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也愈加关注。医疗卫生单位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构建,对突发的卫生事件起到了应对作用,大力增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对新时期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具体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促使医疗事业单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改革自身的内部控制漏洞,促进医疗卫生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医疗卫生单位 内部控制 存在问题 对策
医疗卫生单位在制度的分配上有着鲜明的自身特征,一些制度自计划经济时期一直保留到现在,导致在实际的运营和配置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应当脱离于医院的实际运用,应根据市场经济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对医护人员和资金管理模式形成明确的管理规定,以保障医疗卫生单位的正常运行。
一、医疗卫生单位的当前背景
医疗卫生单位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能继续坚持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固步自封的运行方式。要与时俱进,在经济的变化发展中寻求机遇,把握好资金运行,采用与自身实际配套的运营模式。当前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引发了严重的生产过剩,造成供大于求的现象发生。使得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宏观的调控能力下降,进而会使行业间出现恶性竞争,自主定价,对行业利润造成压榨。对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对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卫生单位内部的机制、体制与内部控制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
二、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的存在问题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相对落后。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对于医疗单位的管理模式,都是由政府进行决定,严格对照主管部门要求对机构进行设置。在目前仍旧如此,这种发展模式导致卫生单位严重缺失行动自主权,机构的设置无法满足运行的实际需要,一些机构被长期闲置。因此,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不完善,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没有详尽的行动指南,使得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很大。与此同时,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平均主义的分配导致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也会使得一些部门资源过多,而一些部门过缺。这种造成浪费的低效率配置结果,反映出财务管理制度极不完善,仍需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的资源利用率。
2.资金管理较为分散。在当前的医疗卫生单位中,资金管理被迫性的分散状况已是一个严重问题,应当引起各部门的重视。这样分散的资金档案会给管理的难度加大,并使资金长期处于松散的闲置状态,对于单位的资金周转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无法利用的资金沉淀会给医疗业务带来设备更新不及时的严重问题,加大单位面临的医疗风险。并且不严格的资金管理还会引发内部控制的漏洞,给资金舞弊提供可乘之机,这种行为会给医疗卫生单位的资金带来恶劣影响和重大损失。
3.绩效考核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医疗卫生单位与其他企业运转形式的不同,运营部门资源十分丰厚,由此形成的制度化奖金差异大。这种做法容易挫伤其他部门员工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医疗卫生人员的员工绩效方面还有不够合理的安排,需要及时进行完善。
4.资金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不够。现阶段上级部门对医疗卫生单位的监督审查强调对硬性业务指标进行比对参照,对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重视。因此造成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控制浮于形式,没有实质意义。因此无法触及到单位的核心问题,造成遗漏问题长期存在,自然也就无法有所成就。而医疗卫生单位也对自身的审计监察工作并不重视,不对自身的内部工作进行审计核查。
三、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的改进策略
1.从预算的角度引导医疗卫生单位的监督控制活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进行建议,并确保其顺利改正。在医疗卫生单位完善执行制度的基础之上进行预算编制、执行。通过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确保预算编制部门能够随时了解财务信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预算数据和实际运行数据的差距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原因。也有利于进行后期的流程改善,提升运行效率。预算分析也可以为机制考核提供依据,通过对主客观原因的分析得出奖惩对象。预算要紧密联系医疗卫生单位的运营实际,发挥预算对于全面经营工作的引导作用。不能只由财务部门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应当将其他职能部门进行共同的编制,将预算编制与部门运转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确保预算的可行性。
