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通过游戏、教学、一日活动、家园活动。分享可以使幼儿懂得心中有他人,愿与同伴分享,为其一生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分享谦让 关爱同伴
一、 增加认识,丰富幼儿分享和谦让的情感体验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如团结友爱、协商合作等。因此,我们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培养时,应努力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在“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会悉心照顾“孩子”,给他喂饭、送他上幼儿园、带他去看医生等等;在“开汽车”游戏中,“乘客”会主动地给“老奶奶”让座……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了合作意识,体验到了关爱他人,受人尊敬的愉悦情感。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给他们讲了非常熟悉又喜欢的关于同伴之间互相谦让的故事,如“孔融让梨”“金色的房子”等,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故事中的小朋友受到大家的欢迎,自己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这些正面教育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才是爱。另外,也通过一些反面的故事,帮助孩子建立是非、对错的世界观,例如:我又讲了“两只小羊”“狐狸和仙鹤”等故事,通过有目的的引导,使幼儿深受启发,学会分辨好坏。同时我密切关注他们的言行,适时夸奖和奖励,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形成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并且刻不容缓。幼儿总是在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要想改变幼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构思和合理的安排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激发情感,在节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
端午节,民间有划龙舟的习俗,在节前让幼儿回家与家长共同制作了划龙舟所需的桨,老师为幼儿准备了用纸盒做的龙舟,在端午节这天,在班中展开了“划龙舟”的活动,让幼儿感受欢快热闹的气氛,,一些家长还带来了自己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龙舟模型。
《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端午节”到了,请周边社区的奶奶、孩子的奶奶来幼儿园和幼儿一起包粽子,说到粽子,可以说人人都吃过,但包粽子对孩子们来说还是第一次,虽然在活动前看了许多不同外型粽子的图片,也让家长带幼儿品尝了不同口味的粽子,但幼儿从没有看见过如何包粽子,以及包粽子所需的材料,通过活动使他们对包粽子的材料有了感性的认识,一些幼儿说我最喜欢吃的肉粽,原来包肉粽先要用酱油拌好米才能包,原来蜜枣是这样的……。
“清明节”到了,带幼儿到幼儿园边上的乔家栅点心店参观,并请里面的阿姨介绍青团的品种以及制作方法,想阿姨了解青团的供应时间是否在清明节前后,从而加深幼儿对清明节的饮食习俗的了解;到周边的公园去踏青,找春天。
许多节日的本身就蕴含着“爱”的教育,例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国庆节、清明节、重阳节等,可以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爱亲人,身边的人,甚至家乡和祖国。在节日活动中有效渗透“分享、关爱”内容,提供多样的实践活动,家园共育,让温馨的幼儿园生活成为形成分享合作、关爱他人良好品质的摇篮。我们还要继续关注现代文化节日,如:环境日,交通日,粮食日等,充分挖掘现代节日的教育内容,对孩子开展节日教育,让幼儿体验积极的社会情感,培养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为开展关爱教育提供更多的途径。
三、家园合作,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分享与关爱教育
春暖花开之际,我们组织幼儿走出教室,外出寻找春天,当孩子们发现土层中有树根、草根、小昆虫时,我们引导他们了解动植物生长与土壤的关系,从而感受到土壤的重要;当孩子们听到快乐的鸟叫声时,告诉他们小鸟是因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才会有动听的歌声;当孩子们看到池塘里鱼儿快乐地游泳时,告诉他们是干净的水为鱼儿提供了舒适的家,在寻找春天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与老师同伴的互相交流,知道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初步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了爱护环境,增强了环保意识。
还可以通过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游览、参观等使孩子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知道祖国有着辽阔的领土,丰富的物产,悠久的文化……这些都能对幼儿进行爱的熏陶,能萌发他们对祖国的爱。
家庭成员之间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有了好东西不仅要与孩子分享,更要与老人分享。如:向家长宣传“幼儿合作与分享、关爱品质的养成”的重要性及“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如何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关爱”等;组织家长观摩幼儿园的半日活动和家园亲子活动。从中分享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组,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之间在或者与分享方面的互动作用。
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养成一系列的好品德好习惯,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依据幼儿身心特点和品德习惯形成发展规律,把系统深刻的分享与关爱品德思想融入幼儿一点一滴的日常言行之中。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课程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邹兆芳.幼儿数学新编(教师用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梁志焱.学前教育学[M].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凉《走进研究——为了儿童与教师的共同成长》[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谢漪、女、出生年月1987.9,籍贯:常州,学历:大专,江苏省常州市新世纪幼儿园工作。
