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督导是学校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评价与指导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具体来说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围绕培养目标和规格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观察、调查研究进行分析、评定,给予必要的指导,以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目标的过程。教学督导是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深化,促进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得以更好地发展,培养出合格人才。
为迎接教育部五年一轮的教育评估以及出于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需要,借鉴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多数高职院校设置了学院内部的教学督导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教学督导工作。教学督导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制约高职教学督导水平的因素
(一)对教学督导工作认识不清,定位不准
教学督导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什么,教学督导的评价标准和工作流程标准应该是怎么样的,教学督导属性应该是行政性质还是学术咨询性质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造成了对教学督导工作认识不清、定位不准。主要表现有:一是教学督导机构的设置,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即由主管教学校长(院长)主管型、挂靠在教务处型、由主管教学校长(院长)和教务处共管型。二是教学督导功能,有些高职院校注重教学督导与评估考核结合,通过督导人员的听课、评课和学生评教等对教师进行评估与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职称、工资挂钩;有些高职院校则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学督导的主要作用是引导青年教师的发展。
(二)教学督导队伍配置不合理
一是教学督导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多数高职院校把督导人员定位在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老教师身上。他们经验丰富、德高望重,凭借其事业心和个人声望能较好地开展督导工作。但是,老同志精力有限,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听课、评课等比较繁重的督导工作任务。其次,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老同志很难适应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操作评估指标等。
二是教学督导人员配置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专职教学督导人数大多限制在10人以下,难以涵盖所有专业。由于专业知识的差异性,导致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学督导难以胜任对跨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督导工作。
(三)督导内容简单化,方法与手段单一
多数高职教学督导内容简单化,把教学督导定位于常规性检查和听课,常规检查一般包括检查教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老师的到课情况、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等;通过听课对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学生现场反应等方面作出对老师的评估。这种简单的督导方法和手段,侧重于对老师的监督,容易让老师们产生心理上的抵制;另一方面,听一两节课就对一个老师进行评价,这种总结性的评价对老师来说不太容易接受,也难以调动老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升高职教学督导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教学督导理念,准确定位教学督导
1.创新以“导”为主、注重教师发展的督导理念
教学督导包括“督教”、“督学”、“督管”,教师水平提高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才能促进学校的管理,所以,教学督导的重心在于“督教”。“督教”的目的是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不是监督教师,不是以惩罚来促管理。因此,应淡化“督”的角色意识,强化“导”的意识,要处理好与被督导对象之间的关系。教学督导人员应以谦虚、平和、商讨的心态和平等交流的方式展开工作,着眼于发现教师的问题,反馈教改信息和提供帮助服务,以教师的发展和提高为本,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要让老师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够主动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有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督导才能发挥好引导的作用。
2.理清教学督导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准确定位教学督导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督导应该属于决策、执行、监督中的监督,是以决策为参照目标,检查执行过程,将结果和对策建议反馈给执行部门,再由执行部门进行调控。因此,教学督导应该是学术咨询性质的机构,它的权威并不是来自于行政权力,而是来自督导人员的经验、威望和学校领导的充分信任。教学督导机构应设置于学校级,设置于行政机构之外,对教学、管理进行监督,对全院的教师、学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督导。
(二)加强教学督导队伍的建设
1.组建一支专业化、科学化的专兼职教学督导队伍
教学督导队伍应该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的高素质队伍。队伍可考虑由四方面的人员构成:一是即将或已退休的专家、教授,他们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且有较高的威望;二是在职的教育教学研究专家,他们对教育理论有较深的研究,能准确把握高职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能从大量的督导信息中分析和诊断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三是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督导人员听课安排、听课记录、信息反馈报告,以及评教信息的处理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需要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快速处理和及时反馈,实现教学督导工作的信息化;四是由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兼职教学督导人员,专职督导人员数量有限,难以覆盖学校的所有专业,可以考虑由专业学科带头人兼职督导的方式来充实和完善。
2.实行“能者上,不能者下”的督导人员进出机制
教学督导是一个学术咨询性质机构,具有权威性但不应该成为特殊部门,也应实行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从思想、知识、经验、能力、性格等方面制定标准,严格遴选教学督导人员,实行聘任制,确定适当聘期,保证督导员合理流动,适时吸纳适合从事教学督导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强教学督导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创造性地开展督导工作。
3.建立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与交流机制,不断提高队伍专业素质