2.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建设。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在当前经济的发展模式下,要破旧迎新,紧跟时代潮流。随着经济体制变革对自身的资金模式进行内部控制,建立起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成本预算工作的完整性进行强化,通过对内容的严谨规范增强整体的工作效率。在自愿的分配管理上也应当舍弃平均主义的思想,实行按劳分配,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另外,进行严格的内部监控,加强资金管理部门间的互相约束,互相牵制;也能够增进各部门间的交流协作,自内而外形成良好的监督合作氛围。同时,医疗卫生单位自身也应当加强制度的控制宣传,促进制度的有效实施。一方面通过宣传活动向医务人员传达完善制度的重要性,让医务人员自身进行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可将制度的执行与管理人员的绩效评测联系起来,提高制度贯彻的积极性。通过制度的改革,医疗卫生单位加强了资金的整体管理,将闲置的分散资金综合利用起来,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也给医院降低了财务风险,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3.从人员管理角度提高医疗卫生单位控制活动的能力。控制活动是保障管理层的指令能够得到彻底的貫彻,包括政策的影响和一系列程序,如批准、授权、核对等活动。而这些都和人员管理密切相关。首先,单位应当对内部审批的控制权进行加强,面对审批范围内的程序、责任、权限范围等进行明确分工,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进行会签制度。人员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进行业务的办理和权限使用,可以对有关程序进行自行办理,如收发药库的商品,规定的一些赊账政策等。在职责权限符合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自行办理,不必再向上级请示,给管理程序造成麻烦,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其次,健全对财产的保障机制,对于财产接触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对各类资产进行定期盘点,保管好相关的记录资料,并对资产的动态变化及时掌握,妥善处理。
4.从审计角度优化医疗卫生单位的控制环境。控制医疗卫生单位的审计工作,就要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让内部控制的岗位关键人员和部门责任人实行轮岗制,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可以采取部门替代互审等。由于医疗卫生单位的行业工作较为繁杂,收入审计也是其内部控制的重点和风险源。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来说,收入审计的岗位工作主要是:收入支出的数据准确性,当日收入在次日要进行汇总;资料的审查,对营业收入的各类资料进行完整核计,预防收入未记账的情况发生;日常检查和抽查结合进行,抽查的重点是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对账单和用户系统登录全面践行检查,保障内部控制的权力。
四、结语
生活水平的提高强化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所以作为医疗行业的领军者,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未来显得十分重要。在对医疗卫生单位的改革中,要从预算、审计等多方面找出其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及时进行修正补充,不给内部控制风险的产生提供可乘之机,进而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禹.新时期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2(32):191-192.
[2]穆迎秋.新时期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9):43-44.
[3]吴雪琴.新经济形式下医疗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其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27):79-79.
[4]徐妹妹.论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3):39-39.
关键词:医疗卫生单位 内部控制 存在问题 对策
医疗卫生单位在制度的分配上有着鲜明的自身特征,一些制度自计划经济时期一直保留到现在,导致在实际的运营和配置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应当脱离于医院的实际运用,应根据市场经济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对医护人员和资金管理模式形成明确的管理规定,以保障医疗卫生单位的正常运行。
一、医疗卫生单位的当前背景
医疗卫生单位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能继续坚持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固步自封的运行方式。要与时俱进,在经济的变化发展中寻求机遇,把握好资金运行,采用与自身实际配套的运营模式。当前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引发了严重的生产过剩,造成供大于求的现象发生。使得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宏观的调控能力下降,进而会使行业间出现恶性竞争,自主定价,对行业利润造成压榨。对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对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卫生单位内部的机制、体制与内部控制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
二、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的存在问题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相对落后。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对于医疗单位的管理模式,都是由政府进行决定,严格对照主管部门要求对机构进行设置。在目前仍旧如此,这种发展模式导致卫生单位严重缺失行动自主权,机构的设置无法满足运行的实际需要,一些机构被长期闲置。因此,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不完善,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没有详尽的行动指南,使得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很大。与此同时,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平均主义的分配导致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也会使得一些部门资源过多,而一些部门过缺。这种造成浪费的低效率配置结果,反映出财务管理制度极不完善,仍需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的资源利用率。
2.资金管理较为分散。在当前的医疗卫生单位中,资金管理被迫性的分散状况已是一个严重问题,应当引起各部门的重视。这样分散的资金档案会给管理的难度加大,并使资金长期处于松散的闲置状态,对于单位的资金周转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无法利用的资金沉淀会给医疗业务带来设备更新不及时的严重问题,加大单位面临的医疗风险。并且不严格的资金管理还会引发内部控制的漏洞,给资金舞弊提供可乘之机,这种行为会给医疗卫生单位的资金带来恶劣影响和重大损失。
