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对事业单位现行财务管理体制的冲击,事业单位所处的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事业单位将被逐步推向市场。会计在财政工作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越发重要,在新形势下,现行的财务、会计体系已明显不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要求,会计管理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事业单位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国家行政单位。介于政府与企业间的事业单位的改革成了改革的难点。中国已经入世,承诺逐步开放市场。虽然这种开放对企业的直接冲击更大一些,但对事业单位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必须适时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一、重事业单位的特点
事业单位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国家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一般不提供物质产品,有的单位虽然提供物质产品,但它是作为知识、信息、技术的载体来提供的: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有的单位虽然实行有偿服务,但并非足额补偿,社会效益是衡量其业绩的基本标准;出资者不要求回报,不准备收回资财,不具有明确的经济权益。事业单位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却实行有偿服务,有的还可以做到收支相抵;它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要实行经济核算,其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大都与业务活动相联系,这些单位可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收节支,争取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但这些单位大都进行着创造价值的智力劳动,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他具有一定的生产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不断加强,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和收入、支出管理方式。但是目前的财务管理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部门预算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使得其不能完全市场化,部门预算不规范,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或是有计划定额但流于形式。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因此,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专项资金的管理。一是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二是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虽然财政部门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数法仍普遍被沿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部门预算编制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的科学性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一些单位挪用资金、铺张浪费留下了隐患: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谨,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人为因素较多。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想法
1 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事业单位类型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入世对相当部分事业单位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对财务管理也会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把观念从原来的粗放型管理转到适应公共财政的要求上来,对事业单位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理财能力上,即运用科学的财政管理手段,细化预算,按照事业单位保障轻重的类型,规范资金的运作,提高到位率和使用效益。
2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要求,科学理财一方面重点事业单位受的保障不够,另一方面不属于重点的事业单位却在大量占用资源,形成缺位和越位两者同时并存。这是财务管理中沿袭旧的做法,未进行细化预算,未建立重点保障系统,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分类管理;二是定员定额。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严格加以区分,分清保障类型,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将事业单位区分为公益性、准公益型和市场型。在此基础上,再按国家政策区分一类保障和二类保障。
3 运用信息资源,完善管理基础作为财政管理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字和文件资料,还有许多账务记录工作。但我们一直沿用比较传统的做法,既难有完整的数字口径,又影响工作效率。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础数据的资源共享和文档管理的开发。二是账务处理软件的开发。要通过对日常预算、拨款的账务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堵塞漏洞,防止职务犯罪,提高管理的水平。
4 做好沟通协调,减少改革成本近几年,财政改革力度很大,基本上是按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在操作。既涉及到各有关单位的利益格局调整,又是一运用新方法、新观念的过程。如财政部门在改革过程中不主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包打天下”,遇到的阻力将会很大,且事倍功半。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处事方法。
5 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各项会计制度的落实离不开会计人员,会计事务性工作的加强和落实也离不开会计人员,只有形成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才能真正搞好单位财务管理。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工作,练就一批专业技能过硬、对政策法规理解透彻、了解国内外财经动态的专业队伍。此外,要有意识地输入企业化财务管理的新理念、新知识,开展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知法守法,维护国家、单位的利益。
一、重事业单位的特点
事业单位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国家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一般不提供物质产品,有的单位虽然提供物质产品,但它是作为知识、信息、技术的载体来提供的: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有的单位虽然实行有偿服务,但并非足额补偿,社会效益是衡量其业绩的基本标准;出资者不要求回报,不准备收回资财,不具有明确的经济权益。事业单位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却实行有偿服务,有的还可以做到收支相抵;它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要实行经济核算,其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大都与业务活动相联系,这些单位可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收节支,争取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但这些单位大都进行着创造价值的智力劳动,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他具有一定的生产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不断加强,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和收入、支出管理方式。但是目前的财务管理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部门预算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使得其不能完全市场化,部门预算不规范,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或是有计划定额但流于形式。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因此,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专项资金的管理。一是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二是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虽然财政部门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数法仍普遍被沿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部门预算编制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的科学性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一些单位挪用资金、铺张浪费留下了隐患: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谨,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人为因素较多。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想法
1 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事业单位类型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入世对相当部分事业单位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对财务管理也会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把观念从原来的粗放型管理转到适应公共财政的要求上来,对事业单位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理财能力上,即运用科学的财政管理手段,细化预算,按照事业单位保障轻重的类型,规范资金的运作,提高到位率和使用效益。
2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要求,科学理财一方面重点事业单位受的保障不够,另一方面不属于重点的事业单位却在大量占用资源,形成缺位和越位两者同时并存。这是财务管理中沿袭旧的做法,未进行细化预算,未建立重点保障系统,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分类管理;二是定员定额。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严格加以区分,分清保障类型,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将事业单位区分为公益性、准公益型和市场型。在此基础上,再按国家政策区分一类保障和二类保障。
3 运用信息资源,完善管理基础作为财政管理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字和文件资料,还有许多账务记录工作。但我们一直沿用比较传统的做法,既难有完整的数字口径,又影响工作效率。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础数据的资源共享和文档管理的开发。二是账务处理软件的开发。要通过对日常预算、拨款的账务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堵塞漏洞,防止职务犯罪,提高管理的水平。
4 做好沟通协调,减少改革成本近几年,财政改革力度很大,基本上是按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在操作。既涉及到各有关单位的利益格局调整,又是一运用新方法、新观念的过程。如财政部门在改革过程中不主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包打天下”,遇到的阻力将会很大,且事倍功半。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处事方法。
5 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各项会计制度的落实离不开会计人员,会计事务性工作的加强和落实也离不开会计人员,只有形成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才能真正搞好单位财务管理。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工作,练就一批专业技能过硬、对政策法规理解透彻、了解国内外财经动态的专业队伍。此外,要有意识地输入企业化财务管理的新理念、新知识,开展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知法守法,维护国家、单位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