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体辅导”是从英文group counseling翻译而来的。“团体辅导法”的内涵是在“团体辅导”过程中,运用团体咨询理论,创设团体情境,通过讨论游戏、角色扮演、脑力振荡等方法达到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暗示、模仿、参与中改变态度和行为的一种知识和技能。“团体辅导”发端于欧美,20世纪40年代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同,被称为“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有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法。
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场效应”原理
研究团体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Field Theory),此人在1938年《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场论”是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来解释人们心理活动的理论,它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一种“场”的现象,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他强调团体是一个动力整体,团体内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另一部分的变化。团体辅导法的作用如何,关键取决于团体成员的参与和互动所产生的“场效应”。
“参与”“互动”“体验”和“反思”,是团体辅导过程中产生“场效应”的不可缺少的四个重要环节。“参与”是团体辅导法的基础,只有调动团体成员的参与热情,才能使他们投入其中,获得感悟,促进其成长与发展。“互动”是团体辅导法的关键,只有通过充分互动,才能使各种观点碰撞,形成不同思想的交锋,产生情绪的变化,促使成员反思和自省。“体验”是团体辅导法的深化,其必要条件是体验者必须直接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而后才会有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反思”是团体辅导法的升华,也是团体辅导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团体辅导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可能性
只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意识地构建“场效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创建信任的团体氛围,鼓励和引导团体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成员在充分的互动中,分享多样化的观点和资源,并产生思想的碰撞和获得内心的感悟,从而达到澄清观念、提升认识、改变行为、促进人格健康成长的目的。
团体辅导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团体辅导所秉承的教育教学原则、方式方法特点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有的教学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笔者将两者的特点进行对比归纳如下页表。
通过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可以看出团体辅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若干可能性:
1.相似性使团体辅导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可能
团体辅导与现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目标都是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思路与基本技能。
现行课堂教学环节是以学生共性求知特点为基础进行设置的,不仅实现了课程的教育性,而且也满足了课程的思想性需要。若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引导性,适当地增加相应的团体辅导手段是有必要的。
两者在实施过程中都要争取贯彻思想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延伸到正确认识他人、社会等,无论在自身良好能力的培养上还是在积极求职、择业的态度和行为的训练中,都要坚持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
教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与各高校的职业咨询师有很大程度的重合与交叉,很多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教师同时也接受过职业规划师等专业培训,这些为团体辅导法引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师资基础。
2.差异性让团体辅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可能
团体辅导在目标上与现行课堂教育的主张一致,但是团体辅导主要是通过团体活动中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动、体验和分享,促使其进行反思和体悟,达到教育目标。这种团体辅导式的活动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内部需要和能动性的基础上实现的,变以传统教学的教师主导为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主体主动学习的状况,符合教育学、心理学规律。
团体辅导法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丰富了以往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实效。团体辅导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团体中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投入其中,获得感悟,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现行课堂教学中仅通过教师的语言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并产生共鸣,而团体辅导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充分融入此情此景,达到激发学生“感同身受”的效果。教师的讲授方式多在学生的认知层面发挥作用,而团体辅导将学生的知、情、意、信、行等多种心理因素调动起来,弥补现行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不仅在团体讨论中认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观点,而且在体验中激发出主动合理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意愿,更在活动中将规划认知内化为职业行为和习惯,真正达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引导的目的。
团体辅导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需关注的问题
要将团体辅导法引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一些形式和方法上的改革。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参加到团体中进行讨论与活动,需要将传统的大课堂这个大团体分成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的小组,然后展开活动。笔者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中,将学生小组团体的性质界定如下:首先,因为是在教学中引入团体辅导,因此本团体的性质主要是一种教育性团体,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行为训导作用。而且教授的内容和参与的学生相对固定,因此采用结构式封闭团体更适合课程的设置。在现行职业生涯课程教学中的团体是依托课程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都是同年级的学生,所以是同质性团体,而且由于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和成长主题,也或多或少存在当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冲突时如何作出选择等思想困惑。这些类似的成长主题使得授课时团体活动的主题选择与设置更加明确且具有针对性。其次,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点确定团体的授课方式。团体辅导方法要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并在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演绎模拟求职类的相关体验,这样才能起到将职业认知、择业选择内化为求职行为和工作意识的作用。 1.注重将团体辅导方法与现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由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对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中灵活恰当地引入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进行交流与互动,以提高针对性辅导的效果。另外,在具体使用团体辅导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游戏和热闹当中。
2.监控和正确使用团体的动力
团体辅导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团体成员间形成的动力作用,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促使团体内成员思想、行为的变化。要使团体辅导方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优势作用,控制及把握好团体动力是非常关键的。由于现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数是大课堂,不便于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所以需要将学生分成8人~12人组成的小组,这样小组在整个课程中相对固定,同时也便于充分交换观点和分工合作,更有利于团体动力的形成和巩固。这要求全组成员推选出有责任心的组长,加强教师与组长的联系来掌握各个小组的情况,使得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教学进展和效果。另外,团体动力有时候可能成为阻力。当个人与团体之间还没有充分信任和接纳的情况下,激烈的对抗性辩论或有压力的自我表露都会造成组员的不安,有些成员甚至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要注意及时化解不当的团体动力给学生带来的伤害。
3.教师素质及技术是团体辅导与现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关键
运用团体辅导方法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其次,要有正义感、责任心,具备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尊重学生并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友善、敞开心扉,这样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与学生建立互信的关系。再次,作为一个团体领导者,教师还需要具备团体辅导的理论和实践技巧。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积极倾听、总结、建议等技巧尤为重要。由于团体辅导式教学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存在较多的共同点,因此将团体辅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就有了切入点。这种结合可以打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堂环境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知识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灌输为主”的固有模式,从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辅导过程,使学生在教育中获得的认知更加深刻真实,行为的改变也更为持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与实效性。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场效应”原理
