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讨的最热门课题。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需要拥有一双“慧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的生活与周围的环境中捕捉思想品德知识,结合一些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培养起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是件愉快的事情。那么,我们如何创设快乐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呢?
一、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
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然而,现阶段却有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些学生对时事政治或社会漠不关心。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有必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我的做法主要是为学生搜集一些有针对性的和可读性的时政材料,对每个热点问题给出一到两个提示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定期印发给学生在课堂及课后阅读。
这种情境创设的特点是不需要教师的直接参与的,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效果;既可使课堂所学的知识在课后进一步得到内化,也可使即将要学的知识在课前就得到预习。同时,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强。经过实践,我觉得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初三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二、列举“快乐”的教学案例
政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课,在教学时,我们可选用著名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里的主人公皮诺曹因为经常撒谎而鼻子变长的搞笑故事为素材来搞活课堂,从而引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深思,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同样是《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赵本山的著名小品《卖拐》,“快乐”的小品马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诚信”的讨论上来。
四、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乐学于课堂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游戏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激发出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人在愉快时则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活跃。有时也可以穿插小故事、顺口溜、歌谣、谜语等,使思想品德教学妙趣横生。
五、巧设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思想品德知识有时枯燥,往往难以理解,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无味,这时教师应尽量把这些枯燥的知识通过各种各样新颖别致的竞赛形式,或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让学生学习到课本知识,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培养他们动作或思维的协调、准确和快速、敏捷。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
六、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引起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既非远大的理想,也非美好的未来,而是知识的趣味性和个人的好奇心。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这种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
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然而,现阶段却有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些学生对时事政治或社会漠不关心。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有必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我的做法主要是为学生搜集一些有针对性的和可读性的时政材料,对每个热点问题给出一到两个提示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定期印发给学生在课堂及课后阅读。
这种情境创设的特点是不需要教师的直接参与的,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效果;既可使课堂所学的知识在课后进一步得到内化,也可使即将要学的知识在课前就得到预习。同时,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强。经过实践,我觉得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初三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二、列举“快乐”的教学案例
政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课,在教学时,我们可选用著名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里的主人公皮诺曹因为经常撒谎而鼻子变长的搞笑故事为素材来搞活课堂,从而引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深思,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同样是《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赵本山的著名小品《卖拐》,“快乐”的小品马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诚信”的讨论上来。
四、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乐学于课堂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游戏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激发出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人在愉快时则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活跃。有时也可以穿插小故事、顺口溜、歌谣、谜语等,使思想品德教学妙趣横生。
五、巧设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思想品德知识有时枯燥,往往难以理解,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无味,这时教师应尽量把这些枯燥的知识通过各种各样新颖别致的竞赛形式,或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让学生学习到课本知识,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培养他们动作或思维的协调、准确和快速、敏捷。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
六、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引起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既非远大的理想,也非美好的未来,而是知识的趣味性和个人的好奇心。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这种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