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两步乘法(连乘)应用题》。教材不再分类型、分步数编排应用题,是编排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后进行例题教学,结合练习课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两步计算的应用題,是由两道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但是,学生会解这两道简单应用题,并不等于会解由这两道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因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一个中间问题,只有先解决这个中间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题目的所求问题。由此可见,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学会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第一步算什么。怎样才能突出这个重点呢?这就需要我们着力研究分析数量关系的“序”,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科学地掌握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的两步乘法应用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教学做法。
一、在情境和题目中运用综合法,培养学生对问题“辨”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是初次接触两步乘法应用题,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应用”得来的“题”。教材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题目都是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活动事例,要充分利用这些身边易懂的情境,来辨别题目有效的已知信息进行思考。
综合法是从问题的已知条件,逐步推向未知,直到求解。这是低年级数学常用顺向思维的解题方法,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解题方法。因而在初学两步乘法应用题时,我首选这种方法,让学生先按自己的思路走,使多数学生易懂,增强学习信心。
例如课本例三: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首先,从情境图辨出已知信息每箱12个。接着,分两次呈现问题,先出示题目前部分“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目的从题目辨出已知信息5箱,可引出中间问题“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次,出示题目后部分“每个保温壶卖45元”,从题目辨出已知信息每个45元,推出一共卖了多少钱。引导学生看前两个条件,想中间问题(如图示)。
把情境和题目刻意分两步按顺序呈现,从问题①到问题②。让学生从情境图和题目中入手辨出有用的已知信息,顺着已知信息发展思维,理清数量关系,引出中间问题“5箱有多少个保温壶”。有了辨别有用信息的能力,运用综合法理解题意成易事。
先求5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列式12×5=60(个),45×60=2700(元)。
二、在讨论和交流中渗透分析法,培养学生对问题“析”的能力
讨论交流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环节。数学课堂上讨论能集思广益,不但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会表述自己的思想,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并作出综合分析,使方法达成一致。“说己见想办法”使学生进一步对问题理解深入透彻,培养学生问题辨析能力。
1.小组交流,说出初解含义
在组内说说,得出的解题方法“12×5=60(个)45×60=2700(元)”每道式子表示的意思。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思维碰撞。
2.师生分析,验证初解可行
分析法是从问题入手,逐步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直到求出解。小组讨论交流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在学生得出解决方法后,还需要教师为讨论提供适宜的“土壤”“温度”“水份”。教师听了学生解题方法的理解后,要及时抓住时机渗透分析,共同讨论、验证学生得出的方法是否可行。
3.共同商讨,探索多解
学生经历了探索解法的全过程,有了一定分析能力,能准确判断数量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去分析题目,拓展思维,寻求多种解法。因此需要教师用转化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探索提供指引方向。
4.出示错例,辩证错法
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的过程,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有足够的分析能力去判断错对。师生堂上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对话,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三、在解题和算法中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对问题“解”的能力
通过以上推敲验证的思维过程,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解法寻求共性,总结归纳,构建解决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学模型,得出解决方法。
第一种方法:
(1)5箱共有多少个保暖壶?
12×5=60(个)
(2)一共卖了多少元?
45×60=2700(元)
第二种方法:
(1)1箱保暖壶卖多少元?
12×45=540(个)
(2)一共卖了多少元?
540×5=2700(元)
显而易见,两步乘法应用题是分两步思考,解答两步乘法应用题时让学生必须先找出一个中间问题,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就是解决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学模型。学生运用这种数学模型来解决两步乘法应用题,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解题更有实效性。
教学两步乘法应用题中,必须认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弄清两步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认识直接条件、间接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较好地掌握与学会运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找出“中间问题”,抓好结构训练,运用数学模型方法使两步乘法应用题化繁为简,突破两步应用题的教学难点。
两步计算的应用題,是由两道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但是,学生会解这两道简单应用题,并不等于会解由这两道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因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一个中间问题,只有先解决这个中间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题目的所求问题。由此可见,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学会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第一步算什么。怎样才能突出这个重点呢?这就需要我们着力研究分析数量关系的“序”,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科学地掌握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的两步乘法应用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教学做法。
一、在情境和题目中运用综合法,培养学生对问题“辨”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是初次接触两步乘法应用题,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应用”得来的“题”。教材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题目都是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活动事例,要充分利用这些身边易懂的情境,来辨别题目有效的已知信息进行思考。
综合法是从问题的已知条件,逐步推向未知,直到求解。这是低年级数学常用顺向思维的解题方法,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解题方法。因而在初学两步乘法应用题时,我首选这种方法,让学生先按自己的思路走,使多数学生易懂,增强学习信心。
例如课本例三: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首先,从情境图辨出已知信息每箱12个。接着,分两次呈现问题,先出示题目前部分“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目的从题目辨出已知信息5箱,可引出中间问题“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次,出示题目后部分“每个保温壶卖45元”,从题目辨出已知信息每个45元,推出一共卖了多少钱。引导学生看前两个条件,想中间问题(如图示)。
把情境和题目刻意分两步按顺序呈现,从问题①到问题②。让学生从情境图和题目中入手辨出有用的已知信息,顺着已知信息发展思维,理清数量关系,引出中间问题“5箱有多少个保温壶”。有了辨别有用信息的能力,运用综合法理解题意成易事。
先求5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列式12×5=60(个),45×60=2700(元)。
二、在讨论和交流中渗透分析法,培养学生对问题“析”的能力
讨论交流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环节。数学课堂上讨论能集思广益,不但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会表述自己的思想,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并作出综合分析,使方法达成一致。“说己见想办法”使学生进一步对问题理解深入透彻,培养学生问题辨析能力。
1.小组交流,说出初解含义
在组内说说,得出的解题方法“12×5=60(个)45×60=2700(元)”每道式子表示的意思。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思维碰撞。
2.师生分析,验证初解可行
分析法是从问题入手,逐步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直到求出解。小组讨论交流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在学生得出解决方法后,还需要教师为讨论提供适宜的“土壤”“温度”“水份”。教师听了学生解题方法的理解后,要及时抓住时机渗透分析,共同讨论、验证学生得出的方法是否可行。
3.共同商讨,探索多解
学生经历了探索解法的全过程,有了一定分析能力,能准确判断数量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去分析题目,拓展思维,寻求多种解法。因此需要教师用转化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探索提供指引方向。
4.出示错例,辩证错法
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的过程,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有足够的分析能力去判断错对。师生堂上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对话,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三、在解题和算法中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对问题“解”的能力
通过以上推敲验证的思维过程,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解法寻求共性,总结归纳,构建解决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学模型,得出解决方法。
第一种方法:
(1)5箱共有多少个保暖壶?
12×5=60(个)
(2)一共卖了多少元?
45×60=2700(元)
第二种方法:
(1)1箱保暖壶卖多少元?
12×45=540(个)
(2)一共卖了多少元?
540×5=2700(元)
显而易见,两步乘法应用题是分两步思考,解答两步乘法应用题时让学生必须先找出一个中间问题,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就是解决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学模型。学生运用这种数学模型来解决两步乘法应用题,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解题更有实效性。
教学两步乘法应用题中,必须认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弄清两步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认识直接条件、间接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较好地掌握与学会运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找出“中间问题”,抓好结构训练,运用数学模型方法使两步乘法应用题化繁为简,突破两步应用题的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