研究团体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Field Theory),此人在1938年《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场论”是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来解释人们心理活动的理论,它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一种“场”的现象,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他强调团体是一个动力整体,团体内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另一部分的变化。团体辅导法的作用如何,关键取决于团体成员的参与和互动所产生的“场效应”。
“参与”“互动”“体验”和“反思”,是团体辅导过程中产生“场效应”的不可缺少的四个重要环节。“参与”是团体辅导法的基础,只有调动团体成员的参与热情,才能使他们投入其中,获得感悟,促进其成长与发展。“互动”是团体辅导法的关键,只有通过充分互动,才能使各种观点碰撞,形成不同思想的交锋,产生情绪的变化,促使成员反思和自省。“体验”是团体辅导法的深化,其必要条件是体验者必须直接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而后才会有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反思”是团体辅导法的升华,也是团体辅导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团体辅导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可能性
只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意识地构建“场效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创建信任的团体氛围,鼓励和引导团体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成员在充分的互动中,分享多样化的观点和资源,并产生思想的碰撞和获得内心的感悟,从而达到澄清观念、提升认识、改变行为、促进人格健康成长的目的。
团体辅导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团体辅导所秉承的教育教学原则、方式方法特点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有的教学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笔者将两者的特点进行对比归纳如下页表。
通过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可以看出团体辅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若干可能性:
1.相似性使团体辅导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可能
团体辅导与现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目标都是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思路与基本技能。
现行课堂教学环节是以学生共性求知特点为基础进行设置的,不仅实现了课程的教育性,而且也满足了课程的思想性需要。若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引导性,适当地增加相应的团体辅导手段是有必要的。
两者在实施过程中都要争取贯彻思想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延伸到正确认识他人、社会等,无论在自身良好能力的培养上还是在积极求职、择业的态度和行为的训练中,都要坚持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
教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与各高校的职业咨询师有很大程度的重合与交叉,很多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教师同时也接受过职业规划师等专业培训,这些为团体辅导法引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师资基础。
2.差异性让团体辅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可能
团体辅导在目标上与现行课堂教育的主张一致,但是团体辅导主要是通过团体活动中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动、体验和分享,促使其进行反思和体悟,达到教育目标。这种团体辅导式的活动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内部需要和能动性的基础上实现的,变以传统教学的教师主导为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主体主动学习的状况,符合教育学、心理学规律。
团体辅导法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丰富了以往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实效。团体辅导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团体中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投入其中,获得感悟,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现行课堂教学中仅通过教师的语言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并产生共鸣,而团体辅导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充分融入此情此景,达到激发学生“感同身受”的效果。教师的讲授方式多在学生的认知层面发挥作用,而团体辅导将学生的知、情、意、信、行等多种心理因素调动起来,弥补现行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不仅在团体讨论中认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观点,而且在体验中激发出主动合理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意愿,更在活动中将规划认知内化为职业行为和习惯,真正达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引导的目的。
团体辅导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需关注的问题
要将团体辅导法引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一些形式和方法上的改革。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参加到团体中进行讨论与活动,需要将传统的大课堂这个大团体分成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的小组,然后展开活动。笔者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中,将学生小组团体的性质界定如下:首先,因为是在教学中引入团体辅导,因此本团体的性质主要是一种教育性团体,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行为训导作用。而且教授的内容和参与的学生相对固定,因此采用结构式封闭团体更适合课程的设置。在现行职业生涯课程教学中的团体是依托课程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都是同年级的学生,所以是同质性团体,而且由于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和成长主题,也或多或少存在当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冲突时如何作出选择等思想困惑。这些类似的成长主题使得授课时团体活动的主题选择与设置更加明确且具有针对性。其次,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点确定团体的授课方式。团体辅导方法要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并在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演绎模拟求职类的相关体验,这样才能起到将职业认知、择业选择内化为求职行为和工作意识的作用。 1.注重将团体辅导方法与现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由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对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中灵活恰当地引入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进行交流与互动,以提高针对性辅导的效果。另外,在具体使用团体辅导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游戏和热闹当中。
2.监控和正确使用团体的动力
团体辅导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团体成员间形成的动力作用,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促使团体内成员思想、行为的变化。要使团体辅导方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优势作用,控制及把握好团体动力是非常关键的。由于现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数是大课堂,不便于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所以需要将学生分成8人~12人组成的小组,这样小组在整个课程中相对固定,同时也便于充分交换观点和分工合作,更有利于团体动力的形成和巩固。这要求全组成员推选出有责任心的组长,加强教师与组长的联系来掌握各个小组的情况,使得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教学进展和效果。另外,团体动力有时候可能成为阻力。当个人与团体之间还没有充分信任和接纳的情况下,激烈的对抗性辩论或有压力的自我表露都会造成组员的不安,有些成员甚至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要注意及时化解不当的团体动力给学生带来的伤害。
3.教师素质及技术是团体辅导与现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关键
运用团体辅导方法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其次,要有正义感、责任心,具备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尊重学生并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友善、敞开心扉,这样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与学生建立互信的关系。再次,作为一个团体领导者,教师还需要具备团体辅导的理论和实践技巧。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积极倾听、总结、建议等技巧尤为重要。由于团体辅导式教学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存在较多的共同点,因此将团体辅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就有了切入点。这种结合可以打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堂环境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知识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灌输为主”的固有模式,从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辅导过程,使学生在教育中获得的认知更加深刻真实,行为的改变也更为持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与实效性。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