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能否超越过去30年的模式,找到一条节能和高效的增长之路?笔者认为是完全可能的。目前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绝佳时机,而能源供给的清洁化转型,既是中国经济实现低污染低排放增长的基础,也是新型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对于清洁能源和能效技术公司来说,千载难逢的商机就在眼前。
2012年,中国GDP近52万亿元人民币,已经把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远远甩在了后面。与此同时,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已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而且,按照目前的各种规划,只要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温室气体排放也会继续增长,峰值有可能在2025年-2030年前后到达。
在这些巨量的排放里面,化石能源贡献了绝大部分。这些排放已经给我们的环境带来重大影响,甚至对中国北方的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都带来了挑战。继续按旧的增长模式增加排放,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我们需要立刻采取措施,才有可能逆转这个局面。
化石能源真有那么脏吗
从事清洁能源行业的许多人会说,赶紧放弃肮脏的煤炭改用干净的天然气吧!这当然有道理。但是在短时间内,比如三五年的时间彻底改变一次能源供应的格局是不现实的,传统能源的地位甚至中长期都难以撼动。我们能够做到也必须做到的,是将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
按照《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3》中的数据,2012年,煤炭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占68.5%。而煤炭从开采到运输,到发电厂化工厂热力厂等等,都有成熟的方法和技术实现清洁运行和使用。
首先是煤炭开采,井工开采需要充分考虑并保护水资源,露天开采更要有完整的复垦计划,煤矿旧址应该与开发前一样甚至更好。这些都不是什么高科技,通过这些技术措施,我们会发现,煤炭其实没有那么肮脏。对于煤炭消费企业,应该敦促并给其改造的机会,实在不行再考虑关停。
如今,火电厂、供热厂、工业燃煤锅炉,脱硫脱氮等已成为基本程序。除了这些清洁程序之外,市场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可以简单易行地改造火电厂的工艺流程。比如,从只发电到发电与化工联产,尾气排放即可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时因为联产工艺,会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大电厂应该都有条件进行此类改造(化工联产要视市场情况),这是他们的必修课。小的电厂和供热厂,如果实在达不到环保要求,那就只能严格执法了。
石油也一样,它比煤炭干净,但不如天然气。在石油的开采、炼制、使用过程中,同样有很多办法保持清洁。今年的雾霾天气,让大家对车用油品的标准和质量有了新的认识。显然,提高油品标准是第一步要做的。国内的炼油企业是完全有技术实力和财力来提高油品的标准。政府要做的,就是敦促它们尽快落实。
油品升级之外,还应在诸如加油站的操作流程规范等使用环节上着力,流程优化,即可减少很多挥发,这不光有环保效益,也有经济效益。还有,中国电力每年都有迎峰度夏(冬)的传统,每当这个时候,都是以燃料油为原料的燃油小电厂最繁忙的时候。所以,必须制定针对燃油电厂的明确可行的环境监管办法。
天然气在化石能源中无疑是最干净的,所以要多使用。现在中国花了很大的力气从海外进口LNG,从中亚进口管道天然气。开发国内的油田伴生气、煤层气,直到现在非常热门的页岩气。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天然气占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从供给端来说,目前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应该说三大国企都下了大功夫,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是远远不够用,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煤层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煤层气的储量是比较清楚的,开发的技术手段也都有(远没有页岩气这样复杂), 但是因为体制的原因,至今没有在开发上有大的突破,让人扼腕。
页岩气在技术上与煤层气不同,但面临的体制瓶颈是相似的。比如说,可否充分开放勘探区块,而不是只开放少部分区块;可否降低开发主体的准入门槛;可否在开发模式上突破前30年石油勘探开发的产量分成(PSC)模式(即外方独承勘探风险,一旦有商业发现,中方占51%,外方占49%),让外方有更大的积极性。
有人担心加大开放会让中国的资源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这完全是杞人忧天。首先这些外国公司都是在中国注册,开展业务并雇人缴税,其实就是中国公司。另外,天然气开出来也基本上在国内消费,中国也暂时不会出口。还有,如果这个有资源安全的隐患,那进口LNG,进口管道气,资源都在国外,岂不是更难控制风险了?