3.绩效考核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医疗卫生单位与其他企业运转形式的不同,运营部门资源十分丰厚,由此形成的制度化奖金差异大。这种做法容易挫伤其他部门员工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医疗卫生人员的员工绩效方面还有不够合理的安排,需要及时进行完善。
4.资金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不够。现阶段上级部门对医疗卫生单位的监督审查强调对硬性业务指标进行比对参照,对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重视。因此造成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控制浮于形式,没有实质意义。因此无法触及到单位的核心问题,造成遗漏问题长期存在,自然也就无法有所成就。而医疗卫生单位也对自身的审计监察工作并不重视,不对自身的内部工作进行审计核查。
三、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的改进策略
1.从预算的角度引导医疗卫生单位的监督控制活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进行建议,并确保其顺利改正。在医疗卫生单位完善执行制度的基础之上进行预算编制、执行。通过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确保预算编制部门能够随时了解财务信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预算数据和实际运行数据的差距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原因。也有利于进行后期的流程改善,提升运行效率。预算分析也可以为机制考核提供依据,通过对主客观原因的分析得出奖惩对象。预算要紧密联系医疗卫生单位的运营实际,发挥预算对于全面经营工作的引导作用。不能只由财务部门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应当将其他职能部门进行共同的编制,将预算编制与部门运转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确保预算的可行性。
2.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建设。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在当前经济的发展模式下,要破旧迎新,紧跟时代潮流。随着经济体制变革对自身的资金模式进行内部控制,建立起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成本预算工作的完整性进行强化,通过对内容的严谨规范增强整体的工作效率。在自愿的分配管理上也应当舍弃平均主义的思想,实行按劳分配,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另外,进行严格的内部监控,加强资金管理部门间的互相约束,互相牵制;也能够增进各部门间的交流协作,自内而外形成良好的监督合作氛围。同时,医疗卫生单位自身也应当加强制度的控制宣传,促进制度的有效实施。一方面通过宣传活动向医务人员传达完善制度的重要性,让医务人员自身进行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可将制度的执行与管理人员的绩效评测联系起来,提高制度贯彻的积极性。通过制度的改革,医疗卫生单位加强了资金的整体管理,将闲置的分散资金综合利用起来,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也给医院降低了财务风险,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3.从人员管理角度提高医疗卫生单位控制活动的能力。控制活动是保障管理层的指令能够得到彻底的貫彻,包括政策的影响和一系列程序,如批准、授权、核对等活动。而这些都和人员管理密切相关。首先,单位应当对内部审批的控制权进行加强,面对审批范围内的程序、责任、权限范围等进行明确分工,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进行会签制度。人员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进行业务的办理和权限使用,可以对有关程序进行自行办理,如收发药库的商品,规定的一些赊账政策等。在职责权限符合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自行办理,不必再向上级请示,给管理程序造成麻烦,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其次,健全对财产的保障机制,对于财产接触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对各类资产进行定期盘点,保管好相关的记录资料,并对资产的动态变化及时掌握,妥善处理。
4.从审计角度优化医疗卫生单位的控制环境。控制医疗卫生单位的审计工作,就要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让内部控制的岗位关键人员和部门责任人实行轮岗制,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可以采取部门替代互审等。由于医疗卫生单位的行业工作较为繁杂,收入审计也是其内部控制的重点和风险源。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来说,收入审计的岗位工作主要是:收入支出的数据准确性,当日收入在次日要进行汇总;资料的审查,对营业收入的各类资料进行完整核计,预防收入未记账的情况发生;日常检查和抽查结合进行,抽查的重点是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对账单和用户系统登录全面践行检查,保障内部控制的权力。
四、结语
生活水平的提高强化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所以作为医疗行业的领军者,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未来显得十分重要。在对医疗卫生单位的改革中,要从预算、审计等多方面找出其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及时进行修正补充,不给内部控制风险的产生提供可乘之机,进而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禹.新时期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2(32):191-192.
[2]穆迎秋.新时期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9):43-44.
[3]吴雪琴.新经济形式下医疗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其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27):79-79.
[4]徐妹妹.论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3):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