管理,只会迎来送往,上海市民都称其为“大盗市政府”。1938年4月28日,日伪政权把大道政府更名为“督办上海市政公署”,市长苏锡文改任为上海市政督办。  日本昭和十三年(1938年
期刊
一段兒时的记忆  我出生在解放后的新中国,从小在阿婆(外祖母)岑德静家长大。童年时,我知道母亲的爷爷康有为是历史名人,家里有些陈旧而又珍贵的东西与其有关,仅此而已。记得上世纪50年代,母亲在虹口区的一条老式里弄里有个小阁楼间,曾带我去过几次。用上海方言发音,那地方叫“同和里”,我根据谐音称其为“狐狸洞”,觉得我的编造很贴切,因为我讨厌去那个脏兮兮的小房间。在我朦胧的记忆里,房间很小,屋里满满地堆放
期刊
我志愿“一手捏笔,一手握枪”  1966年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因“文革”原因到1967年才进行分配。分配方案中有一个名额是去人民解放军部队,这是我长期梦寐以求的志愿。  8岁时,首次见到解放我家乡的战士,成排站在院子里,纪律严明,我就很羡慕。解放军英勇战斗的故事和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始终伴随我成长,至今依然喜欢。叔叔卢世立是解放军也是志愿军,牺牲在朝鲜。“文革”期间,穿绿军装成为时尚。我为了
期刊
家璧先生最后的时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供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11日晚上9点多钟,我刚从单位回到家,接到赵家璧先生三公子赵修礼的电话。他说,赵老今天傍晚突然昏迷,医院抢救了几小时,情况没有好转。我当即与我社党委副书记徐保卫同志一起,赶往医院探望。 家璧先生住华东医院新楼,年初因肺部积水送进医院。我第一次去看望时,医院就怀疑他患了肺癌,但还没有最后确诊。家璧先生当时精神尚好,躺在病床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