教学督导成员应做到与时俱进,紧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及时掌握高职教育的发展动态,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应建立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与交流机制,通过培训与交流使他们熟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掌握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理论,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了解其他高职院校督导的最新做法,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保障教学督导工作正确的方向性和高度的科学性。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督导体制
1.建立科学的督导制度
健全的教学督导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证。作为学校的一个机构或组织,教学督导也应该有基本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保证其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教学督导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督导章程、督导评估制度、岗位责任制、督导档案管理办法、督导信息反馈机制、督导人员培训制度和聘任制度、督导人员工作守则等。
2.建立可操作的督导评价标准体系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性,是教学督导的核心。现实中,教学督导听一两节课,凭自己的经验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不同的教学督导人员往往对同一个教师上的同一堂课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截然相反,这种感性的教学评价容易造成督导工作的随意性。因此,建立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体系显得尤其重要。评价标准的建立要符合高职教育的最新理念,引导教师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适应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最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其次,评价标准要有针对性,如不同专业的评价标准要有所区别,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要有区别;教学督导评价体系应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实验教学评价、课程设计评价、毕业论文评价、试卷评价、教案评价、实习评价、实验报告评价、作业评价等一系列指标,并根据专家组在教学督导与检查过程中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不断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3.建立高效的督导信息化机制
教学督导信息管理是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当前,我国高职教学督导信息管理仍停留在纸质人工操作水平,存在着收集难、处理难、分析难、反馈难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教学督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教学督导信息管理新机制,是督导工作功能和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从教学督导的整个过程来看,应包括教学督导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收集来源有学生信息员、教学督导人员和普通教师,这些信息既有质的信息,如评语等;也有量的信息,如学生评教和同行评教分数等。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要由专门的信息人员来分析处理,这些人员既要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得出教学质量情况,也要懂得高职教学理念和规律,能够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要及时反馈给教务部门和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供教学行政部门进行调整。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为迎接教育部五年一轮的教育评估以及出于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需要,借鉴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多数高职院校设置了学院内部的教学督导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教学督导工作。教学督导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制约高职教学督导水平的因素
(一)对教学督导工作认识不清,定位不准
教学督导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什么,教学督导的评价标准和工作流程标准应该是怎么样的,教学督导属性应该是行政性质还是学术咨询性质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造成了对教学督导工作认识不清、定位不准。主要表现有:一是教学督导机构的设置,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即由主管教学校长(院长)主管型、挂靠在教务处型、由主管教学校长(院长)和教务处共管型。二是教学督导功能,有些高职院校注重教学督导与评估考核结合,通过督导人员的听课、评课和学生评教等对教师进行评估与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职称、工资挂钩;有些高职院校则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学督导的主要作用是引导青年教师的发展。
(二)教学督导队伍配置不合理
一是教学督导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多数高职院校把督导人员定位在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老教师身上。他们经验丰富、德高望重,凭借其事业心和个人声望能较好地开展督导工作。但是,老同志精力有限,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听课、评课等比较繁重的督导工作任务。其次,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老同志很难适应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操作评估指标等。
二是教学督导人员配置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专职教学督导人数大多限制在10人以下,难以涵盖所有专业。由于专业知识的差异性,导致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学督导难以胜任对跨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督导工作。
(三)督导内容简单化,方法与手段单一
多数高职教学督导内容简单化,把教学督导定位于常规性检查和听课,常规检查一般包括检查教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老师的到课情况、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等;通过听课对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学生现场反应等方面作出对老师的评估。这种简单的督导方法和手段,侧重于对老师的监督,容易让老师们产生心理上的抵制;另一方面,听一两节课就对一个老师进行评价,这种总结性的评价对老师来说不太容易接受,也难以调动老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升高职教学督导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教学督导理念,准确定位教学督导
1.创新以“导”为主、注重教师发展的督导理念