【关键词】分享谦让 关爱同伴
一、 增加认识,丰富幼儿分享和谦让的情感体验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如团结友爱、协商合作等。因此,我们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培养时,应努力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在“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会悉心照顾“孩子”,给他喂饭、送他上幼儿园、带他去看医生等等;在“开汽车”游戏中,“乘客”会主动地给“老奶奶”让座……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了合作意识,体验到了关爱他人,受人尊敬的愉悦情感。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给他们讲了非常熟悉又喜欢的关于同伴之间互相谦让的故事,如“孔融让梨”“金色的房子”等,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故事中的小朋友受到大家的欢迎,自己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这些正面教育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才是爱。另外,也通过一些反面的故事,帮助孩子建立是非、对错的世界观,例如:我又讲了“两只小羊”“狐狸和仙鹤”等故事,通过有目的的引导,使幼儿深受启发,学会分辨好坏。同时我密切关注他们的言行,适时夸奖和奖励,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形成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并且刻不容缓。幼儿总是在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要想改变幼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构思和合理的安排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激发情感,在节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
端午节,民间有划龙舟的习俗,在节前让幼儿回家与家长共同制作了划龙舟所需的桨,老师为幼儿准备了用纸盒做的龙舟,在端午节这天,在班中展开了“划龙舟”的活动,让幼儿感受欢快热闹的气氛,,一些家长还带来了自己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龙舟模型。
《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端午节”到了,请周边社区的奶奶、孩子的奶奶来幼儿园和幼儿一起包粽子,说到粽子,可以说人人都吃过,但包粽子对孩子们来说还是第一次,虽然在活动前看了许多不同外型粽子的图片,也让家长带幼儿品尝了不同口味的粽子,但幼儿从没有看见过如何包粽子,以及包粽子所需的材料,通过活动使他们对包粽子的材料有了感性的认识,一些幼儿说我最喜欢吃的肉粽,原来包肉粽先要用酱油拌好米才能包,原来蜜枣是这样的……。
“清明节”到了,带幼儿到幼儿园边上的乔家栅点心店参观,并请里面的阿姨介绍青团的品种以及制作方法,想阿姨了解青团的供应时间是否在清明节前后,从而加深幼儿对清明节的饮食习俗的了解;到周边的公园去踏青,找春天。
许多节日的本身就蕴含着“爱”的教育,例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国庆节、清明节、重阳节等,可以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爱亲人,身边的人,甚至家乡和祖国。在节日活动中有效渗透“分享、关爱”内容,提供多样的实践活动,家园共育,让温馨的幼儿园生活成为形成分享合作、关爱他人良好品质的摇篮。我们还要继续关注现代文化节日,如:环境日,交通日,粮食日等,充分挖掘现代节日的教育内容,对孩子开展节日教育,让幼儿体验积极的社会情感,培养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为开展关爱教育提供更多的途径。
三、家园合作,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分享与关爱教育
春暖花开之际,我们组织幼儿走出教室,外出寻找春天,当孩子们发现土层中有树根、草根、小昆虫时,我们引导他们了解动植物生长与土壤的关系,从而感受到土壤的重要;当孩子们听到快乐的鸟叫声时,告诉他们小鸟是因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才会有动听的歌声;当孩子们看到池塘里鱼儿快乐地游泳时,告诉他们是干净的水为鱼儿提供了舒适的家,在寻找春天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与老师同伴的互相交流,知道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初步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了爱护环境,增强了环保意识。
还可以通过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游览、参观等使孩子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知道祖国有着辽阔的领土,丰富的物产,悠久的文化……这些都能对幼儿进行爱的熏陶,能萌发他们对祖国的爱。
家庭成员之间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有了好东西不仅要与孩子分享,更要与老人分享。如:向家长宣传“幼儿合作与分享、关爱品质的养成”的重要性及“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如何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关爱”等;组织家长观摩幼儿园的半日活动和家园亲子活动。从中分享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组,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之间在或者与分享方面的互动作用。
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养成一系列的好品德好习惯,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依据幼儿身心特点和品德习惯形成发展规律,把系统深刻的分享与关爱品德思想融入幼儿一点一滴的日常言行之中。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课程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邹兆芳.幼儿数学新编(教师用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梁志焱.学前教育学[M].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凉《走进研究——为了儿童与教师的共同成长》[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谢漪、女、出生年月1987.9,籍贯:常州,学历:大专,江苏省常州市新世纪幼儿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