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现行的教师评价方式,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现状,阐述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的优越性,探讨高职院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21-02
教师评价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各类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教师评价是通过对教师素质及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进行测量,评判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并为教师进一步提高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对高职院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进行思考。
一、现行的教师评价方式
现行的教师评价方式主要有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两种。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使用广泛、较为传统的评价方式。是通过在师德、教学、科研等方面制定综合的考核指标,以量化考评为主要手段,根据教师的考核情况,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聘任、晋升、评优等挂钩,给予教师相应的奖惩,以此达到激励教师的目的。因此,它是以奖惩为最终目的的终结性评价,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终结性的教师评价方式。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较为新型的评价方式。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为目的,通过教师评价来发现教师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帮助教师制订发展计划,使教师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形成性的教师评价方式。
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为主要方式,主要是对教师一个时期的工作情况作出考核、评价、鉴定和排序,并以此作为奖励域惩罚教师的依据。这种奖惩性的评价方式在教师管理实践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激励效果,反而逐渐暴露出其弊端,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一是评价考核指标过于量化和统一,忽略了教师个体的差异,很难对教师个体作出准确、全面的评价。二是注重评价主体——领导及行政主管部门的支配作用,忽视评价对象——教师的参与作用,两者是不对等的关系,且缺乏交流与互动,导致教师对评价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不高。三是量化的考核指标造成考核结果的绝对化,缺乏定性分析的结果。使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受到质疑。四是评价结果直接与奖惩挂钩,造成教师心理压力大,普遍对评价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五是评价结果只能实现对一小部分教师的奖或罚,而大部分教师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六是激烈而又不尽公平合理的竞争造成教师之间的矛盾和相互提防,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不利于学院民主、和谐气氛的形成和发展。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的优越性
(一)具有导向功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是通过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全面了解教师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的标准和内容,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找出教师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帮助教师制定个人提升和发展计划,明确教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功能。
(二)具有激励功能。发展性教师评价不是面向过去的、终结性的评价,而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性的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而是以发展为目标,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励教师奋发进取,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三)具有发展功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注重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未来,注重教师个人目标与学校总体目标的融合,为不同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因此,它具有促进教师为实现目标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功能。
(四)具有调节功能。在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实施的过程中,评价主体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对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等作相应的调整或修改。当教师已达到阶段性目标后,可为教师制定更高的评价标准及发展目标。教师个人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认识,厘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扬长避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和自我改进,从而促进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高职院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的基本策略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职院校应摒弃原有的奖惩性的教师评价方式,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这是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是促进高职院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需要。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发展性评价的一切活动应以帮助教师自我发展为目的来开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教师个体出发,尽量减小教师因专业、年龄、资历、人缘等条件的不同而导致工作效果的差异,充分考虑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环境影响因素等,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充分体现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评价的全过程。
(二)构建多维度的教师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为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特点,发展性评价体系应突出教师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评价内容应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技能比赛、课题研究、社会培训、校企合作、挂职锻炼、实习实训、德育工作、就业指导等方面。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出具体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在评价方法上,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结合起来,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公正。
(三)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行政主管部门转变为行政主管部门、同学科教师、学生、教师本人,以及同行专家、企业专家,甚至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针对高职教学的特点,应特别强化同行专家、企业专家的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者主要是同行专家、同学科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理论考核的内容可由同行专家、企业专家来设计;实践操作的评价者主要是企业专家,等等。通过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密切配合,最后形成较为客观的评价结论。
(四)合理反馈评价结果。教师评价的过程包括评价准备、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形成与反馈等环节,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一个以个人能力发展为中心的闭环式的系统。开展教师发展性评价方式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评价结果的反馈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而有针对性提出的指导意见,则是评价结果反馈的重要内容。另外,结果反馈应做到及时,讲究时效性;反馈方式能为评价对象所接受,同时做好评价对象的心理调控,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或认同评价结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21-02
教师评价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各类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教师评价是通过对教师素质及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进行测量,评判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并为教师进一步提高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对高职院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进行思考。
一、现行的教师评价方式
现行的教师评价方式主要有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两种。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使用广泛、较为传统的评价方式。是通过在师德、教学、科研等方面制定综合的考核指标,以量化考评为主要手段,根据教师的考核情况,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聘任、晋升、评优等挂钩,给予教师相应的奖惩,以此达到激励教师的目的。因此,它是以奖惩为最终目的的终结性评价,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终结性的教师评价方式。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较为新型的评价方式。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为目的,通过教师评价来发现教师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帮助教师制订发展计划,使教师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形成性的教师评价方式。
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为主要方式,主要是对教师一个时期的工作情况作出考核、评价、鉴定和排序,并以此作为奖励域惩罚教师的依据。这种奖惩性的评价方式在教师管理实践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激励效果,反而逐渐暴露出其弊端,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一是评价考核指标过于量化和统一,忽略了教师个体的差异,很难对教师个体作出准确、全面的评价。二是注重评价主体——领导及行政主管部门的支配作用,忽视评价对象——教师的参与作用,两者是不对等的关系,且缺乏交流与互动,导致教师对评价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不高。三是量化的考核指标造成考核结果的绝对化,缺乏定性分析的结果。使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受到质疑。四是评价结果直接与奖惩挂钩,造成教师心理压力大,普遍对评价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五是评价结果只能实现对一小部分教师的奖或罚,而大部分教师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六是激烈而又不尽公平合理的竞争造成教师之间的矛盾和相互提防,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不利于学院民主、和谐气氛的形成和发展。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的优越性
(一)具有导向功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是通过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全面了解教师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的标准和内容,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找出教师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帮助教师制定个人提升和发展计划,明确教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功能。
(二)具有激励功能。发展性教师评价不是面向过去的、终结性的评价,而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性的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而是以发展为目标,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励教师奋发进取,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三)具有发展功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注重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未来,注重教师个人目标与学校总体目标的融合,为不同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因此,它具有促进教师为实现目标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功能。
(四)具有调节功能。在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实施的过程中,评价主体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对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等作相应的调整或修改。当教师已达到阶段性目标后,可为教师制定更高的评价标准及发展目标。教师个人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认识,厘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扬长避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和自我改进,从而促进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高职院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的基本策略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职院校应摒弃原有的奖惩性的教师评价方式,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这是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是促进高职院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需要。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发展性评价的一切活动应以帮助教师自我发展为目的来开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教师个体出发,尽量减小教师因专业、年龄、资历、人缘等条件的不同而导致工作效果的差异,充分考虑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环境影响因素等,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充分体现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评价的全过程。
(二)构建多维度的教师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为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特点,发展性评价体系应突出教师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评价内容应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技能比赛、课题研究、社会培训、校企合作、挂职锻炼、实习实训、德育工作、就业指导等方面。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出具体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在评价方法上,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结合起来,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公正。
(三)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行政主管部门转变为行政主管部门、同学科教师、学生、教师本人,以及同行专家、企业专家,甚至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针对高职教学的特点,应特别强化同行专家、企业专家的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者主要是同行专家、同学科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理论考核的内容可由同行专家、企业专家来设计;实践操作的评价者主要是企业专家,等等。通过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密切配合,最后形成较为客观的评价结论。
(四)合理反馈评价结果。教师评价的过程包括评价准备、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形成与反馈等环节,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一个以个人能力发展为中心的闭环式的系统。开展教师发展性评价方式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评价结果的反馈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而有针对性提出的指导意见,则是评价结果反馈的重要内容。另外,结果反馈应做到及时,讲究时效性;反馈方式能为评价对象所接受,同时做好评价对象的心理调控,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或认同评价结果。