教学督导包括“督教”、“督学”、“督管”,教师水平提高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才能促进学校的管理,所以,教学督导的重心在于“督教”。“督教”的目的是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不是监督教师,不是以惩罚来促管理。因此,应淡化“督”的角色意识,强化“导”的意识,要处理好与被督导对象之间的关系。教学督导人员应以谦虚、平和、商讨的心态和平等交流的方式展开工作,着眼于发现教师的问题,反馈教改信息和提供帮助服务,以教师的发展和提高为本,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要让老师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够主动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有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督导才能发挥好引导的作用。
2.理清教学督导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准确定位教学督导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督导应该属于决策、执行、监督中的监督,是以决策为参照目标,检查执行过程,将结果和对策建议反馈给执行部门,再由执行部门进行调控。因此,教学督导应该是学术咨询性质的机构,它的权威并不是来自于行政权力,而是来自督导人员的经验、威望和学校领导的充分信任。教学督导机构应设置于学校级,设置于行政机构之外,对教学、管理进行监督,对全院的教师、学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督导。
(二)加强教学督导队伍的建设
1.组建一支专业化、科学化的专兼职教学督导队伍
教学督导队伍应该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的高素质队伍。队伍可考虑由四方面的人员构成:一是即将或已退休的专家、教授,他们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且有较高的威望;二是在职的教育教学研究专家,他们对教育理论有较深的研究,能准确把握高职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能从大量的督导信息中分析和诊断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三是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督导人员听课安排、听课记录、信息反馈报告,以及评教信息的处理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需要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快速处理和及时反馈,实现教学督导工作的信息化;四是由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兼职教学督导人员,专职督导人员数量有限,难以覆盖学校的所有专业,可以考虑由专业学科带头人兼职督导的方式来充实和完善。
2.实行“能者上,不能者下”的督导人员进出机制
教学督导是一个学术咨询性质机构,具有权威性但不应该成为特殊部门,也应实行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从思想、知识、经验、能力、性格等方面制定标准,严格遴选教学督导人员,实行聘任制,确定适当聘期,保证督导员合理流动,适时吸纳适合从事教学督导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强教学督导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创造性地开展督导工作。
3.建立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与交流机制,不断提高队伍专业素质
教学督导成员应做到与时俱进,紧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及时掌握高职教育的发展动态,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应建立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与交流机制,通过培训与交流使他们熟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掌握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理论,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了解其他高职院校督导的最新做法,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保障教学督导工作正确的方向性和高度的科学性。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督导体制
1.建立科学的督导制度
健全的教学督导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证。作为学校的一个机构或组织,教学督导也应该有基本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保证其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教学督导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督导章程、督导评估制度、岗位责任制、督导档案管理办法、督导信息反馈机制、督导人员培训制度和聘任制度、督导人员工作守则等。
2.建立可操作的督导评价标准体系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性,是教学督导的核心。现实中,教学督导听一两节课,凭自己的经验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不同的教学督导人员往往对同一个教师上的同一堂课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截然相反,这种感性的教学评价容易造成督导工作的随意性。因此,建立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体系显得尤其重要。评价标准的建立要符合高职教育的最新理念,引导教师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适应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最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其次,评价标准要有针对性,如不同专业的评价标准要有所区别,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要有区别;教学督导评价体系应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实验教学评价、课程设计评价、毕业论文评价、试卷评价、教案评价、实习评价、实验报告评价、作业评价等一系列指标,并根据专家组在教学督导与检查过程中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不断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3.建立高效的督导信息化机制
教学督导信息管理是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当前,我国高职教学督导信息管理仍停留在纸质人工操作水平,存在着收集难、处理难、分析难、反馈难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教学督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教学督导信息管理新机制,是督导工作功能和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从教学督导的整个过程来看,应包括教学督导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收集来源有学生信息员、教学督导人员和普通教师,这些信息既有质的信息,如评语等;也有量的信息,如学生评教和同行评教分数等。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要由专门的信息人员来分析处理,这些人员既要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得出教学质量情况,也要懂得高职教学理念和规律,能够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要及时反馈给教务部门和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供教学行政部门进行调整。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