中国能源为何难清洁
尽管天然气在使用时是清洁燃料,勘探开发天然气的过程却是传统的作业形式,需要有严格的环保法规来监管。开发者的规模可以有大有小,但大小作业者只能有一个环保标准,开发过程中必须保障环境安全。
天然气开发作业主要在地下几千米深处,要使用化学品,污染也不易发现,严格的环境监察必不可少。但这并非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要求。事实上,对环境十分友好的化学产品在市场上早有充分供应。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是靠法律来保障经济规范运行的。因此,现有环保政策及法规必须落实到位,企业必须环保合法合规,这是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不具备,所有的技术性探讨都是沙上建塔。
相比上述生产端的措施,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天然气气管网必须开放。这样煤层气、页岩气才能够顺利地到达市场,才会最终发挥作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管网应该是互通的,不仅互相开放,对其他第三方也都应是开放的,这样其他市场主体才敢去冒风险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当然在燃气终端要考虑天然气品质规格问题)。 中国天然气管网已经初具规模,区域天然气市场也初显端倪,因此可以鼓励并培育天然气(包括LNG)现货市场,以弥补长期合同之不足。这样市场就能发挥最大的资源配置角色,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而这个管网属于基础设施,应该按照基础设施的标准收费。
不光是天然气管网,电网也一样应该是开放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容量, 能源的浪费才有可能降到最低,弃风、弃水这样的事才能少发生。电网应该对所有发电主体开放。
具体的能源配置上,在东部能源消费大省的电力负荷中心,只要天然气的供应有保障,就应该以小型燃气机组为核心,充分发挥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的优势,把能效提高到最大程度。
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较多而又相对邻近负荷中心的地方,应该发展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体的分布式能源体系。没有天然气,也没有太多可再生能源的地方,如果是负荷中心,应该考虑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这样的技术,从而让煤炭资源的能效发挥到最大程度。
最近笔者十分高兴地看到,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公司、南网电网公司已经发布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太阳能发电上网及太阳能分布式规划的具体措施,这是中国之大福音!希望这次对新能源的推动鼓励能够使中国的能源结构有较大的改善。
上面提到的新技术或者新能源或者新模式,大多在国内都有试点,但都未能大规模推广。主要原因当然是经济成本,但是和我们面临的环境代价相比,这些经济成本都是可以充分消化的。之所以有心无力,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并不完善,导致压力不能转化为动力。
以电价为例。中国的电价模式,到今天仍然是上世纪80年代电力严重短缺时定下的一厂一价模式,既难以符合今天的市场情况,更难以体现公平。在一系列价格需要理顺的情况下,电价的形成机制是最需要率先改革的,因为这个改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长期的市场机制而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正在试点的温室气体排放指标交易制度意义重大,该制度在深圳已成功试点,许多城市正摩拳擦掌要跟进。这项制度若能良好运转,会是实现减排并达到温室气体总量控制的最佳市场手段。
对于可再生能源,财政补贴是必需的,这个问题已多有论述,笔者不再赘述。但相比气网电网的开放,相比价格机制的改革,这其实是第三位的。
这样的话,有环保政策法规的约束,有开放的管网体系,有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有碳排放的总量控制机制,技术便有了发挥作用的商业基础,企业家也有了空间。不是说接下来就一马平川,没有困难了,但是基本完整的市场环境已经具备了。
七点建议
总结一下我对节能减排的建议,有以下七点:
首先,对于存量产能——一次能源生产,二次发电,首先都要进行环保改造, 给出时间点,做不到依法关门。这是中国实现结构调整的法治手段。
第二,就是充分整合已有的各种产能,以负荷中心为出发点。凡是能实现分布式能源供应的,一定要实施。有天然气最好,没有天然气,太阳能、风能都可以。最新公布的太阳能分布式示范计划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第三,对于新增产能,特别是煤炭开发及发电,要慎之又慎,首先考虑是不是真的有需求,而不简单是为了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如果真有需求,那么一定要使用最好的成熟技术来新建产能,保证环保不添新问题。
第四,要积极大胆推进价格改革,在较短的时间内理顺能源体系的基本价格扭曲。
第五,积极推进排放交易制度。 地区试点是第一步,但交易必须是全国一个市场。最终是全球市场、跨国交易。
第六,为新技术打开大门, 为资本打开大门, 让企业家有驰骋翱翔的安全领域。
第七,合作。在市场环境下,使用什么技术往往取决于商业模式的选择,而技术使用成本的控制则取决于经验,也就是跨国公司常说的最佳实践。对于商业成本的控制和最佳实践的探索,合作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正是中美能源合作项目(US-China Energy Cooperation Program,ECP)的专长和使命所在。
2009年10月底,在中美商贸联委会年度会议期间,ECP正式成立。双方当时的想法就是,中国政府开始考虑制定各种节能减排目标,而美国公司拥有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上述领域都已经营多年,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所以希望在新的商业模式下支持中国政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实现与中国公司的双赢发展。
四年实践下来,证明ECP这个中美在能源领域的第一个政企伙伴关系平台十分成功。ECP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动清洁能源商业项目的发展,但合作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资本和市场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ECP已不仅是美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平台,也是中国公司直接赴美投资的平台。中国节能减排的努力,将是ECP的巨大商机。
作者为中美能源合作项目董事会执委会联席主席、中国美国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